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秦王當窯工
字數:7668 加入書籤
楚帝二十五年,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聖昌皇帝頒布了兩道口諭,
其一,讓晉王項汾搬進東宮,並從巡防軍中劃三千精銳,稱為東宮衛士。
其二,讓晉王上元節後,跟隨太原兵馬,入河南作戰。
同時,齊王項淮也被大加恩寵,徐州郡永久免除一切賦稅,上元節後,一同隨軍出征。
太平道已經占領了河南六郡,其疆域日漸穩固,兵馬日漸雄壯。
楚帝深知太平道乃心腹之患,決心以舉國之力破之,
他集結太原、幽州、南陽、徐州、河洛,五地兵力圍剿太平道。
至於其它方向的問題,大楚皇帝暫時考慮不了,攘外必先安內。
皇城巍峨,雄渾壯闊。
紅牆金瓦的深處有一祭祀廟宇。
此廟宇極為簡陋,乃是當初聖明皇帝按照江南的祖廟所建。
之所以如此,是為了讓後代謹記項家先祖創業之艱辛。
這是家廟,大祭祀在城外的北邙山。
廟宇中,紅木祭台之上,赫然是三把帝王劍,東劍泰山、北劍陰山、西劍隴山。
南劍在蜀王手中,但項楚遲早要拿回來。
蒲團上,一位慈祥的老者正在虔誠的禱告,她口中念念有詞,乞求項家先祖的庇佑。
某一刻,老者停了下來,喃喃的對身後高大的黃袍中年人道,“都準備好了嗎?皇帝。”
古廟之中,項乾的目光一直在項家先祖項衍的牌位上,
就因為此人英年早逝,項楚一百年了,都還沒有走出祖先的陰影。
虎牢關之變後,每一代大楚皇帝都是殫精竭慮,如履薄冰。
母親的話,項乾佇立良久後,才麵無表情的道,“妥當了,事成之後,大楚便要集中力量,平定河南之亂。”
霍太後慈祥的提醒楚帝,“記住留下證據,將來把齊王跟晉王推出去,平複北疆的軍心!”
時光飛逝,一轉眼楚帝二十六年就過完了。
河洛之地,歲首之日,
帝都洛陽到處張燈結彩,無數楚人在慶賀這一年的富足。
外城二十二坊,從酒街坊到染布坊,再過探花坊、珠寶坊,
一路十裏河道,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洛陽內城各家權貴的坊市更是放開了慶祝,各種歌舞、戲曲、燈會層出不窮。
才子佳人們流連忘返,互相仰慕,各家高門大戶都在忙著聯姻。
似乎項楚皇帝憂心忡忡的河南之事,並沒有影響到洛陽的子民。
運河沒有切斷,商貿依舊繁華,甚至太平道國給予的保護比過去更好。
以前過黃河一道,商賈該給的錢一樣少不了,
且運氣不好那就輕則血本無歸,重則屍骨無存。
如今亂民占了河南道反而比以前更好走了,這特麽誰能信?
太平道似乎對底層楚人來說沒啥子影響。
反而因為亂民之事,黃河沿岸,不少州郡開設了粥棚,給冬日裏的災民活下去的希望。
城南,窯廠。
項濟帶著五個護衛,走過新修的木橋,看了一眼朗朗書聲的學堂,先後進了周雲的院子。
六個人似乎都很熟練,換衣的換衣,卸甲的卸甲。
老實說,這鬼天氣,周雲是不想幹的,
無奈項濟實在沒銀錢了,硬拉著他,不陪老大哥也說不過去。
一開始,項二愣子在窯廠裏,那都是幫倒忙,甚至比李娘子還可怕。
他捏合的大甕,要麽就是接口淺了,要麽就幹脆捏個洞出來,
搞得周雲火冒三丈,直接丟到泥堆裏重來。
可隨著時日漸久,項濟越莽越厲害了,如今他大甕工藝得心應手,甚至上釉的時候還要玩點花活。
“項大哥,實在不行,粥棚停了吧。”
周雲上身穿著朱紅葛布單衣,一身氣血之力迸發,雙拳如殘影,一麵搗泥巴,一麵對著項濟說道。
塑形的模具前,項二愣子似乎沒有聽見,隻是他和泥的手更快了,頭也埋的更低了。
良久之後,學堂誤人子弟完成,梅朝雲賊頭賊腦的踏進了屋子,
他來借木炭的,冬日裏木炭昂貴,他可買不起。
不一會青銅茶具熱氣騰騰,他恬不知恥的邀請周雲跟項濟喝茶。
途經周雲麵前,項濟眼神閃爍,長歎一聲後,淡淡的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你說的嘛,周老弟。”
自從半年前,項濟徹底得罪楚帝之後,粥棚的事情就越來越難了。
到十一月底,定襄樓沒了收入後,項濟能弄錢的來源基本消失。
洛陽裏,那些崇拜他的寒門書生,中間倒是湊了幾筆,可那是杯水車薪。
周雲能用的銀錢也都給他了,北疆商貿的錢,他也不好去動。
因為李宣已經多次提過北疆缺錢,定襄很多鋪位都賣了。
洛陽的流民確實太難,尤其是冬天。
封建時代,禦寒物資匱乏,基本都是靠木柴度日。
附近的柴山都是有主的,樵夫的柴火他們也買不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去幾十裏之外的山林伐木,對流民來說,根本不切實際。
洛陽城外有很多流民挖了地窖,人在冬天就躲進去,如此能苟活著。
可項濟的粥棚要是斷了,那這些人的活路也就沒了。
如今洛陽的官僚都在忙河南的事情,根本沒心思理會洛陽十幾萬流民。
殊不知,這種事情不解決,河南太平道的力量就是無窮無盡。
“嘿嘿……”梅朝雲猥瑣的笑了笑,從腰間拿出一包碎銀子,“濟兒,為師去賭坊走了走,贏了幾十兩。”
項濟瞧了瞧老丈人,又看了看桌上的銀兩,最終推脫了,“濟缺的銀錢很大,師父填不上的。”
“哎!濟兒,你就不覺得這麽搞下去,不是辦法嗎?”
梅朝雲眯著眼,歪頭否決女婿洛陽施粥的愚蠢行為,
周雲知道,他其實早就看不慣了,隻是今天才忍不住說出來。
“項濟,大楚是你的嗎?皇帝百官都不管,你管什麽呢?”
“楚國官員會認可你嗎?流民會感謝你嗎?這樣做值的嗎?”
“那也要有人去做!”項濟一掌拍的木桌茶水飛濺,他憨厚的臉上,流下屈辱的淚水。
周雲眼眸深邃,跟梅朝雲互視一眼,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能沉默的喝茶。
小片刻之後,項濟平靜了很多,生凍瘡的手,悻悻的端起茶杯道,
“本王沒什麽本事,隻想盡點微薄之力,長寧街,賣炭的楚人被凍死。”
“東城外,每天都有數百流民死去,楚人孩童在寒冬哭泣,楚人在流著血淚!”
“濟做不到視而不見,洛陽權貴但凡分一點出來,也夠他們活了!”
洛陽帝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裴寂斎前段是時間牡丹池大宴,足足消耗了十萬貫銀錢,這些夠項濟用很久了。
“自啟建立夏朝後,到項衍奪天下中間幾千年,這些事也沒人能解決!”梅超雲喝著茶水,吊兒郎當的道。
“曆代王朝在百年之後,都會慢慢進入官員臃腫,行事緩慢,敷衍成風的惡疾中,別做無用之事。”
周雲知道,梅朝雲雖然什麽都不算特別頂尖,
但他學貫古今,很多事情他一清二楚。
這是一道無解題,千古英雄也未必能改變。
但他是古人,他不懂!
中華曆史上,從未缺乏敢於去做的人,唐朝有、宋朝有、明朝、清朝都有。
甚至未來有一人雄才大略,就為此付出了一生。
木桌上,周雲給項濟倒了江南新茶,冷不丁的來了一句,“項大哥,想不想開天辟地一回!”
開天辟地?
周雲此言一出,項濟跟梅朝雲都是一陣錯愕,麵麵相覷。
“何謂開天辟地?”項二愣子張著嘴巴,疑惑的道。
“大楚近六千萬子民,若人人都能識字,人人都能讀懂書籍,那麽正確的思想遲早會誕生。”
“即使將來出現陰雲遮蔽,但隻要大楚子民能讀書,一切就有希望!”
周雲刀削似的臉頰上,如同星辰的眼睛閃爍著璀璨的光芒。
他手中拿著梅朝雲的教尺,點在桌麵上,歇斯底裏的道。
“如果大楚官員不再以攀登權力為榮,大楚子民也不再以權貴為標榜。”
“楚人崇尚英雄,崇尚格物致知,楚國人人能活著,人人有衣食,那將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周雲的描繪,令項濟醍醐灌頂,仿佛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隻是這會,項二愣子眼神呆滯,憨厚的臉上一片木訥,似乎在消化周雲的想法。
梅朝雲雖然震驚,但他很快反應出了此事不切實際,
他端起茶杯,思索之際並沒有喝下,良久後,疑惑的道。
“可如此,大楚文武百官豈能答應,文官以書籍壟斷知識,武官以兵書戰策壟斷戰場,他們不會同意的。”
“哼哼!”周雲搖頭冷笑,笑的極為可怕。
“所以,項大哥要一支楚人子弟兵,還要一批為楚人庶民而奮鬥的官員!”
這?這是一個怪物!
聽完周雲的話,梅朝雲的茶杯不受控製,掉落在泥地。
他雙目圓瞪,不可思議的望著眼前英俊的楚人。
故意的?一切都是故意的。
秦王今朝的處境,竟然是此人故意為之。
如今皇帝打壓之下,還願意為秦王出頭的人,絕大部分就是周雲需要的官員。
平常人隻能想一步,能做好就已經是人傑了。
可武川鎮臥龍周雲,他不知道想了多少步!
梅朝雲顫抖的撿起茶杯,眼神冰冷,左手默默掐算天機,此道門秘術他也會。
下一刻,腦海一股強烈的刺痛感傳來,嗡鳴一片,他什麽也算不出。
天機遮蔽!?
正當梅朝雲還在疑惑,天機遮蔽到底是有人為之,還是帝王紫氣所至時。
大院門口,一個下顎骨粗大的麻布書生,帶著笑容進了院子。
他身後跟著個小黃門,後者亦步亦趨,麵色焦急,見到秦王後,才鬆了一口氣。
“秦王殿下,皇帝明日在太液池邀請諸位皇子早課,望殿下準時到達。”
窯廠裏,下顎骨粗大的唐書生草草喝了杯茶水,跟秦王說粥棚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
周雲嗤之以鼻,說謊都不會,一切正常唐書生會搞成這副模樣?
片刻後,唐書生笑容滿麵,一步三回頭的走了,他的長衫沒了,如今跟著項濟一起吃苦。
此人本就是汝州郡的寒門書生,家裏也沒幾個錢。
洛陽寒冬,日短夜長。
項二愣子沒有過多的休息,隻是喝了幾口茶水,就忙活去了。
某一刻,茶座木凳。
周雲鬼使神差的拿起了桌子上小黃門的朱紅玄文帖。
他仔細觀看後,嘴角不禁帶著冷笑,喃喃的道。
“明早太液池?哼哼,真特麽的巧!”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