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玉璧驚天下
字數:10163 加入書籤
聖武三年,
對天下諸國來說,是風起雲湧的歲月。
這年,東、西突厥和高句麗,三大異族舉兵南下伐楚。
戰爭初期,東西兩路,達頭皇帝跟淵蓋文勢如破竹,
一路攻破長安,兵鋒直指潼關。
一路飲馬黃河,北國江山幾乎淪喪。
門閥權貴對糜爛的楚國持悲觀態度,本以為大楚將倒在異族鐵蹄下,步司馬晉的後塵,淪為曆史的塵埃,
可天下第一名將,軍神周雲,在北疆站了出來,
野狐關前,趙王揚中原民族之雄偉。
不僅鐵騎破草原,滅了鐵力可汗,還逼降了幾十萬異族。
自此,北疆與北狄,攻守易型了。
趙王周雲攜大勝之威,四十五萬大軍北伐河套,欲收回九原故地。
天地第一,武川雄主,大軍雲集,如此可怕的兵峰之下。
起初,天下沒有任何豪強權貴會想到,
隻有兩千多殘存族人的金真公主,不但不乞求周雲的寬容,竟敢抵抗趙國兵馬。
諸多強國裏,更沒有人會相信,
金真靠著在草原北逃隊伍中,撿來的一千多奴隸、仆從,
在兵威赫赫的趙國大軍猛攻下,竟然在敕勒川,足足守了十二天。
武力無敵,雄霸天下的武川軍事集團,躊躇滿誌的趙人,
在玉璧城這座雄關麵前,碰的頭破血流。
這漫長的十二天裏,趙國龍驤行軍主簿劉忠武,展現了強大的戰場能力。
從一開始,他對玉璧城就進行了針對性很強的進攻。
壘土台,立投石,戰法銳利。
趙國大匠修複的突厥攻城器械,比鐵力時期更優秀、更強大。
一旦神機營、白狼神開始呼嘯,玉璧城即刻之間灰飛煙滅。
可金真公主,采取了土袋澆冰的手段,
不停拉高城牆,破了劉忠武的堆土投石。
見壘土無望,劉忠武迅速改變戰術,
其正麵攻城、堆土依舊,但他卻命令小股精銳,在北山挖掘地道,掘土攻城。
金真公主,預先布置的聽缸,不僅發現了地道,
並根據山勢,判斷了準確的位置。
突厥人提前埋伏,趙兵出一個死一個,
突厥人還投下玉璧城庫存的火油罐。
一時間,狹窄的地道,宛如人間煉獄,無數趙兵退不出去,活活燒死。
趙軍土道之計被破,在玉璧城北,留下來無數屍骨坑。
可趙軍是天下意誌最強的軍隊,些許挫折,並不能擊潰趙軍的雄心。
堆土不行,地道不行,劉忠武又采取了山道偷襲的手段。
可山道狹窄,能偷襲的位置不多,
趙軍萬萬沒計算到,突厥人如此兵微將寡的情況下,竟然能監視整個玉璧山,
屢次偷襲,屢次被抓到時間點,趙兵一次又一次折戟沉沙。
偷襲不行,改放火,他們攀登雲梯,投下火油罐,
前北狄軍師蕭成章,早就見過神機營,玉璧城有防火油的墩口,
趙軍火攻收效甚微,反而是突厥人投回來的火油罐,
燒死了無數趙兵,甚至是攻城器械。
烈火在城頭燃燒,一座座木質器械,在大山之中,
宛如祭壇,燃起熊熊烈火,在祭祀這些逝去的生命。
熱氣騰騰的煙霧中,嘩啦啦的水流聲,解凍的屍體,一具具衝下。
敕勒川,陰山下。
玉璧城頭,無數突厥人的歡呼,與幾十萬趙軍的沉默,似乎構成了一幅兵敗玉璧圖。
龍驤軍大纛下,
行軍主簿劉忠武,眼裏閃過憤恨。
從來都是趙國軍隊以少勝多,往往一兩萬趙軍,就是戰場不可逾越的鴻溝。
可如今,三十萬大軍在他手裏,
若是攻不下玉璧城,他都不敢想象,同族會如何看他。
在金真公主鬥智鬥勇的十幾天,他屢屢出招,卻屢屢被破。
盡管攻山大軍依舊能淹沒玉璧山的大坡,
可趙國士氣日漸低迷,突厥人的士氣日漸高漲。
到第十二天時,
盡管趙國對玉璧城有絕對優勢,
可對於攻陷此地,宗族兵馬的興趣已經越來越低了。
就連很多趙國郡兵、散兵,甚至建安軍本部,對玉璧之戰都持懷疑態度。
“龍驤軍十六營聽令,南麵城下要立巨木基樁八十,你部負責掩護。”
“劉……行軍主簿,這不扯蛋嘛,劉承玄不服……”
“將軍,主簿。十六營可以上,但要準備三天,也許兩天。”
聖武三年,三月十四日。
玉璧城下,兵戈如海,
密密麻麻的軍隊,淹沒了城下的大坡。
今天,防守的突厥人明顯感覺不對了。
打頭那一支軍隊,大盾如牆,長矛如林,站如阡陌,形如虎狼。
千瘡百孔的石頭墩台裏,楊豪俊朗的臉上閃過凝重,
這支部隊,他太熟悉了,
那是賀蘭山下,不可撼動的堅石,
西軍王牌,龍驤軍十六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慶,阿慶!”帶著刀疤的臉,讓楊豪更顯軍人本色。
十幾天下來,武藝絕頂的南王城少將軍,
數次力挽狂瀾,已經完全折服金真公主麾下的勇士們。
厚達三尺,高達五尺的城垛後麵,雄武的阿史那慶,急匆匆的跑來,
“豪哥,有什麽事。咱覺得,今天上的部隊有點不一樣。”
身形巨碩,黑狼甲,天狼槊,
楊豪宛如擎天之柱,立在玉璧城頭墩台後麵,
他目光炯炯的望著大坡下的雄兵,鄭重的警告阿史那慶,
“叫弟兄們打穩點,靠近城牆才能打。不要輕易露頭,趙人已經上嫡係了。”
趙國嫡係?!
四萬趙軍嫡係,打敗了三十三萬突厥主力,這支兵馬何等恐怖。
聞言,幾個玉璧城的年輕小夥不禁脊背發涼,倒吸了一口冷氣。
就在他們咽著口水,身體都帶著僵硬時,
阿史那思摩不禁放聲大笑,輕蔑鄙夷道,
“玉璧城的勒爾渾勇士,連命都沒打算要。”
“別說什麽十六營,就是趙王周雲來了,咱們也照打,哈哈哈……”
雄渾的戰鼓聲中,
號角嗡鳴。
龍驤軍主力步兵,踏著整齊的步伐,排山倒海而上。
高職業化的大盾手,擺出的陣型,完全不一樣,趙軍前方連出一堵鐵牆,
鴛鴦陣中,訓練有素的刀盾手,今天帶的也是大盾,
兩旅之兵,一千六百麵盾牌,組成了龐大的烏龜陣型,掩護三千後營兵馬前進。
“嗡嗡嗡……”
“咚咚咚……”
趙軍嫡係上場,雖然看上去銳利無比,
但十幾個土台上,不少各地的宗族將領,皆是嘴角掛起冷笑,
他們在期待某種事情,期待趙軍損失慘重。
如此,就能證明,玉璧城非人力所及,乃非戰之罪。
隻有十六營也崩塌,那樣才會顯得宗族兵馬很強,誰來都一樣。
這些生於朱牆大院,養尊處優的權貴子弟,認為他們做不到,趙軍也一樣做不到。
龍驤軍大纛下,
北疆第一將,青龍李興麵容剛毅,
他濃眉之下,一雙眼眸死死盯著前方。
行軍主簿劉忠武,心情也很複雜,
他既希望十六營毫無波瀾的成功,又想看看突厥人,還有沒有別的手段。
玉璧城西邊的呐喊聲、咆哮聲,隱隱傳來了南麵。
懸崖深淵等地的慘叫聲,在城南也聽得清晰。
龍驤軍十六營的雄兵,將幾十麵戰鼓打的聲震九天。
沒有參戰的兩旅戰兵,用長矛敲擊地麵,用鋼刀碰撞盾牌,
在玉璧山坡上,打出了一股龍驤軍十六營獨有的肅殺節奏。
“噗噗噗噗……”
烏雲乍現,遮蔽了山頂。
箭雨來了,
玉璧城頭,數以千計的突厥羽箭,從天空拋射而下。
這十幾天來,突厥人的弓箭戰術日漸精進,
趙軍盾牌要麽擋天,要麽擋麵。
重弩跟羽箭分成兩個角度,一般的宗族兵馬大多在交叉箭雨下,基本潰不成軍。
可惜,這是十六營,是天下最強的步兵之一。
他們的盾牌大陣,就像烏龜,多角度的弓箭,職業步兵演練過無數次。
“叮叮叮叮……”
密集的聲響,就像雨水打在了瓦礫上,清脆雜亂。
弓箭對於頂級步兵來說,似乎沒有太大作用。
即使是突厥人重弩打正麵,在穿透陰木鉚接鐵皮的大盾後,也就最多殺死一個大盾手。
可千軍萬馬的重騎,十六營都能扛,
死一兩個大盾手,馬上後續就有人頂上。
一共隻有二十個墩台,哪怕二十麵強弩一直射,對盾陣的影響也就那麽大。
“後營!架甬道,快,後麵的架起甬道!”
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破敵攻城,身先士卒。
統領趙武生手持一麵大盾,抵達預定位置後,歇斯底裏吼叫後營。
隻見數百人,分成十個小隊,每人都背著一塊門板大小的陰木。
他們在十六營的掩護下,迅速敲敲打打,將預留了榫卯插銷的大梁木立好,
隨後一塊塊木板開始安裝,在蒙皮之後,一個個安全的甬道,肉眼可見的出現了。
這就是趙武生的謀劃,如果直接立八十個深入地下,數根大梁合圍的木樁,那是肯定不行的。
但要是建立一個大木棚,用大盾材料兩層擋住,那就能臨時出現一個安全位置。
後營在下方挖土,埋木頭,才有可能低傷亡完成任務。
龍驤軍,行軍主簿劉忠武隻管下令,
他十六營統領趙武生,就能負責完成,一流將領辦事,就這麽簡單。
“糟了,快去拿火油罐,燒了那些甬道。”
“他這是要毀了玉璧城,快去,不能讓趙國埋下木樁。”
突厥人的墩台裏,一個老者眼眸閃過擔憂,急切的下達指令。
不到片刻,幾十個拿火油罐的突厥人,出現在了玉璧城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麵,燒甬道?!
十六營的弓弩手,那是吃素的?哪能讓突厥兵卒動手。
隻見盾陣中,猛然開出一瞬即逝的口子,
銳利的十六營弩弓手,用羽箭壓著城頭,欲丟火油罐的突厥人根本出不去。
趙武生軍令很明確,敵人弓箭可以放,強弩可以射,
但想丟火罐,那是做夢。
不愧是一支龍驤軍,四支十六營。
這西軍第一的步卒,打的確實有章法。
節奏、關鍵點、戰場妙招,十六營的兵卒全部具備。
就這樣,時間一息一息的過,
十幾萬各地來的宗族兵馬,六七萬草原首領,
從憧憬趙軍被亂箭射崩潰,到希望突厥人的烈火燒了他們的甬道,
可玉璧城的突厥人,今天太令人失望了,他們打的特別軟。
這會,山頂石頭城上,連弓箭都有氣無力了,
更可惡的是,突厥人竟然放棄了火油罐,
這種情況,大盾下,趙武生眼裏閃過輕蔑。
突厥人兵馬太少,經不起消耗,繼續冒險又燒不了,幹脆就不燒了。
劉忠武要幹嘛,他說完第一句話的時候,趙武生就明白了。
玉璧城的南麵有六丈高,全為石塊混合黏土堆疊。
此城麵坡,險峻無比,加上汝牆的高度,足足接近六丈半約十六米)。
可隻要是黏土混合的城牆,就必然有一個弱點,那就是猛撞。
草原人沒有燒磚的工藝,他們建立玉璧城的方法也不是夯土包磚。
隻要猛撞,玉璧城的城牆就會一點點掉落,超過某個臨界點,玉璧城就塌陷了。
可一般來說,如此高的大坡,如此高的城牆,巨型衝車根本沒有下力點。
所以劉忠武才會想到立大樁。
這些堪比起重器械的多木頭捆紮樁基,一旦深埋地下。
屆時成百上千人,下拉上推,萬眾一心,就能撞碎玉璧城。
當然,這些都建立在,趙人擁有強大的工匠技藝和兵馬足夠的基礎上。
漠北的大風,
吹起了玉璧城的悲歌。
蒼涼的號角中,十台巨大的撞城車,在趙兵山呼海嘯般的呐喊中,緩緩拉上大坡。
而與士氣高昂的趙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玉璧城頭,弓箭越來越少了。
龍驤軍大纛下,
劉忠武目光炯炯,眼裏閃過興奮。
十六營太強了,高職業化的水準,悍不畏死的鬥誌,
配上趙武生這種將領,簡直是虎狼之軍。
一個個巨大的樁基,在甬道下,漸漸深埋大坡。
鐵鏈、牛筋長繩、衝車、數萬兵馬,全部蠢蠢欲動。
隨著一聲聲樁基完成的哨音。
成功了,
一切都成功了。
這一刻,儒甲大將,興奮極了。
玉璧城,這塊鐵板,終歸還是被他劉忠武拿下了。
西軍戰場之王,劉忠武走出土台盾陣,
他拔出武川短劍,挺拔如鬆,威風凜凜,
對著身後,十幾萬兵卒歇斯底裏的怒吼,
“龍驤軍,萬勝!趙國,萬勝!”
“行軍總管劉忠武起誓,若不能攻陷玉璧城,忠武提頭來見!”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