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入京覲見

字數:5817   加入書籤

A+A-


    前幾天還陰雨連綿,氣溫低得像是要入秋似的,雨一停,立刻變得驕陽似火,地上的濕氣被蒸發起來,感覺像在蒸桑拿。
    “天明,啥時候也支援咱們縣政府一批空調,別心裏光想著市領導,縣領導偶爾也得想著點兒,要不然,當心我給你穿小鞋。”
    地麵已經幹了,李天明今天一大早就到了縣城,找李學國商量方便麵廠原料的事。
    魏城莊的小麥今年是別指望了,一場雨連著下了七天,還青虛虛的麥苗不被泡爛,也都給凍死了。
    整個永河縣糧食至少減產三分之一,找其他種小麥的村子買,也根本堵不上方便麵廠這麽大的原料缺口。
    唯一的辦法就是縣裏的糧庫。
    “叔,您這語氣怎麽還酸溜溜的,想打劫就說,還支援,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都忘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少扯淡,不白要你的,縣政府拿錢買,不過不是給縣委大樓裝,是給縣一中和縣二中的教室。”
    “給學校裝?叔,這可要不少台空調呢?再說現在都放假了!”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個道理你不懂?現在是放假了,不是還得開學嘛,趁著放假,給教室都安上空調,以後也讓孩子們涼涼快快,踏踏實實的學習。”
    這倒是件好事,不過……
    “叔,縣裏現在夠有錢的啊?”
    永河縣的經濟在海城一直排名靠後,現在居然要給縣中學裝空調。
    “這還不是多虧了你。”
    大柳鎮的企業每年都能給縣財政貢獻大量的稅款,雖然絕大部分要上交市財政統一管理,但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也足夠永河縣用的了。
    這些年縣裏的公共設施建設,在海城的郊縣當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現如今在海城基本上已經看不到76年大地震留下的痕跡了。
    “給縣中學裝空調,這事我負責了,不用縣裏掏一分錢,就當是我支持教育事業了。”
    這點錢,李天明還拿的出來,支持家鄉的教育,也是應該的。
    “你這話,我可當真了。”
    “說了就算,等過些日子,第一批空調成品下線,我就讓人過來安裝。”
    李學國聞言笑道:“這事要是做成了,到時候,我讓人在校門口給你立塊功德碑。”
    呃……
    “您快拉倒吧!”
    還功德碑呢!
    李天明哪來這麽大的臉。
    永河縣是什麽地方,鼎鼎有名的英雄縣,真要是給他立功德碑,那不是表揚,是羞臊他呢。
    “你還當真了?你叔我在永河縣幹了這麽多年,將來退下來,能在鄉親們口中留下個好名聲,人們提起我,別說我這縣委書記是個白吃飽,我就知足了。”
    在本鄉本土做官,更要小心謹慎,稍有不慎丟的可不光是自己的臉麵。
    “叔,馬健家……”
    “不用你管,他爸媽往後縣裏負責,定期會有人上門,唉……”
    想到馬健,李學國也不禁一陣唏噓。
    “不說他了,你來縣城找我有啥事?”
    李天明當即便把方便麵廠的事給說了一遍。
    “這倒是個問題,縣糧庫支援一下也沒什麽大問題,隻不過……魏城莊那邊,今年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啊!”
    來之前,李天明就想到了,李學國肯定會提這個事。
    “您直接和天林說吧,那邊可以繼續扣大棚,不過……叔,咱們醜話得說在前頭,要是再發生那種事,誰來也不好使。”
    事情過去這麽多年,李天明也早就放下了,都是一個縣的,他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絕,要不然也不可能收購魏城莊的小麥。
    “這就對了,天明,你是做大事的,心胸……還是要開闊些。”
    “您可別捧我,我這人不禁誇。”
    李學國聞言也笑了:“行了,回頭你讓人過來拉麵粉,要多少都行,糧站管夠。”
    說著遞給了李天明一支煙。
    “你小子這回可是夠露臉的,魏書記跟前都敢甩臉子。”
    呃……
    “上麵有結果了?”
    “有了,高陽縣委的老崔停職了,白家鋪子的白景明帶走接受調查了。”
    還行!
    這次倒是沒敷衍,動作也挺快的。
    李天明知道,之所以下手這麽快,關鍵是死了人。
    小魚澱被水衝走的那個人,在距離李家台子近10裏的河灘上找到了。
    人早就沒氣了,沒水泡得胖了三圈兒,媳婦兒都差點兒沒認出來。
    出了這麽大的事,要是還和以前一樣草草了結,哪方麵都交代不過去。
    “叔,村裏的損失您也不是不知道,養殖場那邊,今年答應給京城軍區的肉都不一定能湊夠呢。”
    這些情況,李學國都清楚,那天給高陽縣打電話的時候,他也沒忍住罵了娘。
    “天災加人禍,誰也沒辦法。”
    話音未落,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
    “喂,我是李學國,他……在我這兒。”
    李學國說著看向了李天明。
    “好,我通知他,好,盡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完,撂下了電話。
    “叔,啥事啊?”
    “劉秘書來電話,讓你盡快去趟京城,說是……王常委要見你。”
    呃?
    王作先?
    啥事還得讓他去趟京城,電話裏不能說嗎?
    李天明琢磨著,突然想到了廣州的事。
    “那行,我……現在就去!”
    起身,抓起桌子上的鑰匙。
    大領導召見,這可不能耽擱。
    “路上開車慢點兒。”
    “知道了!”
    李天明出門上車,先回了趟家,和宋曉雨打了個招呼,隨後便駕車朝京城的方向駛去。
    經過長甸河的時候,李天明還特意看了一眼,水位照比昨天又上漲了一點兒。
    應該是周邊城市開始分洪了。
    每年都是這一遭,海城緊閉著京城,總不能讓首都被水泡著,也就隻能委屈海城了。
    出發的時候晚了,等到了京城地界,天都快黑了。
    地麵上還是潮乎乎的,有些低窪處的水還沒被排幹淨。
    之前在報紙上也看到過,京城的房山、懷柔、密雲這幾個郊縣受災情況非常嚴重。
    就連京城市區這邊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現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街道組織下的人們清掃路麵,清理淤泥。
    李天明開著車,直接到了王作先住的部位大院。
    門口有荷槍實彈的警衛站崗,李天明都沒敢把車靠得太近。
    老老實實的過去報了名,說了要找的人。
    得知是來找王常委的,警衛事先已經接到了通知,立刻回崗亭打電話核實了一遍,隨後便放行了。
    不是應該有人出來接,才能進去的嗎?
    13號樓。
    這裏都是獨棟的小洋房,李天明看著路標,一路找了過去。
    “請問……王常委是住這裏嗎?我是李天明,王常委讓我過來的。”
    開門的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
    “李天明?哦,我想起來了,首長交代過,您請進吧,首長還沒回來,說如果您先到了,就在家裏等一會兒。”
    “哦,好,好!”
    李天明跟著走了進去,房間裏的裝飾很樸素,沒有李天明想象中的金碧輝煌。
    被帶到客廳,女人端來了一杯茶,隨後就去忙自己的了。
    李天明足足等了一個小時,被餓得前胸貼後背。
    終於,王作先回來了。
    “人在客廳,好,準備一下,開飯吧!”
    說著話,王作先走了過來,李天明見狀,連忙起身。
    “王……王叔!”
    李天明本想稱呼官職,結果被王作先一個眼神給憋了回去。
    “坐吧!”
    李天明規規矩矩的坐好,雖然很熟了,但畢竟是在王作先家裏,該講的規矩,還是要講。
    “找你來是為了廣州的事。”
    王作先開門見山,卻讓李天明懸起了心。
    廣州的事?
    難道又出了變故?
    喜歡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請大家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