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棋逢對手

字數:7359   加入書籤

A+A-


    冀州大風起,金戈鐵馬襲燕雲。
    趙元始二年,十月底。
    大王店之戰後,趙國皇帝不甘失敗,集中兵力,發動了滄州戰爭。
    而此刻,河北梁國軍團節節勝利,自是沒有懼怕的道理。
    一時間,梁趙精兵,再次爭雄河北。
    趙國皇帝與玄武將軍楊延,圍繞著河間、滄州兩郡,
    與梁國數路兵馬,爆發了激烈交鋒。
    戰旗瀟瀟,鐵騎滾滾,
    號角嗡鳴,戰鼓震天。
    梁卒與趙兵,一方要圍殺滄州,一方要救援滄州。
    二十餘萬趙軍與四十萬梁軍,在河間郡、滄州郡的狹長地帶,展開了血與火的搏殺。
    這是征服北狄、剿滅高句麗的北國趙軍,
    與平定中原,建立強大王朝的梁軍,圍繞河北進行的又一場生死大戰。
    河滄之戰若和五龍山相比,那麽後者最多就算是文鬥。
    這一場戰爭,自九月底開始,戰至十月底,
    雙方主力精銳齊出,兵馬調動頻繁,
    殲滅、合圍、突襲、偷襲……等等,各種戰策,奇謀頻出。
    兩軍主力足足打了一個月,依舊絞殺在一起。
    情況很明顯,趙國皇帝鐵了心要滅齊宋兩王,
    梁軍盡管作戰艱難,但他們如果退後,等於坐視兩王被滅。
    如此情況,河北梁國戰力下降三成,將再不能與趙國爭雄。
    可河北如此重要的戰爭麵前,
    北伐大都督似乎失去了過往的神力。
    梁國河間大軍,無數精兵猛將,在西馬縣、孟鎮等地,遲遲沒有打開局麵。
    隨著時間的推移,包圍圈裏的齊宋兩王一天天的衰弱,
    滄州黃羊、常郭兩城,寧則與南野的軍營據點,眼睜睜的被趙軍一個個拔除。
    至十月底,河滄大戰的勝利天平,似乎在漸漸向趙軍傾斜。
    易州郡。
    白馬渡。
    趙帝行宮之上,朱紅金邊旗幟,在北風中獵獵作響。
    十一月了,天氣漸寒,
    鐵坨子做的雙層歇山頂窗戶,已經關上。
    隨著熟悉的北風吹闌窗,‘嘎吱’作響,
    趙軍更適應的冬天漸漸來了。
    “報,啟稟陛下,西馬縣被上官將軍奪回,梁國侯俊已經退回河間。”
    “報,啟稟陛下,朱雀軍按照預定計劃,拿下宿縣與大王店等地,魏軍暫時歸路被斷。”
    “報,啟稟陛下,玄武將軍楊延於黃羊城外,大破齊宋聯軍,宋國郝大旗被玄武軍趙阿四部所殺。”
    “報……報……報……”
    一條條消息,在趙國傳令兵來來回回的腳步聲中,迅速匯總到了易州趙營。
    趙帝龍榻上,周雲仔細看了各方戰報,
    不得不承認,楊重樓這個人的水平,還是很高的。
    哪怕是趙軍預先布置了戰場,圍繞平舒城的阻擊戰爭,趙軍依舊打的非常艱苦。
    梁軍頂著劣勢,能打出這樣的效果,已經超過了周雲的預計。
    雖然此刻,河滄大戰的兵力,是趙軍二十五萬,打擊梁軍四十餘萬人。
    但自古戰爭,從來不是看兵力多寡,而是由雙方軍力決定的。
    且軍力也不是一個固定值,它隨時在變化。
    比如趙軍騎兵在河北,那一千鐵騎拉開打,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軍力極強。
    可如果這一千騎兵去攻城,那它的軍力比不上步卒。
    甚至說,一千騎去了山地、蜀地,那軍力就會很低,
    說不好聽點,不見得有一個山裏獵戶驍勇。
    趙軍在東線戰爭,步軍大約十四五萬,騎軍接近十萬。
    這十萬騎兵的軍力,在梁軍進攻和梁軍防守時,所產生的力量是完全不同的。
    梁軍固守大陣,到處有營寨依托,騎兵進攻小心翼翼,效果自然很差。
    梁軍若是在平原上處於進攻方,
    那麽此刻,戰爭主動權等於拱手送給了趙國。
    即使趙軍河北騎兵,隻能出動六七萬,所覆蓋的區域,所擁有的強大戰力,也不是梁軍能輕易對付的。
    所以此刻,趙國軍力大於梁軍。
    雙方總體看來,大概是六四開,趙六梁四。
    但這個軍力對比,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如果梁軍進城,趙軍進攻,那雙方軍力,又會回到梁強而趙弱。
    因為步騎的軍力會拉平,甚至這個時候步兵效率更高,
    步卒可比騎兵便宜很多。
    “河北這個情況,楊重樓要進攻,咱們騎兵隨時威脅他們的部隊。”
    “梁軍發揮不了,駝子估計,他們應該是打不過了。”
    鐵坨子不知何時,又來到了趙帝行宮扯皮。
    隻是,周雲注意到,駝子最近竟然麵色紅潤了,老蚌懷春?
    “嘿嘿……春草給了點滋補養顏之物,乃是楚國宮方。效果還不錯。”
    趙帝龍台,周雲瞧著這模樣,無奈的搖了搖頭,
    就三當家駝子這發春相,要是被六嬸看見,少不得一頓毒打。
    某一刻,行宮響起了腳步聲,
    隨著傳令兵將一份朱雀軍求援的趙冊送到周雲手裏,
    武川雄主眼裏閃過冷意,他對著輿圖,思索片刻後,放聲大笑道,
    “好好好,劉庶還是行的,看問題有見解。不用朕把兵司程平送過去了。”
    “既然西線已經動了,那朕就要再出招了。”
    趙帝行宮,皇帝周雲緩緩來到沙盤的盡頭,
    他雙手撐開,俯瞰河北一麵麵趙旗,一座座城池。
    在皇帝的眼中,似乎到處是刀光劍影,金戈鐵馬之聲。
    某一刻,周雲目光如炬,他緩緩抬頭,
    在行宮沙盤的對麵,似乎站著一個模糊的人影,
    此人目光如電,也在俯瞰這場大戰。
    “楊重樓,朕要出手了。你若接不住,梁國可要全軍覆。”
    “起聖旨,命令周伯、高惠壽,率本部兵馬,領兵兩萬。出陳官屯,過平舒城,繞過孟縣,出其不意,給朕將束城拿下。”
    “隻要這次迂回成功,奪走束城。梁軍左右側皆被鎖住,朕要滿盤皆吃了。”
    河間郡。
    韓縣。
    梁軍北伐大營。
    梁國為了向東打開缺口,已經三十餘萬兵馬,全部壓上。
    就連楊重樓的北伐大營,也已離開河間郡城,東移到了韓縣。
    大兵團作戰,自古都是消耗名將生命的。
    三十餘萬兵馬,有三百多個將軍,有上百萬民夫,
    還有龐大的後勤,海量的糧草損耗、甲胄損耗。
    哪支部隊有戰鬥力,哪支兵馬戰鬥力已經瓦解,撤下去的軍隊什麽時候上,
    如果一個關鍵點拿不下,應該從哪個方向突破,
    哪個局部戰爭又有被殲滅的風險……等等等等,楊重樓都要考慮。
    從十月二十八日開始,
    韓縣帥營裏,眼眸幽暗如深淵的大都督楊重樓,
    幾乎在沙盤和輿圖之間沒有離開,他一直在仔細關注各種軍報的字裏行間。
    天謀楊重樓,要透過這些字眼,看見真正的戰場。
    他雙手扶在沙盤這頭,河間、滄州的戰局,仿佛都在他的腦海中,瘋狂預演。
    兵馬吼叫,戰鼓如雷,馬蹄聲、號角聲,不絕於耳。
    可惜,就算楊重樓絞盡腦汁,他也遲遲找不到破綻。
    太強了!
    趙軍主帥太強了。
    楊重樓不敢相信,為什麽會有一個如此可怕的兵家?
    在河北之前,楊重樓並不認為周雲比他強。
    因為在他眼裏,周雲能做到的事,他也能做到。
    但這一刻,三天未曾合眼的楊重樓,在幾聲咳嗽中,
    終於知道了當年,東吳柴桑水寨,大都督周瑜發出的那一聲歎息。
    既生瑜,何生亮。
    “噠噠噠噠……”
    韓縣帥帳,就在楊重樓嘔心瀝血也不可得,閉目養神時,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踏過台階,進入了帥營。
    “啟稟大都督,啟稟上將軍,西馬縣虎豹軍被打退了,上官定方與嚴莊突襲竇柱,南槍神險些隕落。”
    “哎呀!!這如何是好啊?竇柱都沒打過。這可是戰楊雙的南槍神竇子複啊。”
    帥營裏,蕭啟鴻急了,急的團團轉。
    自從戰局越來越差,這位精明的老節度使,已經不再幹涉楊重樓任何事。
    他心裏,還希望楊重樓能再次壓製周雲,
    但殊不知,周雲這種兵法之神,要麽不動,一動必是雷霆萬鈞。
    之前事情沒有發生,楊重樓苦口婆心沒人信。
    如今戰事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再提西進,楊重樓直接否決。
    河滄之戰,攻守易型。
    乃是趙國進攻,而梁軍防守。
    在楊重樓眼裏,隻要能解了宋齊之圍,大軍全部退去清河、信都,
    能與周雲平分河北,就是巨大的勝利了。
    “蕭將軍。”
    “大都督,末將在。”蕭啟鴻能屈能伸,一改前幾日的狂傲。
    “之前本相欲雄兵四出,破解周雲的滄州之圍。現在看來,是咱們小瞧了武川兵神。”
    “此刻,梁軍已經到了必須要冒險,要賭國運的時候了。”
    韓縣帥營,這幾日楊重樓大量損耗腦力,腳步有些輕浮了。
    身材高大的黑錦書生,緩緩來到沙盤前,
    在數名梁國大將的注目下,他拿起節枝,慢慢移動,點在了趙軍的陳官屯。
    “蕭將軍,立刻命令束城王君漢,率領右神軍本部,集合上官弘、龔氏、商氏之兵。”
    “出其不意,走孟鎮,避開平舒城,奇襲趙國陳官屯。”
    “一旦拿下北邊陳官屯,趙國必然大軍回救。屆時王君漢之兵,放棄陳官屯,殺向玄武楊延的背後。”
    說這句話的時候,楊重樓似乎因為腦力消耗過度,已經有些昏昏沉沉了,
    他強忍著不適,最後囑托幾位將軍道,
    “滄州打到此刻,諸位切莫再抱有擊敗趙軍的臆想。”
    “若是此繞後奇襲之計成功,解圍之後,大軍徐徐南撤,即刻逃離河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