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秦始皇的郡縣製度,是以什麽劃分的?

字數:9133   加入書籤

A+A-


    不是吧?古代郡縣的設置,竟然跟土地沒有半毛錢關係?這也太誇張了。【驚恐】)
    難道我學的都是假的嗎?雖然說郡縣的大小都不一樣,但不應該都是考慮地域因素嗎?這可是地緣政治的一部分啊。)
    無法理解,無法相信,無法接受,怎麽感覺我所了解到的曆史知識全都是錯的?)
    兄弟,不用這麽妄自菲薄,你覺得郡縣的設置跟土地沒有關係,這合理嗎?這就是扯淡。)
    我從來沒有聽過如此匪夷所思的東西,這不是常識,這叫反常識吧!)
    雖不明,但我有吃瓜,這又又又又是一個超出了我認知範圍的東西。)
    哈哈哈哈,真是笑死了,有些人瘋狂的黑我們秦始皇,結果連秦始皇的郡縣製度都不了解,博主說的果然沒有錯,很多人就是拋開事實隻輸出情緒,事實哪怕你多了解一點呢,這裏要說明一下,其實我也不了解!郡縣真的跟土地大小無關嗎?)
    彈幕區瞬間吵成了一片,畢竟這個玩意,給很多人的傳統認知都不一樣。
    他們在腦子裏隻有一個大大的黑人問號。
    …………
    大明
    崇禎眨著蠢萌蠢萌的眼睛,腦子陷入了一片混亂。
    郡縣的設置,真的跟土地沒關係嗎?
    那秦始皇的郡縣到底是怎麽設置的?
    他痛苦的揉著臉,感覺自己學到的所有知識,在天幕中被一點點的徹底給揚翻了。
    “怪不得朕不懂得治國呢,朕連所謂的基礎概念都不知道,甚至還都是相反的!”
    “那麽朕用這樣的知識去治國,豈不就是南轅北轍?”
    旁邊伺候他的配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老奴終於看到少爺開竅了呀!
    這句話憋在他心裏好久了,每次看到崇禎反向操作,太監的心裏都在滴血。
    但他不敢說也不敢問,前麵那位太監已經被崇禎給嘎了呀!
    …………
    大唐,
    程咬金瞪大的眼睛,使勁著撓著頭,他也被這樣的信息所驚呆了。
    “入他娘的,魏征,你們也太不要臉了吧,這種事情你們都敢亂說?”
    “郡縣設置是按照人口設置,完全跟土地沒有關係,這事你要是不知道,俺老程把腦袋擰下來給你當球踢。”
    大黑塔尉遲恭也是一臉的不可置信,這玩意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
    但他相信程咬金,程咬金說魏征這幫老陰貨知道,那就肯定知道。
    尉遲恭黑著一張臉,隻磨牙花子:
    “我決定了,以後就去程咬金家上茅廁,我累不死你們三個!”
    李承乾咆哮中的手已經攥的發白,目光如狼一樣盯著魏征:
    “我的好老師啊,你可真是會胡說八道!”
    “你告訴孤,你給孤是怎麽講的?”
    “現在你再來告訴孤,你給孤教的東西,是不是正確的?”
    “你給孤說郡縣的設置,主要是以地域來劃分,現在人家博主說,秦始皇的郡縣的設置,跟土地沒有半毛錢關係!”
    “來來來,張大你的狗眼好好看一看,這作何解釋?”
    李承乾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麽會被父皇如此看不上。
    感情自己學到的知識都有問題!
    父皇學到的可都是真的東西,那是祖父親自指導的,可他李承乾學的,都是這幫不要臉的讀書人忽悠的,是假的東西!
    那他的見識和眼界以及對事情的判斷,豈不是跟李世民剛好相反?
    一個太子跟皇帝的看法是相反的,你讓這個太子怎麽活?
    一張嘴,就好像為了反對皇帝而反對,兩句話,就能捅了李世民的肺管子。
    李世民能不厭惡他李承乾嗎?
    李承乾現在殺了魏征的心都有。
    魏征此刻低著頭,眼中滿是痛苦,他能不知道秦始皇的郡縣是怎麽設置的嗎?
    他太清楚了!
    正是因為清楚,所以要給別人亂說,這就是他們這些人存在的價值,愚君愚民!
    旁邊的科舉學子卻不服不憤,畢竟他們是沒有接觸到頂層知識的,他們的書評,跟後世的鍵盤俠簡直一模一樣。
    畢竟,他們就是大唐的鍵盤俠,就是世家門閥培養的喉舌,有人就喊道:
    “真是天大的笑話,郡縣,那都是按土地麵積來算,怎麽可能跟土地沒有關係?”
    “這符合人的常識嗎?“”
    “這都不是常識不常識的問題了,但凡是個正常的人,他讀了兩天書,他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想法?”
    “博主肯定是在危言聳聽!”
    這些人在瘋狂的叫囂,給魏征正名,也為世家門閥展現自己的價值。
    而且在他們心裏麵也是這麽認為的,郡縣的設置絕對是以土地來劃分的,土地以地域來設置,並且地域劃分的權重絕對超過了百分之五六十以上。
    至於所說的人口,那都是次要因素。
    你說完全沒關係,那肯定是有問題的,但你說關係超過了土地,那就是扯淡。
    一時間朝堂裏麵吵的不可開交,但魏征始終是一句話都不說,他是沒有想到,後世子孫竟然有人專門研究這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們怕不是瘋了吧。
    魏征低垂的眉眼中滿是憤怒。
    ……
    大明,
    朱棣帶著三個傻兒子一起把手攏在袖子,站在宮牆下,一起抬頭看天。
    看著看著,朱棣就給了老大朱高熾一個大逼鬥。
    “狗東西,你就是這樣騙你爹?”
    “人家博主都說了,郡縣的設置跟土地沒有關係,你卻說的剛剛相反,你到底是真不懂呢,還是裝不懂呢?”
    旁邊的老二朱高旭立刻接話:“爹,老大肯定是真傻,他打小就沒有我聰明。”
    一旁的老三朱高燧立刻怒罵:“狂妄!老二,你這點智商還夠評價老大嗎?要尊重事實,事實就是你們兩個都傻!”
    他娘的!為啥我的兒子就不能正常一點?
    朱棣一頭黑線,真想把這三個兒子按回到娘胎裏,回頭再造一下,一個比一個不靠譜,也就比朱允炆強一點,老朱家這是造了什麽孽啊!
    等到老二老三嘲諷完了之後,老大朱高熾才從驚愕中回過神來。
    他那堪比豬頭一樣的肥臉上顫抖的肥肉,顯示出了此刻的憤怒:
    “”爹,博主絕對錯了!”
    “哦,老大,你說說怎麽錯了?”
    朱棣用鷹視狼顧般的眼神,斜眼看著自己的傻兒子,今天要不說出個子醜寅卯來,他高低得給這小子上一頓竹筍炒肉。
    老大朱高熾擦著額頭上已經冒出的油膩汗珠,義正言辭的分析:
    “秦始皇的郡縣製度是怎麽設置的?這還不簡單嗎?看一看古籍就明白了。”
    “正所謂:五裏為一鄉,十鄉為一亭,十亭為一縣,十縣為一郡!”
    “由此可見,決定郡縣大小的,就是按照【裏】來劃分的!”
    “而諸侯地方一百裏,天子地方一千裏,那也是按照【裏】來劃分的。”
    “【裏】是什麽?就是土地的大小啊!”
    “你們現在還搞不明白嗎?”
    老大朱高熾越說略有底氣,尤其是看到了,老爹和兩個傻弟弟,那一臉迷茫的表情,朱高熾攏著袖子,也傲嬌的昂起頭來。
    用鼻孔看著三人,哼道:
    “無知!還學者人家治國,哼。”
    “哎,你這孫子?還抖起來了?”
    老二朱高煦罵罵咧咧了一句,然後就被老三朱高燧一腳給踹開了:“老大都成你孫子了,那咱爹豈不是成你兒子了?”
    去你娘的夯貨!
    朱棣滿頭黑線,照著兩人的屁股,一人就踹他一腳,把兩人踹了個狗啃屎。
    收拾完兩個兒子,心裏舒服了一點,朱棣也考慮老大的問題,他這個時候你也拿不準了,到底是博主說的有問題呢?還是老大家的在騙自己呢?
    可老大說的好像也沒錯,郡縣的設置是按照【裏】來決定的,而你應該就是按照地域的大小來決定的。
    他感覺到非常煩躁,治國就這麽難嗎?
    光是一個最基礎的概念,就如此南轅北轍?
    ……
    北宋,
    司馬光也在侃侃而談,他這回是真的抖起來了。
    手中的折扇一開一合,盡顯文士風流。
    “諸位,這次有人就要危言聳聽了,【裏】是什麽,你們都不清楚嗎?”
    “你家離縣城有沒有一裏地呢?”
    “這大家都應該清楚吧!”
    “【裏】就是長度單位,以長度而衡量地域的大小,是個人都清楚吧!”
    “有人竟然覺得?【裏】是用來衡量人口的單位。”
    “笑死人了!”
    這一次不用讀書人解釋了,百姓們都理解這個問題。
    因為他們嘴上最常出現的一個詞就叫【裏】,家裏離鎮子有多少裏地,鎮裏離縣裏有多少裏地。
    誰和誰的關係遠到了二裏地,這就是鄉間俚語,他們整天掛在嘴頭上的話。
    【裏】是長度單位,是表示距離的,這是所有人認知的共識。
    這跟人口有什麽關係呢?
    搞不懂。
    司馬光見到百姓們都認同自己,終於長出一口氣,然後在彈幕中瘋狂的噴博主。
    大罵博主,不懂還在硬裝。
    而他要為往聖繼絕學。
    …………
    哈哈哈哈笑死人了,看到沒?所有人都在質疑博主的這個觀點,還郡縣跟地域沒有半毛錢關係,你好好看看史書,好好研究一下專業的領域,也不至於說出這麽炸裂的言論!)
    就問你,十裏為一鄉,十鄉為一縣,十縣為一郡,這是不是秦朝時期設置的郡縣原則呢?)
    就問你,諸侯地方百裏,天子地方千裏,而你說的徐偃王地方五百裏,你自己說你自己說的這個理他是不是長度?)
    唉,博主終於翻車了,我隻能表示很同情,這種連基礎的概念都想要搞出點事情的人,就喜歡這麽標新立異,好像不標新立異,他就顯不出自己的能耐來。)
    現在大家都知道博主的水平了吧,這明顯就是不懂硬裝,來來來,博主趕快來出來解釋一下,告訴我,這個【裏】,它是不是長度?)
    因為這次的問題涉及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基礎概念,跟真實的曆史專業名詞的衝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陳勇看到的是鋪天蓋地的質疑聲音。
    他拿著桌子上的奶茶猛吸了一口,感覺這才無比舒爽,反對的人越多,越說明,這個問題需要講清楚。
    【是不是你們都覺得秦朝的設置,十裏為一亭,十亭為一鄉,十鄉為一縣。】
    【然後又看到了周禮上說的,諸侯地方百裏,天子地方一千裏】
    【然後就認為周禮中的【裏】,是長度單位,所以秦始皇的郡縣中的【裏】,也是長度單位?】
    【這明顯就是扯淡呀!】
    【因為你們根本就沒有了解到,史書記載秦始皇郡縣時候的前一句話。】
    【也就無法真正明白,秦始皇郡縣中的【裏】,他是一個什麽概念?】
    【是你們認為一裏地的【裏】嗎?是周禮中諸侯地方百裏的【裏】嗎?【裏】在郡縣中是作為衡量距離的單位嗎?】
    【根本就不是!】
    【你看看商鞅給你的什伍連坐製,怎麽定義【裏】,在秦始皇的郡縣製,又是你怎麽給你定義【裏】!你就明白了。】
    【兩者都在說:
    《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
    十什為一裏,
    百戶為一裏!
    十裏為一亭,十亭為一鄉,十鄉為一縣!》
    【那麽,什麽是【裏】呢?
    【裏】其實在郡縣之中,他是一個戶籍單位!
    是人口單位!
    一百戶人家,組成一個村落,被叫做一個【裏】
    【在秦始皇的郡縣製中,【裏】就是村子的意思,裏正就是村長!】
    【村子的大小,並不是因為由村子的麵積而決定,而是由村子裏麵有多少戶人家來決定的。】
    【一個村子也就一個【裏】,他標準的單位,就是擁有100戶人家的秦國底層最小的行政單位。】
    【所以郡縣製,就是以管控人口為基礎的設置原則,跟地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不光是秦朝的郡縣製這樣設置?漢朝也一樣,隋唐也一樣,明清更一樣!】
    【基本上,都是百戶為一【裏】!】
    【所以你們在看曆史的時候,完全就搞錯了一個概念,你們連什麽是戶籍單位,什麽是長度單位都沒分清楚。】
    【姬周時期,是分封製度,他們劃分行政區域,是按照麵積,按照地域來的,因為諸侯國是按封地大小來劃分的!
    但是,秦始皇的製度更加先進,他認為按照地域來劃分,會造成郡縣實力差距太大,無法做出統一有效的考核,所以,郡縣製度,其實就是一種標準化的過程。】
    【讓無序走向了有序,讓官吏的政績變成可以橫向對比的參考指標,這樣才能優勝劣汰。】
    【就你們這樣連基礎概念都搞不清楚的,還想去黑秦始皇的郡縣製度?】
    【趕緊洗洗睡吧!】
    【秦始皇都要氣的掀開棺材板,人家白紙黑字寫的那麽清楚,你們是一個字都不想看啊。】
    .............
    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
    下一章,就是揭曉匈奴如何抄襲秦始皇郡縣製度,以及匈奴的真正兵力。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