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外戚
字數:5068 加入書籤
孫老頭愛好熱鬧,西門吹雪向朱標臣服之後,孫老頭就雲遊四方去了。
“那快去····那小紅姑娘可否能找到孫老先生!”
“爺爺居無定所,我們自從分開之後,就沒有他的消息。”
剛有的線索,又給掐斷了,徐妙雲頓時大失所望。
,朱標卻想到了什麽,就轉身就走。
徐妙雲喊道:“殿下,你不要著急,我們一定會有線索的!”
“是啊!”孫小紅甚至是追了上去:“太子殿下不要著急,我去找我爺爺!”
“啊,我去看看文靜,你們不要跟來。”
朱文靜正在院子裏玩耍,看到朱標,就迎了上來:“爹!”
“哎,文靜!”
朱標一把抱起朱文靜,感覺又重了二斤,皺眉道:“文靜!”
“怎麽了爹?”
“你你娘的好孩子,把你娘的基因發揚光大了!”
朱文靜還小,自然不懂朱標的意思。太子妃常小娥連忙從屋裏出來說道:“這是你嫌棄你胖呢!”
胖丫在朱標懷裏把腰一茬說道:“哼,你嫌棄我?”
“文靜怎麽跟爹說話呢?”
“人都生大胖小子,為什麽姑娘就不能胖點?如果朱雄英哥哥也長這麽胖,你還嫌棄他嗎?”
朱雄英是朱標嫡長子,就是曆史上的朱雄英。因為曆史上朱雄英早逝,朱標以為是朱元璋,朱標和朱雄英氣運太盛造成的,在起這麽一個名字,不好養活,就給孩子起名叫朱雄英。
以後在本書裏,嫡長子就叫朱朱雄英。)
朱標把小胖丫放到地上,捏了捏她的鼻子說道:“小家夥,你吃那麽多,還有理了。從明天開始,每天早晚兩遍畊宏體操。”
“哦!”小胖丫低著頭,捋著手指頭說道。
“去玩吧!”
胖丫撒丫子跑了。
“殿下,何必和孩子一般見識。臣妾小時候比文靜還胖,現在還不是好好的?”
“愛妃,多長時間沒有回寧!”
古時候,為了保證皇室血脈,對皇妃回寧管的很嚴,沒有旨意很難有機會回去。
“臣妾,今年還沒有回寧!”
“收拾東西,跟我去燕國公府!”
“殿下也要去?”
“嗯,派人通知你舅舅家,讓你兩個舅媽和表弟表妹一起來。”
“哎!”常小娥答應著,轉口到:“我隻有一個舅媽啊!”
“你有兩個舅媽!”朱標糾正太子妃說道:“你舅舅跟著我平定西蜀的時候,看著峨眉派掌門人方瑜漂亮,就私自收為妾室。”
私自侵占奴婢大罪,常遇春手下的大將趙庸作戰勇敢,殺敵無數,輪功勞可以封為國公,就應為私自收了奴婢,就被扁為侯爵。
常小娥聽說,也是大為吃驚:“我舅舅如此大膽?”
方瑜可不是一般人,她是峨眉第三代掌門人,法號滅絕師太。帶著峨眉弟子和藍玉作戰,被藍玉生擒。
藍玉看著她長的清新脫俗,不僅受用了,還給金屋藏嬌了。讓後上報朝廷說,把滅絕師太殺了。
朱標憤憤不平的說道:“這個藍玉,年輕的時候,就色膽包天,勾搭我小姨,害的我小姨三十未嫁。如今又私藏了峨眉掌門滅絕師太,簡直就無法無天。”
滅絕師太是誰?
那是峨眉派掌門人,朱標入川的時候,西蜀太後都投降了,峨眉派也寧死不降,堅決抵抗明軍。
舅舅也太過分了,居然把人金屋藏嬌了。
太子要帶著他回寧,是要興師問罪啊。
常小娥見狀,就替舅舅求情道:“好了,當家的,別生氣了,我替舅舅向你認錯了,。”
“你還笑,身為儲妃,不好好約束家人,你知道你多大的罪嗎?”
很多人都認為,常藍兩家被打壓,是皇長孫朱朱雄英早逝,其實這是不對的。
從史書中看,常藍兩家已經是非常囂張了。
古時候,為了維護皇權,製造一種君權神授的假象,儒家設定了極為嚴苛的等級製度。
莫說是皇帝的女人,就是器物,都不是臣子可以染指的。
藍玉敢私自占有元朝的皇妃,這種事情,隻有在禮樂崩壞的末世才可能出現。
藍玉居然這就做了出來。
常茂更是不得了,年紀輕輕就靠老父親的戰功,封了公爵,還是太子的妻弟。
從小就驕縱不法,橫行霸道。
在攻打遼東的時候,常茂更是敢在軍營裏打人,還頂撞他的老嶽父,軍中主帥馮勝。
別說是明朝,就是現在,頂撞嶽父,也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況馮勝也是開國元勳,攻打遼東的軍中主帥?
常茂如此桀驁不馴,又沒有他爹常遇春一身的本事,難怪朱元璋要廢掉他,提拔穩健的常升。
常藍兩家的情況,像極了曆史上的衛青霍去病集團。
衛青霍去病就是外戚的代表,劉徹最喜歡的將領,他們生前,劉徹給了他們前所未有的封賞。
因為功勞太大,衛青已經沒有可封賞的了,三個兒子都被封為侯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且,衛青的勢力在朝中盤根錯節,連襟公孫賀也在朝中擔當要職,已經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當時甚至有童謠說:“生男無喜,生女勿憂,子不見衛子夫獨霸天下?”
衛青為人又謹慎,知道約束家人,他的業務又精湛,漢武帝就能容忍。
衛霍死後,他們的子孫,開拓不足,擾民有餘。
如此驕橫的外戚,沒有一個強硬的君主震懾,就會危及到皇權。
漢武帝劉徹,就借巫蠱之亂,把衛青霍去病集團連根拔起:皇後被廢,公孫賀被腰斬,衛青三個兒子被殺。
在科舉沒有興起的時候,外戚、宦官家奴)、士大夫是主要的官員來源,他們共同構成了封建的統治架構。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李唐打天下的時候,李淵就是用李世民、李元吉、李孝恭為代表的李氏集團。王世充也是讓王家子侄輩為戰將。
這就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和皇帝都是親戚,甚至很多都是嫡係血親,就難免驕橫不法,威脅到皇權。
兵者凶器也,在戰爭年代,任用父子、兄弟、親戚,也是無奈的選擇。
戰陣一結束,偃旗息鼓的時候,就要用士大夫來和宦官集團與之抗衡。
之後的幾千年的時間裏,就是外戚、宦官和士大夫三權爭立。每次一個派別掌權,都是血雨腥風。
你方唱罷我登場,三方鬥的是天昏地暗。
因為沒有更好的選舉官吏的辦法,皇帝也隻好聽之任之。
很多所謂的賢後,就開始抑製娘家勢力,不想讓娘家人參與朝中事務。
直到科舉製度的產生,皇帝才慢慢拜托了這種困境。
依靠科舉考試,皇帝把人事任命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因為皇帝不肯放權,科舉考試提拔上來的官員,慢慢形成一種官僚體係,效率低下。官僚製度效率是很低的,可以參考一下播州之亂和薩爾滸之戰。)
但是,來自王朝內部的危機少了。
尤其是,宋朝以來,除了趙光義有杯弓蛇影的嫌疑之外,就沒有權臣篡權。
戰爭就是要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一點,要打仗就要集權,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為了提高效率,就采用的是秦漢時期的製度,給了官員手下很大的權利。
在提高辦事效率的同時,這也給了他們結黨營私提供便利。
這就就不難看出,朱元璋為什麽擔心兒孫鎮不住這些驕兵悍將了。
喜歡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請大家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