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以利誘之,利盡則散
字數:5988 加入書籤
啪!
隻見何老四揚起手,一巴掌拍在了麵前的桌子上。
啥意思?
李學慶見狀,眉毛都豎起來了。
咋還把他的招給學去了。
隻可惜沒學到精髓,一巴掌下去,桌子都得抖三抖。
“行,就按你說的辦!”
答應了?
答應了,你拍個屁的桌子啊!
李學國見狀,頓時鬆了一口氣,剛剛李天明說完,他就在擔心,六個村聯合辦廠這件事,有可能要完。
小魚澱、前幫那幾個村子的主任都在盯著何老四,顯然全都等他做決定呢。
如果何老四不答應的話,不等合在一起,就得散夥。
李天明要求未來電飯煲廠的主導權沒毛病。
蛇無頭不行,鳥無翅不飛。
幹啥都得有個牽頭的。
在辦廠這件事上,由李家台子,準確來說,由李天明來牽頭,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可李家台子要占50的股份這件事,在李學國看來,確實有點兒過了。
何老四也不想答應,可不答應不行。
李天明說了,這是六個村聯合的前提,不答應的話,也就沒必要接著往下談,到時候人家自己幹,他們還是隻有眼紅的份。
何老四算是看出來了,想要帶著鄉親們過好日子,唯一的辦法就是跟著李家台子走,指望他們自己,啥事都幹不成。
去年村裏就嚷嚷著也要學著李家台子,弄個養殖場,可會開了一輪又一輪,最後也拿不定個章程。
幹大事,他們根本不是那塊料。
更何況,占的股份少,投的錢就少。
大魚澱的人口雖然多,但卻趕不上李家台子富裕。
就算李天明願意讓出更多的股份,他們也湊不出那麽多的錢。
其他幾位村主任見何老四鬆了口,縱然心裏再怎麽不願意,也隻能認下了。
“行,就這麽辦。”
“我也應了!”
“我們五個村子咋分,幹脆今天一塊兒說清楚了。”
李天明聞言,道:“五個村子,每個村子10,吃不下的,你們自己去商量,具體怎麽內部調劑,我就不管了,具體投多少……五萬吧!”
五萬啊!
這下何老四等人都沉默了。
五萬可不是個小數目。
大魚澱還好說,人口過萬,每家每戶湊湊就能把錢拿出來,可是像後幫村和牛家店兩個村子,人口比李家台子多不了多少,要湊夠五萬塊錢,確實困難。
不過此刻誰也不願意將自家的份額拿出來,都在心裏盤算著,怎麽將這筆錢湊夠。
“天明,還有個事,辦廠就要用工,這用工的名額……”
“用工的人數,暫定210人,六個村子平分!”
“天明……”
聽李天明這麽說,李學慶剛要開口阻攔,卻見李天明擺了擺手,又忍下了。
用工方麵,李天明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多占。
李家台子的人口最少,可耕地麵積在大柳鎮的六個村子裏,卻排在第三,人均耕地更是排名第一。
要是人都去了廠裏做工,誰來種地?
當初建電風扇廠的時候,李天明就曾在王作先的麵前打過包票,絕對不會影響農業生產。
現在也一樣。
一旦農業生產被撂下的話,那些盯著李家台子,看他們不順眼的人,可就抓住把柄了。
而且,大魚澱等五個村子的占股比例已經被壓得很少了,要是用工人數上再斤斤計較的話,怕是真的聯合不起來了。
畢竟,要給足了他們好處,才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跟著李家台子一直走下去。
210個進廠的名額,平分到6個村子,每個村子正好35人。
雖然不多,但也能解決村裏一部分困難戶的實際問題了。
何老四等人離開了,他們要抓緊回村開會商量。
鄉親們都在家等著呢。
5萬塊錢的投資該怎麽分,35個進廠的名額要給誰,這些都有的鬧了。
“學慶,天明,隻給他們每個村子10,是不是太少了?”
不等李天明解釋,李學慶便搶著說道。
“還少?學國,也就是看你的麵子,要不然,這錢咱們村咋也能湊出來。”
李家台子現在確實拿不出50萬,可是等到下個月養殖場的生豬、活雞出欄,再加上賣魚、賣雞蛋的錢,還有電風扇廠的收益,湊夠50萬,對他們還真不是啥難事。
“你看你,動不動就急眼,這不是商量嘛!”
李天明怕這兩人又嗆嗆起來,趕緊說道。
“學國叔,這事還真沒法商量,不是要駁您的麵子,我們也得為以後打算。”
現在大魚澱等5個村子,指望著能跟在李家台子身後賺錢,啥事都好說。
可以後呢?
如果股份平分的話,李家台子連20都占不到。
等電飯煲廠賺錢了,難保何老四等人不會生出別的心思。
曆來財帛動人心。
現在大家能聯合在一起,同樣如此。
以利誘之,利盡則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將來看到好處了,何老四等人一旦爭搶廠子的控製權,到時候咋辦?
聽李天明分析了這裏麵的詳情,李學國也沒話說了。
雖然很想反駁,讓李天明相信自己的同誌,但是,人心永遠都是最難把握的。
“行吧,就這麽定了,可……學慶,天明,讓後幫村和牛家店湊出5萬塊錢,恐怕不容易啊!”
那幾個村子雖然不像李家台子這麽富裕,但也絕對不至於湊不出5萬塊錢。
可是從老百姓的手裏要錢,怕是沒多少人願意。
李學國突然說起這個問題,難道是打算……
“學國叔,您可別打咱們村的主意。”
李學國聞言也不禁尷尬。
“我的意思是……借,等賺了錢,再讓他們還。”
“虧你說的出口,你還是不是李家人?”
李學慶也反應過來了,讓李家台子借錢給其他幾個村子……
咋尋思的?
“學國叔,我們之所以答應帶著他們一起幹,除了想化解那些陳年舊怨,也是為了分擔風險,錢都讓我們拿了……萬一賺不到錢,他們能把借的錢還回來嗎?”
呃……
李學國可不敢保證。
“再說了,就算是要借錢,也別朝我們伸手啊!鎮上的信用社……”
這年頭信用社已經有借貸業務了,隻不過老百姓很少有願意借錢的。
再說了,他們借錢也沒用。
李學國自然清楚李天明的意思。
“這個事,我去和他們商量一下,還有個事,天明,電……”
“電飯煲!”
“對,電飯煲廠,你有多大把握?”
將大柳鎮六個村子聯合在一起,是為了共同富裕,萬一要是賺不到錢,那5個村子的老百姓,還不得把他給生吃了啊!
李天明笑了。
“叔,這事您別問我啊。”
說著看向了桌子上的電話。
“您問問王主任,他說了算。”
指望在國內銷售,電飯煲根本賣不動,這年頭誰會為了做飯省事,花上一筆大錢。
關鍵還是得靠出口,而出口的事……
李天明這小肩膀,可挑不動這麽重的擔子。
滑頭!
“行了,你們也別在我這兒耗著了,鎮公社可沒你們的飯。”
“吃飯的事還不好說,要不我們請您。”
“別了,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我還是多留幾分底氣,往後接著和你們打擂台吧!”
作為大柳鎮的公社主任,李學國就算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也得差不多,不能讓人說出閑話。
“得嘞,您不給機會,我們就先走了。”
李天明說完起身,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
“叔,您有時間給何主任打個招呼,大魚澱用工的名額,記得給張麗梅留一個。”
“張麗梅,誰啊?”
“何春生的外甥女,我初中同學,她男人沒了,孩子也……能幫的話,幫幫她。”
好家夥的!
這是當代的祥林嫂啊!
“行,這事我記下了。”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