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衛青之功,一戰封10侯!

字數:10720   加入書籤

A+A-


    我去,我人都麻了呀!你們整天吹衛青有多厲害,我以為衛青一戰可以消滅10萬20萬的匈奴人,結果一戰也就是消滅了15,000人左右,那你是怎麽看不起貳師將軍李廣利幹掉的1萬多匈奴人呢?【憤怒】)
    史書上記載的1萬多,到底是一萬幾呢,是11,000還是19,000呢,我發現這幫家夥還是很有水平的!【比心】)
    笑死了,笑死了,瘋狂地吹衛青霍去病,然後瘋狂的抹黑漢武帝,結果漢武帝隨便拉一個廢物上去打匈奴,打出來的戰損,跟你們吹噓的衛青也沒差多少啊?我以為你能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十倍呢!)
    怪不得諸葛亮說將軍無用,《有製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我就是諸葛武侯的粉絲,我前幾集都沒有說話,因為我也覺得,我家的武侯大人說的這個話,可能把有些人的心給傷了,但我是萬萬沒有想到,諸葛武侯竟然說的是事實!【難崩】)
    我隻能說一句,諸葛孔明的含金量還在不斷提高,為什麽他說的話成為了後世,所有軍事學家都必須要引用的名句,我也不知道為啥,你們可以解釋解釋不?【挑眉】)
    廟算什麽是廟算?廟算就是漢武帝把後方運營給你做好了,派誰上也都是這麽個戰果!)
    哈哈哈哈,笑死了,這麽抹黑我們漢武帝,結果漢武帝派出的廢物,跟你們的學神打出來的戰果是一樣的,這是不是可以說明一件事情,誰放在那個位置上,結果都差不多呢?【斜眼笑】)
    就是博主說的那句話,漢武帝已經給你夯實了60的勝,剩下這才是你們將軍發揮的空間,李廣利上也許隻能得60分,衛青上呢,最多也就是65分,你還真以名將能把分數提高到了1000分呢?)
    果然,實話是最傷人的,你如果早給我把衛青的戰果擺出來,我還能夠嘲笑人家貳師將軍李廣利殺的人少嗎?)
    我數學學的不太好,我就想問一句,衛青俘虜斬殺一共一萬五千人,跟貳師將軍李廣利俘虜斬首一萬多人,他到底差距有多大?前麵就是神,後麵就是豬嗎?這到底是數學,還是粉絲學??)
    ...........
    大唐,
    本來都不想說話的程咬金,本來都不想為百姓為貧民發聲的程咬金,這一次都快笑瘋了,實在是忍不住了,他這人就是這麽的愛民如子。
    程咬金一口唾沫就噴在了魏征的臉上:
    “你們還要不要點臉?就問要不要點臉?”
    “衛青攻打匈奴右賢王部,二十將軍李廣利也攻打匈奴右賢王部。”
    “衛青率領3萬騎兵,貳師將軍李廣利也率領3萬騎兵。”
    “衛青斬首加俘虜1.5萬人,二師將軍斬首加俘虜1萬多人”
    “你給我說衛青是千古名將,二師將軍李廣利是個廢物大草包,你們這不是雙標,你們這已經叫沒標了!”
    “然後,最可笑的是,用貳師將軍的戰果,來嘲笑漢武帝後期打不贏匈奴,就問,跟你衛青打的有啥區別?”
    尉遲恭此刻也扯著大嗓門喊道:“都他娘的說話呀?我隻知道戰功是以數據來說話的,我才不管是誰打出來的戰果,難道還要戰果還要分人嗎?”
    “”打出同樣戰果的衛青他就是神,打出差不多戰果的另一個將軍就成了廢物?”
    “什麽時候你們這樣計算戰功了?”
    “你們的評價能不能靠點譜?”
    李靜眼中滿是冰冷。
    這就是儒家史觀的可怕!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經過同樣的結果,在曆史上就會有截然相反的評價。
    而且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明明知道事實,卻從來不會說一句真話。
    這些人就是魏征房玄齡等人,他們難道真的不清楚史書是這麽記載的嗎?
    不!他們很清楚!
    但他們就是要愚民愚君。
    悲哀,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當一個人寧願蒙住雙眼,寧願塞住耳朵,隻聽歌功頌德,隻聽自己想聽的話,容不得別人講一句真話的時候。
    這個人基本就廢了!
    你連了解真相的勇氣都沒有。
    ........
    南宋
    嶽飛仰天大笑:
    “好好好!好好好!原來前方將士的功勞,不是按照人頭數量來說話的?”
    “是按照儒家喜好來說話的。”
    “你們吹捧一個人的時候,就把他的功勞說得天花亂墜。”
    “你們要貶低一個人的時候,他就算幹了同樣的事情,你們也把他罵到遺臭萬年!”
    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當判斷標準已經成為有些人的盈利工具,那這一個世道,還有什麽公平公正可言?
    底層百姓,還有什麽希望能夠出人頭地?
    不過都是成為了皇帝權貴的牛馬而已!
    趙構也氣得狂拍桌子:
    “如果軍功不是按照戰果來算,那將士誰還敢去拚命?”
    “難道3萬騎兵跟著衛青就應該青史留名,就應該封妻蔭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同樣是3萬大漢勇士跟著李廣利,打出了同樣的戰果,他們就應該受到千夫所指,受到百姓唾罵嗎?”
    “那些大漢的兵卒,他們犯了什麽錯?”
    “咱們大宋為什麽會爛成這樣,誰都可以過來騎在咱們頭上拉屎拉尿,就是底層的兵卒覺得,他們無論幹什麽,都永無出頭之!他們還會如躺平。”
    “混賬,一群混賬!”
    趙構氣的把桌子上的茶杯,硯台,筆墨瘋狂的向文臣臉上砸。
    他趙構也想當一回英雄,他趙構也想拉著金人的權貴來一次牽羊禮。
    他趙構更想要讓金人跪在他麵前喊爸爸。
    可就是因為這些文人他們根本不敢打,不想打,處處給他拖後腿。
    為什麽?為什麽所有的文臣都成了這副德行?
    到底是誰之錯的?
    ........
    大漢
    漢武帝簡直要氣瘋了。
    “衛青,斬首加上俘虜匈奴人人,那就是衛青厲害?”
    “朕派貳師將軍李廣利,打出斬首加上俘虜一萬多的戰果,就是朕和貳師將軍李廣利無能?”
    “這就是,朕離開了衛青霍去病,朕就打不贏勝仗了?”
    “數據都擺在了你們麵前,你們竟然還能睜眼說瞎話?”
    漢武帝都不知道該怎麽罵娘了。
    他還以為後世沒有記錄的這麽清楚,史書上是模糊處理,以至於後人根本不清楚數據的對比。
    還不明白,兩個人的戰果其實差不多。
    所以大家才認為衛青是神,他漢武帝和二師將軍李廣利的軍事水平都不行。
    可人家博主都給你把數據列出來了,這應該是在史書上記錄的一清二楚,你們是一個字真的都不看呀?
    “來來來,給朕說一說,憑什麽衛青殺敵就高貴?貳師將軍李廣利殺匈奴人,他就不算軍功了?”
    …………
    北宋
    司馬光這一次是被人噴慘了。
    因為百姓開始還不太了解衛青到底斬敵多少人,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很多人都下意識的認為衛青至少斬敵二三十萬。
    那麽這麽一看的話,貳師將軍李廣利斬敵1萬多,那簡直就是個廢物。
    可史書上竟然說衛青的漠南之戰,一場被稱為奇跡之戰,一場稱為讓漠南無王庭之戰!
    竟然戰敵和俘虜的人數加起來才一萬五千人,跟漢武帝派去的貳師將軍差不多。
    他們的世界觀頓時就崩了。
    有的人在破口狂罵,恨不得把司馬光等人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一遍。
    史書上的文字老百姓根本就看不懂,甚至連字都不認識,
    你們宣傳的時候,那可真是會就輕避重。
    在你們的宣傳之下,感覺衛青就是了不得的神,其他人的戰功在衛青麵前就不值一提。
    那麽請問斬敵1萬多人,他比斬敵1.5萬人,到底能卑微多少?
    司馬光被一輪輪的質問,問得頭皮發麻。
    他在心裏狂罵,好你個司馬遷,你為啥就不能夠把史書上的數據模糊化了?
    衛青斬敵加俘虜才寫了一萬五千人,你就不能寫個15萬嗎?多寫一個字,你能死嗎?
    在心裏麵吐槽完了司馬遷之後。
    司馬光眼睛一轉,開始從另一個方向為自己轉移仇恨。
    “衛青和貳師將軍李廣利在一場戰役中斬敵數量差不了多少,這事咱先放下不提,這個不是重點。”
    “重點是博主可是說了,貳師將軍李廣利的戰功,足夠讓飛將軍李廣祖孫八代一起封侯!”
    “我就想問一句,斬敵1萬多人,他能封什麽侯?”
    “要知道,魏青那可是經曆了大大小小無數場戰爭,他還積累了那麽大的軍功!”
    “斬敵1萬多,這算個屁呀!那隻是衛青功勞中微不足道的一點而已。”
    是嗎?
    這一下百姓們都不信了,你吹牛也太厲害了。
    司馬光見人不信,於是就把自己的論點發到了彈幕中。
    .........
    有了司馬光的彈幕,那些被壓製的將軍粉絲們,這才有了底氣。
    剛才他們是被打懵了,畢竟他們的認知也被摧毀了,衛青的高光時刻【漠南之戰】才殺了這麽點人。
    這很不科學呀!
    有了司馬光的轉移注意力,他們於是開始攻擊出了博主說話的另一個漏洞。
    聽到沒?聽到沒?衛青可是大大小小積累了無數次軍功,才能夠封侯拜將的,你貳師將軍李廣利就小勝一場,你能封什麽侯?)
    人家不是封侯,人家博主都說了,這戰功足夠,飛將軍李廣祖孫八代一起封侯,你可不要扭曲人家的論點哦。)
    對對對,衛青贏了一輩子,你李廣利贏了一次,也就才斬敵一萬多人,竟然能足夠飛將軍祖孫八代封侯,這至少得封八個侯吧?)
    封八個侯怎麽夠呢,我覺得最少10個往上,這種軍功,封不出10個侯來,博主就是扯犢子!)
    博主,趕緊出來給我說,就李廣利殺敵1萬多人,這軍功能幹啥?封多少個侯?甚至說,夠不夠他自己封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家衛青是打了無數次仗才打出的軍功,你一個二師將軍李廣利,你就想一戰封侯,你先看自己是什麽定位,你配不配?)
    陳勇身子靠在了電競椅子上,端起苦唧唧的咖啡喝了一口,苦澀綿密的味道衝擊著神經,他心中隻有一句話想說:
    為啥你們幹啥事不能過過腦子呢,我說出的極端論點,那是用出處的,不是諸葛亮這種大能者說出來的,就是現代學者論文中表述的。
    你們說出自己論點的時候,咱也不要求有什麽出處,至少過一過腦子就可以了。
    【既然你們想知道,李廣利的軍功夠不夠格封侯,那就讓你們看一看大漢殺死匈奴人的含金量有多高!】
    【是不是以為殺1萬多匈奴人毛毛雨呢?】
    【你以為殺匈奴這種精銳,跟殺了一些手無寸鐵的炮灰,是一個等級的呢?】
    【這不是天真,是無邪。】
    【我現在再給你擺出一組數據,讓一些人清醒清醒!】
    【咱們就說衛青在“漠南之戰”中,俘虜加斬酷匈奴1.5萬人,殺穿匈奴右賢王部,到底軍功有多恐怖?】
    【首先,衛青因為這一戰,被封為了大將軍!】
    【對,一戰被封成了三公之一,他有多少含金量你自己去想。】
    【你以為光把衛青封成了大將軍,把全國兵馬的軍權全部交給了衛青後,漢武帝就可以自豪的說,有功當賞,大漢從不苛待功臣嗎?】
    【錯,大錯特錯!】
    【如果隻給衛青封一個大將軍,那不是苛待不苛待的問題,這就是赤裸裸的打壓。】
    【因為這不夠,遠遠不夠!】
    【那怎麽辦呢?】
    天幕中,畫麵一閃。
    衛青穿著盔甲,帶著手下將士,來到了朝堂之上。
    漢武帝現在是既高興又頭疼,高興的是這一戰的戰果太輝煌了,這是對匈奴戰爭中前無古人的一次!
    大大的提振了大漢的國威!
    但同時,那也很頭疼啊,該怎麽去封賞這位千古名將呢?
    怎樣的封賞才能夠不讓將軍寒心,不讓兵卒流血又流淚的?
    那就必須狠狠的升官加爵。
    一個大將軍,一個全國兵馬總元帥,一個三公的位置是遠遠不夠的。
    這時候,司馬遷建議:
    “陛下,高祖曾說,非劉不王,非功不侯,既然衛青將軍如此戰功,就應該一戰封侯!”
    可問題來了,衛青現在本來就是侯,他是長平侯!
    有人就問了,為什麽不能封一個公爵呢?
    不好意思,秦漢使用的是商鞅的二十等軍功爵位,最高的就是侯!
    漢朝沒有公爵。
    那漢武帝隻能幹一件事,那就是侯上加侯!
    什麽叫侯上加侯,就是繼續給他加食邑。
    “眾位愛卿聽令,衛青之功,功照日月,德比千秋,特加封食邑8600戶!”
    對,就這一戰,給衛青加封了食邑8600戶!
    8600戶是個什麽概念呢?
    漢初三傑中,張良最後才封了1萬戶!
    蕭何才封了8000戶!
    也就是說,漢武帝光給為衛青的侯爵賞賜,就已經超越了蕭河的初始位置,如果加上衛青原本的食邑,衛青甚至都超過了張良的一萬戶。
    成了大漢曆史上,第一個功勞,完全超過了開國功臣的臣子!
    但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還沒有!
    漢武帝直截了當的對衛青說:“衛青,你的功勞太大,朕都不知道如何封你,你且說來,你還有什麽要求?”
    漢武帝實在不知道怎麽封了,於是就隻能讓衛青自己提條件,那意思就是,你要不然自己封個王?
    是的,因為現在衛青的功勞已經達到封無可封的地步了!
    不封為異姓王,這個功勞他平不了賬。
    衛青當然也知道這種情況,他不可能去當個異姓王,所以我已經就給漢武帝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
    “臣可以不要功勞,還請陛下將功勞全部賞賜給各路將士,他們才是此戰最大的功臣!”
    好!
    漢武帝龍顏大悅,就等你這句話。
    要是再給你封的話,你就真成了異姓王!
    分給你的手下,那就是好的,這一下就可以順順利利的平了這筆軍功了。
    於是,漢武帝大筆一揮,封!大封!
    漢武帝高聲道:“此戰,凡是跟隨衛青殺敵者,皆有功勞!
    封,公孫敖,合騎侯!
    封,韓說,龍頟侯!
    封,公孫賀,南窌侯!
    封,李蔡,樂安侯!
    封,李沮,強弩侯!
    封,李息,關內侯!
    封,竇如意,特侯!
    封,李朔,涉軹侯!
    封,趙不虞,隨成侯!
    封,公孫戎奴,從平侯!”
    是的,因為衛青殺穿了匈奴右賢王,斬殺俘虜敵人一萬五千人,衛青功高難封,於是,漢武帝隻能封賞跟隨衛青一起出戰的將軍,一口氣封了10個侯!
    【這就是殺穿匈奴右賢王的功勞!】
    【如果加上衛青自己的侯上加侯,漢武帝一口氣就等於封了11個侯!】
    ..........
    ps
    明天,我會從衛青漠南之戰,李廣利天山之戰,兵力配置,戰損,兩個方麵對比,會得出一個更炸裂的結論。
    會解釋你們關心的,李廣利為什麽打贏了卻沒有撤出的問題,當數據對比之後,你們就一目了然的知道了為什麽。
    也就明白了,漢武帝到底需不需要名將。
    最後會給出一個非常詳細的數據對比,之後,就回歸到了秦文公。
    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