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殷商的正規軍在哪裏?

字數:10409   加入書籤

A+A-


    北宋,
    司馬光提出了疑問。
    “憑什麽認為姬昌就跟庸國打成了這種合作模式呢?”
    “也許,姬昌也想著大一統。”
    “你們說對不對啊!”
    周圍的文人表示,你是專業的,都聽你的。
    你隻管說,就看我們信不信就完事了。
    ········
    【那麽庸國有多重要呢?】
    天幕中,
    庸國的地圖大致標注出來,它是在漢水中下遊。
    跟楚國競爭荊蠻之地,姬昌聯合的諸侯中,他的排名是第一位的,蜀王的排名都在他之後。
    姬昌聯合到之庸國後,可以說如虎添翼。
    但他敢挑戰商紂王嗎?
    不敢!
    姬昌必須聯合更多的人,來對抗地盤暴增的殷商。
    於是,姬昌又派出了使臣,前往了蜀國,褒國,巴國
    一個個殷商之外的勢力被點亮,掛上了周的聯盟旗幟。
    在第二次競爭中,姬昌贏的很徹底。
    【緊接著,第三次博弈開始了。】
    【那麽第三次博弈,姬昌和商紂王博弈的是什麽?
    是信息戰。】
    臥槽,信息戰?這個有點先進啊。)
    所以,知己知彼,是在殷商時代已經開始了的嗎?)
    博主,細嗦。)
    ········
    【信息戰,是通過什麽實現的?】
    【很簡單,政策宣傳。】
    岐山,
    姬昌挽著妻子大姒的手,熱情的說:“這次就要靠夫人了。”
    “定然不讓夫君失望,我們有莘氏,早就等著這一天。”
    【對,這才是有莘氏真正的用途。】
    【他們紮根在了殷商權力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方便姬昌隨時知曉殷商的動態。】
    【殷商的所有重大決策,都會通過有莘氏傳遞到了姬昌這裏。】
    【這裏,也是姬昌籠絡殷商貴族的根據地。】
    原來,姬昌和商紂王的爭鬥是這麽一回事。)
    有莘氏竟然成了姬昌放在殷商的情報中心,拋開人品不談,這一招的確有點牛了。)
    古代那麽早,就知道了情報的重要!我們還是小看了古人。)
    ········
    大秦,
    扶蘇張大了嘴巴。
    信息戰。
    情報中心,
    一個個陌生的名詞出現,刷新了他的認知,
    “這就是孫子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嗎?”
    早在八百年前,先祖們已經把這個變成了實踐了。
    下方,淳於越等人高呼:“厲害了,周文王。”
    ·····
    北宋,
    司馬光終於揚眉吐氣一回了。
    “很多人都說姬周能贏殷商,是占了便宜,這是占便宜嗎?這是真本事。”
    “你們誰能想到有莘氏還能這麽用的?”
    一旁,讀書人嘖嘖讚歎一番後,突然,他們笑問:“為什麽,你不在你的小說裏麵這麽寫?”
    如果這麽寫的話,一定很多人喜歡看的。
    司馬光被懟的心口疼。
    他怎麽會想到有莘氏還可以這麽用。
    他也是第一次見。
    司馬光嘴硬道:“別扯那些沒用的?就問你,商紂王怎麽應對?”
    ··········
    大清
    慈禧歎了口氣,
    “雖然我不太喜歡姬昌,他沒有打下足夠的領土給哀家,但,不得不說,這次姬昌又贏了。”
    是的,就算是慈禧自認為受到了科學的衝擊。
    可是,正因為如此,她才明白信息的重要。
    咱大清就是因為閉關鎖國,才落後給了洋人。
    ·········
    “你們是不是以為這次商紂王又輸了?”
    大唐,
    一直沒有說話的軍神李靖突然悠悠的說了一句。
    “不輸還能怎麽辦?”
    有朝臣哼了聲。
    這都不用懂軍事,隻要有點腦子的人,都清楚。
    人家姬昌可以籠絡你的貴族,獲取你的信息。
    甚至是你最高端的信息。
    可是你呢?
    如何獲取姬昌的信息呢?
    如果不懂對方的信息,那麽,你就是瞎子摸象,就等著被對方打吧。
    李靖哼了聲:“那是你們不懂。”
    嗬嗬,我們不懂。
    “行,那你說說,商紂王怎麽獲取信息呢?”
    ···········
    【那麽,殷商對於姬昌的信息戰,是怎麽反擊的呢?】
    【是不是像很多人猜測的那樣,直接就束手無策了?】
    殷商王都。
    商紂王下令。
    “凡是從姬周過來投奔孤的,隻要帶來了重要的信息,孤可以給他更厚的封賞,他們永遠不會因為血脈不如大貴族,而無法做到更高的位置,在孤這裏,隻要能有能力,孤可以讓他成為下一個飛廉。”
    商紂王昭令很快就到了岐山。
    姬昌手底下,底層的小貴族,小官吏,門客都興奮的傳播這個消息。
    “太好了,帝辛可以讓我我們當官,當大官,比姬昌仁義多了,姬昌隻會跟大貴族同流合汙,我們把事情做的再好,升官晉爵的永遠不是我們,不公平,太不公平了,我要去殷商,投奔明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去,同去!”
    【於是,姬昌的封地內,小貴族,以及有能力卻無法上位的知識分子,紛紛叛逃。】
    【他們帶著姬昌的信息,來到了殷商】
    【商紂王就是這樣獲取了姬昌的信息。】
    還可以這麽玩?)
    你挖我的貴族,讓他們給你們出賣信息,我商紂王反手就挖你的底層官吏,讓你底層癱瘓,同樣的,也獲得了你的信息。)
    話說,這樣真的可以嗎?兩邊獲取的信息質量能一樣嗎?)
    差不多吧!古代,很多事情是手下去做的,主官是不會處理具體事務的,他們也不屑於處理,把這種事情叫做庶務!這些事情都是他們的手下去幹的,比如一個縣令,就是典型的什麽都不懂,斷案聽刑名師爺的,管理軍隊聽縣尉的,管理錢糧是聽縣丞的,但升官沒有這些人的份,那是縣令的特權。)
    這就是為什麽,你要控製軍隊,不是找主將,而是要控製下麵的百夫長,因為他們才是真正具體指揮的人。)
    這麽說,商紂王這一手,也拿到了姬昌的信息。)
    ·····
    【是的,很多是不是意識到了,商紂王這一招有多絕了。】
    【他不但拿到了姬昌的信息,而且,還讓姬昌的底層管理出現了巨大的混亂!】
    ·······
    “不可能!”
    剛剛還得意的司馬光瞬間就被人打臉了,這誰能受得了。
    周圍人卻不聽他而評論,反而是交頭接耳的討論:
    “商紂王是挺厲害的,咱們都是將來要走科舉當縣令的,說句實在話,什麽斷案,統軍,繳匪,管理土地戶籍人口,修路建渠,我們是一竅不通啊。”
    “其實我知道一些,我族中就有人做了縣令,具體的事務都是交給了下麵的人做,自己隻管下命令就行了。”
    “假如縣令的那些手下都不幹事了,不敢想啊!”
    “商紂王這一招相當於釜底抽薪了。”
    怎麽就釜底抽薪了。
    司馬光不服。
    “博主怎麽證明,他說的姬昌這次是被拿捏了。”
    ·········
    【其實呢,從戰略層次來看,姬周什麽時候進攻商紂王是最佳的時機?
    就是在姬昌完成了滅掉崇國,然後聯合完庸國,蜀國,等人,就應該立刻對商紂王發動最後的滅國之戰。
    因為這個時候,商紂王吃的太飽了,打下了太多的疆土,多到快要撐死自己了。
    商紂王正在努力的消化這些,而,留給商紂王消化的時間越長,姬昌的風險就越大。
    可是呢,等到姬昌都死了,還是沒有爆發?
    為什麽?】
    天幕中。
    就在姬昌準備出兵的時候。
    他讓召公爽等人調集了糧草車馬。
    十幾天過去了,召公爽卻一臉驚恐的回來
    “不好了,大事不妙了。”
    “咱們的下麵亂成了一鍋粥。”
    “糧草車馬根本調集不起來。”
    聞言,姬昌趕緊詢問出了什麽事情。
    “帝辛他,他竟然煽動咱們的底層官吏大範圍的叛逃。”
    “大範圍,是多大?”
    “十之三四。”
    “那也不多啊。”
    “剩下的已經變賣土地家宅。”
    “你的意思是,咱們不能伐商了?”
    召公爽跺著腳,急切的說:“大王,別說伐商了,一個不好,咱們大周就亂了,到時候,就是人征伐咱們了。”
    姬昌頓時老了好幾歲。
    他想要滅商的計劃在他手裏沒有機會實現了。
    【對,商紂王就是用這種方法,硬生生的把本來早就應該爆發的是商周之戰,往後硬生生的再拖了幾年。給他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也是這一招對於姬昌的影響很大,於是呢,在牧誓中,給商紂王定下的一條罪。】
    【說的就是,這些叛逃的人,去了殷商得到了重用。】
    我就說嘛,如果我是商紂王,我吃的太飽,就要拖時間,時間拖的越久,對我越有利!當時我就奇怪,為什麽商紂王不拖時間呢,感情是人家拖了,隻是我看不懂而已。)
    政策還可以這麽解讀的嗎?)
    為什麽不能呢?你就說,商紂王這一招有沒有給姬昌製造麻煩不。)
    曆史這麽讀才通順啊!這個政策,給商紂王增加人才是其次的,真正的作用反而是博主說的,給敵人製造混亂才是最大的作用。)
    遲滯,阻礙敵人,還可以用政策。學到了。)
    ·········
    大周,
    薑子牙哈哈大笑:“總算有人意識到這個了。”
    “姬昌,就是因為這一點,才不如商周紂王,按理說,他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結果,卻無法手刃仇人,就是被人家輕鬆一招給拖住了。”
    “隻能說,還是水平不夠。”
    召公歎了口氣,這次他沒有反駁,因為,這些事都是明擺著呢。
    ············
    大漢,
    想要當皇帝的劉盈驚歎連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厲害。”
    “感覺這些人都是不走尋常路。”
    隻有站在這個位置上,才明白,你想要達成一個目標,到底有多難。
    如果你從軍事上采取行動,反而才是隨了姬昌的心意。
    呂後看著認真學習的劉盈,欣慰的點點頭。
    “我兒終於有了帝王的樣子。”
    ········
    北宋。
    讀書人一個個激動的高談闊論。
    “這才是治國,這才是權謀,所謂調動敵人,不過如此。”
    “如果能寫入策論,一定會讓朝堂之人振聾發聵。”
    司馬光使勁了搓了搓臉,這一次,他也覺得似乎,是商紂王拖住了姬昌。
    但是,作為跟暴君勢不兩立的人,他哼了一聲:
    “最後,還不是商紂王輸了。”
    ··········
    博主,之前聽你說的,殷商之戰,商紂王輸了,可按照你現在說的,怎麽感覺商紂王不可能輸啊!)
    對,牧野之戰,到底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在?)
    你們終於發現了是吧。
    【對,你們的感覺沒錯,按理說,牧野之戰,應該商紂王贏麵大一些,可為什麽,到了最後,殷商卻是被一擊而潰!】
    【其實學者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這也是偷家一說的由來。】
    【學者們問:殷商的正規軍在哪裏?】
    【為什麽你在牧野之戰中,一直沒有找到,就連周公旦修改的曆史中,也沒有提及殷商的正規軍隊!】
    【你去看看史料,商紂王是臨時組織的奴隸和戰俘,一個強大的殷商王朝,竟然沒有一支有編製的正規軍隊,你不覺得很扯淡嗎?如果真是這樣,殷商是如何成為壽命最長的王朝。】
    臥槽,對啊,一直說的牧野之戰,殷商的正規軍呢?)
    不會吧,不會吧,真有人以為殷商沒有正規軍隊吧!)
    這就是曆史最大的笑話吧。)
    博主不說,我差點忘了,殷商的正規軍呢?)
    果然,一些人說自己曆史有多厲害,結果,連人家王朝的正規軍都給搞沒了,這個曆史還怎麽信呢?)
    我早就說了,人家學者不可能看著這麽大的一個漏洞不吱聲的,他們是學者,不是所謂的磚家。)
    我就等著博主給我解惑了。)
    ········
    北宋,
    這次司馬光都不抬杠了。
    是啊,殷商的軍隊呢?
    那種有番號,有編製的軍隊在哪裏呢?
    難道,牧野之戰,真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讀書人也都盯著天幕。
    他們又要見證奇跡的時刻的。
    這一次,也許他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內幕。
    ·····
    大清。
    慈禧認同的點頭。
    “哀家這個到底都懂,沒有軍隊怎麽可能壓製刁民。”
    “史書不寫,你們就認為沒有?”
    “如果史書不說哀家割地,是不是,你們也認為沒有?”
    想到這裏,慈禧高興起來,這波我站姬周。
    殷商怎麽可能會有正規軍隊呢?
    史書上沒寫的東西,一律都不會有,這就是正史啊!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