第二百五十二章 根本停不下來
字數:5784 加入書籤
“這個電飯煲具體是做啥用的?暫時咱們用不到,我就不細說了,重要的是,東西交上去以後,領導覺得有用,不但有用,還能賣出去,賺外國人的錢,把外國人的錢賺回來,辦咱們中國人自家的事,鄉親們覺得好不好?”
李天明已經盡可能說得直白了,可大家夥的反應卻很平淡。
“咋回事啊?”
李學慶看到是這麽個情形,頓時不高興了。
“賺外國人的洋錢,這還不是好事?”
這時台下有個村民小聲嘀咕了一句。
“學偉,說啥呢?有啥話大聲說出來,別在底下嘀嘀咕咕的。”
被李學慶點名的李學偉見周圍的鄉親都在看著他。
“學慶哥,天明剛才說的那個……是不是想再在咱村建個廠?”
有人起了頭,其他人立刻紛紛說了起來。
“就是啊,是不是又要建廠?”
“建廠是不是還讓大家夥湊錢?”
李學慶敲著桌子,發出嘭嘭聲。
“安靜,安靜,讓你們說話,一個個的要麽不吭聲,要麽就一起亂吵吵,我到底聽誰的?天明,你接著說。”
李天明看到大家的反應,也猜到了都在擔心什麽。
電風扇廠賺錢了,可分下去兩筆紅利之後,剩下的錢要拿去架橋。
現在又要建廠生產電飯煲,是不是賺了錢以後,還落不到大家夥的口袋裏。
要是這樣的話,建廠還有啥意思。
“天明,我說一句行不!”
李學偉舉手說道。
“學偉叔,您說!”
“你是咱們李家台子的能人,大家夥都願意跟著你幹,可是,大家夥心裏咋想的,你也該知道吧?”
李天明點點頭。
“好,既然知道,是不是也應該和大家夥說點兒實在的,賺外國人的錢是好事,然後呢?”
李學偉說完,現場頓時變得異常安靜,所有人都看著李天明,等著他的答案。
總不能鄉親們把家底掏幹淨,廠子建起來,然後……
啥也撈不著。
李學偉的意思很明白,大家夥願意跟著李天明幹,那是因為相信李天明能帶著他們過好日子。
可總不能一直看得見,摸不著吧?
“學偉叔的話,我聽明白了,看起來大家夥還是對架橋這件事有意見,這樣吧,虛的我就不提了,我就說一點,廠子建起來,我保證最遲後年,咱們村家家戶戶都能有蓋新房的錢,一磚到頂的大瓦房,咋樣?”
聽到李天明這麽說,鄉親們立刻躁動起來。
一磚到頂的磚瓦房,誰不想要啊!
那土坯房,人們早就住夠了。
冬天冷,夏天熱,一場大雨下來,山牆就開裂,晚上睡覺的時候,腦瓜頂跑耗子。
原先大家都一樣的時候,還沒覺得咋樣,可現在村裏至少二十幾戶人家,都蓋起來磚瓦房,看著能不眼熱?
“我信天明說的,這錢我出。”
“我也出!”
“天明說幹,咱就幹!”
李天明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大家信我,我肯定不讓大家夥吃虧,不過要建這個生產電飯煲的廠子,不是咱們一個李家台子就能辦到的。”
李天明剛說完,鄉親們就明白了他是啥意思。
之前建電風扇廠的時候,李學國就曾想過,把大柳鎮六個村的老百姓聯合起來,大家夥一起幹。
可人家不領情,非但不願意聯合建廠,還癡心妄想,要把李家台子的葦海和養殖場給分了。
最後鬧了一場,這件事也不了了之。
要和其他六個村搭夥,村裏至少有一多半的人不樂意。
雖然過去十多年了,可當初的事,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能忘的。
畢竟,李家台子死了人。
“天明,咱自己咋不能幹?你說要多少錢,鄉親們砸鍋賣鐵也給你湊出來。”
“對,咱李家台子的爺們兒有骨氣,不用外村人的錢。”
“天明,你說個數,叔回家把口糧賣了,也給你湊。”
大家夥的抵觸情緒,李天明想到了,隻是……
沒料到會這麽大。
“鄉親們,先聽我說完,等我說完了,你們要是覺得不在理,咱們寧可不幹這個營生,也不和他們搭夥,行不行?”
李學國這個時候騎著自行車到了,聽到李天明這麽說,立刻皺緊了眉。
剛想要上前阻止,卻又忍住了。
李天明年紀不大,可做事有根底,不是個沒譜的人。
“那些個陳年舊怨,在這兒我就不提了,村裏的叔伯們比我知道得多,當年因為啥鬧得老死不相往來,大家夥為都心知肚明,我就說一點。”
李天明停頓了片刻,又接著說道。
“咱們村不算60以上,15歲以下的社員,有多少人?”
雖然不知道李天明為什麽要問這個,但還是有好些人掰著手指頭算了起來。
李家台子如今算上剛結完婚分戶的,一共有332戶,一共1641人。
按照李天明說的,刨除60歲以上,15歲以下的,連男帶女,還剩下1213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咱們繼續算,養殖場用了38人,電風扇廠算上天生這個廠長,一共是136人,再加上外麵上班的3人……”
聽到這裏,好些人都覺得牙酸。
這3個都是李天明的堂弟堂妹,天會在鋼鐵廠,大蓮在棉紡廠,三紅在大柳鎮的供銷社。
莊薇薇也在海城上班,不過她的戶口遷走了,不算李家台子的人。
“再去掉這177人,還剩下1036人,咱們村的耕地一共是5700多畝,需要多少勞動力耕種,不用我說,大家夥心裏也都有數。”
前段時間,地裏施肥、打藥、除草,正趕上廠裏最忙的時候,李天明連著上了半個月的工,都差點兒累毀了。
“我給大家夥算這筆賬,就是想告訴鄉親們,咱們村以後還要繼續發展,不光需要錢,還需要大量的人,缺錢可以砸鍋賣鐵,缺人咋辦?玩了命的生,還得等18年才能用得上。”
哈哈哈……
突然拋出的梗,將鄉親們都給逗笑了。
“所以,大家夥要明白一個道理,和大魚澱、小魚澱、前幫、後幫還有牛家店聯合起來,不是咱們帶著他們一起奔好日子,更不是他們在占咱們的便宜,是咱們需要六個村子聯合起來,一起搞發展。”
缺錢大家能湊,缺人可就沒辦法了。
兩個人的活,一個人幹,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話是說明白了,可依然還是有村民接受不了。
比如李學中。
當年他爸就是因為和其他五個村子的人爭那座山,最後被判了刑,到現在人還是不是活著都不知道。
“說這麽多,還不是想讓我們和他們合夥建廠,想讓我答應也行,把我爸送回來。”
李學中剛說完,腦袋上就挨了一巴掌。
“你瞎說啥呢!”
這一巴掌也就三老太爺打的。
“爺,您老打我幹啥,要不是因為他們,我爸能被抓嗎?現在人咋樣都不知道,咱們村憑啥帶著他們一起賺錢。”
“憑啥?就憑這是好事!”
三老太爺說完,也上了台。
“天明剛才說的,我都聽了,要我說,這就是好事,當年因為啥鬧起來的。還不是為了活命,你打我,我打你,打到最後,做下了仇,這個疙瘩結了這麽多年,還揪著不放,有啥意思,總不能到我閉眼那天,還解不開吧?”
李天明上前,扶著三老太爺坐下。
“咱們村多少人家和那五個村子有親,就因為當年的事,這麽多年不走動,10多年不結親,圖個啥?這個疙瘩早就該解了,今個我就做一回主,咱們李家台子和他們的仇算逑了。”
三老太爺發了話,眾人誰敢有異議,就算不是李家人,也知道老爺子的份量。
李學國不禁笑了,幹脆沒露麵,推著自行車去了村支部。
這麽些年,最讓他頭疼的事,總算是了解了。
大會散場,李天明和李學慶一起去了村支部。
見著李學國,沒等李天明開口,便聽到李學國問道。
“天明,剛才聽你說,往後還要發展,你……還打算幹啥?”
李天明被問得一愣。
是啊!
還打算幹啥?
李家台子這輛車在他的帶動下已經開了起來。
既然開起來,那就停不下來了。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