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龍驤軍的猛攻
字數:6507 加入書籤
“張馬統領,快上甲,該出戰了。”
五十多歲的張麻,走路的時候有點碎步,說白了就是走不快。
他看見了擁擠的道路上,到處人頭湧動,士兵們都在忙碌。
應該是要打仗了!?
張麻趕緊一路小跑,進屋麻利的穿上紮甲。
他的甲胄很簡單,一套一拉,擺騰幾下就完事了。
不用掛箭壺,不用檢查長弓,更不用拿兵器,那玩意他不需要。
張麻黃衣黑甲,掛了把長劍,騎上一匹雜毛瘦馬,活脫脫一個山匪賊將。
小粟關正門口。
第十六營的大纛已經立下。
數千戰兵在輔兵營的幫助下,迅速完成戰前武裝。
一支強兵不能久戰,很大原因就是他們的軍備損耗。
戰爭從來都是消耗不菲的,這個時代跟後世沒有區別。
“怎……怎麽回事,咱們這樣衝,衝出去?”張麻瞪著眼睛,有點不太相信。
幾個第十六營的護衛,一邊檢查弓弩羽箭,一邊淡然的說。
“那肯定啊,不衝出去,搞怎麽大陣仗。”
“外麵十幾萬呢?”張麻不禁目瞪口呆,汗毛豎起,聲音忽然高亢起來。
“羅浮山,北山夜襲,啥時候不是幹十幾萬呢?”另外一個護衛,無所謂的道。
“那,那我不去,我一把老骨頭回去養馬。反正沒有我一樣能打。”張麻低著頭,支支吾吾悻悻的說道。
此言一出,護衛們先是一愣,隨即將撒潑的張麻,牢牢的弄到大纛之下。
“猛將張馬都不去,別人以為咱十六營鬧著玩呢!”
“你可是咱們老大,見不到你,弟兄們軍心不穩。”
……
這是一場很突然的戰爭。
它的時間很突然。
一般發動戰爭,要麽打正麵,要麽偷襲。
夜襲,就子夜發動進攻。
正麵,就是三更造飯,五更拔營,清晨發動進攻。
但,小粟關的龍驤軍在傍晚時分,西霞滿天之時,出關大戰。
它在兵力對比上,也很突然。
擁有一支王帳軍,三支貴族部落,兩支楚人權貴的步卒,還有大量奴隸,超過十萬人的雲烈軍團,竟然是被攻擊的一方。
襲擊他們的是北疆楚人部隊,龍驤軍。
這支軍隊就連後勤都算上,最多就二萬人。
“嗡!”
“嗡!”
“嗡!”
……
號角連天,戰鼓如雷。
龍驤軍如同凶獸下山,兵分三路,自小粟關而出。
第十六營目標明確,直奔雲烈的大纛而來。
猛將張馬,比前幾日更猖狂了。
他無視兩支夾擊他的楚人步卒,一頭紮進大軍裏。
騎一營同樣目標明確,也是直奔雲烈的大纛。
但他們很聰明,沒有選擇衝擊突厥人的步卒,沒人比他們更知道,衝擊步卒的可怕後果。
在即將碰撞的時候,隊伍拐彎,從側麵轟鳴而過。
“噗噗噗噗……”
李興身後,無數騎一營的精銳,射出羽箭,招呼由楚國權貴統禦的步卒。
雖然是擦肩而過,能招呼對手的,騎一營必然不能錯過。
趙忠義跟在大纛之後,他射出兩箭便停了下,仔細觀察對麵步卒的情況。
騎一營的三棱箭頭,威力巨大,兩波箭雨,覆蓋麵極廣。
盡管對方是步軍,但依舊倒下了一大片。
此情此景,趙忠義不禁與側頭觀望的李興,默契的眼眸一冷。
突厥人的步卒軍備不強,這是個弱點。
鴛鴦陣的強大,在於對弓箭的防禦,建安軍的步卒無論是甲胄,還是盾牌配合,都是遠超這支步卒的。
看人幹活不累,感覺好像都行,但實際上,處處都透著玄機。
一旦對弓箭的防禦,過於薄弱,很容易就會被亂箭射爛陣型,從而導致失敗。
李興本能的感覺,這兩支步卒,該是幹不過十六營的。
果然。
李興看見遠方,第十六營攻勢如虎,一路摧枯拉朽。
如同礁石破開海浪。
就似鐵犁翻開泥土。
趙武生目光炯炯,全神貫注,在戰旗下環視戰場的一舉一動。
老實說,上場之前,他是有點擔憂的。
畢竟根據情報,對麵是太原郡大宗族投降的兵馬,又經過鐵力可汗的兵力和裝備補充。
若隻是一點點的優勢,不足迅速以擊敗兩倍的兵力。
那極有可能延誤戰機,從而打成消耗戰,這是龍驤軍不能接受的。
但前排血與火的碰撞,令十五歲的趙武生目瞪口呆。
這就是精銳?
咱們打得是精銳?
十六營凶猛的大盾手齜牙咧嘴,他們腰部發力,一手在上,一手在下,頭肩全部頂住。
隨著口號,有節奏的猛烈撞擊對手。
對麵的步卒根本防不住,他們的大盾手跟沒有力氣一樣,被撞得節節猛退。
大盾手還是差距最小的,畢竟隻比一塊盾牌。
長矛手的差距才叫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六營的長矛兵,那是練的手掌起血泡,誓要一雪前恥的兵卒。
他們跟著隊官的節奏,千人如一,長矛排山倒海而來。
對麵的長矛手稀稀拉拉,不但訓練的不行,連特麽長矛都不合格,根本捅不穿甲胄,十六營受到的傷害很有限。
步兵肉搏,主要靠大盾跟長矛。
兩個關鍵的兵種不是對手,基本就是大劣勢了。
更別說刀盾手也差,掩護戰友的水平很低。
這導致一方弓箭手是裸射,一方弓箭手,有一個刀盾觀察員。
這對射,能是一樣嗎?
安家宗族的將領目眥欲裂,前排的士卒一片一片被推回來,
殘肢斷臂亂飛,血霧升騰,被一麵倒的擊潰。
隨著戰局的迅速敗壞,後方已經出現擠踏的現象。
他拚命的在戰旗之下,發號施令,穩住,壓回去!但效果微乎其微。
安智是安家少有的知兵者,曾經在定襄邊軍擔任過參將,擁有十幾年的軍旅生涯。
這支步卒,他認為訓練很好了,有大盾、有長矛、有弓弩,人人有甲,看的懂令旗,前後進退都行。
這遠遠甩開安智見過的大楚郡兵步卒,就是對比官軍,也是不遑多讓。
昨天他還在想著,建功立業,在新主子這裏站穩腳跟。
但這一刻,安智就懵了,對麵是什麽怪物?
大盾成山,如同城牆,無法打破。
長矛如林,千人如一,破甲殺敵。
羽箭齊飛,精準覆蓋,弓箭頻率極快。
安家宗族大將,目光呆滯,嘴巴張開,木訥的搖頭晃腦。
“這不是真的!這是幻覺……”
他終於知道,建安軍為什麽被稱為楚人之雄了。
為什麽羅浮山下,項濟敢大纛衝鋒,鏖戰六十萬突厥人了。
這樣的雄兵,跟他們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
下一刻。
安智看到一個恐怖的人,一個令他毛骨悚然的人。
猛將張馬!
楚兵已經推過來了,大纛之下,是一個身覆普通甲胄的中年老人。
天呐!這個人太自信了,上戰場,竟然隻穿一件普通的紮甲。
他老而彌堅,眼眸銳利,帶著冷笑與輕蔑,環視這片戰場。
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甚至都不屑於攜帶兵器,在他眼裏,安家人的兵馬都是螻蟻。
“撤,快跑,這場必敗!”
安智生命的最後一刻,下達了撤退命令。
因為下一秒,一根羽箭,出現在他的咽喉。
第十六營的大纛之下。
護衛們麵帶戲謔,從箭壺裏,又抽出一支飛羽箭。
“特麽的,一個那麽大的人頭,還擱那晃悠。”
善射的山兵獵戶,將弓弩平舉,他又在尋找下一個獵物了。
半閉著眼睛的前方兩寸,羽箭上有一個雕刻的名字。
這是弓箭手記功用的,上麵赫然寫著。
統領,張馬!
楚史記載:大楚聖昌皇帝,二十三年十二月。
隸屬於三鎮節度使,定王麾下,龍驤軍副將,第十六營統領張馬。
於小粟關戰役,大破突厥兩部精銳步卒。
並先後射死四十六人,其中就有安氏宗族將領安智。
這是繼北山夜襲後,這位老將再次出手。
他展現了楚人不屈的意誌。
皇帝親批禦筆: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