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突厥部阿史那哈蒙
字數:7470 加入書籤
聖武三年,二月初一。
阿史那族的首領,一道驚雷,響徹四方,令天下群雄震顫。
無論是楚國門閥,亦或是達頭、淵蓋文等人,皆被阿史那哈蒙的氣魄所震驚。
聖武三年,一月底,
洛陽之變三個月後,趙王周雲回歸趙地。
這位武川軍神沒有死在洛陽,一度令各方勢力的掌門人感歎天道不公,
跟周雲生在同一個時代,是他們的悲哀。
北疆五郡有沒有周雲,是兩個國家。
趙王率領的趙國軍團,是當今天下,最具進攻性的勢力。
一個鄰國有沒有威脅,看的不是它的國力,而是它的君主。
北狄國雖然擁有近三十萬主力,草原騎兵二十餘部,
可周雲出現的那一刻,攻趙的希望似乎渺茫了,這就是武川兵神的威壓。
但起於勒爾渾河的突厥人,擁有比大漠更廣闊的胸懷,比磐石更堅韌的意誌。
鐵力可汗是偉大的,
為了打贏這場國戰,他發布了白狼金令。
滅趙者,封漠北可汗。
有功者,得各王旗草原。
幾十隻雄鷹,帶著鐵力可汗的意誌,飛往各處戰場,
當一個個草原人首領,接到這份蓋著突厥金印的羊皮卷時。
貴族部落的頭人們羞愧了,
他們羞愧於在這場草原跟北疆的生死戰裏,竟然想著保留實力。
他們羞愧於尊貴的可汗,願意賭上一切,他們卻舍不得那幾片草場。
他們的命難道還能比阿史那族的命尊貴嗎?
阿史那為了草原人的未來,賭上一切,利益卻給了這些草原部族。
如此高尚的行為,如此偉大的首領,令整個草原士氣大振。
尤其是那一句。
滅趙者,封漠北可汗。
這可是白狼神金令,一旦發出,無可更改。
鐵力為了贏得這場戰爭,將用汗位獎勵首功者。
草原的神器就在眼前,試問有實力的部落,誰不想奪取?
阿達瀾人、撲骨部、北山羊部、封阿係帖木倫、木勤思力、蔑兒齊人……等等等,
這些草原上的強者,秣馬厲兵,揮舞刀劍,對趙國展開了狂暴的進攻。
奪首功,封可汗。
趙國成了草原野心家們,馳騁的疆場。
河原戰場。
慘烈的攻城戰已經白熱化。
不知為何,突厥人瘋了。
趙國大將楊延看見了木勤思力大纛前壓,
他將精銳的本部族裔,以千戶為單位壓上,前赴後繼,不計損失。
楊延越打越驚愕,這個出了名的老狐狸,竟然轉性了,似乎拚命也要拿下河原。
如此作戰,效果立竿見影。
五十座堡壘,昨天還剩七座,但現在隻剩下三座了。
河原戰場的阻擊任務已經完成,趙王已然歸來,
突厥人始終沒有拿下野狐關,三道防線全部在。
這場戰爭,怎麽看都是趙國大優勢。
眼看趙國就贏了,可這個時候,突厥國的戰略似乎改變了。
正常情況下,河原已經沒有意義了,攻下跟不攻下,對戰場影響不大。
撤軍才是突厥人最該做的事。
但此刻,特勒王木勤思力卻要拚了命的進攻,
那顯然,突厥人不甘心失去這次機會,他們要拚死一搏。
河原戰場,號角震天,
呐喊聲、咆哮聲、金戈之聲,不絕於耳。
突厥人不單單主力瘋了,連同奴隸、仆從都是不要命的攻城。
雲梯一架架搭上,黑色的兵卒如同螞蟻,湧入河原最中心的夯土城池。
如此龐大的規模,換其他軍隊,早就被拿下了。
可步一營是武川步卒之雄,乃建安軍第一,甚至是天下第一的步兵。
居高臨下,還是攻擊雲梯下來的兵馬。
步一營如此占盡地利的情況下,草原人的攻城部隊,如雨點般掉落。
河原戰場,高聳的夯土城牆上,下起一場突厥人的屍體雨。
整個數裏城牆似乎都爬滿人,步一營就似大海中的礁石,屹立不倒。
可盡管打的順利,楊延卻是眉頭緊皺,他是沙場宿將,經驗充足。
再這麽打下去,步一營就會累,戰力會大打折扣。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再強的兵馬累了,也跟普通兵馬沒什麽區別。
“嗡嗡嗡……”
突厥人的號角,在河原上空飄蕩。
刀疤將軍楊延,一槍刺死了用鉤鎖爬城的突厥奴隸,
他順手拔出武川短劍,將鉤鎖的繩索斬斷。
楊延望著前赴後繼的奴隸,不禁感到膽寒,
到底給了什麽?這些奴隸就算用鉤鎖,也要上來送死?
下一刻,遠方數千外,響起軍隊的怒吼聲,層層疊疊的突厥兵卒海洋又來了。
城樓上,刀疤不禁麵露擔憂,仰天歎息一聲。
難道,步一營真的要在河原斷絕了?
“咚!!”
“咚!!”
“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巨石呼嘯,一聲聲悶雷,砸在千瘡百孔的定襄城頭。
今日,守城的趙國兵卒驚訝的發現,突厥奴隸特別猛,
過去打仗他們也算全力以赴,但並不是說一定要拿下。
說白了,就是盡力而為,成則成,不成就算了。
畢竟死的人太多,他們已經麻木了,對破城不抱希望。
可今天,戰爭的烈度截然不同,每個突厥奴隸都好像是奔著拚命來的。
這讓定襄各個城樓防禦壓力大增,不少突厥人甚至一度淹沒城道,最終趙軍好不容易才趕下去。
可戰爭一直在繼續,突厥人前赴後繼,趙國的兵馬漸漸補充不上了。
打到冬陽高照時,定襄城頭,很多地方都被突厥人牢牢占據。
突厥大纛下。
特勒王阿史那帖木倫眼裏全是狂熱。
北狄大馬之上,他緊緊握著手裏的羊皮金令,
此刻,帖木倫不得不佩服:親愛的鐵力叔叔,您果然是草原上最偉大的英雄。
汗位!
用汗位來獎勵這次滅趙的首功。
首功?!
大纛下,帖木倫笑了,笑的猙獰。
滅趙什麽算首功?當然是攻陷定襄城啊。
這座北疆重鎮,在楚國時代,就在漠北威名赫赫。
更不說此刻的定襄城,乃是趙國經濟跟地位的象征。
哪怕萬裏之外的西域人都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座黃金堆疊的城市,稱為定襄。
陽光下,帖木倫眼眸銳利,
他看見了。
他看見一個個突厥勇士爬上了定襄城頭。
一路所過,無數突厥人,就似螞蟻一般,布滿了定襄的城道。
“哈哈哈!!”
北狄大馬上,草原大漢帖木倫笑了,他笑的前俯後仰。
下一刻,草原梟雄狂熱的怒吼,響徹整個突厥部隊。
“定襄!攻陷了!”
“帖木倫,將成為下一個可汗!”
雄鷹在天空翱翔,
白茫茫的北疆大地,到處都是戰火,
突厥人的號角連綿不絕,近百萬人都陷入了狂熱。
在武川鎮,
撲骨部跟阿達瀾人幾乎晝夜不停。
他們知曉武川鎮兵少,抓住機會不要命的攻城。
作為北疆工業生產基地,武川鎮也不含糊,幾乎連女子手裏都有一把連弩。
鐵駝子的弟子們成了守城主力,各部工坊的工匠,一個個拚死抵抗。
可他們人太少了,武川鎮的城牆兩裏見方,就算一步一人,也要四千人才守得下。
可此刻,武川鎮不過兩千餘男丁,且還是老弱病殘居多。
“撤退,撤退!守內寨,外麵不要了。”
“撤退啊,快啊,別舍不得了,全燒了。”
“人比器械重要,保命,優先保命啊……”
烈火在武川鎮蔓延,
無數工匠流著眼淚,將木質器械澆上火油,付之一炬。
技藝上的突破是偶然性的,武川工匠很多人都沒有記錄的習慣,他們的研究全在木質機械上。
很多高水平的工匠,誰要問他理論,那是屁都答不出來。
但要是看他那些木質器械,卻都是全天下最精良的藝術品之一。
這就是缺乏近代標準化理論數據下,古代科學的通病,
長達數千年的曆史中,這片土地不知道有多少瑰寶,已經完全失傳了。
以至於後人即使在文獻中看見隻言片語,也認為根本不存在這種事物,這是古代工匠之殤。
製甲坊燒了、成衣作坊燒了,弓弩坊、車輪坊……等等,全部都燒了。
武川外城的大火,燒掉了武川工匠自雪林時代起,數年的心血。
這些機械,很多都是不可恢複的。
趙國這場劫難,令武川鎮的整體水平倒退數年,
其規模上的損失,最快也要兩三年才能恢複。
其科技上的損失,也許永遠都恢複不了,因為很多細節,大匠們自己也不記得了。
在穀糧口,
北山羊部數萬精銳,瘋狂圍攻數日。
這個長城關口,興建沒有多久,且也不是作為主城存在。
海洋一般的突厥兵卒,淹沒了穀糧口。
城樓上,趙國朱紅的旗幟被突厥人拔下,片刻後,被踩成爛布。
這片戰場,近千防守兵卒,偉大而又渺小的犧牲了。
因為戰事倉促,根本就沒有登記造冊,很多人戰後無從查驗,隻能記為失蹤。
野狐關、沃野鎮、甚至公屋山,突厥人的進攻是全麵的。
那排山倒海而來的草原大軍,正在撕咬趙國的血肉。
北疆大政官李宣主持的三道防線,正一步步走向崩潰。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