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沿河探索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A+A-


    三張圖紙,一張是木質的鑽床,分為橫鑽和豎鑽,豎鑽可以用來給木板鑽孔,而橫鑽,就可以給一根長一些的木料進行鑽孔,比如製作算盤珠子的圓木。
    這種鑽床結構簡單,腳踏板通過幾根皮帶,連接著鑽床上麵的一塊圓板,而圓板上固定著金屬鑽頭,踩動腳踏板,圓板快速轉動,帶動鑽頭,就可以一點點地在木頭上進行打孔——而且可以根據不同孔徑的要求,更換不同尺寸的鑽頭。
    第二張是用於木料切削的車床,同樣使用腳踏踏板帶來的動力,不同的是,轉動的不是鑽頭,而是等待切削的木料。
    這種車床使用前,將木料固定在轉盤上,腳踏板踩動時,轉盤帶動木料旋轉,而切削的刀具就放在木料的一側,操作的族人可以將這些刀具小心地推向木料,就可以完成切削工作。
    第三種就是磨床了,依然使用腳踏動力,磨床最明顯的是有兩個圓盤,一大一小,腳踏板帶動大圓盤,大圓盤上麵用皮帶連接著小圓盤,小圓盤則是一塊表麵粗糙的石頭,轉動時,可以將需要打磨的石料、金屬或者木頭進行磨製,達到想要的效果。
    另外,那種桶狀的大量打磨的器械,也被設計了出來。
    熊木看著成了“熊貓眼”但精神亢奮的族長,也不知道說什麽好,自己昨晚也沒有怎麽睡得著,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著這些器械的事情,還沒有什麽眉目呢,族長就一下拿了三張圖紙過來。
    這讓熊木不得不感慨,努力在天賦麵前,真的一顆粟米也不值。
    不過不管怎麽說,熊洪族長提供的圖紙雖然有些地方看起來並不像靠譜的樣子,但大體的思路和原理卻是非常清晰的,隻要略微修改一下,就能立馬製作出來。
    木工坊和鍛打坊冶煉坊)同時行動起來,熊木和熊山親自製作,兩天的時間,這幾種器械便經過調整、測試,製作了出來。
    熊洪看著眼前正在演示的工匠,不由點頭稱讚。
    “真不錯,有了這些器械,我們很多耗費時間的東西,就能大大加快製作速度了,”熊洪不吝讚美,狠狠地誇了木工坊和鍛打坊的匠人們,“現在,先做一個算盤出來,看一看速度。”
    一截直徑三厘米、長四十厘米的細木棍,被固定在鑽床上,皮帶先轉動了一下,確定了這根木棍的圓心,並在圓心處點了一個點;隨後,操作的匠人緩緩踩動踏板,帶動鑽頭旋轉,並接觸木棍一端,沿著圓心往裏麵鑽去。
    “這種鑽法,鑽頭越長,製作的難度也就越大,我們現在最長隻能將鑽頭伸出二十厘米多一點,再長,鑽頭就不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了,”熊木的話語伴隨著鑽木頭的“吱吱”聲,傳到熊洪耳中,“我們這段時間再對這些器械進行改進,看一看能不能鑽的更長更深。”
    熊洪點點頭,這種鑽床畢竟是新出現的事物,就算出點問題,也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這根木棍兩頭便被鑽穿,鑽頭的直徑正好比穿珠子的柱子要大一點,也就省去了對鑽孔打磨的步驟。
    木棍鑽好後,就放到車床上,這次車床上有四個刀頭,一次性可以再木棍上切削出四個木珠。不過並不是一下將木棍切斷的,而是留一點,這樣就不用對木棍進行調整,可以連續作業。
    切削下來的木棍,由於刀頭是個箭頭的形狀,所以相鄰珠子之間並不是圓柱狀,而是類似於鼓的那種形狀,輕輕一掰,這些珠子便掉了下來,隨後收集起來,送到磨桶裏進行打磨。
    而經過拋光、上油、組裝之後的算盤,才最終由熊洪交給了熊巫。很快,隨著熊巫的推廣,這種算盤也成為了部落木工坊,春耕之後的第一件批量生產的工具。
    ……
    淩河兩岸的風景在眼前飛速地後退,熊洪感受著甲板上的暖風,心情也是愉悅了起來。
    不用操心部落各種工坊的任務進展,也不需教這些族人學會珠算,這些細碎的活,都交給熊巫去辦吧。而熊洪這次探索,可謂是一場帶著目的的“旅行”。
    決定部落的發展方向、保衛部落安全、讓族人衣食充足地生活在部落裏,這是一個族長應該幹的事情,況且現在的熊部落,除了一些很專業的事情,他需要先進行示範,剩下具體的工作,就不用他親力親為,底下自然有人去幹。
    所以他可以帶著探索隊四處探索,為部落未來的發展拓展更加豐富的資源和空間,而部落的穩定,則是由部落這些一絲不苟的隊長們在具體執行著。
    “族長,航行了一個上午,是否需要通知後方的船隻,讓大家停下來休息片刻,吃過午飯後繼續前進?”水魚來到船首,找到正在看著岸邊風景的熊洪,“快到正午了,族長也到船艙裏吃點東西吧。”
    “好,看了一個上午,肚子也有些餓了,”熊洪收回目光,看著眼前這個一年多就被曬的黑黝黝的族人,“通知後方船隻下錨,注意船隻之間的距離,不要碰上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水魚轉身領命而去,他先是給桅杆上的了望哨傳去消息,收到消息的了望哨,連忙打出旗語,重複三遍,緊跟在後麵的船隻,收到下錨的命令後,也以旗語予以回應。
    不一會兒,熊洪便感覺到船身輕微地搖動了一下,他知道這是船隻下錨停泊在河流中央,便向船尾走去,去觀察一下淩河的流速。
    雖然有著順流而下的便利,但大半天的航行,還是讓船底十六名劃槳的族人感覺到一些疲憊。畢竟淩河的速度很慢,要不是有這麽多族人在劃船槳,光靠順流而下的速度,半天時間,根本行駛不了多遠。
    船上嚴禁生火,中午又沒有時間靠岸,那就隻能將船上儲存的肉幹、魚幹還有一起提前做熟的其他食物來作為午餐。要想吃的更好,隻能等到晚上,靠岸休息的時候,再犒勞一下自己的肚子。
    “兩岸的空地應該還有不少,光是從部落往石村的這一小段路程,我們就從南岸發現十來處能夠開發成耕地的荒野,”水魚顯得很是高興,半年沒有乘船出來,整天隻能待在造船坊裏,現在好不容易跟隨族長外出探索,而且又是乘著自己最喜歡的船隻,心情自然很好。
    “等這次探索回來,是不是就可以準備對南岸進行更遠距離的探索了?”
    “沒錯,今年主要的任務就是這兩個,探索南方和淩河下遊,而最難最不好預估危險的,隻有對南邊的探索。”
    南岸跟北岸的情況相似,甚至比北岸的樹木還要茂密,而且熊洪估計,越往南,植被的覆蓋率可能就越高,這就意味著南方到處都有著茂密的森林,凶猛的野獸也會更多,再加上不明的地形,前往南方探索的危險性就很難掌握。
    熊洪從船艙旁邊的食盒裏,掏出一份黍米糕和鹹鴨蛋,打開包裹著的麻布,撚起一塊就放到嘴中慢慢品嚐著,這些黍米糕是昨晚才蒸好的,趁著軟糯的時候,用木棍舂搗,再撒上一些鹽,就形成了這樣的一份“美食”。
    “口感真差,不過味道還算不錯”,熊洪在腦海裏默默地說了一句,這種黍米糕嚐起來就有點硬了,沒有昨晚剛剛蒸好的時候那麽軟糯,但配合上鹹鴨蛋,再加上一小塊肉幹,也足以填飽肚皮,讓自己不覺得餓。
    “探索南方啊,我能跟族長一起行動嗎?”
    對於未知的地方,水魚也充滿了好奇,隻不過當初在水部落的時候,能夠探索的範圍就那麽大,而到了熊部落,周圍的地方都給探索過了,更遠的地方,可能並不適合船隻的前往。
    “南方的河流情況,現在還沒有任何頭緒,而且你的船隻還需要擔負淩河、白河的航運任務,如果真去南方探索,今年我們是沒有帶船的打算。”
    雖然知道這樣會很傷水魚的積極性,但事實就是如此,去南方探索,麵對未知的情況,使用對河流、水域依賴性極大的船隻,並不算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明白,船隻是個大問題,”水魚搖頭苦笑,知道熊洪跟他說的什麽意思,要是他跟著族長一起去探索,那船隊怎麽辦?運輸怎麽辦?所以熊洪即便是知道水魚想要去更遠的地方,他也隻能先穩住他,讓他這段時間先待在部落,等時機成熟,再帶他們一起去探索。
    而且關於探索,熊洪也有自己的規劃。現在不同於以往,探索的目的也大為不同。放在以往,探索就是去陌生的地方捕獵、尋找更多的食物采集點,最終的目的隻是帶回食物而已。
    可對現在的熊部落來說,物資已經非常豐富,食物基本上是不缺的,就算現在一點糧食也不種,但依靠去年的收成,也能再撐到年底,不用擔心大家餓肚子的情況,探索的條件也就具備了。
    這個階段不斷探索的原因,一個是為了部落有更廣闊的安全領地用於族人活動,另一個就是能夠發現更多可以在現在或者未來用的上的資源:土地、森林、礦產、河流等。
    隨著部落的規模越來越大,領地也會越來越遼闊,對自己領地的了解,也會促使族人去進行探索。所以這個階段,就需要組建多支探索隊伍——而這,就是熊洪今年接下來要做的工作,組建更多支探索隊伍,構建領地的安全基礎,並且收集部落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