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金陵建業
字數:7601 加入書籤
正月江南,舊都建業,
帝城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彩,一派繁榮之象。
隻是這種繁榮下,似乎伴隨著頹廢與破敗。
青磚長街,富庶的老爺多,乞丐餓殍更多,
他們正月天,衣衫襤褸,哆哆嗦嗦的佝僂在一起取暖。
一位騎著老驢子的差爺經過,故意丟下十幾個銅板,
十幾個大楚通寶,引得無數乞丐死鬥,不一會就是血流一地。
乞丐們爭先恐後的場景,讓皂衣差爺大聲歡笑,騎驢而去。
自古,南朝金陵長奢靡,醉臥瘦馬論江山。
江南!素有國家未富,江南富,國家動亂,江南不亂的美名。
江南有海運之盛、茶葉之盛、魚米之盛、鹽利之盛,自南北朝開始,就是天下巨富之地。
隻是這富庶的江南,似乎被龐大的陰雲遮蔽,
魚米之鄉,竟然年年餓死者眾多。
建業郡,城北崔家府邸。
此府邸近百畝,雖不見得比盧老爺的大,
但內中裝飾,卻更上一層樓,可謂極盡奢華。
長廊曲折,雕梁畫棟,庭閣錯落有致,
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花園怪石嶙峋,
一路琉璃宮燈,奢靡至極,那就是聖武皇帝來了,都要低頭出去。
今日乃是五姓望族對賬的日子,這是江南頂級勢力的盛會。
普通人但凡能在此處分一根頭發絲,都足以成就富貴行列。
如此情況下,整個江南道,但凡有點臉頭的三教九流、地方幫派,今日都擠來了。
崔府東南門,台階十丈,皆奇石所築,恢宏無比,
巨大的門簷下,跪伏著茫茫一片黑衣漢子。
他們有的戴了員外帽,有的戴了發冠,還有一些人甚至隻有一塊黑色布巾。
此刻,這些地頭幫派大人物匍匐著,他們望眼欲穿,
根據以往的慣例,高門望族今日會有利頭流出,他們等的就是這些小指甲縫裏的東西。
五姓望族在江南隻手遮天,產業眾多,其中不乏有需要手套處理之事,
如此情況,這些個地痞流氓頭子,才有機會,像狗一樣,舔舐一點骨頭渣子。
可就是這一點點渣子,也要他們用命去搶,否則,高門可不養沒用的狗。
自古幫派是冤家,隻要在道上混,遲早會有些仇人。
這不,跪伏在地的眾位各郡大哥,一直在‘友好’的交流。
“泥鰍,尼瑪的,洗幹淨給爺爺等著,望日完成,老子送你歸西。”
“嗬嗬……傻子?你們鹽幫骨瘦如柴,幹女人都不行,還幹老子,哈哈。等會走遠點,別麻煩老爺們過來救你。”
“喬爺,你那六千兩賭債該還了!利錢不要你的,本錢給老子。”
“阿喪,第一天道上混,賭債賭桌還,爺屁就有一個,你要嗎?”
……
崔府東南門,正當幾個幫派老大眼神漸漸不對,甚至忍不住要在這裏幹起來時。
一個身材不高,但衣著極致華貴的老人,錦靴踏在了紅毯上。
他麵容和藹,笑眯眯的,就像個富戶老頭子。
"呦呦呦,今日是吹了金風啊,竇老太爺到了,小的們,見禮!!"
崔府管家一臉諂媚,匆匆跑來,
行了跪拜禮後,才用黑錦布隔著,扶竇老太爺上台階。
管家的聲音從東南門傳到垂花門,兩排一眼望不到頭的雄壯黑衣武者,動作麻利,整齊的跪下。
穿著上好綾羅綢緞的丫鬟小廝們,埋下頭顱,早早的就跪了。
這可是竇老爺,江南天一樣的人物,他們豈可怠慢。
竇族老笑容滿麵,一路跟著管家進去,
從頭到尾,都沒有瞟一眼地上的三教九流。
隻是,他走後不久,有兩個俏麗的雙胞胎丫鬟,
一個捧金袋,一個亂撒金豆,一路揚長而去。
“長貴謝竇老爺賞賜……”
“泥鰍謝竇老爺賞賜……”
“喬六謝竇老爺大恩……”
崔家府邸,是一處七進的院子,
東南門後五六丈,影壁乃一整塊奇石所雕製,
其上方是山川河流,萬裏大楚,
立於東南門後,可謂雄渾之極。
竇老爺笑嗬嗬進了正堂,他刻意把玩著一枚羊脂白玉扳指,
這可是獨一無二的物件,乃當年漢武大帝之物。
“竇族老,您可是李某的長輩,來來,上坐。”
“竇兄,久違了。聽說您得了一匹絕好的瘦馬,可不要藏著掖著。”
……
正堂裏,大夥很熱情,大佬們之間的交流似乎都是一團和氣,
隻是這團和氣下,卻是暗流湧動,
看著傻裏傻氣的言語,實際在激烈交鋒。
江南二十幾個郡的好買賣,都有五姓望族插手。
一年下來,各家合夥的鹽產,一起投資的糧商,還有各個郡城之間的大生意。
多多少少存在利益爭鬥,這會探出一分先機,等會就能占據優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竇家族老,年紀雖高,但看著卻不老,畢竟自幼富貴,保養極好。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鄭重的跟正堂幾位大佬一一見禮,
“盧老爺!聽聞您最近,被趙王為難了糧食,要不要哥幾個撐撐手啊。”
正堂大廳,有一張主位,八張檀木太師椅。
長沙郡威風赫赫的盧老爺,在這個地方,隻配坐在門口末席。
他富態的臉上,眼睛眯的很小,和藹的道,
“也沒什麽大事,剛剛跟老李也說了,這個糧稅今年確實不如往年舒服。”
“這趙王辦的可是大事,要不咱們幾個,忍忍得了。”竇族老假意有點怕周雲,實際煽風點火的道。
“胡扯,他辦他的大事,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但趙王這個糧食如此收,那就是不行。”
正堂中,兩側八張座椅有七人在,
老少都有,年紀最大的是竇家,最小的是盧家。
末席位置,盧家少年,英才俊朗,風度翩翩,
此人乃聖昌二十五年的文魁,盧家本族,盧俊臣!
盧俊臣是小字輩,進來之後很低調,聽的多,說的少。
正當大夥說的興起時,正堂屏風後,
一位身著金線仙鶴華服的中年老人,大馬金刀,虎虎生風而來。
這是崔家本族的九爺,是崔家族長第九子,當朝右丞相崔中書的大舅哥。
隨著北疆大政官崔中書歸來,且位列中樞丞相,
崔氏取代了過去的裴氏,成為新的首領。
過去都是在吳郡對賬,今年才搬到了建業。
崔九爺出來,那就是對賬開始了。
正堂座椅後麵,是十六位衣裳紗薄的嬌美丫鬟,
丫鬟後麵,幾十個賬房算盤打得啪啪響。
這些都是江南算賬高手,但此刻依舊冷汗直流,壓力巨大。
因為這些數目太大了,但凡算錯一厘,
那所造成的銀錢紕漏,都是足以滅了他們全家。
算盤在響動,堂中人也沒閑著,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隨著正堂漸漸喧囂,大夥笑嘻嘻的說起了一些怪事,
但這些怪事,都是定人生死之事。
“長幫有個叫阿全的,聽說牛氣啊,算的上一條好漢。”
“長幫?那不咱小侄子的地頭,阿全是吧。他竟敢汙了哥哥的耳朵,過幾天就讓他變成一條狗。”
“老李,咱可沒那個意思啊……哈哈!”
正堂中,幾人相視一笑,舉杯共飲。
在他們眼中,這江南的百姓生計、幫派爭鬥,
不過是一場遊戲罷了,隨他們擺弄的遊戲。
而他們,就是這場遊戲的主宰者。
某一刻,嬉笑的崔九爺,忽然臉色一變,假裝驚訝道。
“哎!這老裴怎麽不來,真是小肚雞腸,若是椅子他不要,就叫人端走了。”
“萬萬不可!”
一直沒有開口的盧俊臣說話了,他小心的行了楚禮,壓低聲音道。
“五姓望族同氣連枝,裴家中樞力量沒了,但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咱們的規矩不能壞。”
五姓望族為什麽強?是因為他們能決定別人的命運。
一個官員,如果是他們的人,就會在受難時有人做主,想升官時有人牽線。
反之,如果跟他們不對付,五姓望族官員勢力龐大,眾口鑠金,有的是辦法讓對方苦不堪言。
聖武皇帝跟趙王沒來之前,任何四品以下的官職,沒他們點頭,對方是坐不穩的。
這也是大楚天下,大量宗族花千金娶五姓女的原因。
但五姓望族內部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互幫互助。
今日裴家勢力衰退,崔家若趕盡殺絕,那就是壞了規矩,今後五姓就要拆了。
短期來看,大夥得利,長期來看,那就是愚蠢至極的行為。
“那行吧,咱也不壞規矩,你們讓他把利益交出三成。”
正堂主位,崔九爺吃人不吐骨頭,
他不經意的一句話,裴家就要損失幾十萬貫。
隻是裴家抵抗不了,如今,崔氏如日中天,
右丞相崔中書銳不可擋,連甲兵都快控製過萬了,其勢力遠超昔日的裴溫。
今個裴老爺不來,絕對是正確的。
若是來了,那就是遠遠不止三成。
“今日既然大家都在,那就議一議‘國策論’的事吧。”
“議特麽個鳥蛋!!!”崔九爺話一出口,李氏宗族長立刻口吐芬芳。
正堂裏,大夥也是群情激奮,臉色嚴肅,對此事持反對態度。
其實國策論之事,早已經在江南地區,不,甚至大楚天下,都議論紛紛了。
將原有的人頭稅、菜捐、米捐、路捐……等等稅收一律廢除,
從此之後,大楚隻按田畝收稅。
這怎麽行?
趙王他怎麽敢提這個?
這就是要掘他們的根,要他們的命啊。
就長沙郡盧家,在堂中實力最低,他都有十幾萬畝地,
若是年年交十幾萬兩,那簡直就是對不起祖宗。
崔府正堂,金碧輝煌,華貴至極。
主位之上,崔九爺淡然的喝了口茶,隨意道。
“那這樣,咱們就算是說定了,這次必然要讓那個鳥王,知道五姓望族的厲害。”
“不過,周雲畢竟跟咱妹夫有舊,還得要請示一下崔相。”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