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魄力

字數:5639   加入書籤

A+A-


    馮建軍這個人,之前李天明在和盧源通電話的時候,曾聽盧源提起過。
    還不到50歲的年紀,能做到市委書記的位置上,顯然不是個簡單人物。
    現在突然要見自己,李天明也有點兒含糊了。
    並購的事,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隻等著資產核算結束,就可以辦理交接手續了。
    之前沒動靜,怎麽突然就見了?
    想不明白,可李天明也不敢讓人家堂堂市委書記久等,趕緊叫上了天洪,就鄭紅旗在廠裏盯著資產核算的事。
    開著廠裏的車,一路到了市委辦公大樓。
    和海城相比,徐州這邊的辦公樓看上去略顯寒酸。
    馮建軍的秘書已經在大門口等著了。
    “李天明同誌,馮書記讓我帶您直接去他的辦公室。”
    李天明和天洪交代了兩句,便和對方一起上樓了。
    “請進!”
    辦公室的門被推開,李天明走了進去。
    對這位徐州市委書記的辦公室,李天明的第一印象就是亂,非常亂。
    各種材料四處堆放著,牆上還貼滿了地圖,看上去應該是徐州各個行政區。
    馮建軍坐在辦公桌後麵,李天明進來的時候,剛撂下筆。
    “李天明同誌?”
    “您好,馮書記!”
    不是說馮建設還不到50歲嗎?
    怎麽看上去60歲都打不住。
    頭發花白,皮膚黝黑,如果不是那副黑框眼鏡,感覺比李天明更像個老農民。
    “請坐!”
    辦公室裏,唯一沒有被資料占據的就是那個老式的春秋椅了。
    “第一次見麵,不過,我很早就聽說過你了。”
    馮建軍起身,背脊有些佝僂,給李天明倒了杯水端過來,然後拉了把椅子,坐在了李天明麵前。
    “飛躍廠的交接工作還順利嗎?”
    呃……
    說起這個,李天明還真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馮書記,這次的事,我希望您能理解。”
    馮建軍聞言笑了:“理解,理解,我不太懂《專利法》,這幾天專門找來了解過,飛躍廠未經許可,私自使用你們廠的專利技術,確實涉嫌違法,說起來,應該是我向你道歉。”
    李天明沒想到馮建軍是這個態度,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麽接這話了。
    “不過現在好了,壞事變成了好事,以後就是一家了,天明同誌,徐州以後的經濟發展,還要靠你多貢獻一份力量。”
    無論是飛躍廠,還是獵鷹廠,隻要落戶在徐州,那就是本地企業。
    馮建軍已經聽楊樹懷匯報過了,未來獵鷹自行車同樣將成為徐州的拳頭產品。
    這可不就是壞事變好事了嘛!
    而且,李天明還承諾,等到交接工作結束以後,會對自行車廠進行擴建,提升產能,到時候優先錄用返城知青。
    說起來,這也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了。
    當初為了緩解城市人口的就業壓力,國家不得不將知識青年疏散到農村。
    現在突然又要讓下放知青返城,徐州一下子湧入了成千上萬的知青。
    該如何安置?
    馮建軍也感到十分棘手。
    過去這幾年,馮建軍把能想的辦法都使出來了。
    向國營企業、集體企業分流,鼓勵知青個體經營,自謀生路,還引進外資,在徐州當地建廠。
    可即便如此,仍舊有一部分知青到現在都沒有工作。
    知青的安置問題還沒得到解決,今天又百萬大裁軍。
    退伍軍人的安置問題又擺在了眼前。
    難啊!
    如果讓這些青壯年長期處於無業的狀態,對社會的穩定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單單上半年,涉及到返城知青的刑事案件就多達十幾起。
    這個時候,李天明能主動提出,解決一部分知青的安置問題,可算是幫了馮建軍的大忙。
    “天明同誌,今天請你過來,有件事要向你求助。”
    李天明聞言忙道:“馮書記有什麽知識,隻管說。”
    “指示談不上,上個月中樞宣布百萬大裁軍,你應該聽說了吧?”
    報紙上鬧得沸沸揚揚,還有人說,這個決定是向美西方妥協,是自廢武功。
    可這些閑得隻會鼓唇弄舌的人哪裏知道,這個決定背後的深遠意義。
    馮建軍現在突然提起這件事……
    “馮書記,現在徐州還沒有解決安置問題的退伍軍人有多少?”
    “675人,適合的崗位確實沒多少,而且,還有一部分同誌是參加過南疆自衛反擊戰的,我們總不能讓他們去掃大街,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我全都要了。”
    馮建軍聞言先是一愣,接著站起身,朝李天明伸出了雙手。
    “天明同誌,我謹代表這六百多名退伍的同誌,向你表示感謝。”
    李天明見狀也趕緊站了起來。
    “馮書記,這……應該的,都是應該的。”
    馮建軍有句話說得沒錯。
    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他們退伍前在戰場上豁出性命去拚殺,為的是守護國家的領土不受侵害,讓身後的老百姓能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今回到地方上,如果連一份穩定的工作不能提供給他們。
    那就太可悲了。
    當然,可悲的不是他們,而是他們願意為之付出生命的國家。
    “隻是,這樣一來,廠裏的負擔會不會太重了?”
    “不會,接下來徐州這邊的分廠還要發展壯大,規模最起碼也要參照海城的總廠,如今海城的總廠,工人有差不多兩千三百多人。”
    馮建軍飛快的在心裏算了一下,也就是說,這之間還有一千多個崗位。
    除了安置這六百多名退伍軍人,還能解決另外六百多返城知青的工作。
    “天明同誌,你可真是幫了大忙了。”
    馮建軍說著,搓了搓手道。
    “隻是嘴上感謝,我還真有點兒不好意思了,有什麽要求,天明同誌,你也可以提,隻要不違反原則,我都可以替你辦。”
    呃……
    李天明來之前,還真沒想到這些,根本沒有準備。
    可馮建軍都主動提出來了……
    “馮書記,我隻希望以後鐵路部門能盡量配合我們的工作。”
    李天明最初看重的就是徐州作為淮河交通樞紐的地理位置。
    貫穿東西南北的鐵路網和公路網四通八達。
    不但可以輻射華北平原東南部,還可以通過便利的交通連接全國各地。
    “除了獵鷹廠在這裏建設分廠,未來我還準備將海爾廠的分廠建在徐州,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準備以沛縣為中心,在這裏打造一個工業園區。”
    馮建軍聽著,那雙眼睛越來越亮。
    李天明所說的這一切,如果能夠實現的話,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最為重要的是……
    對徐州的經濟建設,還有工業化進程,將會有極大的利好推動作用。
    “到時候,各類商品將會從徐州出發,被送往全國各地,運輸就成了大問題。”
    馮建軍聽了也是連連點頭。
    “說的沒錯,天明同誌,我現在就可以向你承諾,無論是鐵路運輸,還是公路運輸,對你……不設卡。”
    有這句話就足夠了。
    “另外,等自行車廠複工以後,可以參照港資企業的標準,對自行車廠施行減稅政策,未來由你主導的任何企業,都將享有同等政策上的優惠。”
    呃……
    李天明直接聽呆了,這還真是意外之喜,當然,讓他驚訝的還不是這個,而是……
    馮建軍的魄力!
    不得不說,現在絕大多數幹部官員在工作當中,都會有一些死板,不懂得變通。
    就拿馮建軍剛剛提到的減稅政策來說,恐怕換作別人,絕不會做出這個決定。
    馮建軍就敢,僅憑這一點,就讓你天明不能不服氣。
    “馮書記,我也向您保證,我說的,一定做到。”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