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少年將軍
字數:6973 加入書籤
“本王叫你來了?”
“沒……沒有,各處在勝利,將士們請戰心切,猛子還跟我吵架,本……本將沒辦法,這才來了高屯山。”
“哼!軍中飲酒,私自增加後營,滾去那邊跪著。”
……
巨野池旁,高屯山翠林蔥蔥。
大佛寺依山傍水,四十九間大殿若隱若現。
周雲下榻之地,小院門檻都快被踩爛了。
傳令兵來來回回,不時就有代表緊急軍情的號角響起,
這些身覆紅底黑甲的建安軍子弟,進了院子都會好奇的望一眼菩提樹。
此刻,老樹下跪著三個奇形怪狀的人。
一臉囂張,眯著眼睛的大腦袋。
眼袋明顯,人到中年的精瘦漢子。
麵容粗獷,留著胡子的雄壯將軍。
進來的傳令兵似乎都很有默契,好奇看了孟百川等人一眼,
認清楚後,就會假裝看一下菩提樹,隨後匆匆離去。
對此,大孝子眯著的眼睛更小了,
某一刻,李信生無可戀的對著孟百川道,“孟將軍怎麽也來跪著了?你該不會丟了巨野大營吧?”
“胡扯,他要丟了巨野大營,那還能跪?直接砍頭啊!”
“那你又被儲進良錘了一頓,要不被黃重削了一頓?”
大孝子好奇的詢問孟百川,絲毫沒有發現,孟將軍的臉成了豬肝色。
麵對李信的喋喋不休,玄武將軍大聲反駁,“老子軍中飲酒……不,老子來這裏請戰的。”
“趙王不戰,孟百川長跪不起!”
說到戰事,少將軍李信就隻能低下頭了。
從他知道張縣被徐州軍偷襲之後,就立刻明白過來,楚軍吃大虧了。
以前李保守著張縣,徐州軍離戰場很遠,不用怎麽考慮徐州兵馬。
如今,張縣被奪取,徐州兵就在眼皮子底下,這成坐山觀虎鬥了。
本來宋軍在各個戰場都在挨打,長此以往,若是不出大變故,滅宋隻是時間問題。
且宋國有一個天然缺陷,那就是戰略縱深不夠。
如果它擁有整個河北、河南、山東,那宋國就能堅壁清野,
即使戰場打不過,楚軍也攻不進去。
可宋國沒有這種能力,它隻有河南六郡,最多就是個諸侯國的地盤。
如今東楚軍隊來了,從聖清皇帝的利益考慮,
他必然要幫助戰場的弱者,打擊強者,最好楚宋兩敗俱傷。
所以,如今河南戰事,不是楚軍滅宋,
而是楚軍要同時滅宋、滅東楚。
正當李保跟孟百川大眼瞪小眼,快要掐架時。
一聲嬌喝,從院子外傳來。
“姐姐,姐姐,別生氣,人很多呢!你給信兒留點麵子。”
“氣死我了,李信這孩子一直惹禍,這次還帶著李保!”
大佛寺。
蓮台莊嚴,煙霧繚繞。
周雲於蒲團之上虔誠誦經,隨後他鄭重的上了三炷香。
如今戰事焦灼,撲朔迷離,一切猶未可知。
此刻,河南戰場,也許運氣比實力更重要。
大雄寶殿擺放了幾張太師椅,李貞還在安慰哭泣的李娘子。
剛才,興許是青山寨大當家話說重了,大孝子竟然頂撞她。
這十幾年來,從李家堡道武川鎮,這孩子雖然淘氣,
可這是第一次駁斥她這位母親,李娘子的心都碎了。
周雲拿來繡花布巾,小心的替娘子擦眼淚,他心疼的道,“哭花了臉,可就不好看了。”
“相公,妾身隻是傷心,他這次惹大禍,不過說他幾句……”
李娘子的話未說完,就被周雲溫柔的打斷了。
他一邊笑著給娘子擦臉,一邊淡然的道。
“事情已經發生了,說還有什麽意義呢?”
“再者說,誰告訴你,李信惹禍了?”
“李……大夥不是都在說,丟了張縣,戰事不順嗎?”
能在高屯山大佛寺,跟李娘子說這個的,不是李義就是李貞。
周雲用腳想都知道是李義,貞丫頭這幾年小心翼翼,從不敢涉足大房事物,
哪怕這次李信大軍出動,她早已知道消息,
但她卻害怕惹上搬弄是非的罪名,遲遲不敢開口。
直到張縣丟了,紙包不住火,李貞才跟周雲報告了戰況。
但令李貞意外的是,周雲並沒有想象中的氣急敗壞,或者出現太大的情緒波動。
那日,小院中菩提樹下,周雲隻是笑了笑,喃喃的道:
不錯,不愧是將門子弟,仗打的還行。
“娘子,你要多看看信兒的優點,不要總覺的他不聽你的話。”
“讀書他的確不會,你也指望不了,但打仗他還是厲害的。”
聞言,素如秋菊,美若春風的李娘子俏臉閃過後悔,
剛才好像確實說重了,但她還是悻悻的道。
“李義不是說打了敗仗,宋國戰事可能都要延期了。”
“這是敗仗?李保跟侯莫陳崇攻陷羊平山,殺敵過萬,又在萬金坡殺敗寧澤,這是勝仗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佛寺,大雄寶殿。
三丈佛祖法相莊嚴,佛陀低眉,俯瞰眾生。
周雲風度翩翩,精甲羽扇,負手踱步。
他望著大殿中無數佛家法相,仿佛化為神佛,在河南戰場神遊。
北到徒門渡,南至羊平山。
千裏戰場,到處在廝殺,楚軍憑借小股精銳力量,不停在擴大優勢。
兵神係統中的兵力對比線,雙方在極速拉近。
徐州軍出現在了戰場南邊,對楚軍形成了夾擊之勢,
但此刻,楚軍兵威正盛,他們也不敢貿然行動。
周雲眼眸深邃,淡然道。
“一切猶未可知,張縣的丟失,雖然影響很大。”
“但萬金坡,信兒及時拉開了部隊,楚軍沒多少損耗,隻要兵馬還在,就不算是敗。”
正當周雲開導身著紅色繡花精甲的李娘子時,
大殿之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甲胄響動,李義來了,他眼中全是恐懼,滿頭大汗。
“不……不好了,少將軍帶著侯莫陳崇走了,留……留給主公一封書信。”
打歸打,罵歸罵。
可周雲清楚,大孝子可是娘子的心頭肉,
隻見座位上的紅甲女將,急急忙忙搶過周雲手裏的書信。
隻是一眼,李娘子就麵色大變,踉蹌兩步,差點暈倒。
周雲眼疾手快,扶住李娘子,另一隻手接過飄落的書信。
定眼一看,不禁瞳孔微縮:好家夥,你是真的孝順!
“少年當從軍,鐵甲報家國!”
“此番戰場失利,乃李信之過,北疆楚兒,敢作敢當。”
“此去,欲效仿龍驤舊事,必讓張縣兵馬,無力威脅巨野。”
“若能成,孩兒自當歸來,麵見母親。”
“若不成,孩兒便一去不回,遂了母親心願。”
……
大殿裏,李貞一席精致的黑甲,此刻氣氛微妙,她不敢多言。
李信竟然出走了?
雖說十七營在河南戰場定義為斥候,出現在那個戰場都是正常行軍,
但武川子弟如此聽從李信的命令,好像有些過分了。
要知道,李信不是十七營統領,侯莫陳崇才是。
李娘子哭了,趴在周雲身上失聲痛哭。
她很後悔,也很害怕。
徐州郡毒士了然何等厲害,李信就隻有三千斥候騎兵,
怎麽可能是聖清皇帝五六萬人的對手。
萬一這孩子衝動起來,那她就再也見不到兒子了。
佛堂下,蓮花台前。
趙王周雲牽著李貞,懷中摟著李娘子,他眼中閃過狠厲,
周雲原本定下的戰術是慢慢磨宋軍,溫水煮青蛙,
等宋國反應過來,已經是死局了。
如果進入這種節奏,楚軍甚至可以先奪回張縣,再滅宋國。
不過此乃穩妥之法,穩妥的事物,必然伴隨缺陷。
這種戰略有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時間太長了。
快則半年,慢的話,甚至楚宋之戰要打數年。
現在,李信小股精銳出擊,絕對會纏著徐州軍打。
短時間內,敵軍看不清虛實,可能沒問題,
但長時間下,了然的能力,大孝子很可能折損。
佛堂裏,周雲抱著李娘子,無奈歎息一聲。
十七營已經出擊了,那裏麵全是老當家跟駝子、瞎子挑選的武川鎮子弟。
周雲乃趙王,這些兵卒都是趙地的未來。
為今之計,隻有提前決戰了!
周雲要全麵進攻,逼迫宋軍出城一戰。
隻是如此做,那就風險太大了,宋國主力可不弱啊。
若是楚軍損耗太多,正遂了徐州郡的如意算盤,楚宋兩虎之戰,兩敗俱傷。
隻不過,打的風險高,但獲益也高 !
這將是一場豪賭。
但話說回來,五郡少年子弟都敢戰,趙王怎麽可能不敢?
下一刻,大楚趙王眼裏閃過精光,轉頭對李義道。
“高屯山大纛前移巨野,本王要全力攻宋。”
“叫孟百川別跪了,進攻的軍令給他 ,宋國若戰,則滅之,若不戰,則亡之。”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