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樹立典型
字數:6021 加入書籤
定下了章程,趁著現在地裏的活不多,李家台子各個生產隊開始在隊長的帶領下,重新丈量土地。
雖說上麵不讓隨便開荒,可這些年,李家台子偷偷摸摸的也開墾出來不少耕地,此前不往上報,現在卻瞞不住了。
不過,鄉親們倒也不在乎那點兒多交上去的公糧,畢竟現在的日子過得好了,再也不比從前。
“耕地就這麽多了,天明,現在分下去,往後人口再增加,咋辦?”
這也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
以前日子不好過的時候,還一窩一窩的生呢,現如今李家台子哪年不增加幾張嘴。
眼下把地都分出去了,以後的新生兒還分啥?
“就卡在今天,哪怕是明天出生的也不算!”
李學慶聽了,忙道:“要不還是卡到年底吧!”
李天明知道,李學慶這麽說是好意。
宋曉雨、張秀芝,還有鄭淑娟妯娌三個現在都懷著孕,差不多下個月能一起生。
要是卡到年底的話,他們家,還有李學工家,就能多分地。
“叔,好意我心領了,農業產業化是我提出來的,更應該以身作則,要是我為了自家謀好處,鄉親們還咋服我?”
不過就是一口人的地,多了李天明富裕不了,少了也窮不著。
“行,就按你說的辦,卡在今天,那以後出生的孩子就都沒地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耕地就這麽多,叔,一輩人操心一輩人的事,往後的孩子要是有出息的,就往外奔。”
很快,村裏的大喇叭便響了,李學慶將參與分地的人口卡到今天的事說了一遍。
正在地裏忙活的村民聽到,有的事不關己,有的卻不樂意了。
“憑啥就卡到今天,我媳婦兒在有兩個月就生了!”
“我二兒媳婦差不多下個月,卡到今天,我孫子生下來就沒地了,往後靠啥啊?”
家裏有孕婦的,紛紛議論了起來。
“鬧啥鬧?”
金利聽不下去了。
“就你們家有女人要生娃娃?天明家的,天生家的,天洪家的,誰不是大著肚子呢,天明都沒說啥,你們鬧喚個啥,屁大點兒的好處,一個個地就紅了眼,還子孫後代往後靠啥?你兒子,你孫子非得是一輩子種地的命?就不能好好學,將來也考個大學,光宗耀祖!”
被金利一通數落,那些剛剛亂嚷嚷的村民立刻紅了臉。
把有資格參與分地的人數卡在今天,肯定是李天明和李學慶商量過的。
人家又是媳婦兒,又是弟妹的,他們還鬧個啥。
“都幹活!”
地雖然是現在分,但李天明說的農業產業化要從明年開始,現在照樣還得上工掙工分。
李家台子這邊的分田到戶幹得熱熱鬧鬧,大柳鎮另外幾個村子也是聞訊而動。
何老四他們不懂那麽多,這些年也早就習慣了,李家台子咋幹,他們就咋幹。
辦養殖場,扣蔬菜大棚,抄作業照樣能把老百姓的日子抄得越來越好。
無非就是繼續抄唄!
問明白了李家台子是咋幹的,回去以後有樣學樣。
就在這個時候,市委辦公室的一通電話打到了李家台子。
領導召見,速來!
李天明不敢怠慢,恰好他正準備去鋼鐵廠,把何師傅請過來,指導一下工作。
順便去問問孫立,他惦記的小轎車咋樣了。
開著大解放到了市委大院。
很快,李天明就被帶到了杜樹平的辦公室。
“杜主任!您找我有事?”
杜樹平將一份材料直接擺在了李天明的麵前。
“李學國同誌說,這是你的主意?”
李天明瞄了一眼,看到封皮上的那幾個大字,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具體規劃!
李學國還是個急脾氣,這麽快就把材料整理好,送到杜樹平的手上了。
“算是吧!”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麽叫算是?”
嗬嗬!
“是!”
杜樹平滿意地點點頭:“這就對了,學國同誌的這份材料,我看過了,想法很好,就是具體實施起來,有些困難!”
永河縣的財政困難,海城市的財政也沒寬裕到哪去。
別看每年在廣交會上都能大出風頭,但那點兒錢對整個海城來說,就是杯水車薪。
更別說大部分的外匯都被上級部門拿走了,給到海城財政賬上的都是人民幣。
基礎建設,公共設施,今年的計劃還差著個大窟窿呢。
李學國遞上來的計劃確實很好,可伸手就要錢,而且還是……
“市財政現在也拿不出這麽多錢!”
李天明沒敢接這話。
市革委主任這麽大的領導,不至於和他一個小老百姓哭窮吧?
“想什麽呢?”
呃……
“杜主任,您讓我來……”
杜樹平輕輕拍了拍那份材料。
“剛剛在市委組織會上討論過了,同誌們對這個計劃的評價很高,讓你來,就是想再聽聽你的意見。”
以前杜樹平還對王作先倚重李天明,感到不以為然。
總覺得那麽多從政經驗豐富的老同誌,難道還比不上一個毛頭小子。
可是自從去年一起南下廣州,杜樹平對李天明的印象便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這小子……
確實有點兒東西。
這一次,李天明又給了他一個更大的驚喜。
農業產業化!
計劃實施一旦順利的話,農村工作將會迎來一個全新的局麵。
既然杜樹平想聊,那就……
聊唄!
結果打開了話匣子,愣是從上午10點,一直聊到了下午兩點。
等李天明從市委大院出來的時候,餓得走路都打晃。
“哥!沒事吧?”
“先找個地方,吃飯!”
雖然又累又餓,但收獲也不小。
杜樹平已經答應了,會安排人幫著采買所需的大型農機。
李天明順便還幫著李學國求來了一個恩典。
市財政直接撥款是別想了,但可以用永河縣的名義向銀行借貸。
不過,杜樹平也是有條件的。
他打算將永河縣打造成農村工作改革的典型,也就是說,永河縣要推進農業產業化,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呼嚕呼嚕……
一大碗熱湯麵吃完,肚子裏有了糧食,精神頭都足了。
“哥!”
“有事?”
馬遠欲言又止的,明顯是有話要說。
“那個……”
“大老爺們兒說話別磨磨嘰嘰的!”
馬遠鼓足了勇氣開了口:“哥,那天村裏開會,你說的那個事,真要是幹起來的話,能不能……能不能讓我試試?”
李天明聞言一怔,抬頭打量著馬遠,突然笑了。
“咋?二蘭子和你說啥了?”
馬遠突然主動請纓,居然想負責未來施行了產業化的農場。
“沒,二蘭子啥都沒說,是我想……試試!”
“你想幹大事,我這裏肯定支持,但農業產業化這事,現在連市革委的杜主任都在關注,一旦出了岔子,知道什麽後果嗎?”
馬遠的心思,李天明一清二楚。
連襟四個,孫長寧如今已經坐上了棉紡廠技術科科長的位子,張學振和李光強最近又帶著施工隊進城,接下了鋼鐵廠廠房的基礎工程。
隻有他,還跟在李天明身邊拎包。
“覺得委屈了?”
“沒有,哥,我不是那個意思,我知道,其實我這個差事才是最好的。”
跟在李天明身邊,能學到很多東西。
而且,李天明已經在放手讓他試著接管廠裏外聯的業務了。
假以時日,他在廠裏的位置,說不定還能超過他的大舅哥天生呢。
“哥,我要說了,您別生氣,其實……我真覺得自己不是做生意這塊料。”
李天明聞言,無奈地笑了。
“行吧,回去以後,你先幫著長山叔忙活分地的事,每天晚上來家裏,我再和你仔細說說啥叫農業產業化。”
牛不喝水,就別強按頭。
馬遠既然對做生意沒興趣,還是……
不勉強了!
“李天明!”
正要再去要一碗麵,沒等起身,就聽到身後有人喊了一嗓子,接著就被一幫人給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