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是又要幹啥啊?

字數:5601   加入書籤

A+A-


    實驗室是李天明老早就答應吳月華他們的。
    當初這老幾位決定來李家台子“養老”,也隻提了這麽一個條件。
    年前李天明去海城的時候,就曾向王作先求助,希望能購置一部分實驗用的工具和設備。
    本來以為這件事不難,可初五那天去市裏,和王作先見過麵以後,李天明才知道。
    現如今在國內想要買到一個質量好些的幹燥箱都不容易,甚至就連燒杯、量筒,都要求助軍工單位。
    一些量具廠的產品根本達不到試驗標準。
    “吳老師,這個事需要……時間!”
    吳月華聞言,自然也清楚是怎麽回事。
    “不過您放心,我一定說到做到!”
    答應了的事情,必須做到,尤其是……
    這種大事!
    吳月華、孫嘉璐、郤國良等人都是了不得的大學問人,他們要研究的課題,隨便哪一個都能利國利民。
    “學生呢?天明,我的那些學生……有消息嗎?”
    孫嘉璐這個時候走了進來,急切的問道。
    這個才是他最關心的。
    運動開始後,一直擔任助手的學生們也因為他的關係,受到了牽連,他現在迫切的想要知道學生們是否安全。
    “孫老師,目前……隻查到了一個叫薑家嶺的。”
    “小薑,他在哪?他……還好嗎?”
    薑家嶺是孫嘉璐所有學生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也是他最喜歡,最器重的學生。
    小夥子腦子特別靈活,經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思路。
    孫嘉璐還曾和吳月華斷言,將來能繼承他衣缽的,就是這個薑家嶺。
    算起來現在也應該是……
    三十多歲,奔四十的人了。
    孫嘉璐還記得薑家嶺有很嚴重的胃病,如果……
    “您放心,人就在海城,王主任已經指示過,讓人盡快調查他的問題,等問題清楚了……”
    “他能有什麽問題?”
    孫嘉璐苦笑。
    “他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又沒有海外關係,一直按部就班的上學、工作,他能有什麽問題?那些人……就是不講道理,如果要整人,整我一個就行了,何必為難我的學生……”
    孫嘉璐越說越激動。
    聽到聲音,郤國良和杜萍也都進來了。
    “老孫,冷靜點兒!”
    講道理?
    那些人如果是能講道理的,也就不會有這些年的亂像了。
    “天明,我們那麽多學生,隻……隻找到一個?”
    此前,郤國良他們除了給李天明提供了一份設備工具清單,還把他們的學生名單也列了出來。
    加在一起,一共有45人。
    “郤老師,這需要時間,而且……眼下急需要解決的事很多,王主任那邊……也抽不出太多的精力!”
    亂了這麽多年,想要找到一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再加上大量的卷宗丟失,有些人還真的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已經查到的當然不止一個,但李天明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和郤國良等人說。
    集體瘋狂的年代裏,有的時候,人是很容易崩潰的。
    有的人為了尋求解脫……
    會選擇極端的方式。
    比如……
    郤國良給的名單當中,有一個叫劉加祥的學生,因為禁受不住殘酷的精神折磨,選擇了用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察覺到李天明情緒上的變化,郤國良等人也猜到了有可能發生的事。
    隻是他們誰都不敢開口詢問。
    李天明也不想繼續這個沉重的話題。
    “吳老師,我準備在養殖場旁邊那片空地建實驗室,你們覺得咋樣?有啥要求可以提。”
    李天明提到的那片空地,就是李家原來祠堂的位置。
    前些年被造反派一把火給燒了。
    之前三老太爺臨終前心心念念的,就是要把祠堂重新蓋起來。
    因為養殖場擴大規模,在原址上重建的話,不太合適。
    總不能讓李家的祖宗們整天聞著雞屎豬糞味兒。
    李天明已經和李學慶商量過了,等過段時間,消停下來以後,重新給祠堂選個風水好的地方。
    現在那片地用來建實驗室,這樣郤國良等人往來也方便。
    說幹就幹,距離春耕還早著呢,轉天,李學慶便發動了村裏的壯勞力,將祠堂的斷壁殘垣給清理幹淨了。
    重新平整好了土地,剛過正月十五,用來建實驗室的磚瓦,還有砂石料便陸陸續續地進場了。
    “這是又要幹啥啊?”
    “沒看見磚瓦都運過來了,肯定是蓋房子啊!”
    “可這是原來祠堂的位置,總不能在這上麵養豬吧?”
    對此,村裏人也是議論紛紛。
    村支部這邊,裂開的山牆,年前已經修好了,塌了的那間房子,也重新蓋了起來。
    李學慶此刻正為了建實驗室的事,和李天明吵吵。
    “不行,這是村裏的事,哪能讓你一個人花錢,要我說,還是和以前一樣,大家夥集資,蓋幾間房子也用不了多少錢,沒誰說廢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叔,這可不是蓋幾間房子就行了,我都和您說了,這是實驗室,老郤他們將來在裏麵做研究,還得要不少實驗儀器啥的,這些東西都置辦齊了,少說也得幾萬塊錢!”
    幾萬?
    幹啥就要幾萬塊錢啊?
    當初村裏建電風扇廠,攏共也才花了十五六萬。
    “那……那也不能讓你一個人花錢啊!”
    “這事咱們就不爭了,我來找您,是為了別的事,老郤和老杜的研究方向都是農學,我想著給他們批兩塊試驗田。”
    郤國良是研究植物病理的,說得簡單些,也就是研究植物的病蟲害,杜萍則是蔬菜和花卉養殖方麵的專家。
    以前李天明也隻是知道這兩位有大學問,初五那天去海城,聽王作先介紹過後,他才知道,人家何止是有學問,在各自的領域,都是國內數得著的權威。
    這麽深的學問,可不能浪費了,不光要建實驗室,讓他們有條件可以繼續各自的研究,還要盡可能地創造最好的條件。
    隻是……
    李天明張口就要批兩塊地,這讓李學慶有些含糊。
    如果是別的事也就罷了,隻要李天明提出來,李學慶肯定百分之百的支持。
    但土地……
    饒是李學慶,也不敢擅自做主。
    村東的坡地用來種果樹沒問題,那是因為坡地要麽也是撂荒了,還不如利用起來。
    菜園子扣大棚也沒問題,反正都是用來種菜的,扣上大棚,不但一年能多收幾茬兒,到了冬天還能吃上新鮮的綠葉菜。
    可是把種糧食的土地,拿出來做啥試驗田……
    這事上麵要是追查下來的話,那可不好收場。
    “天明,這事……是不是和學國打個招呼啊?”
    李天明知道李學慶在擔心什麽,忙道:“不用,這個事我和王主任提過,他也支持,再說了,給他們做試驗田,反正也用不了多少,每人……五分地就行!”
    每人五分地,加起來才一畝。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倒是沒什麽。
    “叔,這事得和鄉親們說清楚了,不管咋說,占的也是集體的土地!”
    按照李天明的想法,他給村裏交上一筆錢,那一畝地就算他承包了。
    李學慶卻說什麽都不答應,不過有一點李天明說的沒錯,這事確實要和村裏人說清楚了,省得以後再惹出麻煩來。
    當天晚上,李學慶就在廣播裏,把事情說了。
    這下村裏人才知道,收拾原先祠堂的那塊地,原來是要給郤國良等人用的。
    至於實驗室到底是幹啥用的……
    沒人明白這裏麵的事。
    而且,又不用他們出錢,無非也就是賣些力氣。
    “你聽明白了嗎?”
    李學成正吃著飯,聞言抬頭看了喬鳳雲一眼,重重的把筷子拍在了桌子上。
    “你又要幹啥?”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