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南北兩大野戰軍
字數:6502 加入書籤
“報,張家族兵與王家族兵合營,進入徐州南部,已占領孟家崗,下一步行動,請趙王指示。”
“報,北線野戰軍已拔營出征,將對宋國登封發動攻陷戰。”
“報,江南糧草道路泥濘,預計按時到達不足六成……”
……
東口大營,趙王中軍。
蒼穹烏蒙蒙的,大地一片沉寂。
一匹匹戰馬踏起泥水,傳令兵卒衝開雨幕,將一條條中原戰場的情況匯聚於此處。
陳留郡,東口縣,
這個小小的渡口,此刻已經成了中原大地的權力中心。
高坡上,青磚營房。
大孝子從前幾日的手忙腳亂,到現在漸漸得心應手。
隻是這貨有個壞習慣,碰到事情喜歡評價兩句。
“江南糧草走水運,還能道路泥濘,騙鬼呢?”
隻是此言一出,李信感覺似乎哪裏不對,
趕緊悻悻的閉嘴,把楚冊整理好,默默的在旁邊站崗。
周雲鄙夷看了一眼大孝子,良久後,才拿過江南糧草的楚冊。
天下大局已變,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攻破張縣之後,中原戰場再無變數,楚軍已經到了全麵進攻的時候。
金水縣角山大營,宋國黃公將軍寧澤,在上官虎死去的第五天,
派遣兩撥使者跟趙王磋商後,兩萬兵馬,白旗出城,全軍投降。
至此,東起徐州郡,南至陳留郡,北抵徒門渡,
這廣闊的數千裏內,再無任何成建製的敵軍力量了,楚軍後方全部肅清。
從聖武元年十月起,周雲的主要精力,開始轉到民生恢複上。
戰爭時期,有些事情,確實很難兼顧。
河南打了幾年大仗,可謂是元氣大傷。
不說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但農桑廢弛,民生凋零,楚人多餓死,
這已經成為了大量存在的普遍現象。
要想恢複民生,第一步就是找糧!
大楚趙王以軍糧為由頭,通過聖武皇帝的旨意,向江南地區收糧三十萬石。
趙王的殺意早已放出去,河南戰場都是驕兵悍將,
若是軍糧吃壞了他們肚子,那趙王可管不住他們的刀。
至於三十萬石的數量,隻是說說而已,
自古官家攤派糧食,哪有能到齊的事?
營房裏,周雲打開最初的糧草詔令,
大孝子杵在旁邊,小眼睛仔細看了看,上麵清清楚楚寫著十五萬石。
“父……趙王,您真陰……英明啊。”
“你嘀咕啥呢?”帥台後,周雲正襟危坐,隨意的說道。
他在處理案桌上海量的中原事務,民事軍師都有,太多了。
如今戰場特殊時期,趙王兵政大權一把抓,
甚至地方任命,周雲也可以直接下派。
“前兩天,軍械分派一事,想明白沒有?”
“切,”大孝子小眼睛全是囂張,不屑的道,
“還不是為了平衡宗族兵馬,給他一些軍械,讓他們占占官家的便宜,能好好打仗。”
“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周雲眼眸深邃,頭也不回,
豪筆在楚冊上揮舞,批改關於耕地的一些事物。
良久後,周雲才開口。
“這是一套組合拳,本王在軍中放出風,卻壓了軍械半個月,最終也是少量配發。”
“其一是給宗族將領臉麵,補充軍械有他們的分,別寒了他們的軍心。”
“其二是增加宗族兵馬戰力,半個月才拿到少量軍械,他們為了交待跟顏麵,大概率會全部下發。”
正當周雲在跟大孝子討論一些利用人性天性,處理好事物的方法之際。
一道洪亮的聲音,從灰蒙蒙的營房外傳來。
“報,北線野戰軍大都督孟百川告急,希望趙王能再給他增派精銳兵馬。”
聞言,周雲臉色一變,冷冷道。
“怎麽回事,他不是剛剛開拔登封,怎麽就告急了?”
傳令兵是建安軍老卒,他支支吾吾片刻,才開口道。
“先登將軍跟霍懷安不是宋將鐵蓋的敵手,宋國精銳突了一次大軍,現在士……士氣不高。”
營房裏,周雲還來不及開口,李信就勃然大怒道。
“叫他在巨野大營等,他不聽?北線野戰軍十萬精兵,還要增兵?我們南線野戰軍怎麽打?”
趙王帥帳,一時間場麵有些尷尬,
傳令兵跟周雲都疑惑的看著,憤怒的大腦袋楚軍執戟郎中周言。
興許是意識到說錯話了,李信後退,板板正正的站好,
他雞賊的推推手,笑著示意趙王周雲開口。
下一刻,大楚趙王轉頭,對著傳令兵喝道。
“叫他在巨野大營等,他不聽?北線野戰軍十萬精兵……叫我們南線怎麽打?”
周雲咆哮之後,歎息一聲,在營房中無奈踱步。
王台村戰場,五萬多楚軍精銳恢複戰力後,
聽聞南線竟然擊潰了徐州十萬大軍,這下全坐不住了。
在他們眼裏,平定中原的大仗肯定沒多少了,
東楚聖清皇帝主力軍這塊肥肉沒了,宋國登封大營,他們說什麽也要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之孟百川一直就看不起保爺,這會對方名震天下,他哪裏受的了。
於是乎,綜合了陽城侯霍同、四郡宗族兵、東征主力軍的想法後。
趙王周雲大手一揮,楚國在河南成立兩大野戰軍,
南線野戰軍以十三營、十四營、十五營、十七營為主力,
匯合東楚投降的上官弘等部、宗族兵馬,合計十二萬人,
武川鎮名將李保擔任大都督,負責攻伐東楚。
北線野戰軍主力是玄武軍、十八營、十一營,
匯合楚軍王台村精銳,洛陽六萬援兵,
加之各地趕來的楚軍兵卒,合計二十餘萬人。
玄武將軍孟百川擔任大都督,負責攻伐宋國。
這兩支兵馬的強度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南線隻有二萬不到的北疆精銳。
北線戰場能戰的部隊接近十萬,還有大量的郡兵、宗族兵,可謂兵強馬壯。
“相公,妾身估計,是孟將軍壓力太大了,畢竟大楚五成軍力在他手裏。”
不知何時,李娘子身覆朱紅繡花山文甲,端著雞湯跟吃食過來了。
她三分素雅,七分帶俏,顯得心情很好,
隻是路過大孝子身邊時,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青磚屋外,斜風帶雨。
周雲一邊批改奏書,一邊享受李娘子喂得的雞湯。
某一刻,周雲眼裏閃過精光,抬頭對著傳令兵道。
“命十四營王武,前往巨野,入北線野戰軍序列。”
“另外,將本王的金令給劉庶,見此令如見本王!”
登封戰場,周雲閉著眼睛也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劉庶的威望,不足以壓服孟百川,這才讓大軍出現了漏洞。
宋國軍師的兵家能力,不一定贏得了阿骨部軍師劉庶。
如此大的優勢,戰場上還出現了失誤,可見紕漏有多嚴重。
孟百川不算是良將,最少不是指揮大軍的良將。
實踐證明,他不能擔當一方戰場主將,今後,他統兵的機會已經沒了。
其實登封輸的難看,還有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楚軍變弱了。
中原大勝後,楚軍攻伐天下已成大局,
兄弟們都在搶攻,誰還願意拚命呢。
戰場上,實力高低,可是容不得一點花哨。
強就是強,弱就是弱,
部分北疆精銳部隊,也許昨天能碾壓宋軍,但今天怯弱了,可能就不是宋軍的對手了。
這是一個勢力,由小到大客觀存在的必然現象,隻是看它弱化程度的快慢而已。
所以王朝初期的成就,很多時候,比的就是時間。
絕大部分的戰爭,都是在新統一勢力,前二十年完成的。
高坡老樹飄風雨,楚王營房燃火燭。
夜幕降臨,天穹如墨。
周雲拿起豪筆,在案頭上書寫,這是給聖武皇帝的信件。
“中原地區,稅製問題很大,窮者納稅無餘糧,達者倉屋碩鼠肥。
不納稅的官員很多,而納稅的地主,變著法逃稅的更多。
最近幾日,本王已經殺了不少鄉紳。
更可怕的是,軍中斥候繞過皇城司才發現,
大楚收納糧食的監官,明碼標價,公開收取賄賂。
糧食摻沙子、摻樹枝,更有甚者加入泥土,逃稅手段層出不窮。
中原的戰事總體很順利,本王有絕對的自信,滅宋滅東楚。
大哥準備糧草即可,兵馬不要再派了,
孟百川暫時不統大軍,劉庶的實力大哥知曉,北線大可放心。
巨野戰場,有楊猛、霍懷安、王武,三員大將盯死大鵬鐵蓋,料想不會有大問題……”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