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勇將周伯

字數:5052   加入書籤

A+A-


    日落時分。
    殘陽如血。
    魏莊戰場,屍橫遍野,一片慘烈。
    稀稀散散的人群,在藍甲和黑甲,鮮血、殘旗、死馬遍布的戰場上走過。
    趙國輔兵後營的兵卒,正在仔細打掃。
    甲胄要收集,兵器要收集,屍體更要分好。
    自家的燒成骨灰,帶回北疆,敵人的就是一萬人坑,一把火燒了。
    潘鎮趙軍營地,朱紅大纛下,
    主將周伯拉著弟弟手,歎息著安慰了一番。
    這個昔日的紈絝子弟,今日親自帶兵衝上了梁軍營地,
    可惜了,被流矢所傷,必須回易州休養了。
    雖然戰爭打贏了,可周伯的心情並不好,
    弟弟折損,算是丟失了一員心腹大將。
    主力部隊戰死四千,傷亡近萬。
    兩萬人精銳兵馬,隻有一萬人能戰了。
    如此兵力,似乎不足以前進,完成陛下的軍令。
    營房裏,兵卒來來回回,趙將們臉上,也全是沮喪。
    高惠壽看見周伯後,立刻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禮。
    對於這位立功心切的皇親國戚,高惠壽內心,其實是搖了搖頭的。
    梁軍跑了!
    他們丟下了殿後的部隊,灰溜溜的從潘鎮撤軍。
    當然,這很正常。
    趙人這樣不要命,梁軍那邊全是私兵,不跑才怪。
    周伯哪怕把兵馬打光,周氏地位也在。
    梁國將領們行嗎?
    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們要是兵馬輸光,那就一份聖旨,族滅家亡。
    “高將軍,陛下說過,您乃名將。咱們接下來如何,伯想聽聽您的看法。”
    帥營裏,幾個主將當麵,
    既然周伯問了,高惠壽就隻能硬著開口。
    “周將軍,高某關外野人,若是說的不好,就請將軍當沒聽過。”
    “大可放心,我趙人,不以言而獲罪。”周伯指天保證。
    如此情況,高惠壽環視一圈,無奈歎息道,
    “咱們……應該是不能前進了。”
    高惠壽知道,直接否決皇帝的命令,這是很冒險的事。
    但他沒辦法,高句麗騎兵一共三千,打光就沒了。
    他不為周伯考慮,也得為高句麗的遺族考慮啊。
    果然,此言一出,營帳喧囂起來。
    幾個周家將領,立刻議論紛紛,甚至有人責罵高惠壽無知。
    這種場麵,高惠壽自然不能開口,他隻能看著周伯。
    若是周伯連這點氣度都沒有,後麵的話他也就不會說了。
    “閉嘴!!讓高將軍說。”營房裏,周伯一聲怒吼,示意高惠壽繼續。
    營房場麵有些壓抑,也有尷尬,
    高惠壽歎息一聲,隻能為大家利益出言,
    “奇襲束城!它講究的一個出其不意。陛下要的是在混亂中,敵軍不察,被我軍抓到機會。”
    “如今大軍潘鎮血戰,奇襲的效果沒了,再前進,就是下下策。高某猜測,陛下的聖旨,這會應該已經出發了。”
    周家這些將領,雖然不算高才,
    但能在一族中脫穎而出,也絕不是蠢貨。
    高惠壽的話,包括周伯在內,幾個將領都明白是對的。
    “哎……生不逢時,好的仗沒咱們的份。”
    “就是,特麽的,那些後族人一個個嘴臉囂張,老子就是看不慣。”
    “咱們老是打這種仗,啥時候才有出頭之日嘛……”
    營房裏,周家人的抱怨,讓大將高惠壽心中鄙夷。
    周雲對你們還不算照顧?打硬仗從不上周家人。
    老子給你們打下手,真特麽是陪豬打仗。
    要不是族人還在苦難之中,高惠壽早就萬事不管,隨這些兵馬怎麽玩。
    “那行吧。周朝、周先,命令族人準備撤退……”
    “周將軍且慢。”帥營裏,高惠壽打斷了周伯的行動。
    他算是看出來了,周雲就是鐵力心要他幫助周伯這位皇親國戚,
    所以現在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此情況下,高惠壽隻能盡心盡力輔佐周伯了,
    迎著周家將領疑惑的目光,高惠壽思索幾息,拱手行禮道,
    “周將軍如此做法,不合規矩,也不合利益。”
    “陛下旨意未到,將軍憑什麽私自退兵?萬一陛下的聖旨不是退兵呢?”
    “再者說,梁軍退的急,這裏有大量的輜重、甲胄、兵器。將軍難道都不要了。”
    “如今我等隻有一萬兵馬,無論傷兵歸建,還是陛下補充兵力。將軍難道還去等墨聖給你發甲胄嗎?”
    高惠壽的話,令周伯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是啊,還有這麽多問題,他為什麽就考慮不到呢?
    過去周伯對於皇帝給他派遣一位高句麗降將,還心有微詞。
    如今看來,此人手段不低啊。
    魏莊趙軍營帳,周伯眼裏閃過光芒,
    他親自走到高惠壽麵前,畢恭畢敬,將此人扶去主位。
    可高惠壽是降將,他哪敢坐?
    但凡他今天屁股沾一下,明日皇帝就會送他歸西。
    幾番推搡,都扯出火氣了,無可奈何,周伯一腳踹開左側首尾周朝,
    讓高惠壽坐下,才畢恭畢敬的行禮道,
    “高將軍奇才,周某過去些許不對,請將軍莫要計較。此番我等當如何,還請將軍教我。”
    高惠壽見周伯如此放下身段,誠心誠意的問計,
    又考慮到,今後他必然是周伯的人,
    隻能歎息一聲後,開口道,
    “為臣者行事,當要欲先。要陛下尚未考慮,我等就要考慮清楚後麵怎麽辦?”
    “如此陛下聖旨一來,亦或者情況突然,我等都已準備妥當,才能順風順水,將事情辦妥。”
    潘鎮,
    趙營。
    殘月當空,篝火多如繁星,野狗此起彼伏的叫喚中,
    趙軍營地,有一處營房,燭火久久未滅,
    周伯問計高惠壽,已有數個時辰,但卻仍未停下。
    這一夜,兩人秉燭長談,周伯接受了高惠壽很多建議。
    無論治軍,還是治政,高惠壽的眼光都不低。
    趙軍暫且駐守在潘莊,就地建立防禦,
    同時要後營、輔兵維修甲胄,恢複戰力。
    無論皇帝是要周伯退兵還是繼續,聖旨來的時候,周伯部已經蓄勢待發。
    如此做法,才能在混亂的滄州如魚得水。
    甚至說,也許皇帝不下旨,
    那周伯隻要軍力保持好,就算慢慢在滄州,配合其他部隊遊鬥也不怕。
    “高將軍,如此說來,周某這一戰豈不是毫無必要,徒增傷亡。乃下將所為。”
    “不對。輸了才是下將。如今兩萬雜兵擊敵四萬精銳,將軍大勝,此乃鐵血驍勇之將!將軍之名號,當就此而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