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星月三問
字數:4149 加入書籤
星月樓台輝碧漢,煙霞洞府接青冥。
洛水河畔,星月樓!
此樓乃是曾經的洛陽第一樓。
聖武二年,帝都洛陽,
二十二坊人頭湧動,店鋪連綿不斷,叫賣、吆喝絡繹不絕。
那年星月樓大堂,趙帝周雲回答不上楊重樓提出的三個問題,遂放了天謀一次。
大丈夫行於世,有所為,有所不為。
既然趙帝周雲當年放了他,那星月樓三問的答案,
盡管,今朝楊重樓依舊沒有完成,
但該寫的還是要寫出來。
“一對兄弟,大哥勤奮,二弟懶惰。大哥收益不俗,十幾年後,大哥買下二弟之田,後經營有道,家子得讀書機會,考取官位。”
“至晚年時,大哥成了縣中巨富……?”
魏丘望樓,
魏河濤濤,
蕭曼玉與蕭曼汐互視一眼,兩人瓜子臉上全是錯愕。
這勤勤懇懇,發家致富,成為縣裏宗族,
這不明顯是對的嗎?
如此淺顯的問題,為什麽趙帝周雲會答不出來呢?
“哈哈哈……”楊重樓笑著接竹簡,
吩咐曼汐研磨,又叫曼玉備好新竹後,搖頭笑道,
“既然你們覺得對,那公子再問你們。”
“這家巨富的孩兒,一出府院,便隨從相伴,金銀頗豐,他與農戶子弟比如何?”
“豪門大族之子,豈能跟農家子相比?”研磨的蕭曼汐理所當然的道。
“既然不能相比,農家子便遠不如豪門子,長期以往,豪門之所得,千萬於農家也。”
“屆時豪族田畝萬頃,庶民無立錐之地。天下民不聊生,張角、儲梁之人,一呼百應,則王朝崩也……”
王朝崩潰,那就是亂世降臨,一切化為齏粉。
漢末時期,黃巾起義,軍閥混戰,
天下民戶十不存一,此為蒼生大劫!
魏丘望樓,
蕭家姐妹終於慢慢明白過來了,
豪門權貴會大量占據資源,而這些資源,但凡豪族下一代不出大問題,肯定會更厲害。
如此反複,不出幾世,豪族與庶民之間,便會成為兩個極端。
太遠的事,她們姐妹也不清楚。
聖昌一朝,官吏臃腫,豪族橫行,民不聊生,就發生在十幾年前,
若不是黃河大災,出了黃宋的動亂,蕭梁也不能崛起。
可這裏麵又有一個謬論,
無論是農夫的做法,亦或是權貴初期的做法,他們的行為都是對的。
對的事物,最終產生了一個惡劣的結果,此為何解?
“哈哈……所以,本相又問了周雲第二個問題。”
楊重樓笑了笑,打開第二份竹簡,
“一個勤奮的人跟一個懶惰的人,獲得報酬一樣多。一個聰明的人跟一個愚笨的人,獲得銀錢一樣多。到底是對是錯?”
“當然是錯啊!”蕭家姐妹毫不猶豫,異口同聲。
勤奮的人跟懶得的人報酬一樣多,這肯定不公平。
聰明的人在讀書、見識上,甚至是耕田上,其能力都會遠超愚笨的人,他們所獲肯定不同。
“哈哈哈……哈哈哈!!”望樓上,楊重樓笑了,笑的無可奈何,
“天下人口六千餘萬,卻隻有周雲與重樓,想到了這些。”
“孤鋒飲雪立寒巔,萬刃垂首雲底眠。書生孤獨啊……”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不簡單。
如果勤奮跟懶惰的人,報酬一樣,那就是在鼓勵人們變的懶惰。
如果聰明的人,跟愚蠢的人待遇一樣,那麽聰明的人就會選擇愚蠢。
所以,他們的待遇必然要不一樣,
如果一樣,那社稷就會停滯不前。
因為對國家做出巨大突破的,必然是那一小撮最聰明的人。
可如果說第二問錯,那豈不是又回到了第一問?
如果勤奮耕田、發家致富是對,那大部分權貴崛起的道路都是對的。
何來的江山動亂,黃天當立,蒼生大劫。
淒淒草民,容易被惡俗帶偏,
以為是人變壞了之後才能強大,
自家不強,隻不過是心地善良,沒有變壞。
殊不知,此為反論!
真實情況,乃是勢力強大了之後,它才能幹壞事。
在一個勢力或者家族崛起的初期,大多數情況都是埋頭苦幹,逆流而上,遂宗族強大。
如此情況,星月樓第二問,
又是一個對的事,卻得到一個錯誤的結果,到底為什麽?
北風呼嘯,
吹的梁軍藍旗飄搖,呼呼作響。
十一月的河北,已經漸漸起寒風了。
蕭曼汐在研磨的時候,身子靠了過去,看見了公子的第三問。
按照天謀的說法,
第三問是前二問的延伸。
任何王朝,都會不可避免的的出現權貴。
權貴們互相聯姻,盤根錯節,形成巨大的壟斷勢力。
他們會讓王朝體製臃腫,政治僵化,最終掏空帝國,使得天下崩塌。
世人皆知,曆朝曆代,均亡於權貴。
可曆朝曆代,又不可避免的出現權貴。
如果權貴不合理,
那為什麽每個王朝,權貴都不可避免的出現?
一個不合理的事物,總是能合理的出現。那是不是說明,權貴本身就是合理的。
可它如果合理,
那王朝末年,民不聊生,絕大部分都是權貴之禍,此又為何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