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吳國就是姬周造反的鐵證
字數:10592 加入書籤
又是一個曆史難題,所以我選擇什麽都不選,坐等吃瓜。)
我反正是老祖秀麻了,我就不信我一次都選不對,根據我的經驗,絕對造反了,之前不是說,姬周是為了翦商而來,肯定是被人發現了小動作,我賭一根辣條。)
我怎麽覺得季厲沒有反心,他是殷商的忠臣,一生都在替殷商征戰四方,感覺是古代被冤枉而死的將軍。)
我也是這種感覺,雖然古公亶父為了翦商而來,但真正給姬周好處的不是犬戎,而是殷商,姬周應該這時候已經擺脫了犬戎,選擇了殷商才對。)
彈幕中瞬間激烈討論起來,觀點無非就兩種。
第一,覺得是功高震主。
第二,季厲造反被發現。
..........
大周,
召公氣憤不已。
“我們姬周為了殷商拋頭顱灑熱血,死傷了多少族人,才換來了戎狄臣服。”
“可是,商王文丁卻因為猜忌,卻要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了我們的先祖。”
“所以,我們姬周才要滅商,我們是複仇。”
他喊完,旁邊的薑子牙往地上吐了一口痰,涼涼的說:
“能要點臉嗎?”
“我敢用我們先祖的名譽發誓,季厲絕對造反了。”
“別裝了,你們不是為了翦商嗎?又當又立啊。”
薑子牙還真的發誓。
召公,畢公臉都一黑,扭頭看向了周公旦。
“旦,你也說句話啊!”
周公旦點點頭,“說的對。”
“看吧,我們都是這麽認為的。”召公哼了一聲,卻沒有想到周公旦歎了口氣說:“我是說,薑子牙說的對,咱們的先祖就是造反了,造反就造反,沒啥可丟人的,造反了還不承認,就是丟人現眼,敢做不敢認。”
召公要氣死了,他真想把周公旦給開除姬姓族譜。
你還是姓姬的嗎?
........
北宋,
盯著天幕的司馬光冷笑不已,
“季厲為殷商鞠躬盡瘁,竟然是叛徒,史書看過沒?史書上可是記載的清清楚楚,那是商王文丁猜忌季厲,感覺自己不如姬周,害怕人家做大,才先動的手。”
“商王文丁非但沒有證據,而且,還是錯殺忠臣。”
他真想要把殷商的曆史寫進資治通鑒,奈何他對東周之前曆史,根本不了解,實力不允許。
.........
南宋。
趙構哈哈大笑。
“我感覺季厲絕對不會造反。”
“如果我有像季厲這樣的忠臣,我絕對不會像文丁一樣,猜忌臣下,反而是支持他。”
真的嗎?
嶽飛不信。
怎麽感覺趙構是在說反話,反正聽到這句話,嶽飛突然有種要死了的心悸感。
他死不怕,就怕死的憋屈。
.........
【說季厲是被冤枉的,是商王文丁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季厲,這是周人的視角,那麽商王文丁殺季厲,到底有沒有真憑實據呢?】
【有!】
【季厲就是造反了,而且是板上釘釘。】
【咱就不說周人自己說先祖要翦商的事情。】
【我就給你提供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可以一錘定音。】
【季厲的大哥,二哥去幹什麽?】
【你不會真以為他們是史書上記載的,因為不滿古公亶父傳位給了老三季曆,所以一怒之下出去自己建立勢力去了吧,這就是笑話。】
岐山原。
季厲自從用自己的辦法給姬周弄來了三十裏的封地,古公亶父的大兒子太伯,二次子仲雍佩服的五體投地。
“太好了,以後再也不用喂豬了,還有侍女伺候,這才是貴族該過的日子。”
太伯被侍女捏著腿,感覺以前白活了。
古公亶父斜眼看他:“老大,你這是不走了?”
“阿父,你就別打趣我們了,我們知道本事不如老三,老三賺錢我們隻管花就行了,以後什麽事都聽老三的。”
“對,阿父,我也跟大兄想法一樣,我們就喜歡被老三當豬養。”
開玩笑,出去建立勢力,用嘴建立嗎?
任何一個能活人的地域,都有人占領了,他們要去建立勢力,第一件事,就是幹掉當地的勢力,以姬周當時的實力,要不是季厲給他兵,他們還想著分家,分個屁!
出了岐山原要麽餓死,要麽是被人當成了軍糧。
甚至把殷商貴族抓去當了祭品都有可能。
“大兄,二兄,你們真要出去啊,咱們姬周要發展,必須要有一樣東西,你們去給咱們拿了回來。”季厲說。
“老三,你不是想要弄死我們吧,想就直說,別整這些沒用的。”
“真不是!我給你們兵,給你們錢,要多少給多少,隻要一點,你把哪個地方給占了就行。”
“什麽地方,那麽重要?”
太伯和仲雍好奇了。
季厲拿出輿圖,畫了一個圈,當看到哪個地方,太伯和仲雍腦瓜嗡嗡的。
太伯和仲雍異口同聲:“你瘋了吧!這可是造反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季厲:“我們已經上了賊船了,不造反,怎麽就死定了,造反,還有一線生機。”
太伯:“那行,我們去!開幫建國。”
季厲:“大兄,你記住,別用咱們姬姓的名號。”
太伯:“明白,我取名為吳國!”
【於是,在季厲的支持下,吳國建立了,而吳國的建立就是季厲造反的鐵證,根本不用找其他證據,這一個就是定死了他的罪。】
什麽地方,一去就說要造反?也太邪乎了吧。)
吳國,沒啥啊!不就是在淮夷嗎?)
我記得淮夷不是殷商的地盤吧。)
(沒搞懂這裏麵的邏輯,該不會認為是去了淮夷,是跟淮夷聯盟了吧。)
...........
大秦,
淳於越剛舒坦了幾分鍾,又感覺被天幕針對了。
“吳國建立,怎麽會成為姬周造反的證據,簡直荒謬至極。”
“公子扶蘇,你可不要信啊!”
扶蘇也是有點茫然,吳國建立,很正常啊。
史書上說的是,古公亶父廢長立幼,才讓長子次子不滿,於是紛紛離開自立,老死不相往來。
怎麽就能成為造反的鐵證。
胡亥見到了扶蘇的猶豫,嘿嘿笑問:“大兄,你說博主說的你讚成嗎?”
扶蘇本能的搖頭。
胡亥立刻高喊:“阿父,看我大兄,他反對博主說的。”
扶蘇內心有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秦始皇則是一臉的不悅,對扶蘇的感觀直線下降,倒不是因為扶蘇反對誰,而是扶蘇不懂得上位者不能輕易表露立場,一個胡亥都能把你耍的團團轉,將來你繼承了皇帝位,也是一個廢物,隻能被人騙的團團轉。
扶蘇還以為秦始皇覺得他觀點有問題,慌忙解釋:“阿父,扶蘇隻是覺得,博主此言有點太過於匪夷所思,並未下結論。”
秦始皇哼道:“說這話的時候,你是否有了傾向?”
扶蘇被問的一愣,然後點頭。
秦始皇氣的大罵:“愚蠢!
第一,沒有下定決心怎麽做之前,不要表露自己的立場,這是上位者的基本素質!
第二,有了傾向就要堅定,你搖擺不定,隻會支持你的人不知道如何去做,你要麽做,要麽不做,最怕的就是,你都不知道做不做!好謀無斷是大忌。
比如有一天,有人要造反,拿著寡人的旨意來逼你交出兵權並且自裁,你就要有所決斷!
要麽,你下令讓手下歸順,交出兵權,然後自裁,防止我大秦的精銳力量折損。
要麽你就帶兵勤王,直接掀桌子,不管對錯,直接反。
最怕的就是你搖擺不定,你既對這道旨意有所懷疑,不肯主動交出兵權,但你又怕自己判斷有誤,所以為了逃避責任而自裁,把問題留給手下。
可你沒有交出兵權,並且協助來人掌控兵權,安定局勢,因此,你就會讓忠於大秦的兵將陷入內鬥的漩渦,讓他們丟掉性命,這些兵將可是咱們大秦的根苗,你扶蘇就是大秦的罪人。”
扶蘇徹底愣住了,他突然想到了如果有這麽一天,也許,自己真的會像是阿父說的一樣,他既不想掀桌子,又怕旨意是假的,所以幹脆一死了之,但卻不會讓手下歸順逆賊的,他還沒有那麽蠢。
那麽,是不是他的手下會被害死呢?
如果死了,大秦會不會因為損失了良將而導致無將可用,從而引發一連串的更可怕的後果。
他光是想想,就冷汗直流。
胡亥假惺惺的安慰:“大兄,如果有那麽一天,我相信,你是會去死的吧,為了大秦。”
扶蘇點點頭。
胡亥心想,妥了,扶蘇一道旨意就能搞定,我用木頭刻個章的能騙這種傻子,我還把他當成對手,我才是蠢豬啊!
胡亥扭頭問公子高:“兄長,你覺得誰對?”
公子高笑了笑,斬釘截鐵的說:“我認為季厲造反了,吳國,也是鐵證,甚至我還知道為什麽,要不要我告訴你呢?”
不要!
胡亥搖頭,心裏暗罵,要是自己的兄弟都是扶蘇那種傻子該多好。
.........
【為什麽一個吳國就能成為季厲造反的鐵證呢?】
【關鍵是吳國的位置,吳國在哪呢,是你以為的淮夷嗎?
錯!
吳國最開始立國的地方是在荊蠻之地。】
【想到了什麽沒?】
【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周厲王都要必爭之地的荊蠻,他們為了什麽?】
【銅礦!】
荊蠻是商周時期金道錫行中最重要的資源點。
殷商之所以能夠橫推天下,跟他發達的青銅冶煉技術分不開。
而要保證殷商王族絕對統治力,就是要對青銅礦藏的絕對壟斷。
可以說,銅礦,在殷商是國之重器,是屬於王朝的最高等級的戰略儲備,這種重器有且隻能掌控在商王手中,任何人敢染指,就是挑釁商王的統治權威。
就是謀反的大罪!
隻要你伸手動銅礦,隻要你敢在金道錫行的資源點上分蛋糕,就是造反無疑了,連審判都不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就是竊取一個王朝的最高機密和權力。
啪!
牢房中。
商王文丁把龜甲扔在了季厲的臉上。
“吳國,姓姬!你還有什麽可說的?誰讓你們把手伸到銅礦的?”
商王文丁怒吼,他是真沒有想到,自己看中的大臣,自己全力支持的人,竟然會造反。
季厲咬牙辯解:“我跟大哥二哥分家了,他們把我當成仇敵。”
商王文丁一臉的失望,怒吼道:“分家,就是他們改姓了,換了祖宗,孤也要誅滅你姬姓!膽敢覬覦我成湯的社稷神器,寧殺錯不放過!來人,給孤把這逆賊,碎屍萬段!”
侍衛過來,托著季厲的腿就走了下去,很快,牢房中就傳來了淒厲的慘叫。
季厲,卒!
殺死季厲之後,商王文丁下令:“來人,出兵,滅掉吳國!”
商王的軍隊立刻殺向了荊蠻之地的吳國,而吳國隻能一路逃竄。
【對,吳國就是這麽被商王文丁一路追殺,從荊蠻之地,沿著長江向下遊一路流竄,最後逃到了淮夷,離開了殷商的疆土,才擺脫了商王的追殺,就地變成了蠻夷。】
【也就是你們現在認為的吳國。】
【他們可不是想周人的史書吹的那樣,自己跑去淮夷建國去的,哪有什麽選擇,都是生活所迫。】
【現在你覺得季厲造反,證據充分嗎?】
【選擇一:充分。】
【選擇二:不充分,銅礦能說明什麽?】
牛,太牛了!博主簡直把曆史給講活了。)
(所有的邏輯都閉環了。)
博主一直強調銅礦的重要性,一直在講金道錫行,原來伏筆在這裏,草灰蛇線,伏脈千裏。)
我先不誇讚,我先問一句,大吊哥,吳國真的是在荊蠻之地立國的嗎?有史料沒?)
有啊!廢話不說,上史料!
《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
不止如此,還招兵買馬,在當地收攏了很多勢力,開始就有幾千家從之,然後建立了吳國,號稱吳太伯,是吳國的始祖。他們的具體位置,也是從荊蠻一路向現在江浙一帶遷徙,沿途都有考古證據的。)
曆史,真實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
博主一下子就給咱們把所有迷霧都撥開了。)
好了,大家可以開噴了,你季厲不造反,你讓大哥跑去占銅礦,你可真行,找死沒有這麽找的。)
銅礦,傻子都知道這是商周時期兵工廠的原材料,你姬周要建立自己的兵工廠,商王不幹死你,這個商王腦子就是被驢踢了。)
姬周改史真是讓人醉了,你就說自己翦商就完事了,我們知道你得國正,你就說自己是如何騙過了商王,我們還覺得你水平高,為什麽要搞這些又當又立的事情呢。
你非要裝忠臣,完了,你還覬覦人家的社稷神器,連銅礦也要插一手,別說是殷商了,你們自己的姬周江山,有人要是擅自采銅礦鍛造兵器鎧甲,這不是造反是什麽?你是真的要把我們當弱智嗎?)
古代,私藏鎧甲就是造反了,姬周倒好,直接自己開兵工廠,你覺得零售已經無法滿足你是吧,你要搞批發。)
.........
北宋。
有文人摸著下巴,弱弱的說了一句:“司馬兄,我怎麽感覺人家才像是研究曆史的,前後呼應,思辨清晰,把我這個堅定的儒家門徒都給說信了,你講的東西,我感覺,怎麽有點假呢?”
“什麽叫有點,本來就是假的,你還真信啊!”有人很不客氣。
“話說是資治通鑒,這是要教人以史為鑒,怎麽做事?用假的曆史教人做事,你是想要幹什麽?”
文人們紛紛表示了懷疑,你不是想要愚民吧。
你愚民可以,你要是愚弄我們,你事情就大了。
司馬光氣的麵皮漲紅,他很想反駁,季厲沒造反,但他真的找不到證據。
人家沒有廢話,隻用一個證據就把季厲造反的事情,給定的死死的。
銅礦,兵器,鎧甲,這特麽的在那個王朝都是造反的標配,銅礦在北宋也是啊,那是錢啊!是用來鑄幣的東西,碰這個死得更慘。
別說一個諸侯了,就是當朝太子,你敢要私藏鎧甲兵器,你也是造反,你爹是皇帝也沒用,天下百姓,文武臣子,後世史書,都是這麽給你定性的,這是一條在任何時代,都適用的通用常識。
最後,司馬光隻能罵司馬遷了,你沒事把曆史記載的那麽清晰幹什麽?
不能學學我,咱們得用曲筆,改一改啊,人家就會給你潤筆費。
怪不得你是個窮鬼。
.........
大漢,
漢武帝給司馬遷豎了一個大拇指。
“幹的好!司馬遷,你絕對是我朝的金字招牌。”
“史官就應該這樣忠於職守,怪不得你要把吳國的開國地點寫這麽清楚,裏麵還有這麽多門道。”
司馬遷笑笑,與漢武帝對飲一杯,然後一臉的如釋重負,自己總算沒有辜負史官一職。
他遙看星河,仿佛透過了曆史時空,看到了陳勇,司馬遷笑了:更好的是,後世有子孫願意講真話,看到了我寫給他們的東西,也....看懂了!
這才叫:傳承!
......
司馬遷:為為了傳承,不得給支持一波,莫要讓小作者跟遷一樣窮!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