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姬仇,真神一樣的存在

字數:5874   加入書籤

A+A-


    大唐,
    魏征也被程咬金給噴了,程咬金噴他不懂夏商周的兵役。
    這隻能說是見識的問題了,別說海瑞看不到上古文獻,他魏征也未必能看到。
    在隋唐這個時期,真正的上古辛密,那都是各個頂級世家的不傳之秘,是人家家族必須要壟斷的核心知識體係。
    這些東西就是世家門閥的核心競爭力,他們可不會給你魏征看。
    魏征指著天幕說:“你看有人都已經反對了,晉文侯姬仇根本就沒有給百姓讓利啊!他什麽代價都不付出,你管這叫愛民?”
    程咬金都懵了,話說,讓一個斷子絕孫,和讓他們留下一個男丁,這叫沒有讓利?
    雖然晉文侯姬仇自己沒有付出代價,但,百姓處境你就說改變沒改變吧。
    人家不花錢把事給辦了,你就因為人家不花錢,就覺得人家沒幫你?
    你們儒家是懂得如何賴賬的。
    非要晉文侯姬仇搞的國破家亡,你才覺得人家是有貢獻的嗎?
    這是什麽悲劇英雄的想法,難道隻有死人,隻有犧牲的人,才值得敬佩嗎?
    .............
    【很多人以為,姬仇對於兵役製度的改進就隻有這麽一點,這就太小看姬仇了。】
    天幕中,
    杜伯兒子看了口氣,“主君的確很厲害,但這點蠅頭小利,不足以讓兵卒們冒險,不足以支持我們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更不足以讓這些人心甘情願的去服役!”
    晉文侯姬仇也不惱,輕輕的捏了一個棋子,放在了棋盤上,隨著清脆的落子聲音,姬仇的聲音不疾不徐:
    “孤當然知道,既然要讓利於民,那就要方方麵麵的去讓利,一個利益不夠,那就來兩個,三個,四個...”
    “孤定要讓底層的奴隸明白,孤才是他們的天,才是他們的依靠,跟著孤,他們才有好日子過。”
    “這樣,除了在抽丁的時候讓利於民外。”
    “接下來,在服役的次數上也要做出限製。”
    “以前貴族抽調兵役,可以說是從出生到死亡,奴隸是要終身服役,奴隸主想抽幾次兵役就抽幾次。”
    “孤現在就規定,抽調兵役一生最多不能夠超過一定的次數,這個次數,你們商議後決定,三次五次也行,六次八次也可以,超過這個次數之後,就不得征調他們入軍打仗了。”
    “你覺得如何呢?”
    杜伯兒子的眼睛一亮,拍手大笑道:“彩!”
    【這就是晉文侯姬仇兵役改革的第二個方向,廢除了終身製兵役!】
    【要知道奴隸主時代,奴隸主對奴隸征伐的兵役是終身製的,也就是說我需要打仗的時候,你就必須去打仗。】
    【征調兵役是按需征調。】
    【這樣的話,奴隸就被死死的捆綁在兵役上,他知道自己肯定有一天會戰死的,因為他們永遠逃脫不了兵役的牢籠。】
    【但晉文侯姬仇的兵役製度就不一樣了,他就要打破終身製兵役的這個限製,廢除終身製,從無限兵役,改為了有限兵役。】
    【也就是說,征調底層百姓當兵,是有次數限製的,在最開始,也許次數很多,有5次8次的,也有可能超過十次的。】
    【但隻要有次數限製,就意味著我隻要服役超過了這個次數之後,我就可以不用服兵役了。】
    【這就是兵役製度的改革先進之處,給了百姓逃脫兵役牢籠的機會,以及製度上的支持。】
    【那麽你覺得這個製度,他愛不愛民呢?】
    我去,我去,原來兵役改革的方向是這麽一回事,我現在似乎明白了,秦始皇兵役一生一次,真的是曆史的進步!)
    那肯定是進步了,終身製兵役從以前的無數次,到最後有限次數,然後兵役每改革一次次數就下降了一些,這就是曆史的循序漸進。)
    愛民,這是妥妥的愛民呀!)
    果然,隻要愛民的製度,都是想辦法給百姓減負的,百姓身上的負擔在逐漸的減少,這是用製度來夯實的。)
    怪不博主始終是在強調製度的作用性,就晉文侯姬仇的這個製度一出,後麵的人隻能把兵役變得越來越少,你要是把兵役增多,那特定會引起民亂的!)
    晉文侯姬仇,絕對是這個時代的真神!)
    他的每一個製度,都讓百姓受益了!)
    ...........
    大明
    嘉靖手指輕輕的敲擊著桌案,頭頂的紫金冠閃耀著炫彩的光芒,眼睛半張半合,漫不經心的問:
    “海瑞,看到沒,不是你有一腔孤勇,你就能夠為民請命!”
    “做事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方法對了,你才是真的愛民,方法錯了,你費多大的力氣,到最後也隻是回到了原點。”
    “有一句話說的對,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君王之愛子民,亦然!!”
    海瑞現在人都麻了。
    隻感覺到自己以前所學過的知識全都崩潰了。
    兵役製度,竟然是如此誕生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事他竟然完全不知,他所知道的,就是從四書五經,從資治通鑒中得來的經驗。
    那就是誰的兵役製度都是虐民貧民困民,就跟商君書一樣,變著花樣的剝削百姓!
    可人家姬仇的兵役製度是虐民了嗎?
    把終身製的兵役變成了有次數限製,而且在抽調兵卒的時候,還給家裏留下了一個男丁,讓這些人保留南丁,保留子嗣,不至於斷子絕孫。
    就這2點,那絕對是愛民如子的體現啊。
    別看製度就變了這兩點,可是對於百姓的影響就很大啊。
    嘉靖看到海瑞這副沒見過世麵的模樣,輕輕的搖了搖頭,這就是壟斷知識的可怕。
    你海瑞名頭是大,但你所能夠接觸的知識和見識都是有上限的。
    你科舉都考不過,為什麽,還不是因為你家裏窮,你所在的地區教育太落後,你無法接觸到更高的知識,更高的見識,以及更好的應試技巧。
    嘉靖可是查過海瑞的,海瑞落榜,並不是文人打壓,而是海瑞能力真不夠。
    海瑞的應試文的寫作,也就是應試技巧就是一個硬傷,他沒有良師,還有見識也是個大問題,最重要的是,海瑞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治黎策》,算是超水平發揮了,獲得舉人功名,但是呢,他最高水平也就這樣了!
    因此海瑞在奪取進士功名的時候,海瑞隻能把《治黎策》修改潤色一下,改成了《平黎策》,重新發了上去,內容基本都像是一樣的。
    這就是沒有幹貨的表現了!
    人家考官早就看過了他的《治黎策》,第二版的《平黎策》也沒有什麽新內容,你這個又不是《隆中對》,也不是《推恩令》,更不是《出師表》,無法做到驚豔三千年。
    在考官眼中,《平黎策》也就隻是一個治理海南黎族,平定一個少數民族矛盾的策論而已,還是屬於地方性的治理策論,跟所謂的治國安邦差的太遠,甚至把策論放到了北方邊境都沒用了。
    所以,人家讓他海瑞落榜了,你說這是不是海瑞自己能力和見識的問題?
    有的人還覺得是他嘉靖不重用人才,這不是扯淡啊!
    你自己抄自己的策論,碰到不講理的考官,都能給你當科舉舞弊處置了。
    就這種水平,你怎麽重用?
    你海瑞要用30多年,甚至是50多年才明白的道理,我嘉靖從剛懂事起,就已經明白了,你說你能帶給我嘉靖什麽?
    我比你的人生少走了幾十年的彎路,你還罵我,先問問你自己,有沒有這個資格再說。
    “海瑞,朕說你見識不足,能力不夠,你服嗎?”
    “你認為的東西,跟真正的君王皇帝的見識和認知,差的很遠,你認為的東西,我們早就想過了,所以呢,你罵朕,會不會是你隻看到了表麵呢?而沒有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呢?”
    海瑞能服氣嗎?
    當然不服了。
    他眯著眼睛,指出了漏洞:“從終生製兵役變成了有次數限製,可是,人家一次讓他們服役10年,這變跟沒變有什麽區別呢?還不是終身製?”
    .............
    ps:
    很多人吹海瑞的《平黎策》,是完全連原文都沒有看過,這是一個地方性策略,用於解決海南地區存在的黎族問題,針對性很強的,所以,根本無法普及天下,因此,這種策略放在當時的意義都不大,最後也完全沒人用,就連海瑞他自己也沒有用過,說白了,就是考試寫的應試文。
    不要被電視劇一洗腦,就感覺這是比擬《推恩令》《鹽鐵令》《出師表》這種國策,差的太遠了,不要亂碰瓷。
    而海瑞真正有名的是《治安疏》,但這個策論也不是說,有什麽曠世奇謀,讓人拍案叫絕是他的風骨,而非策論本身。
    所以,張居正評價海瑞是清廉而無用,說他是清流,要是海瑞真的寫出了《推恩令》《鹽鐵令》《出師表》這種級別的國策,你看誰敢說海瑞隻是清流,所以呢,可以吹,但不要無腦吹。
    海瑞有能力,絕對是有能力的,但也不能吹成是諸葛亮,陳平,張蒼,董仲舒,桑弘羊,張居正,商鞅這種級別,跟這種臣子中的天花板,差的還很遠。
    甚至,海瑞能不能比過房玄齡都不好說。
    咱們看曆史不要搞粉絲史觀。
    求一波催更,免費的為愛發電。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