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匈奴還有兩王,是你們不知道的巨頭。
字數:10252 加入書籤
原來匈奴的兵力建製是這麽分配的,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匈奴單於到底有多恐怖?他一個人擁有的絕對兵力,超過了左賢王和右賢王加起來的總和!)
麽叫做集權?這才叫集權?要是李唐當年這麽搞,還有玄武門對逃嗎?他們要敢在玄武門對逃,唐高祖直接把他們倆都按死在玄武門!)
不得不說一句,人家匈奴算是學到了秦始皇製度的精髓了。)
那現在在看衛青的俘虜的一萬五千人,是不是含金量又得下跌一點?)
那肯定的了,我還以為匈奴的全部騎兵就五六萬呢,你給我整出了光匈奴中央軍,就超過了15萬!)
果然曆史不能細看,細看之下,將軍的作用的確是越來越小,雖然不是像諸葛亮說的,將軍無用,但真的用處也是比較有限的。)
…………
大唐。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急眼了,之前說到將軍無用論的時候,大家持有非常激烈的反對意見。
要不是這句話是諸葛亮說的,那網友的親切問候估計都能刷上幾萬條,跟這種人中門對狙。
可即使是諸葛亮說的,大多數網友也是不太同意的。
但經過對衛青的戰績分析,漢朝國力的分析,大家慢慢的,比較理性的看待了諸葛亮的將軍無用論,甚至有的人覺得諸葛亮還真是對的。
如今再看一看匈奴的情況,當了解匈奴的社會文化背景後,感覺諸葛亮的含金量還在提升啊!
這對他們非常不利。
房玄齡和杜如晦,近乎是用哀求的目光看向了範陽盧氏,“你們要是真輸了,我們就得被程咬金這個憨貨拉出去,洗茅廁了。”
“堂堂丞相去洗茅廁,我們還要不要臉?”
“我們合可是從出生就是人上人,怎麽能幹這種下等人幹的活呢?”
範陽盧氏的人也是額頭冒出了冷汗,他也是第1次聽到如此詳細的匈奴軍隊分析。
一時間竟沒有辦法反駁,隻能祈求,在曆史長河中,有其他史學天才能夠提出異議。
…………
北宋,
讀書人們發出了長長的“咦~~~~”聲,並且用關愛弱智的目光盯著司馬光。
仿佛在說。
“你就是這種水平嗎?”
“你還好意思跟史聖司馬遷相比!”
“你看看人家,都給你把匈奴的兵力分布圖寫出來了。”
“你還有什麽好說的?”
司馬光艱難的吞咽了一下唾沫,喉頭瘋狂蠕動,他不甘心這麽被嘲諷。
於是大腦瘋狂進行風暴,想要用自己豐富的史學知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快,他就眼睛一亮。
“你們不覺得匈奴的這種設置它有問題嗎?”
“左右賢王的兵力加起來基本上跟匈奴皇帝持平了!”
“博主說匈奴皇帝要集權,他怎麽集權呢?就是讓他的兩個部下,跟自己的兵權一樣?”
“如果這兩個部下造反的話,匈奴皇帝就得傷筋動骨!”
“這哪裏是秦始皇的三公九卿製呢?”
“這哪裏是秦始皇的集權呢?”
“這分明就是亂來。”
“這種設置存在著巨大的缺陷,而匈奴如果按照這種體製設置,那早就崩盤了”
“我就不相信匈奴的兒子不想著把他老爹幹下去,篡奪他爹的皇位,然後繼承他爹的小老婆。”
“而匈奴並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說明,博主的整個體係分析都是錯的!”
“你沒說他不對?”
讀書人聽得一愣一愣的,好像人家司馬光也沒錯,一語說中了,整個問題的核心點。
匈奴皇帝的確是不夠聰明的。
這裏就是有問題。
匈奴皇帝八萬騎兵,左右賢王加起來七萬,這不是五五開嗎?
看來司馬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這個問題他們之前怎麽沒有想到呢。
百姓們見到讀書人都覺得有道理,他們也就覺得更有道理,畢竟他們都沒有聽懂司馬光所闡述的邏輯。
司馬光見眾人不反對,感覺自己好像真贏了一樣,立刻傲嬌就把自己的觀點發到了彈幕中,等待眾人的膜拜。
…………
大秦,
秦始皇手指輕輕敲擊龍案,目光幽深的看向了自己的兒女們。
“現在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
“你們來說一說,博主說的對不對?”
“還有這個彈幕提出的疑問,有沒有說到點上?”
“事實到底如何呢?”
這一連三個問題,直接就把扶蘇給問懵了,因為他一個問題都回答不了。
他其實本身就不讚成這麽過度的集權,甚至連秦始皇的集權他都不讚成,更別說是比秦始皇還要集權的匈奴製度。
公子高則是眸光閃爍,思考一會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阿父,兒臣認為,人家的質疑沒有錯,匈奴設置了左右賢王,左右賢王的兵力,幾乎跟匈奴單於持平。”
“這就讓匈奴皇帝少了絕對的話語權。”
“這種設置,肯定是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始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總算有一個兒子可以上得了台麵。
秦始皇又問道:“寡人問你,是不是由此可以判斷,博主完全在胡扯!”
公子高一愣,這個問題更難了。
他心中天人交戰,司馬光的說法是對的,那肯定證明博主說的有問題。
但如果說博主說的是錯的,他又不太相信,畢竟博主都了解這麽清楚了,怎麽可能錯?
可這兩個人觀點相反,必定有一個人存在問題的。
就在公子高皺眉沉思的時候,贏陰嫚卻站了出來,笑著說:
“有沒有一種可能,博主說的沒錯,人家提出的疑問也沒有錯,大家都對。”
這怎麽可能?
淳於越瞬間就跳了出來,他本來就反對女人參政議政。
你一個公主不好好待在後宮,跑到前朝來幹什麽?
贏陰嫚見到這個老頑固,精致的鼻子哼了聲,不鹹不淡的說:
“怎麽沒有可能?或許是,博主沒有給你說一段重要的信息呢?”
“缺失了一段信息,你當然覺得這有問題!”
對呀!
公子高和胡亥激動的一拍大腿。
女人想法就是跟男人的思維不一樣。
有可能不是一個對一個錯,有可能是兩個人都對,兩個人都沒有說全信息而已。
秦始皇看向贏陰嫚的目光更加讚賞,雖然贏陰嫚提出的問題並不能證明,她比公子高聰明!但卻可以說,贏陰嫚看事情不會那麽絕對,願意相信自己,從沒有見過的事情。
這其實是一種思維模式的不同,就是不會去陷入自己的固化思維,她願意去接受傾聽自己認知之外的東西,承認自己的認知不可能覆蓋所有的世界。
當等到了自己認知中無法解釋的問題時,她讓你願意相信別人是對的,哪怕別人的兩個觀點是截然相反的,有可能都是能夠並存的!
這就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在治國中尤為重要!
治國不是像很多人想的,要不貴族受益,要不百姓受益,一方受益,隻能是一方受損。
比如,激進的貴族受益,也有可能導致,懶惰的貴族利益受損,並不一定非得是底層倒黴。
勤勞的百姓需要富裕,他們不用搶奪貴族的資源,還可以搶奪躺平了百姓的利益。
這就是發散式思維。
就在秦始皇思考的時候,淳於越等人也在相互討論,很多人還是不願意相信贏陰嫚的說法。
畢竟在他們的是非觀中,那就是非對與錯,非黑即白!
…………
彈幕中,很多現代的網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感覺人家說的沒錯,匈奴左右賢王的兵力加起來幾乎跟匈奴皇帝持平,匈奴單於怎麽來集權呢?)
這不科學,絕對的不科學,博主就是騙一騙外行,內行一眼就發現問題了!)
這次博主被打臉了吧,你這個製度設定的就不合理,匈奴要是這麽設定自己的中央集權,早就崩了好不好!)
博主,就等著你翻車了,你速度點,趕緊承認吧。)
嚇死我了,我還真以為匈奴有這麽強,我還真以為將軍沒多大用,結果你給我扯犢子呢!)
陳勇看著這些人的議論,歎了口氣。
【這就是對製度研究的不透徹。】
【在質疑匈奴有沒有進行這樣的製度建設之前?】
【你們有沒有考慮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匈奴是抄襲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大一統製度。】
【並且把秦始皇的三公九卿製度,給進行了本土化應用。】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
【我告訴你的,匈奴的權力體係中,他跟秦始皇的三公九卿對比,你不覺得缺了一個很重要的官職嗎?】
【缺少了一個重要的功能性部門嗎?】
缺官職嗎?缺少部門,哪個部門?)
有哪位屌大的,趕快說一說。)
咱們算一算就知道了,秦始皇的三公九卿製,最主要分的是三個權利,丞相的政權,元帥的兵權,還有最後一個是……我草,禦史大夫呢?)
對呀,匈奴有軍事委員會,政務委員會,神權委員會,可缺少了一個監察係統,就是禦史大夫所執掌的權力,監察委員會啊!)
不會吧,不會吧,難道匈奴還有神秘的力量沒有出現?)
如果匈奴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按照匈奴的尿性,這個人也有兵權的,那匈奴中央軍的數量又得往上漲,衛青的一萬五的戰果,含金量又得往下掉了!)
…………
大明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方孝孺死死地盯著天幕,他本來還想著看博主被人群嘲的好戲呢
怎麽博主說了一句話後,形勢又被逆轉了。
匈奴還有禦史大夫?
匈奴還有監察係統?
開什麽玩笑!
匈奴會玩的這麽高級嗎?
而且匈奴真的有的話,老夫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
他立刻在天幕中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都是亂扯!就不要給博主臉上貼金了,他在講解整個匈奴的製度建設時,就錯的一塌糊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匈奴根本就不是這樣,更不存在所謂的監察委員會,匈奴還懂監察?”
雖然他這麽篤定,但很多人心中已經開始發涼。
尤其是朱允文。
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這不會是真的吧?
......
與朱允炆有相同想法的人,那可不止一個人。
很多皇帝太子,大臣們,都在心裏瘋狂嘶吼,不會的,不會的。
他們不願意見到真正的現實。
可是,真相遠遠比謊言更加殘酷!
天幕中,那令人醒目的文字再次出現。
【相信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匈奴在抄襲秦始皇的三公九卿製時,我給你少說了一個重要的官位,就是:禦史大夫!】
【禦史大夫,就是皇帝,專門用來監察元帥和丞相的,屬於三公之一。】
【這個官職,就是防止他丞相和元帥用手中的權力來威脅到秦始皇的皇權!】
【你覺得匈奴皇帝會不會監視自己的兒子呢?】
【他真的放心把兵權毫無保留的交給兒子嗎?】
【那當然會了呀!】
【秦檜他們都不會把兵權完全交給嶽飛,更何況是比秦檜聰明一萬倍的犬戎的後代。】
【那匈奴是怎麽樣把這個禦史大夫的官職,把這個監察委員會,植入自己的權利體係中呢?】
【咱們看看匈奴皇帝的手段。】
匈奴·龍庭。
丞相看到了三公九卿的各個職能,然後對照了匈奴單於和他設計出來的官僚體係。
最後,他們把目光都不約而同的放在那,三公之一,禦史大夫的身上。
匈奴丞相問:“我王,這個官職咱們要不要呢?”
匈奴纏於哈哈大笑:
“廢話當然要了,這才是精華啊!”
“秦始皇能夠遙控兵權和政務,就靠這個啊!”
“把這個去掉,豈不是找死?”
丞相問:“我王,咱們也設置一個禦史大夫?”
匈奴單於哼了聲,“蠢貨!當然不能這麽幹,而是應該把設置兩個禦史大夫!”
“然後,把兩個禦使大夫,安插到左右兩大戰區去,讓他們如同本王的耳目,每時每刻的都監聽著左右兩大戰區的情報。”
“他們隻對本王負責,跟左右賢王平級,形成製衡監督的作用。”
“這樣,本王就可以完全掌控整個匈奴的中央權力!”
妙!
太妙了!
丞相心中無比敬佩,他們的大王不愧是曾經犬戎白狼王的後裔,這一份聰明才智,相信就連漢朝那位所謂布衣皇帝都不如。
咱們可是有傳承的!你一個泥腿子,半路出家,怎麽可能比得過我們這些真正的上古大族!
這一刻的丞相都驕傲不起來了。
【是的,很多人以為匈奴是一帝兩王。】
【其實錯了,匈奴真正的中央設置,是一帝四王!】
【匈奴還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組織,就是匈奴監察委員會。】
【匈奴監察委員會是由兩個人負責的,他們被匈奴命名為:左右穀蠡i)王!】
【左右穀蠡王,分別是左部大戰區和右部大戰區的副司令。】
【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監視左賢王和右賢王,防止他們謀朝篡位。】
【而左右穀蠡王,既然要對抗和監視左右賢王,所以他們手中必須也有兵權!】
【接下來,咱們看看他們手中的兵權有多少
左穀蠡王,監視的是左賢王,監視的是這位國之楚君,所以他就統領左部大戰區另一半的兵權,但為了分清主次,他的兵力要少於左賢王,所以左穀蠡王直屬的軍隊也是隸屬於中央序列,常規建製,3萬騎兵!
右穀蠡王監視的右賢王,他所統領的就是右部大戰區的一半兵權,直屬軍隊同樣也是隸屬於中央係列,常規建製,2萬騎兵!】
【匈奴一帝四王,也稱為一帝四角。】
【這種組織架構,構築起整個匈奴帝國,最為堅實中央權力基礎,從而拱衛匈奴的中央集權。】
【而他們總共統領著匈奴中央軍序列,擁有最強悍的中央軍,高達20萬精銳騎兵!】
【這才是匈奴最為恐怖的勢力,也是匈奴可以壓著漢朝打的最強大的資本!】
【現在你是不是覺得營銷號吹的,什麽漠南之戰,衛青摧毀了匈奴二分之一的勢力,有點可笑呢?】
【漢武帝要是靠著衛青這麽摧毀匈奴的話,他早就被匈奴給滅了!】
...........
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下一章更精彩,就是司馬遷怎麽陰陽衛青。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