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村裏要來大領導
字數:5483 加入書籤
“天明,剛才學國來電話,說有中樞的首長要來咱們村。”
昨天李學慶在村支部值班,一大早被電話吵醒,急急忙忙地把李天明給喊了過來。
“中樞的首長要來,咋不提前打個招呼,咱們也好有個準備,你看這手忙腳亂的……”
李天明早就得到了消息,隻可惜不能對任何人說。
“準備啥?人家首長下鄉,就是為了看咱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不好,又不是來吃農家飯的。”
李學慶聞言急道。
“話可不能這麽說,首長們一天到晚夠累的了,難得來一趟,咱們得讓首長看見村裏的好,可不敢再讓首長操心了。”
“叔,咱們李家台子現如今……還不夠好啊?”
村裏的大路修了,公共廁所蓋了,現在家家戶戶還在修門口的小路。
另外,還有那麽多戶人家在蓋新房。
放眼全國,大概再也找不出另一個李家台子這麽興旺的村子了。
“你說的……倒也沒毛病,可我這心裏就是覺得不踏實。”
以前也就是縣裏的領導時不時地下鄉,隨著李家台子發展得越來越好,市裏的領導也變得常來常往。
這一次,居然把中樞的首長都給驚動了。
村裏如今確實好了,可這……
是首長希望看到的嗎?
李學慶雖然一直堅定地支持李天明,但有的時候,他也覺得心慌。
現在這樣,還能算是社會主義嗎?
首長見了,萬一不高興咋整?
重新變回原來那樣?
一年到頭,跟土地較勁,想吃上口肉,都隻能等到過年?
李學慶不想,村裏的鄉親們也肯定不答應。
“叔,別想那麽多,首長肯定是盼著咱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要是人人都受窮,他們當年為啥拚了命也要鬧革命。”
李學慶點點頭,遲疑著說道:“是這個理,可這年頭的事,誰能說得清。”
人能變成鬼,鬼也能變成人,啥新鮮事都出在這時候了。
“咱們真的啥也不用準備?”
“不用,首長既然來了,就給他看咱們李家台子最真實的一麵。”
“就像當初王主任來的時候一樣?”
“對,一樣!”
片刻之後,村裏的大喇叭再度傳來了熟悉的革命歌曲。
“金色的太陽升起在東方,光芒萬丈。東風萬裏,鮮花開放,紅旗像大海洋。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
家家戶戶的煙囪升起了嫋嫋炊煙,主婦們忙著準備全家人的早飯。
吃過飯,該上學的上學,還上班的上班,李天明也溜溜噠噠地去場院集合,準備上工。
與此同時,一輛紅旗轎車駛入了海城地界,有兩輛車早就在路口,稍作停留,隨後一起駛向永河縣的方向。
“作先同誌,我這次下來,地方上的同誌,沒有被驚動吧?”
老人雖然年紀大了,前幾年還因為受到衝擊,還被下放到工廠勞動,但依舊精神頭十足。
王作先忙道:“按領導的指示,沒有驚動任何人。”
老人聞言微微一笑,心裏自然清楚,怎麽可能完全不驚動。
身處他如今的位置,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各方矚目。
甚至有的時候,一個不經意的舉動,也會被過度解讀。
“作先同誌,對你,我是了解的,有名的務實派,這次下鄉調研,我希望能看到最真實的情況,不要搞那些花團錦簇的表麵功夫,否則,我是要批評你的。”
“明白,領導,您放心,您看到的一定是最真實的。”
老人輕輕點了下頭:“我恢複工作的時間還不長,這個李家台子,你來講一講現在的具體情況。”
王作先知道,首長恢複工作以後,主抓經濟,這次下來調研,首要目標就是李家台子。
作為老人的堅定擁護者,王作先自然不會有任何隱瞞,當即便將李家台子的情況介紹了一遍。
“集體企業,這個思路很正確,我們以前也搞過集體企業,作為國營企業的補充,可之前搞得不好,思路再正確,具體實施的人不得力,最後還是會弄得一塌糊塗。”
今年回到中樞,恢複了組織生活和工作以後,老人主動請纓要抓經濟發展。
這些年在下麵,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怎麽樣,對現如今的生活滿意不滿意,他的心裏一清二楚。
在得知海城有個李家台子,不但在村裏興辦集體企業,更是將產品出口到國外,為國家的發展創匯。
老人自然十分感興趣,早就想到李家台子來看一看。
隻是如今在中樞,關於李家台子模式的集體企業,到底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再加上恢複工作以後,麵臨的問題千頭萬緒。
老人也需要理清思路,為國家接下來如何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摸索出一個大致的方向。
這才一直耽擱到了現在。
“作先同誌,你來說一說,這個李家台子的集體企業,到底是姓社,還是打著集體的旗號,掛羊頭,賣狗肉的資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話如果是別人來問,王作先心裏早就開始拉警報了。
但如果是這位老人,他並不擔心。
因為就在不久之前,在中樞的一次會議上,老人還曾麵對質疑的聲音,為李家台子發聲。
“領導,讓我現在就下定論的話,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因為事物永遠是在不停發展的,今天姓社,未來姓什麽,誰也說不準,但是,我覺得,全民參與,集體領導,按投入分配,產出除了改善自身生活,還用於家鄉建設,與我黨的政策並沒有背離的地方。”
老人聞言並沒有做出評判,隻是笑著說了句:“滑頭!”
車隊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長甸河橋。
“聽說這座橋,也是李家台子的社員們集資架起來的?”
“是,用的就是電風扇廠的收益。”
老人聞言,笑得更加開懷了。
經過長甸河橋,再往前就是李家台子的地界了。
道路右側是綠油油的稻浪,左側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葦海。
離村口再近些,便能看到路旁矗立著的兩座廠房。
“首長,咱們是先進村,還是……”
“先去廠裏看一看。”
司機徑直將車開到了車間門口。
已經得到了消息的天生,聽到外麵傳來的響動,一顆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哥,你別坑我啊,我……真不行啊!
按照李天明的主意,村裏一切照舊,絕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今天會有中樞的首長要來。
平日裏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
李天明此刻正在地裏上工,廠裏隻有天生和張麗梅知道,今天會有了不得的大人物要來。
很快,在海城市革委一行人的陪同下,老人走進了車間。
他之前被下放到工廠勞動,做過好幾年的鉗工,對工廠裏的一切並不陌生,甚至聞到空氣中的機油味兒,還倍感親切。
“王主任!”
天生連忙上前,目光偷偷地瞥向王作先身邊的老人,頓時被嚇了一跳。
作為中樞排名靠前的領導,老人的形象也經常出現在報紙上。
雖然和印象當中相比,要蒼老消瘦了一些,但那張臉絕對不會認錯。
“您……您是……”
老人麵上帶著和煦的笑容,點頭道:“小同誌,你好啊!”
“您……您好!”
看著老人主動伸過來的手,天生一時間手足無措,用力在衣服上搓了兩把。
“首長好!”
李天明隻是和他說,今天會有大領導要來,卻怎麽都沒想到,會是麵前這位。
“不要緊張,我也是個普通人,有啥子好怕的,今天我們是不請自來,打擾到你們的生產工作嘍。”
“不……不打擾,歡迎,歡迎首長。”
這個時候,廠裏的工人們也都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
王作先,他們是認識的,在他身邊那位身量不高的老人……
真的是他!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