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小粟關營地

字數:7359   加入書籤

A+A-


    戰鼓如雷,兵戈如霜。
    荒廢了幾十年的小粟關,在楚帝二十三年的冬天,重新恢複了使命。
    突厥大軍,旗幟如林,兵卒一眼望不到盡頭。
    霍長真行動了,他不可能完全掉入周雲的節奏。
    北狄國的資本雄厚,遠遠不是建安軍能比的。
    突厥人擁有足夠的兵馬,擁有足夠的奴隸。
    他隻需要驅趕奴隸攻城就行,反正都是楚人自相殘殺,阿史那部根本不會在意。
    小栗關三丈的城牆下方,數以千計的楚人奴隸,被突厥督戰隊驅趕,口中含刀,攀爬簡易雲梯。
    他們有的穿著黑色的突厥甲,有的穿著楚人的劣質紮甲,還有一些隻有個盾牌。
    兵卒各類都有,甲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
    衝也是死,不衝也是死,這夥楚人,早已經麻木了。
    瘋狂且不要命的攻城,可這樣的散兵,哪裏是第十六營的對手。
    身覆麻黃色的戎衣,外穿建安軍製式紮甲,山兵第十六營配合默契。
    大盾在前,刀盾見機行事,長矛手齜牙咧嘴,手法準確。
    如此蟻附攻城,根本就沒多大的效果。
    唯一有威脅的是飛來的羽箭,這些草原的射雕手,弓箭極準,且根本不顧前方自家部隊的死活。
    “殺,弟兄們,不要手下留情。”
    “他們是北狄人的部隊,不要手軟。”
    ……
    戰爭之中,受傷的往往是普通民眾,
    這些人大多是太原郡、離石郡、西河郡,甚至上黨郡的農家子弟。
    也許幾個月前,還在為一家老小的生計奔波,
    但如今,山河破碎,他們已經被裹挾成了亂兵。
    “嗡!!”
    “嗡!!”
    ……
    突厥的牛角號,響徹山林。
    今日的進攻結束了,楚人奴隸們如潮水退去。
    小粟關之下,一片狼藉,殘肢斷臂,屍體堆積。
    遺留的傷員,根本沒人管,哀嚎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鮮血順著山坡漸漸匯聚小溪,整個大地一片血紅色。
    小粟關乃是大楚滅北魏時,修建的一處關隘。
    拓拔氏以雲州起家,北魏在今天建安軍占領的地域,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
    當時這場攻陷馬邑、雁門的戰爭,前前後後打了五年。
    幾個後營的兵卒,將一口老井裏的雜物清理出來。
    大軍紮營,水源是很重要的。
    未來,某王牌軍,就是輸在了孟良崮的水源上。
    不少渾濁的水,被一個個木桶接住。
    張麻一身土黃戎衣,招呼士兵慢慢舀出上層靜止的水,這些雖然不能給人喝,但牲口還是沒問題的。
    他挑著兩桶水,笑嗬嗬的踩著積雪泥水混合的路麵,迎著士卒們的軍禮,一路來到馬廄。
    “噗……”
    將水倒在水槽裏,張馬就進去清理了一下雜物跟汙穢之物。
    獸醫養馬他是專業的,雖然不明白細菌這些原理。
    但祖祖輩輩留下了記載,張麻照辦就行。
    他笑眯眯的,拍了拍瘦馬的頭,給它喂了點草料跟豆子。
    戰馬打仗的時候,要食用精糧,比人還吃的好。
    骨架很大的雜毛瘦馬,眼睛帶著靈光,馬嘴朵頤。
    偶爾馬蹄踏地,嘶鳴一聲,表達對老主人的喜愛。
    “狗東西,吃的真好,比咱逃難那會還舒服。”
    這原本一匹挽馬,楚興會盟的時候,有個小宗族,用它拉車,當時腿上還有傷。
    張麻隻是看了兩眼,摸一下根骨,就知道,此馬不凡。
    對方知道他是建安軍統領後,隻用十三兩銀子,半賣半送,就給他了。
    “統領,又在喂馬?你那追風是真的好,養的不錯。”
    趙武生是第一旅的老大,老熟人了,率領的是雲都山兵部隊。
    “嘿嘿,這養馬得是有竅門的……”
    “打個商量唄,統領,追風給我吧。”
    “……行!好好待它,那貨膽小。”
    ……
    趙武生是正兒八經的武川鎮子弟,一身武藝跟軍略都是過硬的,將門虎子。
    追風在他手裏,比留自己手裏埋沒好。
    隻有在馬廄、牲口棚裏,張麻才能找到他的一點點價值。
    喂完了這匹年輕的瘦馬,他還得去管管其他馬匹。
    尤其是龍驤軍騎一營的戰馬群,他每天都要巡視,防止出現馬瘟、或者病馬影響騎兵的戰力。
    走在石頭堆砌的寨牆上,望著遠方如同繁星的篝火,張麻就心頭發顫。
    戰馬還得多上心,騎一營可是王牌戰力,戰馬必須保障最好狀態。
    踏雪走過步兵營,帳篷挨著帳篷,一片一片。
    不少傷兵又占了幾個營房,自家的少,敵人的多,不,楚人的多。
    李宣還是挺仗義,突厥人攻城的傷殘楚人,能救的都救一救。
    小粟關裏的路挺擁擠的,畢竟修繕不久,三個營在裏麵,人數眾多。
    一萬四千多戰兵,還有四千多後勤人員,差不多二萬人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前方是個小土坡,上麵有些還能用的茅草屋子。
    要說建安軍的立營部隊,張麻是不服都不行。
    速度太快了,分工配合,流水線操作,三班倒,日夜不停。
    三千多人的後營,十天左右,就恢複了小粟關的軍事功能。
    土屋子前麵,龍驤軍的大纛就立在此處。
    張麻聽見裏麵在爭吵,似乎是嗓門大的第四旅劉胖子跟騎一營的趙忠義。
    “狗日的,還叫老子騎一營圍繞這十六營打,今天跑的倒是挺快。”
    “步騎,步騎!合兵作戰,自然是步為主……”
    ……
    走過一棵滿是枯枝的老榆樹下,張麻不禁停住了腳步。
    他看見了李興,濃眉大眼,氣勢如驕陽,當真是一員驍將。
    但現在,軍職上,張麻跟李興平起平坐,都是統領級。
    一個多月前,他還在逃難,如此際遇,誰敢信?
    張麻沒有進去議事,反正他也聽不懂。
    李宣的屋子裏,已經點起了油燈,木杆窗戶散出橘紅色的光亮。
    這個雲都山城的大政官,自早到晚,幾乎就沒怎麽休息,
    孜孜不倦,龍驤軍的內務後勤,井井有條。
    “吱!!”
    木門被打開,張麻將兩桶熱水放下。
    “李小郎官,趁熱,嘿嘿……”
    李宣跟張麻還是和雲都山城一樣,住在一間屋子裏。
    一則,他們很熟,老少友人,相得益彰。
    二則,很多護龍司上的事情,張麻隻需要跟李宣單獨匯報。
    北疆冬寒,能在土屋子裏,泡上一桶熱水,那也算是享受了。
    某一刻。
    張麻喪著臉,支支吾吾的道,“李小郎官,要不,這統領咱不當了。”
    “這全軍上下,咱那點像個統領啊。”
    李宣眼眸深邃,一邊雙腳互相擺動,一邊借著油燈,觀看二爺給得兵書。
    聽到老兄弟的話,朗笑道,“說了,你幹的很好,老這樣,矯情了啊。要麻兄弟。”
    張麻麵色一變,激動的差點踩翻了木桶,麻利的忙活幾下,坐到李宣身邊,焦慮的道。
    “趙武生,劉胖子,那個不是人才,就趙忠義都比我強多了,咱心裏空落落的。”
    說到難受的地方,他反手拍掌,雙手一攤,坦然的說,“咱幹養牲口,一準行,這個職位適合我!”
    “真不知道?你為什麽能坐穩統領之位!”李宣的眼神忽然變的銳利無比,一點也不像張麻認識的那個和善的小郎官了。
    張麻愣了一會,最終開始問了出口,“真不知道?這玩意就不該我幹。”
    “你啊……看不清。”李宣放下兵書,手指點著說,“你已經立下大功了,還不止一次。”
    “大功?此話何解?”張麻的眼神裏,閃爍著清澈的……。
    “其一,北山夜襲,抓王泗公全族。”
    “其二,多次傳遞建安軍情報,為大楚增強抵抗北狄的信心,無形中幫助建安軍樹立仁義。”
    “其三,傳遞了太原警報,防止毒士了然吃掉劉仁基,同時救下太原待宰的數萬楚人。”
    “你還能幹混淆視聽的事,沒個統領職位,你憑什麽打探到建安軍高層情報?”
    張麻聽著聽著,就糊塗了,他蒙著頭思索,在房間裏踱步。
    “我傳遞給護龍司的都是真話啊?”
    “哼哼,”李宣笑了笑,從張麻那裏接過一塊葛布,用早就分出來的水,擦了擦臉。
    “真話!才厲害……”
    “更別說,你還能養馬,還不爭權,還放手給這幾個小將胡鬧。”
    “他們上哪找你這樣的統領,誰要敢換你,他們跟誰急。”
    “哎……這葛布咋有點味道。”
    聞言,張麻猛然一驚,他手裏的抹腳布不見了,李小郎官的葛布帕好好的掛在架子上。
    “冬天嘛,慪的,李小郎官,水我給你倒……別搶!”
    ……
    北風呼嘯。
    小粟關城頭寒冷刺骨。
    龍驤軍大纛,傲迎風雪,獵獵作響。
    城牆之上,黃底黑甲的第十六營站崗軍士,挺如蒼鬆,宛如一個個冰人。
    一員身高九尺,身覆青龍玄甲的大將。
    孤立城頭,遙視遠方官道平原的星星點點。
    “噗噗噗……”
    積雪被踩踏,一位少年書生,背負雙手,緩緩走來。
    “二爺為何換了劉忠武,不該是他隨龍驤軍嗎?”
    少年書生郎朗一笑,“怎麽?興哥,覺得我不如饃子。”
    李興眼神深邃,自身帶著一股強大的威勢,淡淡的說,“他用兵,比你有殺氣。”
    “哈哈哈,興哥,奪江山,奪的是人心。”
    雪飄孤關。
    戰旗隨風。
    紅色玄雲大纛之下。
    一高一矮,兩員楚將,夜立孤山聽風雪。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