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父子出征
字數:2810 加入書籤
蔡琰拉著兒子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捷兒,這是汝成為太子的必經之路。陛下心目中的太子,要文武雙全,汝隻有在軍中曆練,立下軍功,才能得到陛下的認可。相信母妃,這對你來說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成長。”她的眼神中滿是慈愛和期望,希望兒子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
蔡邕也在一旁說道:“捷兒,汝母妃說得對。汝不能一直躲在溫室裏,隻有經曆風雨,才能真正成長起來。吾等會在背後支持汝,放心去吧。”
羅捷看著外祖母和母親堅定的眼神,心中的抵觸漸漸消散,他握緊拳頭,點了點頭,“外祖父、母親,吾明白了,吾會努力的。”他的眼神中露出堅定的光芒,似乎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蔡邕隨即說道“眼下就是機會,陛下準備禦駕親征,出兵鮮卑,捷兒汝主動去向陛下請命吧!
羅捷定了定眼神,回應道“吾著就去。”
…………
不一會兒,羅捷便來到禦書房外,而此刻,禦書房內,檀香嫋嫋,羅彥伏案批閱奏折,案頭堆積如山的文書似是訴說著朝中諸事繁雜。朱筆在奏折上落下,勾勒出或肯定或否定的批語,窗外暮色漸濃,卻也未能讓這位天子停下手中的工作。
“父皇。”一聲沉穩的呼喚打破了禦書房內的寂靜。羅彥抬眼望去,隻見大皇子羅捷身著一襲藏青錦袍,身姿挺拔地立於書房門口。他的麵容俊朗,眉眼間透著堅毅,又有著少年人特有的英氣,與羅彥有幾分相似。
羅彥放下手中朱筆,微微頷首,示意羅捷進來。羅捷穩步上前,在禦案前站定,行禮之後,目光灼灼地看向羅彥,聲音堅定:“父皇,兒臣今日前來,是想主動請纓,隨父皇出征鮮卑。兒臣聽聞鮮卑軻比能集結了三十萬騎兵,心中難安,願為父皇分憂,為吾大新江山社稷盡一份力。”
羅彥聞言,眼神微微一凝,上下打量著眼前的兒子,緩緩開口:“這主意,是汝自己的意思,還是汝母妃攛掇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審視,帝王心思難測,羅彥要確定自己這個大兒子的心性。
羅捷心中一緊,卻並未慌亂,挺直脊背,語氣誠懇:“回父皇,這確是兒臣自己的想法。兒臣自幼熟讀兵書,心懷壯誌,渴望能在戰場上一展身手,為父皇和吾朝立下戰功,絕無他人指使。”他的眼神中滿是真誠與堅定,試圖讓父皇相信自己的決心。
羅彥輕輕摩挲著案上的鎮紙,沉吟片刻,說道:“捷兒,汝可知軍中生活的艱苦?風餐露宿是常事,戰場上刀劍無眼,稍有不慎便會丟了性命。每日行軍趕路,疲憊不堪,還要麵對敵人的狡猾與凶狠。這可不是汝在宮中讀書寫字,能輕鬆應對的。”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憂慮,作為父親,他自然不希望兒子去冒險。
羅捷的臉色微微一變,想到戰場上的殘酷景象,心中難免生出一絲畏懼。但很快,他又想起自己心中的抱負,想起百姓因戰事受苦,眼神重新變得堅定:“父皇,兒臣知曉軍中艱苦,也明白其中危險。但兒臣既為皇子,便應當承擔起保家衛國的責任。兒臣不怕吃苦,更不懼危險。兒臣願在戰場上曆練,積累經驗,日後能更好地為父皇分憂。”
羅彥看著兒子眼中的堅定,心中既欣慰又擔憂。欣慰的是兒子有如此誌向和勇氣,擔憂的是戰場上瞬息萬變,不知兒子能否平安歸來。他歎了口氣,說道:“捷兒,汝有這份心,父皇很是欣慰。但這戰事非比尋常,鮮卑人驍勇善戰,詭計多端,汝當真有把握?”
羅捷握緊拳頭,向前一步,說道:“父皇,兒臣雖無實戰經驗,但兒臣會虛心向軍中將領學習。兒臣相信,隻要有必勝的信念,有將士們的齊心協力,定能擊退鮮卑,凱旋而歸。”
羅彥沉默良久,目光深邃地凝視著羅捷,似是要將他的內心看穿。最終,他緩緩點了點頭,道:“好,既然汝心意已決,父皇便準了。但汝要記住,戰場上不可衝動,一切聽從主帥指揮。要以主帥命令為重,務必保證不可任性,更不可以身份壓人。”
羅捷心中大喜,連忙跪下叩首:“謝父皇!兒臣定不負父皇期望,定當奮勇殺敵,為吾朝揚威!”
羅彥看著眼前意氣風發的兒子,伸手將他扶起,語重心長道:“去吧,做好準備。明日,朕便下旨,讓汝隨軍出征。”
羅捷起身,再次行禮,眼中滿是興奮與期待:“兒臣告退,兒臣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
轉眼半月過去,今日,洛陽城朱雀門前,旌旗蔽日。玄色纛旗上繡著的蟠龍吞日紋在風中獵獵作響,二十萬中央集團軍將士如黑雲壓城,將青石板路碾得震顫不已。羅彥身披玄金錯銀的螭紋戰甲,腰間懸掛著特製的佩刀折射出冷冽寒光,他勒住白龍駒,目光掃過城牆下送別的人群。
蔡琰攥著披風的指尖微微發白,目光追隨著騎在棗紅馬上的羅捷。少年將軍身姿挺拔如鬆,銀槍上的紅纓卻似浸透鮮血般刺目。她耳畔回響著昨夜羅捷說的“不破北疆誓不還”,喉間泛起苦澀。
“姐姐莫要憂心。”甄薑的月白廣袖拂過蔡琰肩頭,溫熱的手覆上她冰涼的手背,“捷兒雖然未涉足戰爭,有陛下在,一切都會平安順利的。”
蔡琰望著遠處逐漸模糊的身影,城樓上的更鼓聲驚起一群寒鴉。“當年陛下第一次出征時,吾等還在摘庭院裏的桂花。”她聲音發顫,“如今卻要看著至親之人奔赴沙場......”話音未落,一陣朔風卷著黃沙撲麵而來,將未說完的話吹散在天際。
城牆上突然響起號角聲,羅彥的聲音穿透雲層道:“凱旋之日,朕與諸君痛飲三百杯!”震天動地的“萬歲”聲中,蔡琰看見羅捷回首望來,他高舉的銀槍在陽光下劃出一道白虹,那道光芒刺痛了她的眼,淚水終於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