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王台村
字數:6867 加入書籤
聖武元年,九月二十日。
辛已、煞西、衝蛇,
宜開市、掛匾、出行、安床。
從黃道吉日看,今日衝西,對戰場西側楚軍極為不利。
但四丈將台上,建安軍大纛下,
周雲眼神戲謔,對此嗤之以鼻。
楚軍以少敵多,本就是逆天而行,何須黃道吉日。
今日,九月二十!
正是宋國天公將軍請戰書上的日子,是楚軍與宋軍的決戰之時。
王台村!
這個昔日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成了天下的焦點。
巨大的帥台之上,周雲身覆玄甲,扶劍而立,
青山弓和饕餮二刃槊由親衛攜帶。
劉庶在右,陽城侯在左,後方是五十名武川鎮護衛。
八麵大戰鼓聳立,十六個壯漢上身赤膊,膘肥體壯。
帥台上,霍同一身重甲,手挎腰帶,目光炯炯的遙望戰場。
陽城侯心裏很清楚,大楚有無數勢力,在等待這場大戰的結果。
遠方十裏,黃色的海洋遮天蔽日,淹沒了王台村十裏平地。
宋國的將台不高,但建的很大,上方足足有幾百兵卒護衛。
天地玄黃人,五杆大纛迎風飄揚,
十二方戰旗,拱衛宋國,氣勢不凡。
其將台四方有龍角,中間有八卦,顯然儲進良是花了心思的。
王台村此刻成了一個巨大的棋盤,幾十萬兵卒是棋子,而兩方將台就是老帥。
楚宋兩國,誰先砍倒對方的將台大纛,誰就將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宋軍蕭洛擺出的陣型很普通,簡簡單單的五品之陣,
前二後三,中軍被四股龐大的力量包裹。
每股力量大約六萬人,中間有無數個小方陣,構成了龐大的陣型。
這是一場國力之戰,拚的是真刀真槍,陣型本身也沒什麽太多花哨。
相比對麵宋國,楚國將台樸實多了,大木直來直往。
數十麵戰旗環繞,它們隨風飄揚,獵獵作響。
陽城侯在周雲的身後,透過周雲的甲胄肩吞。
他看見幾十裏大地,人頭湧動,旗幟連天,
長矛閃爍著星光,灑滿了這片土地,人群就似螻蟻,微不可見。
如此戰場,就算絕世猛將,在這種兵卒海洋裏,也顯得非常渺小。
陽城侯從肉眼上判斷,楚軍的數量大約隻有宋軍的一半。
但此刻,雙方士氣卻截然相反,
楚軍鬥誌昂揚,呐喊聲不斷。
而宋軍卻是垂頭喪氣,哀怨不已,仿佛即將進行的是,生命中最後一戰。
第一支兵馬的勝負已經分出來了。
雙方不會派遣最強的部隊,但也絕對要用精銳兵卒,
畢竟第一場很重要,周雲跟儲進良都不會放棄首勝。
楚軍上場的自然是第十一營,餘建山。
論名氣他們不如龍驤、玄武,但論實力,他們可不弱。
這個起自武川鎮北山的楚營,在哲哲時期,就是精銳了。
如今,更是曆經數年的職業化訓練,其兵卒何等雄壯。
戰場上,戰鼓如雷,旗幟瀟瀟。
第十一營的士卒眼中帶著蔑視,踏步前行。
北疆雄獅早就等不及休理宋國所謂的精銳了。
他們吼叫聲如同海浪,響徹這方戰場。
大盾如牆,長矛如林,揮舞之下,千人如一。
強弓勁弩,隨著軍令旗號,宛如一片片烏雲,遮蔽宋軍的方陣。
宋國出戰的是十二方精銳之一,大渠帥姚騰,
此人在宋國大帳中,立下了軍令狀,首戰若輸,提頭來見。
姚騰有一萬人,其數目是楚軍的兩倍,過去南征北戰,功績赫赫。
宋國人一直認為,不,哪怕天下人,都認為這方精銳能跟大楚北疆雄獅並立。
就算把他們拉到陰山戰場,宋國的大渠帥姚騰一樣可以扛住草原鐵騎。
但今日,王台村一戰,宋國高層才恍然大悟。
北疆雄獅的兵馬強度,遠遠超過了他們。
兩支雄兵用的都是鴛鴦陣,大盾在前,狼筅長矛,羽箭在後。
但雙方的差距卻很大,首先在器械上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楚軍的大盾是陰木鉚接鐵皮,鍛造之初就是用來擋草原騎兵的。
宋國的大盾隻是一般的厚木頭,在中原地區,這種盾牌已經足夠用了。
長矛也沒得比,武川鎮強悍的生產力下,其長矛都是百煆鋼,更帶有血槽、前刃等小細節。
而宋軍長矛,還是過去的老一套,隻不過做工上,確實真材實料。
弓弩就更比不了,宋國連南陽弓都用不上,更別說青山弓了。
器械上的差距,還不是根本原因。
最大的差距在訓練,十一營職業化軍隊,他們長期訓練協同。
並且在過去兩年的北疆戰場中,他們逐步改掉了很多不需要的戰術,加入了很多實用的手段。
如此多重情況下,五千人的十一營,
宛如鐵犁破開泥土,將宋國十二方精銳中的大渠帥姚騰,打的丟盔棄甲。
這一刻,宋軍將台鴉雀無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色大旗下,宋國高層麵色凝重,北疆楚軍果然實力強大。
過去,宋國軍隊顯得厲害,那是跟節度使牙兵對比。
如今,同建安軍十一營搏殺,他們顯然不是對手,被打的節節敗退。
這場首戰,令楚軍士氣大振,而宋軍士氣萎靡。
但實際上,宋軍上當了!
陽城侯是老將軍,昔日也指揮過大型戰役。
但老實說,短短幾日接觸,他就明白了一句話,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他跟周雲的差距,那是螢火與皓月。
河南楚軍,王台村戰場,
最強的步營,不是玄武軍,是第一場的餘建山。
北疆十八將中,有十四個戰營,四個輔營。
當今天下最強步營毫無疑問,是步一營楊延,
這支純由北疆武川子弟組建的雄獅,一直是戰場最恐怖的殺器。
但可惜,這支部隊此刻在駐守楚興城。
除此之外,過去最強的,的確是步二營、步三營。
但玄武軍曆經變故,實力不如過去了,
而後發的十一營餘建山、十三營李保,十六營張馬。
他們的真實戰力,實際已經超過了玄武軍的兩個營。
但張馬在龍驤軍,這會和北狄人在卿卿我我。
李保在羊平山,替楚軍守著徐州兵馬。
此刻,王台村戰場,自然就是餘建山為步軍之雄。
至於十八營,兵是不錯,就是將太慫了。
丁肆業隻想摸魚,根本沒有立功的打算,
這也是周雲綜合考慮,上餘建山的原因。
陽城侯是真的佩服周雲,他又用了一次田忌賽馬。
周雲第一場便虛張聲勢,製造了楚軍遠遠強於宋軍的假象。
巨野戰場。
楚軍後方數裏。
一名武川子弟用力揮舞馬鞭,他滿頭大汗,身體幾乎虛脫。
但此人卻咬緊牙關,仍希望快點到達戰場。
忽然,馬匹嘶鳴,一陣灰塵翻滾,
雄壯的北狄大馬口吐白沫,抽搐幾下,已經跑死了。
武川子弟很傷心,這是父親從馬廄裏給他選的,花了家裏幾十貫。
大楚的軍隊組成很自由,門閥子弟連宗族兵都能入伍,
那自帶馬匹軍備,不僅允許,趙地還有銀錢補充。
烈日當空,前方幾裏外,喊殺聲、咆哮聲,響徹這方天地。
今日的陽光似乎特別刺眼,武川子弟感覺太累了,渾身一點力氣沒有。
他努力的找到一棵樹,打開水壺,猛地灌了幾口。
也許是清水的涼爽,也許就是休息了一下,他忽然感覺有點力氣了。
武川子弟摸了摸胸口,這份軍報太重要了,他必須馬上稟報趙王。
隻是,他猛地欲起,卻發現腳根本不聽使喚,軟弱無力。
“砰!”
一聲悶響,武川子弟再怎麽努力,也堅持不住了。
他的眼睛開始迷糊,意識也似乎即將消失。
但就在最後一刻,他看見一個人,
一個瘦弱的人,將手伸進了他的胸口。
武川子弟猛然一怒,力量回來了,模糊的畫質瞬間清晰。
他左手閃電般的扣住敵人,右手拔出製式短劍,抵在對方脖頸。
他沒有殺人,不是因為他不能殺。
而是這個人他認識。
武川鎮昔日的玩伴,因為身體羸弱,被軍隊淘汰了。
“你怎麽在這裏?”
“說……說來話長,但這個東西可以交給我,我會帶給主公的。”
武川人相信武川人,送信的任務完成了。
這名傳令兵卒仿佛失去了靈魂,下一刻仰麵栽倒,人事不省。
瘦弱的玩伴看了看太陽,他必須走,但他也不能丟棄同胞。
下一刻,他一咬牙,盡力將他拖到樹陰底下。
隨後,瘦弱的農戶,騎上一匹快馬,前往楚宋戰場。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