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周口山宋國糧隊
字數:7311 加入書籤
自古國戰,既是對兵卒的考驗,也是對後勤的考驗。
曆史上大部分戰爭,沒有想象中的波瀾壯闊,也沒有想象中陰謀詭計。
大多數是綜合國力的正麵對決,將軍也不傻,大臣也不傻。
他們大多數時候知道能不能打,幹不過敵人,自然的會選擇防守。
隻要皇帝跟監軍不亂操作,一般都會打成消耗戰。
明末時期,自努爾哈赤崛起後,明軍所修的邊堡數量,幾乎等於之前的總和。
這些邊堡一度給後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努爾哈赤都在攻城中死去。
宋國雖然立國不久,但國力卻很強盛。
河南六郡,在儲梁太平教義的加持下,短短一年時間,碩果累累。
開封郡、泰山郡糧草堆積如山,糧食足夠幾百萬宋人吃兩年。
支撐其二十餘萬主力大戰楚國,根本毫無壓力。
隻是戰場不是宋國有糧食就行,還要看能不能運過去,
如今,宋軍運糧就很困難。
一個多月的交鋒裏,宋國在大部分戰場上都處於劣勢,
這導致高層排出了,四城圍一塞的打法。
即是宋國以登封大營為中心,自南向北,在關鍵位置集中了四股兵力。
依次是玄公將軍守羊平山,黃公將軍守金水縣,
人公將軍跟地公將軍一起守巨野前營,這是跟玄武軍對位的戰場。
儲進良還派遣了一方精銳,守衛開封西北的徒門渡,
以防止趙王周雲,小股精銳渡河,從黃河北麵直接殺入開封。
宋國擺出了鐵桶陣,坐等洛陽出現亂局,
一旦趙王不敗神話破滅,那天下蠢蠢欲動的野心之輩,就會掀翻河洛聖武皇帝。
隻可惜,目前來看,楚軍在戰場依舊強勢。
這導致宋軍很多大後方運糧隊,都遭到了北疆騎兵的襲擾。
在定襄跟突厥人打,楚軍是騎兵少的勢力。
但跟中原軍隊作戰,楚軍騎兵數量遠遠超過他們。
宋軍的烏龜打法,四塞圍一城,喪失了戰場出擊權。
這使得運糧壓力一天勝過一天。
陳留郡。
周口山。
此刻,糧隊兵頭愁容滿麵,他身覆黃色皮甲,踏步在官道之上。
他一路巡視兵卒,不時提點他們注意防備,並要求他們蓋好糧車,
今晚估摸著要在周口山過夜,早上露水重,別濕了糧草。
前方在打仗,宋軍在跟楚軍打,糧頭很擔憂,這一百五十車糧草恐怕是運不過去了。
糧隊帶了一萬石糧草,大約是玄公將軍一個月的量吧。
他們隻有七八百二線兵卒,野戰能力基本沒有。
前方山坡,忽然響起馬蹄,糧頭舉目望去。
一個消瘦的宋國傳令兵,騎著河曲馬,踏起煙塵,狂奔而來。
“蘇糧頭,速速離去,上山紮營!”
“速速離去,上山紮營。”
蘇元是個老太平道了,他本是開封蘇氏的護衛,
習得幾手莊稼把式,才在太平道裏混了個小官。
過去他的生活苦不堪言,他是赤貧出身,家徒四壁。
後來老娘病了,小家族雪上加霜,
蹩腳郎中收了三十兩,治死了母親,順手帶走了父親,家中兩個妹妹也發賣了。
他也想死,但兩個孩子嗷嗷待哺,妻子也是窮苦人家,祖上又沒地種。
他隻能挑起家中的頂梁,在蘇家像狗一樣活著,
每每替蘇家毆打良善,他就覺得自己連畜生都不如。
蘇元以為,他這種人生來罪惡,他就是給蘇貴人當家奴的。
可太平道出現了,儲梁是個和善的老人,
他說要讓所有人有飯吃,所有人有衣穿。
庶民與貴族平等,人們將活在一個偉大的國度。
蘇元哭了,哭的撕心裂肺,他要建立這樣的國家。
開封之後,蘇元成為了護道軍,如今他是教義通達之人,
護送糧草這種事,貓膩太大,非忠心為國者不可用也。
“前方什麽情況?”蘇元昂首挺胸,行宋禮問道。
宋國騎兵很狼狽,甲胄歪斜,他下馬後,猛地灌了兩口水,氣喘籲籲說。
“楚狗來得是精銳,好像是楚興選拔的武川鎮驍將,侯莫陳崇。”
“咱們三千人馬,都是步兵,現在隻能等將軍支援了!”
侯莫陳崇!?
蘇元對這個人有印象,他是北疆十八將中最年輕的,是北塞邊鎮子弟,乃墨聖程知重的弟子。
此人可是趙王嫡係中的嫡係,出現在這裏難道隻是單純的偷襲糧道?
樹枝在幹燥的泥土劃線,蘇元喜歡把路線畫出來,這樣他思路清晰。
在一條條路線中,蘇元在慢慢思索,
某一刻,他臉色大變,慌張的道。
“兄弟,知道楚軍有多少騎兵嗎?”
“知道個屁,”消瘦的宋國騎兵,把馬拴在官道邊的樹杆,自個靠樹躺下道,
“估摸著,至少得有二三千吧,反正到處是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口山,宋國旗幟歪歪斜斜,
糧隊大多穿的皮甲,手裏拿著一杆簡陋的長矛,
這種兵馬對付流民還行,對付楚國精銳肯定是死路一條。
蘇元環顧四方,他有些害怕,作為第一線戰兵,他的經驗是很豐富的,
楚軍一定是蓄謀已久,他們要靠著糧草,誘騙玄公將軍的宋兵踏入陷阱。
“快,快……快去傳令,羊平山大軍有危險!”
蘇元在大聲吼叫,但樹下的宋國騎兵一臉呆滯,明顯不相信,
這也是必然的,宋國在羊平山有五萬兵馬,
楚軍最若要進攻,最少也得有三四萬吧。
但楚國東征軍主力才幾萬?四萬出頭!
其他都是郡兵,羊平山怎麽可能有危險。
蘇元見傳令兵愣愣的,也不再管他了,蘇糧頭要自己想辦法通知玄公將軍。
“速速燒糧,速速燒糧!周口山是陷阱……”
一柄鋒利的製式短劍,刺穿了蘇元的喉嚨。
他眼眸呆滯,手扶著脖頸,卻怎麽也止不住血,
他艱難的轉頭,看見了那個消瘦的宋軍。
此人目光炯炯,一身武者氣息猛烈,
這根本不是逃竄而來的傳令兵,分明是個年輕的楚軍精銳!
少年武者慢慢的抓住他的頭盔,略帶遺憾的道。
“蘇糧頭,你是個好人,本來不用死的!但是你要放火,就不行了。”
“對不住了,這就是戰爭!”
楚國小將抽走了蘇元脖子上的短劍,一股鮮血噴湧而出,
蘇糧頭倒下的前一刻,看見了恐怖的場景。
無數羽箭飛入糧隊,宋軍毫無準備,慌做一團,一個個倒下。
周口山出現了大量騎兵,紅甲楚人在大肆屠殺黃衣宋人。
戰場之上,十七營騎兵獅子搏兔,依然全力以赴。
他們先進行了精準的羽箭覆蓋,隨後再殺入戰場,
這是沒懸念的戰爭,宋軍穿著皮甲,根本頂不住青山弓弩。
楚軍不用射頭,也不用射麵門,基本兩輪羽箭下來,宋國的糧隊就死的差不多了。
騎兵上去一輪砍殺,不到一刻鍾,戰鬥結束。
周口山,官道老樹旁。
楚軍小將扶劍而立,他輕而易舉的殺死了蘇元的兩個親信,
這是兩個老實巴交的農戶,他們眼裏全是恐懼,但卻義無反顧的拔刀殺向自己。
這種情況,北疆楚軍在河南戰場見多了,
這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宋國的太平道民始終認為他們才是正義的一方。
他們將要建立新的黃天政權,他們堅信黑暗腐敗將會被他們打垮,
他們將生活在一個沒有權貴的國度。
“噠噠噠噠……”
漠北馬四肢關節粗壯,看著不大,耐力卻很強。
趙小乙身覆玄甲,馬鞍帶大弓,馬後掛箭壺,丟給了樹下楚軍少年一麵旗幟。
“阿張,拿著他,斥候營把宋軍甲衣也藏好,以後可能有用。”
此番偷襲如此順利,主要靠講武堂阿張率領兩百斥候,
將周口山十裏之內,變成了宋軍後方的盲區。
所以此戰勝利,軍旗自然有一半是斥候營的。
少將軍李信在十七營,武川鎮的軍備和兵馬,對十七營沒有偏袒是不可能的。
無論是羽箭補充,還是斥候配比,甚至武將的強度,十七營都是最高的。
“有酒嗎?”
老樹下,阿張木然的問了趙小乙一句。
喝酒是犯軍規的,但這會打贏了,那就是去特麽的軍規。
隻是猶豫了一下,趙小乙便策馬走了,
不到片刻,他從收拾宋軍衣甲的兵卒手裏,接過一壺糧車上的酒。
阿張將三名黃衣宋軍小心的擺到一起,隨後撒酒祭祀了三個忠臣的宋國士卒。
某一刻,並肩而立的兩人中,阿張略帶疑惑的道。
“小乙,我們真是正義的一方嗎?”
聞言,趙小乙沉默了一會,
他目光灼灼的轉頭,敲了敲阿張的胸甲,冷喝道。
“老子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但我們一定要是贏的那方,不然二當家、老當家、你的家人,咱們的族人!都會像他們一樣。”
周口山官道,一輛輛牛車被楚軍兵卒控製,宋軍屍體被拖移至官道邊。
他們衣甲被扒了,這些東西要存著,也許以後十七營有用。
其實趙小乙也很不舒服,他們一直以楚人子弟兵自居。
這是內戰,這不是打北狄人,過去他們都是河南道的楚人。
宋國這支護糧隊,都是淳樸的農戶,
他們之間沒有欺淩壓迫,一路生火造飯,不像打仗,倒像是出來押鏢的。
正當趙小乙惆悵時,身後傳來了阿張堅定且洪亮的聲音。
“我爹給老當家做臣戶了,他希望我恭孝李氏,以後行軍別叫阿張,叫我大名——李孝恭。”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