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太子殿下衝冠一怒

字數:3905   加入書籤

A+A-


    倭奴是島國,遠離大陸,千百年來,和華夏作對的匈奴,鮮卑、柔然、契丹,他們雖然憑借武力一時間讓中原王朝就範,最終卻被埋入了曆史的塵埃中。
    因為倭奴是島國,中原王朝在擴張的過程中,都沒有把這些島嶼放在眼裏。
    唯一兩次進攻他們,還是在元世祖忽必烈時期。他們都借著島國的地理優勢,躲過了一劫。
    福兮禍所依,島國固然有優勢,劣勢也很明顯,就是一旦中原王朝登陸,就如同甕中捉鱉。
    就像是成華年,明朝最高統治者朱見深,已經看到日益壯大的女真人對明朝廷的威脅。
    所以,成化帝就學老祖宗朱棣,對女真地區來了兩次犁庭掃穴,史稱成化犁庭。
    這兩次犁庭對女真人進行無差別的殺戮,對女真部落造成了極大的打擊。讓女真人代替明廷,往後推遲了一百年。
    東北地域廣大,氣候嚴寒,又有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甚至是外興安嶺。
    很多女真人跑到山林中躲了起來,明軍不適應寒冷的極地氣候,讓很多女真人最終逃脫。
    幾十年後,他們又繁衍生息,並且在薩爾滸之戰中擊潰明軍,成為明軍的威脅,並且最終取代了明朝,成化犁庭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這次掃蕩倭島情況不一樣,他們都生活在島上,一旦把島包圍,就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
    即便是,他們跑到山上,也能給揪出來,到了水裏,也能給提溜出來。
    那可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不給一點活路。
    其慘烈程度,就是一直玩世不恭的常茂,也不由得擔心起來。
    “爹,不能再殺了,再殺就全殺光了。”
    常遇春就是水滸傳裏的李逵,最大的愛好就是殺人。人都說他殺降兵,不殺老百姓,不然的話,老朱早把他給噶了。
    這種政治童話也有人信,正所謂刀劍無眼,誰能真的分清老百姓和敵軍?
    萬一元軍把衣服脫了呢?
    在前一世,常遇春還是殺了不少無辜老百姓的。不然,他和他寶貝女兒、外孫也不會遭到反噬。
    也是因為他亂殺無辜,所以,一直都是給徐達做副將。
    這一世,無論是對張士誠作戰,還是北伐,朱標都作為監軍參加。常遇春敢糊弄徐達,卻不敢糊弄世子。由於朱標的牽製,老常沒有殺的盡興。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盡興的機會,混蛋兒子居然出手阻攔。
    “兔崽子,你怕什麽?”
    “爹,我們的任務是平定倭奴四島,把他們並入我大明的版圖。我們屠光了他們兩個島,到時候誓死抵抗?”
    常遇春卻輕蔑的說:“虎入羊群,怕什麽?”
    常茂也沒有想到老爹會如此驕傲,他也是念過書,讀過兵法的:“爹驕兵必敗啊。”
    啪的一聲,常遇春抽了常茂一鞭子:“你如果害怕,就到後麵去。”
    挨了一鞭子,常茂才不敢多說,退到一邊。
    明軍凶殘屠殺的暴行,也已經傳到了本州。
    抵抗是死,不抵抗也是死。倭奴已經報必死的決心,要和明軍決一死戰。
    一個偉人曾經說過,曆史是人民創造的。打仗打的是科技、經濟實力,綜合國力。
    明朝中葉,倭奴引以為傲的武士刀,在華夏鎧甲麵前不值一提。
    李如鬆四萬鎧甲勇士對陣裝備了倭奴刀的十六萬倭奴兵,依然是被打的丟盔棄甲。
    在本州島,常遇春依然是一路殺戮。
    不僅常茂不理解,就是徐輝祖、鄧鎮等人也反對常遇春這麽殺下去。
    “大帥,不能再殺了?”
    “是啊,大帥,不能在殺了。”
    他們一個是徐達的兒子,一個是鄧愈的兒子,如果隨意打罵,遭到徐達、鄧愈的報複不說,弄不好還留一個欺負小孩的惡名。
    常遇春沒有像對待常茂那樣,而是耐著性質問:“為什麽?”
    “大帥,陛下最反對亂殺無辜了。”
    “這些倭奴害死了郭桓,還殺了我的好兄弟朱亮祖和趙庸,我不替他們報仇是不為人。”
    常遇春一邊說,還一邊抹眼淚。
    趙庸一直都是常遇春的副將,常遇春喜歡衝鋒陷陣,主持中軍的任務就落到趙庸手上。
    說趙庸是常遇春的好兄弟,自然無話可說。
    這朱亮祖以前還打傷過常遇春,常遇春居然說他們都是自己的好兄弟。這不是睜隻眼說瞎話嗎?
    “倭奴雖然害死了朱亮祖和趙庸,郭桓,我們已經屠戮了他們兩個島。對他們已經懲戒完了。再殺下去,隻怕朝野非議。”
    “是啊,大帥。”
    “本帥臨行前,太子拉著我的手說,倭奴害死了孤的大舅哥,孤恨死了倭奴人。將軍此去,一定要為郭大人報仇。”
    “我說好,殿下說怎麽辦,俺老常就這麽辦。”
    “殿下說,倭奴一線,不留一人。”
    眾人駭然,沒想到,太子殿下居然下這個命令。他也沒想到,太子殿下英明神武的人,居然也會被美色所迷惑。當真是紅顏禍水。
    盡管如此,徐輝祖是一根筋,還是力勸:“太子殿下,不過是一時氣憤,下的命令。”
    “是啊,那時候郭國舅剛死,郭美人在宮中日夜啼哭。太子殿下盛怒之下,下的命令。現在已經屠了兩個島,也算給國舅報仇了。”
    “再殺下去,隻怕太子殿下也難平息朝野的輿論了。”
    “兩位賢侄說的沒錯,可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太子沒有下令封刀,我怎敢不聽命令?”
    常遇春在倭奴島上,大開殺戒,消息傳到應天,朝野震動。
    太子殿下的太子妃,側妃、侍妾不是淮西勳貴,就是江湖女子,孫秀青甚至是二婚女。江南文臣出身的呂芳賜給了齊王朱棣,做了側妃。
    一直到朱標封郭桓的妹妹郭照為妃,文臣集團在宮中才有了代表。
    朱標為了郭照衝冠一怒,文臣們原本還挺高興,認為朱標這是重視他們。
    可是,常遇春如此殺戮,還是讓文人們很不高興。尤其是黃子澄、方孝孺、齊泰,練子寧等人,一個個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彈劾這老登。
    喜歡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請大家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