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你敢信,秦始皇也用了晉昭侯姬伯的國策!
字數:10446 加入書籤
兄弟們,我怎麽有種感覺,晉昭侯姬伯的這個計劃真的比晉文侯姬仇的那個要好呢?起碼從博弈的角度,晉昭侯姬伯這個才更有容錯率!)
別亂扯了,晉文侯姬仇那個叫快刀斬亂麻,但晉昭侯姬伯這個,明顯給了對方喘息之機。)
我也感覺晉昭侯姬伯這個不如晉文侯姬仇那個。)
有沒有可能,你們是把晉文侯姬仇的個人能力帶入進去了,下意識的認為晉文侯姬仇的那個才是對的,可如果拋開這兩個計策的設計者,你讓曆史中任何一個人去評價,我覺得大部分人應該會選擇近晉昭侯姬伯這個!因為晉昭侯的這個計策,他真的不吃個人能力,不吃操作啊。)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我也覺得晉昭侯姬伯這個比較穩妥,晉文侯姬仇那個屬於一波流,萬一使用一波流的時候損失太大,他會不會被周圍的強敵給帶走了呢?)
彈幕區中,大家都在各抒己見,一部分人覺得晉文侯姬仇那個絕對沒錯。
可另一部分人覺得晉昭侯姬伯的這個國策才更加穩妥。
畢竟直接推平晉國宗族,需要耗費的代價,實在是太恐怖了,搞不好,就是賭國運。
一時間爭論並沒有分出個高下來,尤其是,不要把晉文侯姬仇的個人能力帶入其中,那雙方的爭論就更加激烈了。
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反正覺得好像都挺有道理的。
………………
大秦,
扶蘇,胡亥,公子高,贏陰嫚,現在都感覺到十分為難。
因為這兩個辦法,利和弊都非常明顯。
秦始皇用手托著下巴,笑盈盈的問:
“爾等如果是晉昭侯姬伯,爾等覺得哪個計策更好呢?”
這一次,胡亥扶蘇他們可真不敢亂說了。
因為大秦所麵臨的問題,其實和當時的晉國一樣。
內憂外患。
而且內部的反對勢力還特別多,如何對付這些內部的反對勢力呢?
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尤其是在大秦朝堂中,隻要眼睛沒瞎的人,都知道秦始皇所用的策略,就是晉昭侯姬伯的那個!
是的,他們終於意識到不對勁了,秦始皇竟然選的都是晉昭侯姬伯的國策。
秦始皇並沒有把大秦中反對秦國的六國反對派,也就是六國貴族,強勢的一波斬盡殺絕。
而是,采取了溫和的辦法,準備一步步的蠶食同化。
淳於越他們趕緊出來,為晉昭侯姬伯搖旗呐喊,畢竟晉昭侯姬伯說的可是緩慢的吞並晉國宗族。
要是采用晉文侯姬仇那個國策,那秦始皇是不是應該把他們這些六國貴族全部一刀切了嗎?
還有他們這些儒家人,按照晉文侯姬仇的做法,既然選擇法家,那把儒家全部就得要幹掉。
媽耶,他們豈不是都要涼,這怎麽行?
“陛下,我們覺得晉文侯姬仇的做法太過於殘忍,不利於整個晉國的統一和團結。”
“晉昭侯姬伯才是明君雄主,他的做法以最小的代價,完成了晉國的統一,雖然從結果來看有點瑕疵,但這個計策是沒有問題的,應該是執行者能力不太行。”
“如果是陛下,絕對就沒有問題了。”
其他儒家人,也趕緊附和,堅定的支持晉昭侯姬伯的國策。
扶蘇現在的感覺就跟吃了一口蒼蠅一樣。
他不可置信地盯著這些儒家人,厲聲問道:
“之前你們可不是這樣告訴我的呀!”
是的,之前儒家人都在批判晉昭侯姬伯,覺得他無能!
怎麽現在已涉及到切身利益了,他們又換了一副嘴臉?
晉昭侯姬伯都被你們吹成神了。
這些人心中到底有沒有是非對錯?
儒家之人都不敢去看扶蘇,畢竟他們變臉的速度太快了,快得他們自己都反應不過來。
有人還是給自己辯解了兩句:
“公子,其實我們之前是受到了史書的影響,但經過博主的分析之後,我們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他的話還沒說完,臉上就被胡亥吐了一口痰,這人氣得要怒罵。
胡亥卻不冷不淡的說了一句:“我錯了!我都道歉了,都知錯能改了,你難道還要跟我過不去嗎?”
這人罵人的話當時就卡在了嗓子眼,難受的一逼。
…………
大漢,
陳平笑盈盈的盯著賈誼。
“賈誼才子不是要看破晉朝侯的錯誤嗎?”
“請吧!”
“給咱們講一講晉朝侯到底錯在了哪裏?”
這可是真正的治國大策辯論。
不說別的,就人家晉朝後的這一層博弈下來,你高低都得給人家點個讚。
因為人家提出了一個比晉文侯姬仇的計劃,戰損更小的計策。
從理論上來說,人家這個是絕對可行的。
而且,陳平再次提醒:
“秦始皇使用的就是晉朝侯的計策,秦始皇在對待六國貴族的處置上,也采用了這種相對於溫和的做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誼,你說話之前最好考慮清楚,不要把你們儒家那些弱智言論搬上來。”
“畢竟滿朝文武都聽著呢。”
“你賈誼要是真的想當一個腐儒的話,我們也是樂見其成的。”
陳平的話讓原本準備侃侃的賈誼瞬間閉了嘴。
這可不能再口嗨了,畢竟曆史上是真有人實踐過晉昭侯姬伯的策略。
而且使用者還是秦始皇。
你要說這個策略不好呢,你先考慮一下,秦始皇為什麽要用,難道你比秦始皇更懂得治國?
賈誼雖然可以怒斥秦始皇對百姓不好,但他可不敢懷疑秦始皇的治國能力。
賈誼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細密汗珠,認真的在心裏麵複盤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過了足足兩刻鍾時間,他才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晉昭侯姬伯的計策,是沒有多大問題。”
“可是肯定沒有考慮到晉國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
“他沒有考慮到當時的外部環境,對一定是這樣,周公魯公他們肯定插手了,秦國當時也插手了!”
“正是因為外部勢力的介入,才導致了這個計劃從可行變成了大錯特錯!”
“因為秦始皇時期,並沒有外部勢力可以參與到秦國的內政中?”
賈誼越說越興奮,感覺自己找到了真理的鑰匙。
旁邊的周勃都被說的認同了,他偷偷的用胳膊撞了一下陳平問,“他說的怎麽樣?”
陳平嗬嗬一笑:“純屬胡扯!”
周勃撲哧一聲就笑了,要說他在這個世界上最相信誰,他連劉邦都不會信,他隻相信陳平。
因為陳平是比劉邦更陰險的存在,而且陳平跟他周勃的利益那是高度捆綁。
賈誼聽到陳平的話,臉都黑了,“陳相,我怎麽就胡扯了?”
“既然你賈誼不信,那咱們就問一問呀。我說的你肯定也不相信,就讓後世子孫告訴你。”
陳平就把賈誼的回答發在了彈幕中。
…………
彈幕中看到這樣的回答,也有人表示了認同。
我覺得應該就是這樣的,晉昭侯姬伯的計策看起來不錯,但他崩盤就崩盤在了沒有考慮外部環境上。)
博主你說對不對?)
陳勇點點頭,
【對對對,你們怎麽是有自信覺得,晉昭侯姬伯連外部環境都不會考慮呢?】
【當時的局勢有多緊張呢?】
【召公,魯公,以及秦國都在忌憚晉國的強大。】
【他們就是當時禿子頭上的最大的虱子,誰不會惦記他們呢?】
【要是晉昭侯姬伯連這個都不考慮的話,那晉昭侯姬伯就根本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晉文侯姬仇高低得把他給廢了。】
【就算晉昭侯姬伯不去考慮,晉國的六卿都不考慮嗎?】
【這可是晉國君臣所有人聯合決策後的結果,所有六卿家族參與決策的,那是十幾甚至二十個家族啊,還有相關的專業參謀。】
【咱們來看一看晉昭侯姬伯,到底有沒有把這個考慮進去?】
晉國·翼城
大朝會開始了。
晉國的六卿家族帶著自己族內的專業人才,包括軍事,政治,經濟,以及策略專家,等各個方麵的謀士,全員到齊。
烏泱泱的上百人,跟晉昭侯姬伯來了一場策略推演。
六卿他們知道,這一次決策很重要,如果成功的話,晉國有王霸天下的可能。
如果輸了,晉國就會丟掉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而如果能王霸天下,他們每一個家族的實力就會膨脹至少十倍。
所以他們對這次事情非常的認真和慎重。
因此組建了一個團隊,讓這些手下站在專業的角度來反駁他們。
簡稱找麻煩。
找漏洞。
正所謂一人計短多人計長。
要讓這些人來從各個角度論證,晉昭侯姬伯的計劃是否存在缺陷。
畢竟,他們可是放棄了晉文侯姬仇的國策,所有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比晉文侯姬仇更聰明。
因此,他們格外的小心,生怕聰明反被聰明誤。
首先一個專業人士就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主君,各位公卿大人,得罪了,臣認為:主君所提出的決策,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考慮到他國的威脅。”
“如果,秦國,申國,以及東部的召公魯公等諸侯國,他們要跟晉國宗族聯手起來對付我們呢?”
“我們晉國就會與世皆敵。”
“還不如選擇先主的計劃,來一個迅雷不及掩耳,付出點代價,一勞永逸。”
這一個問題提出來,晉國六卿的臉都變了。
因為這個問題,是個人都能想到,也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他們都看向了晉昭侯姬伯,意思是這可是你想出來的問題,你得給咱找出解決之道啊。
晉昭侯姬伯哈哈大笑:
“你們以為孤想了4年的計劃,連這個最基礎的漏洞,都沒有考慮到嗎?”
“孤來訴你們,你們想的這個純屬多餘了!”
“召公,魯公等東部諸侯,甚至是嬴秦,申侯,等西部諸侯,他們絕對不會參與到這一場爭鬥中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什麽呢?秦文公,召公,魯公等人為什麽要放過這個機會呢?主君是否想得太過於簡單了?
當時那人就很不客氣的反駁,就連六卿都覺得想當然了。
晉昭侯姬伯沒有生氣,畢竟這是在討論國事,他要用這些反對的聲音來提高自己,在晉國臣民中的威信。
晉昭侯姬伯站起來,對著眾人說:
“第一,不管是秦國還是周公,魯公他們,最想看到的結果是什麽?”
“其實就是孤跟晉國宗族開戰,而不是進行政治博弈。”
“因為隻有開戰,損失的才是真正的國力。”
“政治博弈,隻不過是把錢從左邊口袋放到了右邊而已。”
“開戰,才會讓錢糧人口真正的徹底消失。”
“所以呢,秦國他們如果幫助姬成師,給他各種援助那姬成師的實力,慢慢的趕上了孤之後,你覺得孤和姬成師還會開戰嗎?”
“不會的,勢力對等,孤不會開戰,姬成師更不會。”
“因為都怕死!”
“如果不開戰,隻是處於對峙狀態,晉國的實力仍然是諸侯中第一霸主!仍然可以絕對壓製秦國和周公,魯公他們。”
“如果你們是這些諸侯國,你們是願意看到晉國大麵積的開戰,還是隻是這樣不溫不火的對峙呢?”
晉國六卿頓時眼睛一亮。
晉昭侯姬伯說的太有道理了。
【對,這裏就要普及一個基礎改變。】
【古代的政治博弈,勢力對峙,是不會對國力有多大損傷的,因為這是資源從一個派係轉移到了另一個派係手中,資源會轉移,但不會消失,損失的隻是一些摩擦成本,在國力的這個體量中,可以忽略不計。】
【而戰爭,才是國力真正損失的行為,因為,戰爭會死人,戰爭對錢糧的消耗是成倍增加,戰爭會摧毀房屋農田等基礎設置,戰爭會耽誤生產,戰爭會損耗戰馬,戰車,兵器等,所以,戰爭才會真正的讓國力損失。】
看到眾人明白,晉昭侯姬伯笑著說:
“所以,秦國召公魯公,什麽時候才會參與到晉國內鬥呢?”
“那就是到真正開戰那一天,那個時候,才是他們真正介入的時候,因為戰爭一旦開啟,就很難停戰,必須分出個生死來。”
“那個時候他們才會真正的介入戰爭,援助給姬成師大量戰爭物資,甚至直接派兵,他們要的就是晉國爆發大規模的內戰,而且,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好。”
“那你覺得,秦國以及召公,魯公,他們要援助的話,是在開始的時候援助好呢?”
“還是在戰爭爆發之後,在援助好呢?”
“甚至,為了能夠讓戰爭爆發,他們會想辦法壓製姬成師,讓孤可以安心去打姬成師!”
“為的,就是讓戰爭開啟!”
晉昭侯姬伯說完,六卿們紛紛點頭。
如果是他們的話,他們最願意看到的就是晉國內部爆發大規模的內戰。
隻要內戰一爆發,晉國真刀真槍的幹一場。
正所謂槍炮一響黃金萬兩,晉國的實力就會呈直線下滑,府庫中的糧草就會野草一樣瘋狂燃燒。
不管是誰贏了,到最後,晉國的國力就會衰退一大截,甚至被打成了白地。
到那個時候,不管是秦國還是周公,魯公他們,甚至都能夠來侵占建國的土地。
【這才是晉昭侯姬伯的真正水平,】
【通過了充分的論證之後。】
【最後得出了秦國等人對晉國的博弈。】
【博弈出秦國以及召公魯公他們,是否會對姬成師進行援助的兩個選擇。】
【選擇一:援助,
利益:是讓晉國繼續陷入二元對峙狀態。
風險:雖然處於二元對峙,但是,晉國的國力卻沒有遭到任何損失。
而處於二元對峙時,晉國仍然在進行深刻的社會改革,晉國的國力還是持續向上飆升。】
【選擇2:不援助姬成師,坐等,晉昭侯姬伯爆發覆滅晉國宗族的戰爭。
利益:隻要不參與到晉國的內政中,晉昭侯姬伯一定會發動對晉國宗族的殲滅戰,從政治博弈轉變為晉國全麵內戰。
當晉國內戰爆發之後,晉國的國力一定會損失。
秦國那個時候在參與到內戰中,不但可以給姬成師售賣各種軍事物資,大發戰爭財。
還可以進行外部幹涉,讓晉國的內戰規模擴大,甚至一舉毀滅晉國,
從而,獲得利益的最大化。
風險:
秦國,召公魯公,他們唯一的風險就是,姬成師太廢,連晉昭侯姬伯攻打他們的第一波都撐不住。
連援軍都沒有等到,姬成是就被晉昭侯姬伯給滅了,從而讓晉國內戰提前結束,但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因為姬成師再蠢也知道,去到了曲沃之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建造巨城,用於防禦,他知道自己守住了,才能獲得秦國等人的支持,才有反擊的機會。】
【那麽現在你覺得,晉昭侯姬伯的這個計策,他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如果錯了,錯在哪裏?】
..........
求催更,求免費的為愛發電。
喜歡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請大家收藏:()正史比野史還野,李世民崩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