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易州上元節
字數:5196 加入書籤
趙元始二年,上元節。
在封建王朝的曆史上,隻要能有基本安寧的環境,
老百姓有口飯吃,能苟活著,那就算是盛世了。
如今的河北,在廣義上說,就是妥妥的盛世。
河北道。
易州城。
黎明的積雪,厚有半尺,鋪滿城道,
帶著一夜的冰寒刺骨,讓人忍不住打哆嗦。
可易州北門,卻還有些夜晚的火把未熄滅,人們早早排起了長龍,
各種貨郎行商,尤其是經營豬鴨牛羊的商販,更是翹首以盼,希望城門快點打開。
易州其實自聖武三年起,就發展的很快了。
高句麗退兵後,趙軍占據了範陽、漁陽,
毗鄰趙國邊境,讓此地的商貿異常發達。
趙地有名的人參、鹿茸、虎骨、獸血,牛羊肉蛋……等等商品,都要從幽易南下,販賣至中原。
如此通商之地,盡管楚國官家層層限製,但依舊是貿易量龐大。
因為趙商即使明白,販運至中原利潤高很多,但風險也大。
所以,他們大多會在範陽、易州進行交易,由楚商入中原銷貨。
如此情況下,易州、幽州幾乎成了商貿天堂。
尤其是最近兩年,巡衛大將軍安慶入主易州後,
易州城已經隱隱有河北第一城的趨勢了。
趙元始元年,易州城的規模已經明顯不夠用,
內中街道擁擠,哪怕小小店麵,都得擠破頭爭搶。
甚至不少農戶的院落,都擠滿了商販,就算一間柴房,外地商人都要。
這種情況,讓家家戶戶都掙到了不少收入。
人們手中有錢,自然要消費,於是更促進了楚國易州的繁榮。
上元節的清晨,到處炊煙繚繞,大人們歡慶豐收,院子裏燒熱水,殺豬宰羊。
孩童們則成群結隊,喜氣洋洋。
他們跟著城隍廟的神隊遊玩,在坊街的糖畫、小吃店久久不願離去。
可就在易州百姓,陷入歡呼的嘈雜聲中時,
四個雄壯的黑衣漢子,抬著一座黑色的檀木轎,
帶著一位河北重臣,急急忙忙走過鬧市,前往城北的節度府大殿。
滿是積雪的節度府北大門,兩座巨大的石獅子聳立,
石獅子後麵,是五十名披堅執銳的甲兵。
管理民事的官員,驗明正身,跨過門檻,走出幾步,不禁停了下來。
他們麵麵相覷,眼裏全是詫異,
怎麽一大早,節度府大殿就喧囂不止,那些粗鄙軍漢爭吵聲激烈,他們在門口都能聽到呢?
“姓崔的,你特麽丟了瀛海,說狗日的趙兵強?一座堅城,隻守了十三天?”
“從歲首到上元節都有十五天呢?三萬精兵,十五天都守不住!”
“艸你姥姥,還沒說你呢?廢物,叫你支援,不是刮風就是下雪,你以為接親呢,還要選黃道吉日?”
“你過來楚源水,連城門都靠近不了,你特麽支援個屁啊。”
節度府大殿裏,巡衛大將軍安慶在主位上,斜撐著額頭,閉目養神。
台階之下,幾十個將官麵色難看,對不利的戰況竊竊私語。
而跟中路瀛海城相關的將領,更是口沫橫飛,爭吵不休,
尤其是崔昊平跟羊司道,兩人就支援和防守,互相推卸責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易州之地,同樣也分為本土係跟河內係。
崔昊平乃是河內郡崔家村人,他們是最早的項濟五百護衛之一。
如今大哥安慶當家做主,他們自是水漲船高,成為了各級將領。
但有一說一,北疆周雲的時代下,乃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在那個時期都沒有嶄露頭角,說明他們的能力,最多也就是中人之姿。
羊司道為鄴城人士,早在袁紹時期,他們家就是此地小門戶,
後經曆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發展,
羊家已然成為了鄴城數一數二的勢力,族中兵馬數千,高牆壁壘,農家佃戶眾多。
有道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門閥。
哪怕是高句麗攻陷河北,敵軍入境之際,也不敢去觸怒這些豪強的利益。
由此可見,在這個門閥時代,各宗族力量有多強。
“狗日的,你支援了嗎?你四萬人過不來楚源水?”
崔昊很生氣,點著羊司道的甲胄,怒不可遏的鄙夷叫罵,
就差說出此人貪生怕死,不敢前進了。
說到這裏,羊司道眼神有些閃爍。
他是過了楚源水,可到瀛海城還有十三裏。
十三裏!
這十三裏,他麵對的是誰?
朱雀軍的英雄伍剛,範陽新晉的猛將田郡。
這兩個人都是不要命的貨,一個個攻城,身先士卒,悍不畏死。
楚軍在野戰中,幾乎被趙軍碾壓。
範陽漁陽數次戰鬥,皆被摧枯拉朽的擊敗。
前線的軍報怎麽寫的?
北虜精於騎射,來去如風,虜眾悍勇,死戰不退,人馬俱甲,矢石難傷。
趙國朱雀、玄武二軍,其行如龍,其身如猿,乃化外野人。
就特麽這種情況,羊司道當然不敢支援。
他要等待後續的兵力,要等一萬巡衛精兵來,他才敢進軍瀛海城。
“瀛海堅城,三萬精兵,你特麽就丟了?你建安軍打不了,不要霸著瀛海城啊!”
“張坊大營怎麽就沒破,嶽榮為何能行,你就不行?”
大殿裏,亂糟糟的一片,
羊司道強詞奪理,還出言侮辱崔昊平,這讓心高氣傲的巡衛將領,如何能忍?
二話不說,崔昊平一聲怒吼,衝上去就是幹,
兩人身形魁梧,於易州城節度府中扭打在一起。
雖然是崔昊平先動的手,但他畢竟是農戶出身,身形高大,卻天賦一般,
就算後期補了很多武力,又豈是八品武者羊司道的對手。
不消片刻,他就被鄴城羊司道按在地上摩擦。
正當兩人一邊口吐芬芳,一邊越打越凶時,
大殿門口,一聲怒喝,阻止了他們,
“有本事上戰場跟趙軍打,在這裏打自己人算什麽?再不停手,本主官按軍法斬了你們。”
易州長史來了!
萬人之中,必有豪傑俊才。
曆史已經一次次證明,治國打天下,一縣之才足矣。
而此刻,大殿之中,儒帽長須,青衫節仗之人,
正是河北真定府的大才,現任易州長史。
易州這兩年,之所以能騰飛,除了安慶巡衛大軍,帶來了秩序外。
還有便是安慶發掘了,這位河北本土俊才。
正是此人,將河北九郡整合在了一起,
平衡各方利益,修農桑、鑄甲兵、正法紀,從而使得安慶實力大增。
當事情落到實處時,它就會在結果上體現出來,因為結果是騙不了人的。
趙元始二年,當趙國大軍來勢洶洶時,
易州兵馬,竟然擁有三十萬規模的軍隊,就是此人才華的體現。
易州長史,號稱河北小臥龍,絕不是浪得虛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