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大時代開啟
字數:5339 加入書籤
聽著房間裏傳出陣陣爽朗的笑聲。
這讓守在門外的秘書們也不禁好奇,已經很長時間,他們沒聽到過領導們笑得如此開懷了。
畢竟,處在領導們的位置上,各自需要考慮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人民群眾的生計,更是迫在眉睫急需要改善的。
像今天這樣的笑聲,作為時常陪伴在領導們身邊的工作人員,已經太久沒聽到過了。
時間很快來到了深夜,回到招待所的李天明,此刻後背依然還是濕的。
“哥,你咋才會來啊!”
天洪和馬遠也被孫立安排在了鋼鐵廠的招待所,兩人一直在等著李天明,都沒敢睡覺。
“有話明天再說,趕緊歇著去,明天……還得回去呢!”
李天明擺了擺手,打發了兩人各自回屋。
關上房門,坐在床上,怔怔出神。
回想起剛剛看到的一切,還是忍不住心跳加速。
就在剛剛,他居然有幸見證了一個重要曆史時刻的誕生。
參與?
別逗了。
雖然熟悉曆史,但他那點兒道行,哪敢在一眾領導麵前賣弄。
這可是真正的國家大事,決定著國家未來的走向。
萬一說錯一句話,造成了負麵影響的話,那可就百死莫贖了。
能夠作為旁觀者去見證,已經是莫大的榮幸。
中國太大,不容易完成政策上的轉向,那就先開一個窗口作為試點,先完成與世界的全麵接軌。
摸著石頭過河,也要先找到那塊石頭。
春節過後,領導們便開始沿著漫長的海疆一路考察,想要找的,正是那塊石頭。
這個試點最終定在哪裏?
在領導的心裏已經有了幾個備選,隻是還沒有決斷。
但從領導們的交談中,頻繁出現的“寶安”,李天明知道,未來還會和前世一樣,寶安最終成為了時代的幸運兒。
改開的紅利,讓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了中國南方最為重要的大都市之一。
誰看著不眼紅。
上一世網絡上,也曾出現過關於改開試點城市的討論。
人人都幻想著如果那個圈能花在自己的家鄉,進入新世紀以後,將會是怎麽樣的光景。
所有人都在網上講述自家的優勢,李天明自然也想過,如果改開是從海城開始的話,海城會如何。
單單是政策紅利這一塊,就能吃用不盡了。
但是……
事關國家大事,李天明哪敢瞎插嘴,萬一不小心再影響了曆史的進程,那可就真的要以死謝罪了。
對於為什麽將試點放在寶安,前世李天明在網上已經看到過很多分析。
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把試點選在寶安這個臨近香江的地方,便於通過香江這個國際港口引入外資、技術,以及管理模式,成為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橋梁。
再有就是,廣東華僑眾多,試點施行的寬鬆政策可以利用僑胞資源,吸引到初期的投資,在最短的時間內,啟動工業化進程。
另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使得寶安必須成為了那個幸運兒。
海城,上海,或者其他的沿海港口城市,雖然工業基礎更紮實,可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沒能被領導選中。
而寶安的優勢,正是在於其基礎設施薄弱,哪怕最終失敗了,對全國經濟衝擊也很有限,而一旦成功,則能形成可以複製的寶貴經驗。
改開的前景,李天明看得到,可其他人並沒有重生的優勢,誰也不清楚未來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
在做一件事之前,必須將失敗造成的損失考慮進去。
選海城,或者上海這樣一座大城市當試點。
一旦出了問題,誰都照樣承受不起失敗帶來的巨大損失。
其實,剛剛在那間屋子裏,李天明也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他又擔心說出來,會動搖了領導們的決心。
改開是好事,直接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騰飛。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隨著國門敞開,帶來的問題同樣不少。
上輩子,國家的經濟是發展起來了,可社會上存在的一些現象,李天明看著就憋氣。
哪怕這一世,同樣的情況還是無法避免,但最起碼,有了他的提醒,在改開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讓某些現象得到改善。
隻是,最終李天明還是忍住了,乖乖的做好了一個旁觀者的本分,能出現在那間屋子裏,本身就是領導對他的肯定。
而他擔心的那些問題,高瞻遠矚的領導們未必看不到。
之所以依舊要大力推進改革,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發展經濟迫在眉睫。
考察了那麽多地方,領導們最深的感觸就是老百姓貧困的生活現狀。
問題很多,但是不能因為擔心出現問題,就止步不前。
出現問題,解決問題!
中國之所以能在數千年漫長的曆史中,幾經磨難,卻始終屹立不倒,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個民族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善於自身淨化,去解決掉一切問題。
最後,李天明還親眼見證了領導站在貼著中國地圖的那麵牆前,抬手在地圖的南端畫了一個圈。
李天明看得清楚,那個地方,正是未來的鵬城。
啪!
李天明點燃了一根煙,站在窗前,天已經快亮了,可他此刻卻沒有絲毫睡意。
剛剛所經曆的一切,讓他的精神依舊處在亢奮之中。
此刻李天明想的是,大時代就要開啟了。
他又能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中,得到一些什麽呢?
上一世,李天明所思所想的,全都是讓自己和家人生活過的好一點兒。
吃得飽,穿得暖,不用為了吃上一頓肉,掰著手指頭算計。
後來的李天明確實挺成功,雖然家庭生活很糟心,但是在事業上,絕對值得稱道。
但是……
他好像也沒留下什麽。
如今就不一樣了,大時代開啟之前,李天明已經擁有了不俗的資本,如今時代的紅利就擺在眼前,他怎麽可能不心動。
時不我待,還是要繼續加快前進的步伐。
心裏想著,李天明走到書桌前,拿出紙筆,努力回憶著能想到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全都寫在了紙上。
然後就是……
他可以利用這些重要的信息做些什麽?
一張紙已經寫滿,看著上麵記錄的內容,李天明又將其撕了個粉碎。
這些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還有點兒遠。
眼下最要緊的還是繼續夯實李家台子的工業基礎。
比如……
不知不覺間,天光大亮,李天明一宿沒睡,卻感覺不到絲毫困倦。
天洪和馬遠昨天等他,熬到了後半夜,這會兒還在呼呼大睡。
李天明沒叫兩人,洗了個澡,便去了鋼鐵廠的一食堂。
上早班的工人已經到了,正在食堂就餐,李天明徑直進了後廚,找到了何師傅。
“天明同誌,包子馬上就好,還有剛醃好的醬菜,高粱小米粥也快得了。”
何師傅見進來的是李天明,連忙起身招呼著。
“得嘞,我有口福,嚐嚐您的手藝!”
李天明常來鋼鐵廠,自然知道每周五的早中晚,食堂會改善夥食,早飯提供油渣洋白菜餡兒的大包子。
八個包子,一大碗高粱小米粥,就著何師傅醃製的醬菜,沒一會兒全都進了李天明的肚子。
“何師傅,還得是您的手藝,我按您教的,也在家裏醃,可就是做不出您這個味兒。”
李天明說著,朝何師傅豎起了大拇指。
手藝得到認可,何師傅笑得格外開懷。
“要是想吃這一口,就隨時來,別的不敢說,醬菜絕對管夠。”
何師傅知道李天明在廠領導麵前的分量。
“那敢情好,何師傅,您這配料的功夫一絕,不知道能不能幫我配幾種口味的調料?”
村裏的方便麵廠,已經進入到了設備安裝階段,再過不久,就要準備試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