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山寨小道
字數:4938 加入書籤
楚興城。
炊煙飄揚,人聲鼎沸。
大屋子裏,規矩不嚴,眾人喝酒吃肉,開著軍議。
隨著丁老秀才,一一講解建安軍的情況,眾人不禁眉頭皺起,臉色漸漸凝重。
他們乃是沙場之人,或多或少感覺得到這些困境的。
這其實是無解的事情。
項濟、周雲的底蘊擺在這裏,他們在北疆五郡的夾縫中求生存。
勢力本就先天不足了,再加上成型時間太短,注定了各種困難。
無論這回,楚興會盟,周雲有多少兵力也好。
哪怕是二十萬,真正鐵杆的部隊,就還是武川鎮那一萬多人。
總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麽古代軍隊,絕大部分情況下,死亡率超過百分之十就基本失敗了。
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二十,那就會炸營。
因為古代的兵馬,絕大部分是仆從軍,各地郡兵,臨時的徭役兵。
真正扛起大旗,忠心耿耿的甲兵,數量是不會太多的。
說白了,就打順風仗跟你玩,要他死,他就不幹。
若是信仰堅定,生死同在,戰至一兵一卒的虎狼之軍。
那麽這種根基兵,有幾萬人,就能建立王朝了。
劉邦老兄弟,出沛縣到平定天下,才多少人。
女真完顏阿骨打,攻克遼陽,才多少兵力?就到了金兀術時期,女真嫡係才多少人。
蒙古乞顏部,成吉思汗擁有十一萬多的主力軍,蒙古帝國打到哪裏了?
多爾袞入主中原的時候,滿清八旗軍嫡係,不過才六萬餘人。
周雲在發動北山夜襲時。
擁有騎一營三千人,步一營二千六百多人,鐵甲銳士三百人。
絕對核心兵力,也就是六千人的武川鎮子弟。
當然,在城池裏,項濟手中,還有孟百川跟丁憾山有四千人。
當時,武川鎮山穀,滿打滿算,一萬人的樣子。
除這支兵力之外,建安軍集團,也就是雁霞山、公屋山還有四千多騎兵。
從根本上講,六大營原一萬四千餘人就是建安軍的基本盤。
血戰哲哲大王後,嫡係精銳損耗三千,隻有一萬多出頭了。
可以說,此刻在楚興城。
項濟、周雲憑借著無敵的威名,討伐北狄的大勢,也許能揮動十萬兵馬。
但從戰爭的本質出發,其絕對主力,還是這一萬多人。
隻是,武川鎮盤踞的月餘時間裏。
哲哲手下的楚兵降卒,在文工團的熏陶下,加上武川鎮本身跨越時代的製度。
使得這兩萬多人凝聚軍心,基本擁有了不俗的戰鬥力。
雲都、雁霞、公屋三處根據地的山兵戰鬥意誌也是很不錯的。
總體說來,建安軍能打的部隊,大約四萬人出頭。
其它的,無論這次會盟來多少,那基本是順應大勢,打點順風仗,或者被當炮灰投入某一處戰場消耗。
至於童家鎮跟大奇關!
獨立性太強,跟會盟子弟沒有太大差距。
北山夜襲,為什麽周雲到最後才投入童家鎮的兵力。
實際上就是童家鎮的兵馬,不會死戰,當時情況不明,不能投入。
到最後搶功勞的時候,那是個人都猛的一批。
連童家鎮這種投效項濟的豪強,都隻能如此使用。
北疆楚人雖然不少,但短時間內,是打不了硬仗的。
周雲眼神冷厲,在大屋裏掃視一圈,淡淡的說道。
“北狄人的主力部隊,大概率是不會繼續死磕太原城了。”
“就鐵力可汗還想打,底下的草原人也不幹了。”
“算上收攏財富、人口、牲畜,集結各郡搶劫兵力的時間,最快月底,最慢也就三十多天吧,咱們就應該和突厥兵交戰了。”
賀詩楚跟劉庶麵露擔憂,對視一眼,最終賀先生慎重的開口道。
“不是說打擊士氣的話,定王的兵力,該是很難打贏鐵力的。”
“同樣是鐵甲精銳,就算建安軍能一個打兩個,咱們也換不起啊。”
劉庶也站了出來,幫襯的說了一句。
“雖然北山那場,咱們贏了,但說到底,北疆楚人認可定王,認可建安軍。”
“可太原郡的子民,認可的是丁宏度,而且可一不可二,策反用了一次,霍長真該會防著這一手了。”
……
當一個集團或者政權,處於上升趨勢時,那高層就很有鬥誌。
建安軍可以說是火箭上升,那他的核心集團凝聚力是很強的。
雖然兩個軍師說的是實話。
但大屋裏的戰將們,卻嗤之以鼻,不怎麽服氣。
且說著說著,就變味了。
“劉庶,你怎麽個意思?”八瞎子唯一的眼睛,瞪著前阿骨部軍師,惡狠狠的道,“咱建安軍子弟,啥時候敗過?怎麽就打不過?”
“雪林子,那種仗都打贏了,現在十萬雄兵,怕個雞毛。”
“是啊,兩位軍師,怎麽說話!咱們戰兵可就不樂意聽了。”
“你們……你們,八瞎子,你這是抬杠,老子忍你很久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咋的?練練……”
“艸,狗日的,怕你不成……”
……
大屋外,院子裏漸漸飄起了雪花。
北疆進入十一月後,一天比一天冷。
十幾個灶台白煙彌漫,靠近柴火的地方,明顯溫暖多了。
幾個身穿冬衣,腰間掛著短劍的婆子、女卒在此八卦,被土屋子裏的爭吵吸引。
她們不禁麵麵相覷,眼眸中全是震驚。
小片刻後,噗嗤一聲,在一個滿是積雪的樹下,笑的樂不可支。
“咋院子裏吵起來了。”
“哎,有四當家跟那幫子老東西在,能不吵嗎?”
“你說的是真的嗎?梁統領從菊丫頭那裏出來,這可不能亂嚼舌根子……”
……
楚興大院。
人流湧動。
樹下八卦閑談的婆子們猛然一驚,散亂的去管各自的灶台。
順著樹枝的方向,趙劉氏婀娜多姿,端著盤子,帶著三四個隨從跟一個孩童,從屋簷下走過。
屋頂有戎衣兵卒在撿瓦片,大屋子還有幾間是漏水的。
補瓦的兵卒小心翼翼,手裏捧著四五塊,單手扶地,來到屋脊。
某一刻,北風吹動他的帽簷。
他看見院子外麵的楚興倉,城郭壯闊。
川流不息的楚人,喧囂嘈雜,一眼望不到頭。
一杆湛金十字槍,立在城池的中央。
仿佛這方天地的神器,閃爍金光。
九節銅環,迎著北疆的寒風雪雨,叮鈴作響。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