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正史中的朱棣能力到底有多強
字數:7899 加入書籤
天幕下,這些皇帝中心態最穩的應該是秦始皇了。
雖然他覺得秦朝應該千秋萬世,但秦始皇是這裏麵最懂製度的人,因為這很多製度都是由他一手建立的,一個製度的建立者,當然知道製度會隨著時間的變遷而被淘汰。
這是曆史的必然趨勢,誰也無法改變。
“寡人的大秦如果還能繼續存在二三百年,已經夠本了。
就是不知道,大秦是否能比所謂的漢唐明清長壽。”
秦始皇美滋滋的想著。
也不是他反應遲鈍,第一,秦始皇不認識張良,這種人也不配他認識,在他的心裏,大秦也不可能二世而亡,不過是一下貴族複辟,然後會被鎮壓,就算是出現了一個王朝,也許最糟糕的情況,就跟大秦和姬周同時存在一樣。
這種事他又不是沒見過,匈奴,南邊的南越小國,現在還沒有滅呢。
.............
大清,
慈禧都在不停的撇嘴,許久沒有說話的她,真是憋不住了。
“這些後世子孫,竟然還說明朝亡於朱元璋之手,果然學曆史是有門檻的,這麽可怕的暴論竟然都能出來。”
“我慈禧都知道,明朝的崩潰,是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那些貴族官僚們,不斷的鑽製度的漏洞,把好的製度逐漸變成了壞的製度,最後讓這個製度完全崩潰。”
“怎麽會有人覺得,製度的設計者,從一開始就想設計出一個亡國的製度呢?”
“正是應了那一句話,因為吃進去的是飯,拉出來的是屎,所以他們得出了結論,一開始吃進去的應該就是屎?”
“這些人都不知道有一個叫做消化的係統嗎?”
慈禧都知道西方醫學的一些概念,可惜後世子孫地方自詡為看穿一切的人,竟然連這個道理都不懂。
可笑啊,可笑!
關鍵是他們還怎麽有臉嘲笑哀家,誰給他們的勇氣?是無知呢,還是愚昧呢?
慈禧覺得,以後世子孫的這種水平,她高低得在大清排名在前麵。
.............
大明,
老二朱高煦用胳膊撞了撞老大周高熾:“老大,人家說你是傻子,這壓力就給到了我了。”
朱高熾一頭黑線,什麽叫有壓力就給到了你?
就聽到老二朱高煦說:“看來,我要成為咱們老朱家的智商擔當啊!”
朱棣一拍額頭,他感覺老朱家要完蛋了!
老二都成智商擔當了,下一代要廢了。
但朱棣回頭琢磨了一下,就感覺老二話糙理不糙,老二人不太聰明,但老二朱高煦是聽勸啊!
可老大朱高熾就不一樣,這絕對又是另一個朱允炆了,大明在他的手裏,估計會廢掉一切對於百姓有利的政策,轉而掉頭開始狂舔貴族,跟貴族進行利置換了!
如果未來的大明皇帝就是就是一個拎不清的,都分不清政策,對誰好對誰壞,被人家一忽悠,還不是,把大明往溝子裏帶?
想到這裏,朱棣那個急呀,照著朱高熾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罵朱高熾是個蠢貨,整天喊著大明朝沒錢,你倒是想點實際行動,整點錢出來呀!讓你監國,你啥都幹不出成績來,還得老子親自動手搞錢,於是他大手一揮,立刻讓鄭和下西洋!
搞錢,你不敢從貴族手裏搶資源,你怎麽可能有錢呢?
朱高熾被訓的心浮氣躁,他可是認為自己才是朱棣王朝的真正掌權者,老爹不過是他的征北大將軍而已,老爹竟然還覺得他朱高熾不行,這簡直就是倒反天罡了!
於是他據理力爭,朱棣嘿了一聲:“老大,你還不服,就你對曆史的見解,對這些曆史人物的定性,就可以看出你,隻不過是紙上談兵,見識淺薄,被人拍一拍馬屁,就不知道東南西北的蠢才而已!”
“你還給老子說什麽?你懂文治,文治就是讓大明越來越窮嗎?文治就是讓那些貴族越來越富嗎?文治就是讓百姓越來越苦嗎?這是哪門子的文治?”
“還有就是對於晉文侯姬仇的認知,你朱高熾都看不到人家政策的好壞,你不懂製度政策,你還治個屁的國,你都不知道文臣讓你幹的事情,到底是有利於百姓還是有利於他們自己,你就敢照單全收?”
“你還美其名曰善於納諫,你腦子是抽了嗎?你看看人家唐太宗李世民,人家也是善於納諫,但他隻納不改,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你就是一個沒有主見,沒有腦子,不懂製度的蠢貨!”
朱棣罵的這叫一個爽啊,之前他去外麵打仗,這三個小子沒少在背後蛐蛐他,錦衣衛可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記錄下來了,那不得好好噴一噴。
真以為看了文臣的評價,他朱棣就是一個不懂治國的廢物?
你朱高熾才是!
你是被文臣吹捧的失了心智啊。
老二朱高煦還在一旁拱火:“老爹說的對,所以太子之位應該給我,我起碼不會被人家忽悠瘸了!我可不像大哥,隻會給老爹添麻煩,我是最會心疼老爹的,我要當太子的話,絕對不會說打仗沒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好好,你綠茶是吧?
朱高熾也看出來了,老爹是對他有了怨氣!
不但懷疑他的執政理念,還覺得他當一個儲君,當一個太子,不會讀史書,不會看製度,這還得了?
這分明就是學渣罵學霸呀!
於是,朱高熾擼起袖子,肥胖的身子顫了三顫,喘著粗氣,跟老爹理論:
“爹,就算晉文侯姬仇他的在野黨和執政黨的設置,最大程度的限製了六卿造反的可能性,卿士聯合起來推翻晉國國君的可能性變小了,但人家可以當二五仔,背叛晉國,投靠其他諸侯國啊!”
“晉文侯姬仇軍政合一之後,是不是就增加了這種風險的可能性?”
“這麽一看的話,這個製度的缺陷還是非常明顯!”
“我不懂製度?我眨眼間就找出製度的缺陷。”
周圍的臣子紛紛點頭,對,就是這樣的,朱棣一個大老祖懂什麽文治,看得懂治國之策嗎?
還是朱高熾這種純正的儒家,才懂得多,看得明,懂得誰才是對的。
可是沒等他們高興三秒,朱棣的唾沫星子就噴在了老大的臉上:
“放你娘的屁!”
“能問出句話,可見你果然是個蠢的!”
“博主給你講了那麽多的博弈論,你都不會用博弈論去思考一下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博弈一下,這些人選擇結果嗎?”
啥博弈論,老爹還懂博弈論?....朱高熾像是見鬼一樣看著朱棣。
就見到朱棣背負雙手,清了清嗓子,開始指點江山:
“你們啊,都沒有看到三軍六卿製度的可怕!”
“六個卿士要當二五仔,這種可能會存在嗎?”
“用博弈論就知道了。”
“先看選擇一:六卿當二五仔有什麽好處?”
“我就問你,他投靠其他諸侯國,人家敵國的君主給他的最大職位是什麽,最大權力是什麽?”
“人家會不會把自己的國君之位讓給他呢?”
“你可不要告訴我,周圍的那些諸侯國,都是這麽無私奉獻,舍己利人!願意退位讓賢。”
老大朱高熾直接搖頭,這種可能性,不要說幾乎為零了,根本就是零。
誰會把自己的國君之位給敵國的叛徒呢?
如果這樣,還不如給晉文侯姬仇算了。
朱棣輕蔑的看了一眼朱高熾,哼道:“既然敵國國君,不能夠以國君之位給予晉國的六卿,那麽這些背叛晉文侯姬仇的六卿,背叛晉國之後,投奔其他敵國,他能夠得到最大的職位是什麽?”
“也不過是一個丞相而已!”
“而這個丞相之位,在姬周的製度下,他的權力地位,肯定不如人家的敵國的國君,他的家族勢力,也絕對不會超過人家本國的國君宗族。”
“也就是說,晉國的六卿投靠敵國,他隻能去給人家當二等人,甚至二等人都當不了,直接就是三等人。”
“因為人家的一等勢力是宗族,二等勢力是盤踞在本國的根深蒂固的公卿家族。”
“六卿去了,難道還能超越人家不成?他們啊,隻能當三等人。”
“我就問一句,晉國六卿在晉國是什麽地位,人家是僅次於晉文侯姬仇一人之下的,擁有軍政大權的超級大族。”
“人家六卿在晉國屬於一等人,去了敵國,別說當一等人了,二等人他都當不了,直接就成了三等人,而且這種叛徒,還要被敵國國君,敵國宗族,敵國公卿階層共同防備,失去了家族發展的可能性。”
“你告訴我,這個人腦子是有多大病,才放棄了晉國六卿,這種實權職位,放了家族發展的未來,跑到敵國給人家當三等人,給人家去當狗的?”
“你是不是給那些貴族當狗當慣了,一門心思就想著怎麽當狗了?你還是咱們老朱家的種的嗎?”
朱棣說完,朱高熾腦瓜子嗡了一下,感覺世界都眩暈了。
這是他爹?
這是那個隻懂打仗的,不懂文治的老爹,文臣嘴裏大老粗的爹?
怎麽對政治如此敏感?
老二朱高煦也驚呆了,原來他老爹一直深藏不露啊!
竟然看問題看得如此透徹。
他現在也反應過來了,他指著老大朱高熾的鼻子大罵:
“原來大哥真是個蠢貨呀!”
“按照博弈論,這不就簡簡單單可以列出兩個選擇。”
“【選擇一:晉國的六卿,投敵賣國,去當二五仔,他去了敵國之後,他隻能給人家當狗,去當三等人,家族勢力直線下滑,還被人家國君,宗族,公卿家族聯合抵製,可以說,家族失去了一切發展的可能性。
風險:家族勢力下滑,失去未來發展可能,甚至敵國國君更狠一點,跟周公旦一樣,直接滅了他都是有可能的。
收益:啥也沒有!還失去了晉國的超級地位。】
【選擇2:留在晉國當六卿,忠於晉國。
風險:什麽風險都沒有。
收益:手握晉國六分之一的軍政大權,家族有無限發展可能,忠君愛國的他們,名聲還好,還能吃到晉國擴張的戰爭紅利,地位比一些諸侯國國君還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是傻子都知道該怎麽選吧?”
“可大哥竟然還以為,晉國六卿會投靠他國?”
“難怪老爹說大哥是個蠢的,我感覺比我還蠢!”
............
ps:這裏疊個甲。
這裏主要補充一下朱棣的能力和人設問題。
朱棣的文治能力,是按照正史的記載的能力,在明朝數一數二,在整個炎黃,也是排在前二十以內的。
別看了營銷號和電視劇,就以為永樂盛世都是他兒子幹的,這就是扯淡啊。
正史中,朱棣是看不上兒子朱高熾的治國能力,認為兒子是不善權謀,跟自己差的太遠,就跟朱允炆一樣,是地主家的傻兒子。
電視劇裏是在神化朱高熾和明宣宗,按照電視劇裏的明宣宗的人設和功績,這比李世民都強,這就離了個大譜,按照電視劇的功業,永樂盛世就不應該戛然而止,而會變成康乾盛世一樣,成為【永樂仁宣盛世】,而不是永樂盛世之後,緊接著就斷崖式下滑到了仁宣之治了,這個仁宣之治,連開皇之治,貞觀之治,洪武之治的邊都摸不到,也就能碰瓷一下文景之治,成康之治。
人家都是治世積累,然後各種數據直線飆升最後爆發到達盛世,比如從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從洪武之治到達永樂盛世。
他是從盛世掉落到了治世,治世和盛世的數據差的太多了,差了幾個數量級,李世民的貞觀之治都不能被認定為盛世,就是因為各種指標沒達到,可見,這仁宣之治兩父子到底有多拉跨,吃老本,都沒能延續盛世,連前期的李隆基都比不過。
正史中,朱棣是權力控製欲極強的人,他不允許兒子染指皇權,根本不會像電視劇一樣,把皇權交給太子,相反的,是朱棣是對朱高熾進行了嚴格的管束和控製,甚至太子之位都不穩。
而且,朱棣和朱高熾的政見不合,對於文官集團的態度截然相反,這也是朱棣不喜歡朱高熾的原因,甚至想要廢太子的原因,朱高熾能夠順利上位,是投靠了文官集團,以至於他上台之後,就更改了朱棣時期的很多國策,開始給文官集團瘋狂的輸送利益。
所以呢,本書的朱棣人設,會加入喜劇色彩,但能力,是正史中的能力,不是電視劇中哪個隻會靠著兒子的征北大將軍,大家也不用給作者糾錯了,到了明朝,我會告訴你為什麽明朝中後期會那麽坑,朱高熾和明宣宗到底都幹了什麽,把盛世給幹沒了。
如果想要跟作者辯論,請先去看一下史書,不要拿著電視劇和營銷號跟作者抬杠,暫時沒空解答明朝的問題。
剛才好像發錯了章節,把前麵一章給覆蓋了,鬱悶,重新發一下,感覺對不上的,可以刷新看一下前一章。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