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遊湖

字數:5688   加入書籤

A+A-


    說完,老朱對馬秀英和朱標施了一禮。馬秀英低下頭問朱標道:“怎麽樣兒子?原不原諒他?”
    小朱標把胸脯挺的高高的,驕傲的說:“看他態度那麽誠懇,原諒他吧!”
    馬秀英俏皮的說道:“好了,兒子說原諒你了!”
    朱元璋對兩人又鞠了一躬:“如此就多謝大公子和夫人了!”
    逼著老朱道完歉,馬秀英才問道:“兒子,你爹都道完歉了,你快想想辦法啊!”
    “是啊,咱都急死了!”老朱也焦急的問道。
    “這有何難,來人!”
    朱標拍拍手,陳六不知道從哪裏冒了出來:“參見大帥,夫人,大公子!”
    “去我房裏,把飛梭拿來!”
    不論是織布和絲綢,都分為經線和緯線。在織布的時候,要用梭子把緯線來回的穿行,經線和緯線才能穿在一起,形成一塊完整的布料。
    飛梭就是安裝在滑槽裏,帶有飛輪的梭子,使梭子可以極快的來回穿梭。就不用女工來回用手動扔梭子了,這樣就能提高勞動的生產效率。
    相比較沒有進入壁壘的珍妮機而言,製造飛梭,要一個核心部件,那就是彈簧。
    雖然彈簧隔著現在是平淡無奇的東西,可是擱著過去,煉鋼技術不發達的過去,卻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
    朱標也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克這個難關。
    蘇杭兩家織造局和那些私營作坊還在用傳統梭子的時候,隸屬於老朱家的應天織造局,已經開始使用飛梭了。
    隻要控製住了織造局,就能保住技術不外泄,就能控製住江南偌大的產業。
    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價值一般為終端獲取。繅絲和和紡紗雖然是織絲綢的重要一環,可生絲和紗都沒有使用價值,都屬於產業鏈的初端。
    看到朱標手裏的飛梭,老朱頓時是合不攏嘴,把從馬秀英手裏抱過朱標親了又親。
    “你真是咱的好大兒啊!”
    張士誠研製出了珍妮紡織機,紡出再多的紗,無非是替老朱家打工。
    飛梭的發明提高了應天織造局的生產效率,而且質量比一般的絲綢要好,應天的絲綢再一次湧入蘇杭。
    張士誠花重金研製出的珍妮機,不僅沒有阻止應天的絲綢湧入,這波浪潮反而更凶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張士誠以前是販私鹽的,自然有辦法應對。
    同樣的絲綢,加上運費還比本地的絲綢便宜,也難怪人們都不買本地的絲綢而是爭相購買應天的絲綢了。
    應天的絲綢之所以能在蘇杭橫行,主要是因為價格便宜。所以張士誠采取的措施是加強關卡的管控,對應天的絲綢課以重稅。
    提高關稅,就是一種貿易保護機製。這種貿易保護措施想法是很好,但是老張高估了自己部下的執行力了。
    老張什麽都好,就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一個禦下太寬了。
    張士誠起家靠的是張氏兄弟和李伯升、呂珍這些江湖豪傑。這些人都是江湖成名的俠客,能力自然是沒的說,不讓也不會憑借十八條扁擔起事,割據蘇南大部分地區。
    正是因為張士誠太依賴張家兄弟和那些綠林豪傑,所以很難對他們進行約束。
    張士誠雖然號稱是周王,政權卻更加類似於大號版的水泊梁山。他們出身草莽,紀律性就差遠了。往往會把自身的利益淩駕於公家利益之上。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就是因為這些組織鬆散的兄弟,所以讓張士誠的一起努力都付之東流。
    生絲源源不斷的從蘇南,浙江湧入應天,在應天變成一批批絲綢,再回到蘇南、浙江。
    一條利益鏈的利潤絕大多數在成品端,這一進一出,給老朱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有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靠販賣絲綢這些錢,老朱用來整兵備武,大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胡大海一路攻城略地,攻克浙西。
    聽說浙西有四個賢者,尤其是那個劉伯溫,號稱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和諸葛亮一樣的人物。
    得了他就等於是得了半壁江山,胡大海聽說之後,就想招募四賢。可是四人高潔,卻不為所動,不願為老朱驅馳。
    老朱聽說,就放下手中的政事,專門來浙江請四賢出山。
    四賢據說都是高人,宋濂更是朱標的老師。
    老爹要來請四賢出山,朱標自然也要出來一起考察四賢,看看這些是不是名不副實。
    所以,朱標就軟磨硬泡讓老朱帶著他一起去浙江青田。
    這應天離青田一路水長,朱標年紀又小,還不能自理,馬秀英自然是不願意他去。
    可是架不住朱標的懇求,隻好讓他們父子兩個一起去。還讓玉兒、朱文英等人隨從照顧朱標的起居。
    這是朱標穿越以來,第一次出遠門也是興奮的不得了。
    這一路車馬勞頓,到了浙江就睡著了。
    由於太過於疲憊,朱標一直睡到中午,才悠悠轉醒。
    看到朱標醒了,陳六說道:“公子,你醒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爹呢?”
    “大帥去拜訪伯溫先生去了啊!”
    “拜訪劉伯溫,爹什麽時候走的?”
    “大帥和常大將軍吃完飯就走了,已經兩個時辰了,看來大帥和伯溫先生相談甚歡啊!”
    “嗯!”
    “標弟,你餓了吧?先吃點東西!”這時候朱英端著一碗麵,走了進來:“我給你下了一碗麵!”
    這是在外麵行軍,不比在家裏,朱英親自給朱標下了一碗麵,還加了一個雞蛋。朱標拿起碗正要吃,卻發現隻有一碗,就停了下來。
    “標弟,你怎麽不吃?”
    朱標把碗推過來,對朱英說:“大哥,你也吃!”
    小家夥的話,讓朱英很是感動。朱英本來是想說,等義父回來一起吃的。他深知朱標的脾性,如果這樣說了,隻怕朱標也不會吃了。
    於是朱英就哄騙他:“我吃完了,標弟你吃吧!”
    朱標早上沒有吃飯,現在正餓的發昏,拿起筷子就吃。
    吃了一半,他又停了下來。
    “怎麽了,標弟,是大哥做的不好吃?”
    “不,大哥,你做的很好吃!”
    “好吃,你就吃吧,一會麵涼了,就不好吃了!”
    “大哥,你弟妹呢?”
    “弟妹?”朱英一臉的困惑。
    朱標看他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還是玉兒說道:“公子說的是常大小姐吧?”
    “她應該在睡覺吧,你先吃吧。吃完了,常大小姐也醒了,就能陪你玩了!”
    “睡覺?本公子都醒了,她還在睡覺?來人去叫常大小姐起床,讓她來跟我玩!”
    “是!”衛兵應聲去了。
    沒有多久常家胖丫頭,睡眼朦朧的走來:“朱標,你叫我?”
    “嗯,我聽說你沒吃飯,所以留下半碗麵條給你吃!”
    本來常小娥還因為無緣無故的被朱標叫醒,還有起床氣。聽到朱標要把自己的半碗飯給自己,怒氣一下子就沒了。
    “嗯,標弟,你真好!我正好也餓了!”
    常小娥年紀小,也不嫌乎這是朱標吃剩下的半碗飯。
    看到小胖丫對自己毫不嫌棄的樣子,朱標覺得小胖丫其實也是挺好看的。
    “你慢點吃,鍋裏還有!”
    小胖丫吸溜完剩下的麵條,還喝了一大口湯:“標弟,你真好,我以後一定給你做好媳婦!”
    ···
    浙江號稱是七山二水一分田,青田地區更甚。
    青田除了有山之外,還有一個大湖。在我國,起名字也沒有那麽多講究,就像老農民種地一樣,都是村子西邊的地就叫家西、西坡,西邊的湖就叫西湖。
    朱元璋和常遇春上山去探訪大賢去了,吃完飯,朱標就帶上朱英、藍玉和常家大丫頭租來一條船,去西湖上劃船去了。
    朱標和他青梅竹馬的小胖丫坐在船頭,欣賞起江南美景,侍女玉兒則是在一旁侍立。
    這時候沒有汙染,山清水秀。
    朱標一時間興起,就引吭高歌起來:
    “哈啊哈,哈啊哈!
    哈啊哈,哈啊哈!
    西湖美景九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煙哪!”
    這首歌叫《渡情》,是音樂大師左宏元為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做裝作的小插曲。隻是把西湖美景三月天,改成了九月天。
    這是白娘子、許仙和小青共遊西湖的時候,小青和船夫的對唱。
    這首歌膾炙人口,雅俗共賞,可以說是名曲了。
    船上的人聽的都呆了,那真是詞曲隻能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喜歡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請大家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