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步子太大護住蛋

字數:5756   加入書籤

A+A-


    哎呦!
    孫立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直到煙把手指頭都給燙了才回過神來,接著就滿地找煙頭,這要是沒留神把火車給點了,那罪過可就大了。
    “你至於嗎?”
    李天明看著孫立著急忙慌的樣子,不禁笑道。
    孫立好不容易在一個縫隙裏找到煙頭,用力掐滅,無奈地看向李天明。
    “還不至於呢?天明,你……你到底想幹什麽啊?說心裏話,這次的事,我都覺得懸乎,要不是那位馮書記支持,還指不定什麽樣呢,你沒看報紙上說的?心咋就那麽大呢?還要去廣州建分廠?這事……我勸你還是慎重些吧!”
    不是孫立膽子小,實在是前些年社會上的那些事,把人們都給整怕了,這才過去多少年啊?
    還沒到10年呢!
    就好了傷疤忘了疼?
    但凡經曆過那個時代的,誰不是習慣了把腦袋縮進腔子裏,隻露出一雙眼睛偷摸朝外瞄。
    從鋼鐵廠辭職,跟著李天明折騰自行車廠,這已經是孫立做過的最大膽的事。
    可李天明現在的步子邁得太快,孫立感覺有點兒跟不上了。
    “慎重?孫哥,你這可不叫慎重,這就是膽小,幹事業就得敢想敢幹,要是豁不出去,我現如今還在村裏種地打漁呢,能有咱們哥們兒現在?”
    孫立被李天明說得有點兒不好意思:“可就算是要建分廠……咱們現在手裏也沒那麽多錢啊?”
    收購飛躍廠,差不多已經把廠裏賬麵上那點兒資金給折騰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還要保證廠裏日常的生產運營,是堅決不能動的。
    “沒錢就貸款,這個事我想好了,必須抓緊時間動起來。”
    在全國各地建分廠,完成產業布局,在收購飛躍廠之前,李天明也始終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現在做,雖說改革開放了,政策寬鬆了,可現在畢竟才八十年代,他隱約記得,90年代中期之前,國家在政策上又做過幾次調整。
    安徽蕪湖那個賣瓜子的還差點兒坐了大牢。
    李天明可不想做那個被槍打的出頭鳥,這也是為什麽村裏的廠子第二次擴建以後,這兩年,他一直沒再搞大動作的原因。
    還不是想要先穩上一手。
    但這次徐州的事,讓李天明改變了想法。
    趁著未來國內那些產業大佬們都還在蟄伏階段,不抓準時機,讓自家的產業迅速形成規模,還等什麽啊?
    站在風口的豬,也不是每一頭都能飛起來,來得晚了,隻有被做成午餐肉的份。
    “貸款?這……”
    “等回海城,我去找盧副市長,讓他幫著協調這個事。”
    現在國家鼓勵老百姓貸款,利息特別的低,錢就像是白撿的一樣。
    眼見李天明鐵了心,孫立知道,再勸都沒用。
    “那……行吧!”
    “孫哥,你把心擱肚子裏,這件事我已經想了很久了,不光在廣州,以後咱們還要去上海、去西安、去沈陽……”
    “打住,打住,你趕緊打住!”
    好家夥的,還當真要把廠子建到全國啊?
    這已經不是大步走了,這是撒丫子開跑,還是大跨步地跑。
    兩人說話的時候,又有人過來抽煙了,他們的對話,對方隻聽了個尾巴。
    “走,回去說!”
    孫立拉著李天明離開。
    那人看著他們,朝地上吐了口唾沫,撇了下嘴:“吹他媽什麽牛逼啊!”
    回到他們那個包廂,天洪和鄭紅旗已經睡著了。
    “天明,你剛才說的,是認真的?”
    李天明沒說話,而是直接從包裏翻出一本地圖冊,這是他在徐州買的。
    翻開第一頁全國地圖,上麵被他用圓珠筆畫了好幾個圈。
    海城、徐州、上海、廣州、西安、沈陽、濟南……
    孫立看著,突然發現,李天明的野心,偌大的中國都快裝不下了。
    “你打算在這些地方都建分廠?”
    “不光是獵鷹廠的分廠,還有海爾,然後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
    孫立緊皺著眉:“就像李家台子那種?”
    “比那個要大得多!”
    多大?
    孫立不敢想,他的眼界顯然沒到那一步。
    “可是……這得需要多少錢啊?”
    李天明笑了:“我又沒說一下子就建成。”
    要完成產業布局,一蹴而就顯然不可能,而且,每一步都要穩紮穩打,行差踏錯,有可能就是萬劫不複。
    李天明可不想重蹈旭日升的覆轍。
    上一世,曾經在國內紅極一時的旭日升,是怎麽從輝煌走向衰敗的?
    還不就是因為盲目擴張。
    步子確實要加快,但是,大跨步向前的同時,也得護住蛋。
    李天明的野心確實大,但是,同樣需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來把控這一切。
    “孫哥,回去以後,你準備一下,就去廣州。”
    李天明已經做出了決定,孫立盡管有些遲疑,但還是點頭應下了。
    “你是準備像這次一樣,收購一家自行車廠,還是打算新建一個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情況,你過去以後,先考察一下當地的自行車廠,如果能找到適合的,咱們就再來一次並購,如果沒有,咱們就建新廠。”
    無論是哪一種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
    李天明在徐州已經打過樣了,該怎麽做?
    孫立應該懂。
    轉天中午,火車抵達海城東站。
    “孫哥,沒睡好啊?”
    天洪看著孫立臉上掛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好奇的問道。
    “有點兒吵!”
    孫立隨口敷衍了一句。
    他也想好好睡一覺,但隻要閉上眼,滿腦子全都是李天明給他描繪的宏圖大業。
    一開始憂心忡忡,可越想反而越期待。
    李天明描繪的那一切,如果真的能夠實現的話……
    在全國各地,擁有十幾個工業園區,那將是何等規模啊!
    作為開創的功臣,自己到時候將會處於一個什麽樣的位置?
    以孫立對李天明的了解,但凡共患難過的,他都不會虧待。
    “你們先回廠裏,我去找盧副市長匯報工作!”
    李天明說著,把行李交給天洪,隨後便上了一輛出租車。
    “市委辦公大樓!”
    到了地方,李天明下車去保衛室做登記,等了一會兒,盧源的秘書便到了。
    “趙哥!”
    趙秘書對著李天明點了下頭:“盧副市長在辦公室等你,跟我來吧!”
    進門,上樓,盧源的辦公室在三樓最裏麵那一間。
    “進來吧!”
    盧源知道來的是李天明。
    “你小子可算是回來了,快坐!”
    盧源說著起身,走到了沙發前,隨手扔過來一盒煙。
    “說說看,電話裏說得不清楚,這次的事,肯定很精彩吧?”
    李天明當即便詳細地將此次的徐州之行說了一遍,滿足了盧源聽故事的好奇心。
    “你做得不錯!”
    得知李天明安置了六百多名退伍軍人,盧源也不禁連連點頭。
    “應該的!”
    盧源笑了:“你說是應該的,可是很多人根本就看不到,他們隻會把這些為國效命沙場的英雄當做累贅。”
    這麽說,或許有些嚴重了。
    但事實上,確實有很多從戰場上走下來的軍人,在退伍回到地方以後,生活過得十分不如意。
    “你小子不能厚此薄彼,這次裁軍,咱們海城在冊的退伍軍人,現在還沒得到安置的,還有六七百人,怎麽樣?你不幫著想想辦法?”
    這個問題,之前的確是李天明給忽略了。
    “等會兒您讓趙哥把名單整理好,我回去以後和天滿、孫立商量一下,盡快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複。”
    李天明說完,起身幫著盧源把煙給點上了。
    “盧局,今天來找您,是有件事,想要請您幫個忙!”
    呃?
    幫忙?
    盧源預感到,李天明這個時候找他,肯定沒好事。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