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鮮卑事宜
字數:2897 加入書籤
中軍大營內,氣氛熱烈而歡騰。天子羅彥高坐主位,與呂布、張繡、徐庶、徐晃,還有剛剛相認的兒子羅凡等一眾將領歡聚一堂。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洋溢著勝利喜悅的麵龐。
張繡率先起身,臉上滿是自豪之色,抱拳大聲說道:“陛下,此番大戰,吾軍繳獲頗豐,共獲得戰馬四萬五千匹,其他物資更是數不勝數!”
羅彥聽聞,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滿意地點了點頭。他轉頭看向羅凡,眼中滿是驕傲與讚賞,說道:“此番能獲此大勝,多虧了朕的兒子羅凡。他單槍匹馬,在萬軍之中斬殺了軻比能,一舉扭轉戰局,讓吾新軍反敗為勝,這首功非他莫屬啊!”
眾將領紛紛點頭,對羅凡投以敬佩的目光,營帳內頓時響起一陣議論聲。大家對羅凡的英勇讚不絕口,羅凡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謙遜地笑著。
不一會兒,營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張遼一臉慶喜地走了進來。他大步流星地走到營帳中央,單膝跪地,說道:“陛下,末將回來了!”
羅彥目光炯炯地看著張遼,急切地詢問:“情況如何?”其他將領也紛紛將目光投向張遼,滿心期待著他的回應。
張遼站起身來,神色振奮地說道:“末將追殺鮮卑騎兵五十裏,一路勢如破竹,斬殺敵軍一萬二千人,生擒三萬六千人,還繳獲戰馬三萬三千匹!”
眾人聞言,頓時滿臉紅光,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營帳內再次響起一陣熱烈的議論聲,大家為這輝煌的戰果而歡呼雀躍。
羅彥滿心歡喜,大手一揮,大聲下令:“今晚犒賞三軍!讓將士們盡情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眾人聞言,大喜過望,齊聲高呼:“陛下萬歲!”隨即,傳令兵迅速將命令傳達下去。
…………
翌日,晨光透過營帳的縫隙灑在地上,羅彥和徐庶以及羅凡正在中軍大營商議軍情。羅彥眉頭微皺,說道:“如今鮮卑大敗,吾軍雖勝,但接下來該如何行事,還需仔細斟酌。”
徐庶輕撫胡須,沉思片刻後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如今軻比能雖然身死,鮮卑元氣大傷,可依舊還有幾十萬善戰之士,可若是處置不當,恐再生禍端。”
羅凡微微皺眉,目光堅定地說道:“父皇,軍師,兒臣以為,此時當以安撫為主,同時削弱鮮卑的實力,以防後患。”
就在這時,營外守衛送來密信,稱是鮮卑各部落派人送來的。羅彥打開一看,內容是鮮卑各部落選擇歸降。羅彥將信遞給徐庶和羅凡,三人一番商議,都認為接受鮮卑投降,對大新帝國利益更大。
羅彥微微點頭,隨即問道:“既如此,那接下來該如何安置鮮卑各部落?若處理不當,怕是很快又會生禍端。”
羅凡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說道:“父皇,兒臣建議,將鮮卑分散而製,可仿照中原郡縣製。讓此番參與戰爭的鮮卑青壯接受懲罰,讓他們參與修建城池、關口,為期三年,三年後便可以回去。如此,給他們看到希望,他們便不會輕易反抗。同時,必須禁止鮮卑養馬,違令者嚴懲不貸。另外,對於鮮卑的年輕女子,可打著選宮女的名義,強製她們進入中原,與吾大新男子通婚。這樣一來,既能減少鮮卑女子的數量,降低他們的出生率,數年之後,鮮卑人口必然大幅下降,又能引發他們內部爭鬥。”
羅彥聞言,眼睛一亮,心中大喜,讚歎道:“此策略甚妙!實在是太絕了!既安撫了鮮卑,又能從根本上削弱他們的實力。”
徐庶也點頭稱讚:“此方略確實不錯,隻是執行起來,必然困難重重。鮮卑各部落恐怕不會輕易就範。”
羅凡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軍師所言極是,但咱們可循序漸進。他們既已向吾大新歸降,咱們便可借機收繳他們的馬匹和武器,逐步實施這些舉措……”
羅彥聽後,覺得此計可行,目光中滿是讚賞地看著羅凡。徐庶也不禁誇獎道:“五皇子睿智,考慮周全,實乃大新之福啊!”
隨即羅彥便傳令下去:“明日讓各部落首領來中軍大營,接受他們的歸降。”
…………
翌日,陽光灑滿大地。鮮卑慕容部、拓跋部、宇文部等大大小小各部落的首領,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歸降的誠意,緩緩來到新軍中軍大營。他們身著各自部落的服飾,神色恭敬又帶著一絲畏懼。
中軍大營外,大新帝國的將士們整齊排列,鎧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冰冷的光,彰顯著勝利者的威嚴。鮮卑各部落首領們在士兵的引領下,走進大營。
營帳內,羅彥高坐主位,神色威嚴而莊重。徐庶和羅凡站在一旁,目光審視著這些前來歸降的部落首領。
鮮卑各部落首領們進入營帳後,紛紛跪地,為首的慕容部首領說道:“陛下,吾慕容部落願誠心歸降大新帝國,從此聽從陛下調遣,永不反叛。”其他首領也紛紛附和:“願歸降陛下!”
羅彥看著他們,神色平靜,緩緩說道:“爾等既已決定歸降,朕自不會虧待汝等。但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汝等需遵守我大新的律法。”
慕容部首領連忙說道:“陛下放心,吾等必定遵守。”
羅彥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汝等各部落,將參與此次戰爭的青壯派出來,參與修建城池、關口,為期三年,算是對爾等此番與大新交戰的懲罰,這期間,會給汝等提供食物和住所。爾等不會有意見吧!”
眾首領聞言,心中雖有猶豫,讓青壯去修建城池和關隘,他們自然不願,可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自然也不敢違抗,還好隻有三年時間,隨即,眾部落首領們相互對視一樣,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無奈,隻得應道:“謹遵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