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敕勒川趙王之怒
字數:7988 加入書籤
白災都還沒走完,
可少年子弟那顆躁動的心,已經憋不住了。
白狼軍的輔兵營,帶著一幫子牧人,鑿開了牧馬河,拉兜網捕魚,
可惜,他們撈過界了,
被中軍輔兵營堵住,最終罵罵咧咧,交了三條大魚,這事才算過去。
人類對食品的需求,是物以稀為貴。
在漠北,牛羊肉吃的反胃,故水果綠菜,價格高的離譜。
可在安南交州等地,水果到處都是,牛羊肉那就是稀罕品。
魚肉蛋白相對細膩,且煎的水平高,在佐料齊全的情況下,
魚肉嫩滑,魚湯鮮美,下粉下麵,皆是絕配。
在漠北等地,它比羊頭、牛肉高一個檔次。
不大的小桌子,瓷白的陶碗,一雙竹筷,
趙王周雲雖然沒說一句追責龍驤軍的話,
但劉忠武吃下幾片魚肉後,屈辱的眼淚還是流了下來。
武川鎮內寨的高層,越是不責備他們,龍驤少年子弟的心裏就越難受。
某一刻,劉忠武實在忍不住了,
他離開座位,跪到趙王側麵,哭泣道,
“主公,忠武對不起宗族,辜負了恩師的栽培。”
“嘿嘿……”喝下一口鮮美的魚湯,趙王周雲笑了,假意譏諷道,
“你是有罪。但現在也不是追責的時候。”
“玉璧城之戰,還沒有結束。懲罰的事情,回定襄再說。”
“忠武,本王問你。按照你的意思,趙軍接下來當如何?”
堂下,劉庶跟賀詩楚聽見周雲如此說,
趕緊不著痕跡地低下頭顱,避免跟劉忠武眼神有交流。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趙王已經變得深不可測了。
武川鎮主公的想法,以前是擺出來的,
壯大宗族,擊潰北狄,讓趙人坐擁五郡之地。
但現在,哪怕是最近的兩個臣子,都琢磨不透了。
為什麽要發動北伐之戰?為什麽北戰打成這樣,趙王一點也不急。
玉璧之戰,到底怎麽辦?後續要幹什麽,沒人知道。
但有一點,劉庶跟賀詩楚很清楚,
主位上,趙王隨意的詢問,其實對劉忠武來說,卻是一場影響仕途的考驗。
從這一刻開始,劉忠武要是答不出有章法的策略,
那等待他的,就是被別的後起之秀替代。
畢竟,趙國人才濟濟,絕不缺乏可以替代劉忠武的兵家。
隻是說,在時間上、成本上,趙國高層要多花費一些力氣。
帥營裏,劉庶能想到,劉忠武自然也能想到,
龍驤軍主簿沒有拐彎抹角,深呼吸後,直入重點,
“忠武認為,如果撤軍,將要麵對三大難題。”
“第一,趙國兵威上的損失,第二,趙國財富上的虧損。”
“第三……河源會盟,趙人立下誓言。如今各宗族、各草原兵馬的撫恤,將成為大難題。”
其實這三個問題,前二者雖然很重要,但那些都是不可能逆轉的。
如果趙軍輸了玉璧城,那威名遠去,也是沒辦法的事。
至於軍需財富的損耗,趙軍出兵打仗,怎麽可能沒有錢糧上的損失。
所以,歸根結底。第三條,各宗族、各草原部落的撫恤,才是重點問題。
七萬陣亡,五萬傷員。哪怕就一個兵卒付銀錢十貫,那也得是一百二十多萬貫,
算上其他雜七雜八,真要按河原會盟的標準來,至少得兩百萬貫起步。
聖昌二十年,楚國一年的賦稅才二千六百萬貫,當年楚國財政總盈餘,可能都沒有一百萬貫。
趙國五郡,一隅之地,這次兩百萬貫還隻是賠償,算上糧草,趙軍本部的撫恤、賞賜,
這次北伐,加上對付鐵力的北戰,趙國要欠下的銀錢,高達七八百萬貫。
好在,趙軍吃掉了鐵力可汗的後勤物資,否則根本頂不起這個窟窿。
縱觀曆史,很多強盛的王朝,在幾場國戰後,變的窮困潦倒。
總的說來,戰爭是真的燒錢。
兵書一劃,黃金萬兩,如果窮兵黷武,再富有的國家,也可以打沒。
如今,擺在趙國文武集團麵前的,是如何維持住趙軍強大的兵力。
這些政務、後勤的難度,恐怕不比過去趙軍,奪取北疆來的容易。
帥位上,趙王周雲夾起一塊白豆腐,放到身旁劉忠武碗裏,
這些個廚子太偏心,他碗裏很多,劉忠武等人就是一兩片,
幹完這個,周雲注目武川鎮長大的傑出子弟,意味深長的道,“那你覺得,趙國該怎麽辦?”
“忠武認為,應該撤軍!”
劉忠武沒有逃避,最終還是選擇了理性方案,
趙王身側,他艱難的說出了‘撤退’。
可趙王周雲,對於這個答案似乎並不意外,他頭也不抬,邊吃邊道,
“其他就不問你了,各宗族的撫恤怎麽辦?去八瞎子那裏拿兩百萬貫,他會拿刀砍人。”
賴賬,還是遵守承諾。
此刻就是擺在撤軍麵前的一道難題。
堂下,劉庶跟賀詩楚互視一眼,皆是口不敢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真論起來,劉忠武是周雲的弟子,是山寨長大的孩子。
青龍李興更是五當家全爺的兒子,而周雲對李全一家有救命之恩。
所以,龍驤軍絕對是趙王嫡係中嫡係,
這次兩千重騎,最先考慮的是龍驤軍,
尤其可見,劉忠武的份量,其實比他們兩個要更重。
趙王身旁,劉忠武眼神閃爍,這個問題,他也在天人交戰。
最終,黑白相間的頭發下,一雙堅定的眼眸,緩緩抬起,
劉忠武行了一禮,不卑不亢道。
“趙國言出必行,既然河原會盟說了,那咱們就隻能認下。”
“銀錢不夠,趙軍可以拿糧草算,拿牛羊算。總之趙國想奪天下,此事決不能賴。”
“信義難聚卻易失。趙國商貿發達,經濟繁榮,用不了幾年,咱們就能掙回來。至於兵敗,那就隻能認下……當然,主公要是繼續打,一切猶未可知。”
帥營裏,很安靜。
安靜的可怕。
劉忠武說完後,退到一旁,正襟危坐。
劉庶、賀詩楚,各部趙國官員,這一刻也無人敢動嘴,默默等待趙王開口。
營外的號角聲,偶爾會傳到趙王帥營,
到處是出操的武川精銳,那一陣陣吼叫,表明趙王中軍的士氣依舊高昂。
某一刻,周雲轉身,看了一眼劉忠武,隨意道,
“坐吧,魚湯不吃,等會就冷了。”
“忠武得令!”
帥營主位上,趙王說完這些,嗦了兩口粉後,
咂摸了一下嘴巴,幽幽的說出了決定,
“你方才說撤軍。那就撤軍吧。”
撤軍!?
趙王周雲此言一出,整個營帳目瞪口呆。
別人不行,不代表趙王不行,
玉璧城別人打不下,趙王一定能打下。
主位側麵,剛夾起一塊白嫩豆腐的劉忠武,猛然停了,
他眼神灰暗,立刻行軍禮道,“主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雄威天下,豈能真的撤軍?”
營房裏,這件事,劉庶跟賀詩楚再不能閉口了。
他們也先後進言,說出的意思跟劉忠武差不多。
主位上,趙王周雲一邊吃魚,一邊目光如炬,冷冷的掃過營帳中的每一個人。
“是什麽讓你們覺得本王一定能打下來?”
太浮躁了!
太自傲了!
趙國各部官員,包括劉庶、賀詩楚等一眾官吏在內,這一個月都狂的不行。
他們大量安插子弟,各宗各堡也急著來北征,好像進軍就能贏。
“哼哼!雄威?”拉起粉條,周雲笑了,笑的譏諷。
下一刻,武川雄主猛然目光炙熱,逼視眾人,冷喝道,
“從什麽開始,你們覺得趙國上戰場,就是必勝?”
“去看看天下各族,誰不是拿命在搏鬥?那個民族的戰爭不是決定命運?咱們就一定能贏?”
“趙軍哪一場勝利,不是用命拚出來的?甚至有的時候,還得靠運氣。就拿野狐關來說,如果楊雙在,輸的就是我們!”
“全軍上下,低估對手,低估戰爭,一個個傲驕自得。殊不知,戰爭沒有一點花哨,強者勝弱者下。”
趙王帥營,武川雄主周雲,自雪林來,第一次發如此大的火氣。
兵司、後勤、後營、輔兵……等等官員,無不是噤若寒蟬,低頭不語。
趙王的話,每一句每一字,都卡在他們的腦袋中間,說的正是他們。
主位上,周雲目光灼灼,拍板咆哮,怒斥眾人。
趙國軍隊,必須敬畏戰爭的客觀規律,
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也許上一場戰鬥鋒芒畢露,
但到下一場,就可能被打得丟盔棄甲。
那兵卒衰弱的速度,比想象中的要快。
曹操統一北方,兵強馬壯。赤壁之前,多少魏國士族拚命往軍中塞子弟,最後全部敗光。
前秦淝水之戰,誰不是認為東晉必敗,結果前秦從此一蹶不振。
“趙人可以守武川鎮,可以守定襄城。那突厥人,也可以守玉璧城。”
“從此之後,攻守易型了。咱們是強者,是去攻城略地的軍隊。”
“用五倍,甚至十倍的力量,打不下一座堅城,這將是常有的事。”
營帳裏,趙王每說一句,各部官吏就顫抖一次。
野狐關之後,他們確實太膨脹了,
很多人都在臆想將來兵臨中原,成為一個世家門閥。
這次玉璧城之戰,當金真抵抗時,如此雄城,其實就已經很難了。
但趙國很多官員,卻樂觀的估計,趙軍戰無不勝,必然能攻陷。
哪怕就是到了現在,趙軍官員還是不把玉璧城放在眼裏。
現在想想,這就是最大的錯誤,玉璧城根本就非人力所及,隻能攻心,不能攻城。
如果此刻強攻,金真公主依舊能打出一比十的戰損,且這還是上精銳。
如此損耗精兵,根本不是趙軍現在的體量能扛住的。
主位上,趙王周雲起身,他從後方櫃格,拿出一份趙國楚興城春耕缺人的奏書,
環視踱步後,趙王一把甩在帥營中間,怒視堂下趙臣,披靡天下道,
“記住!趙人的雄威,不在兵戈上。而在他們的國君跟公卿,願意脫下玄端冕服,與趙人同飲苦菜湯。”
“是那些不會吟誦詩詞的窮苦趙人,用他們的血肉告訴天下。真正的威名不在鍾星禮樂,而在庶民春耕的耒耜上。”
“鐵力小視趙國,被趙所亡。趙軍小視天下,必被群雄所敗。”
“趙人的血,已經流的太多了!六年征戰,該停下休整了。”
說完這些,趙王周雲緩了緩粗重的呼吸,
平複情緒後,淡然坐下,繼續吃魚,
某一刻,周雲頓了頓,望著側位白了少年頭的龍驤主簿,他幽幽的道,
“劉忠武,玉璧城既然是龍驤軍負責,喝完魚湯,去處理好後續的事吧。”
“本王希望,你能給出一份滿意的策略!”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