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請祖宗

字數:5312   加入書籤

A+A-


    李家台子這下又出名了,長甸河橋合攏竣工,連番報道之下,甚至驚動了中樞。
    聽起來很玄幻,但處在這個時代,很多後來人們理解不了的事卻在頻繁發生。
    中樞的某位首長更是親筆手書——長甸河人民大橋!
    李家台子全體村民集資辦的集體企業,創造了財富,然後建起來服務於人民群眾的橋,自然當得起“人民”這兩個字。
    當然這是後話,李天明還不知道長甸河上新建起來的橋,這麽快就鍍上了一層金身。
    此刻他正忙著收拾東西,準備下墳地祭祖。
    天剛蒙蒙亮,李天明兄弟兩個便帶上了鞭炮、紙錢,去了村口集合,李學軍等人都已經到了。
    他們爺幾個昨天住在了李學工家。
    “大伯!三叔!四叔!”
    沒有外人在,李天明也用不著給李學成留麵子。
    李學軍見狀並沒說什麽,他現在也不在奢求大家族那表麵的團結了,見人都到齊,招呼了一聲出發。
    離得老墳近些,已經能聽到鞭炮聲了。
    年前,李學工特意來了一趟,把墳地裏的雜草清理幹淨,踩著被凍瓷實的積雪,眾人先到了老祖墳跟前。
    “三爺,您怎麽也來了?天這麽冷,我們這些晚輩來就行了!”
    李學軍連忙上前,攙扶著三老太爺的胳膊。
    三老太爺今天特意換上了一身新衣服,看上去更顯精神。
    “用不著,我還沒老到走不動道呢,家裏喜事這麽多,我不得和祖宗念叨念叨!”
    說著看向了李天明這個李家最有出息的重孫輩。
    李家台子能有今天,全都要多虧了這小子。
    “看看人都到齊了嗎?”
    此刻墳地裏人頭攢動,新年祭祖的大日子,李家的男丁,隻要過了12歲的,悉數到場,這也是多年的老規矩了。
    各支的長輩查點了一下人數,除了已經從李家台子搬出去的,基本上都到齊了。
    “開始吧!”
    三老太爺一聲令下,眾人立刻忙活了起來。
    李學軍身為長門如今輩分最大,年紀最長的,第一個上前敬香。
    這年頭想要買供香可不容易,就連紙錢也早就不讓賣了,說是封建迷信,屬於四舊,各家都是買了紙回家以後,自己剪成紙錢的模樣。
    敬過香,焚化紙錢。
    所有人都在心裏默默地祈禱著祖先保佑。
    心願達成的,那是祖先的蔭庇之功,沒能如願的,來年就多燒些紙錢,總之,必須要讓祖宗滿意為好。
    運動剛興起的那兩年,縣裏還會派人下來視察,遇到有祭祖燒紙錢的,全都抓去送學習班。
    唯獨李家台子,雖然也有人下來,但都是遠遠地看著,沒有哪個敢來李家的祖墳搗亂。
    祭拜完老祖,各門開始分頭行動。
    李天明帶著天亮挨個墳頭給祖先燒了紙,最後到了張翠娟的墳前。
    今年清明的時候剛添過墳。
    當時,李天明還想著,等到運動過去以後,找個陰陽先生,重新下葬。
    張翠娟過世的時候,家裏的日子過得難,再加上李學成舍不得花錢,隻給打了一口薄棺,埋在地下好幾年了,也不知道那口棺材是不是已經爛了。
    點燃紙錢,等火漸漸燒起來以後,李天明朝裏麵扔過去一股香。
    “哥!”
    天亮見狀一驚,詫異地看著李天明。
    他們這邊的規矩是,隻有夫妻兩個都不在了以後,才能享用子孫供奉的香火。
    張翠娟雖然不在了,可李學成還活得好好的。
    李天明沒說話,撅了一根樹杈,扒拉著還沒燃燼的紙錢。
    那個爹,有和沒有都一個樣。
    原先他還顧忌著臉麵,可隨著李學成和喬鳳雲三番兩次地上門來鬧,就連麵子上的那點兒事,也早就消耗殆盡了。
    現在對李天明而言,李學成最多也就是個認識的人。
    將來李學成有那麽一天的時候,李天明都沒打算讓他和張翠娟合葬。
    因為他,不配!
    給張翠娟燒完紙錢,李天明又去了李老六的墳前添了一把紙,就連傻五都沒落下。
    其他人見了,也紛紛上前給兩座孤墳添紙錢。
    “跪!”
    李學農高聲喊著,李家的族人們按照輩分排列整齊,跪倒在雪地裏。
    “一叩首!”
    連續四拜,起身之後,三老太爺還要說上一句。
    “列祖列宗,回家過年啦!”
    這邊春節祭祖,也叫請祖宗,意思就是請祖先回家過年。
    祭完祖,李學軍就要帶著天滿他們趕公交車回市裏了。
    李天明等人一直將他們送上車,這才各自歸家。
    回到家,早飯已經擺上桌了。
    朝櫃子上看了一眼,張翠娟的遺像前,已經擺好酒菜供果。
    用的都是年前宋曉雨去大柳鎮趕集添置的新碗筷。
    李天明倒了一杯酒,宋曉雨奉上一碗飯,天亮三人表情肅穆地站在兩人身後。
    吃過早飯,李蓉又去廚房打了一碗漿糊,放多少麵,都是經過嚴格控製的,做到堅決不浪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紅紙昨天就已經裁好了,李天明準備好筆墨,擼起袖子,一氣嗬成。
    上聯:春臨大地百花豔
    下聯:節至人間萬象新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春滿神州花似錦
    下聯:歲和盛世福如潮
    橫批:國泰民安
    李天明的學曆雖然不高,可從小就跟著爺爺學寫大字,一筆行書就連村裏有名的文化人四叔李學農都比不上。
    天亮和小蓉高舉著刷了漿糊的春聯,挨個門的貼。
    如今就連春聯都被當做舊文化的流毒,被嚴厲批判,允許寫的都是那些幹巴巴的政治口號,諸如:“社會主義好,人民公社強”、“幹群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全力抓革命,努力促生產”,諸如此類。
    還有些積極分子,會把偉大領袖的詩詞當作春聯貼到大門上,可由於寫春聯的人文化水平有限,難免出錯。
    幾年前,外村就曾有一個成份不好的人,在寫“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振蕩風雷激”時,把“怒”寫成“恕”,把“蕩”寫成“湯”。
    對聯剛貼到大門上,就被舉報了,於是那人被戴上思想反動、故意篡改領袖詩句的大帽子,現如今還在大西北啃沙子呢。
    牛家店還有一個讀過私塾的老頭兒,日子過得緊巴巴,過年沒有錢買肉包餃子,心裏不痛快,就效仿古人用數字編寫了一副對聯:“人家過年七上三下,我家過年九裏一中”。
    七上三下是指包餃子的手形,九裏一中是指攥窩頭的手形。
    意思是說人家過年吃水餃,自家過年啃窩頭。
    本來不過是自我調侃,任誰見了,最多也就哈哈一笑了事。
    結果也不怎麽的,被個多嘴的報告了上邊,老頭兒被逮捕入獄,罪名是對現實不滿、惡毒攻擊社會主義、書寫反動標語的罪名,被判了10年徒刑。
    出了這等事,牛家店當時的村主任牛有道,為了防止寫春聯再出現政治問題,幹脆讓人用紅漆在各戶的門板上寫了固定的幾句口號,內容單調枯燥,一點兒年味都沒有。
    類似這種情況,在李家台子是不會發生的,全村絕大部分都是同宗,剩下不多的外姓人,也和李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誰會因為這個多嘴多舌。
    對聯剛貼好,天洪便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著急忙慌的幹啥呢?讓狗給攆了?”
    “哥,人家給我三姐介紹的對象來了,都在四叔家呢,我媽讓你趕緊過去?”
    啥?
    李天明聽得一愣,前幾天倒是聽石淑玲說了,有人給三紅提了對象,介紹的還是上輩子的於新民。
    兩家也定好了,選個日子讓倆人相看相看,可明天就是除夕,咋還今天上門了?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