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趙佶苦衷
字數:6137 加入書籤
鄭斯文聽宋徽宗如此來講,笑聲嗬嗬道:“後世人看見太上皇的影像全都樂得合不攏嘴,當然也有罵的,說你一生愛女人、腐敗無能,是亡國的罪魁禍首!”
宋徽宗頓了一下慷慨激昂道:“罵得好,寡人在位時做了不少錯事,尤其是遴選接班人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要是不選趙恒而選趙楷,金兵也不至於攻破汴梁,而讓宮廷大臣皇子帝姬上萬人被金兵押解到軍營活受罪!”
毋容置否,宋徽宗對長子趙桓繼位十分不滿意;但宋朝是皇帝和臣子共天下的社會,宋徽宗不立長子而立三子王公大臣這一關自然過不去;在群臣的呼聲中,趙恒繼位,宋徽宗盡管不滿意可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趙恒如願以償地做了皇上,可是他也難左右身邊的大臣;金兵入侵後趙恒的皇令朝立夕改,自己最終成為金將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砧板上的魚腩;作為父親的宋徽宗也不得不入金營陪伴兒子;還被完顏宗翰諷刺為“昏德公”。
宋徽宗隻能在心中詛罵完顏宗翰:“你懂你娘的腳後跟,本皇命令信臣童貫配合大將軍王厚奪取西番數州時;你可能還在黑龍江上捕魚逮蟹!”
北宋實行一係列較為完善的官僚製度,如三省六部製;這些製度在一定程度上對皇權有製約作用,決策過程中臣子能夠通過正規的官僚程序參與討論和決策。
例如,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宰相有權對皇帝的決策提出不同意見;若皇帝的旨意不符合製度或有不合理之處,臣子可以據理力爭。
台諫製度在宋朝也較為發達,台諫官員可以對朝政得失、官員任免乃至皇帝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批評。
他們有權上疏彈劾大臣,甚至可以對皇帝的決策進行諫諍,這使得皇帝在決策時需要考慮到臣子和輿論的意見,不能完全獨斷專行。
宋朝重文輕武,文化氛圍較為寬鬆,士大夫階層地位較高;儒家思想在宋朝得到進一步發展,強調君臣共治天下的理念。
士大夫們以天下為己任,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參與國家治理。
皇帝也較為尊重士大夫的意見,如宋太祖曾立下誓碑,要求後世子孫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
這種文化氛圍和政治傳統使得臣子能夠更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國家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形成了一種皇帝與臣子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麵。
宋朝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民間力量逐漸壯大。在經濟領域,商人、手工業者等群體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他們的利益訴求也需要得到政府的關注和重視。
臣子們在製定經濟政策時,需要考慮到社會各階層的利益,不能僅僅從皇帝個人或皇室的利益出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天下”的特點,即皇帝和臣子需要共同關注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以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宋徽宗在長子趙恒小的時候就不賞識他,覺得其木訥、遲鈍不活泛;趙佶親睞的是三皇子趙楷。
趙楷的母親是王貴妃,在後宮嬪妃中地位顯赫;母憑子貴更是尊貴無比。
作為宋徽宗三皇子的趙楷自然因母親的地位,從小就不曾受到半點委屈;但也沒養成大多皇子驕奢淫逸的種種惡習。
趙楷從小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深得宋徽宗的寵愛,自然也得到宋徽宗的諄諄教誨。
在皇城中,皇子們的學習都由專門的老師教授,這些老師都是萬裏挑一,滿腹經綸的大儒;如此得天獨厚的學習環境,讓趙楷如父親一樣富有才情,吟詩作對是信手拈來,連琴棋書畫都頗有研究。
宋徽宗見趙楷聰明伶俐,又才華橫溢,對他尤為青睞;先封趙楷為魏國公,後又封他為晉高密郡王、嘉王。
趙楷長大成人後宋徽宗又破格授予他太傅尊號,可謂是小小年紀就名利雙收;隨後趙楷又官拜提舉皇城司,可隨意出入禁省;足以可見,宋徽宗對趙楷是寄予厚望,要將他培養成接班人。
趙楷也沒辜負父親的期望,麵對接踵而至的榮譽,表麵上欣然接受,實則心有不甘。
父親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母親是寵冠六宮的貴妃,這些官爵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唾手可得;趙楷不滿足於此,他的真才實學並不能得到真正體現。
可在古代,皇子們生來就不需考取功名,更無需爭名奪利,甚至太子之位在他們出生之時就已內定。
正是如此特殊的身份,他們被禁止科考,因為他們參加科考對其它學子毫無公平可言,官員們為巴結奉承會一路開綠燈;另外,唯恐龍顏大怒招來殺身之禍,官員們定會偏袒皇子這邊;普天下的學子們寒窗苦讀隻為一舉成名。
若皇子們來跟天下讀書人爭個高下,簡直讓天下當做笑料;那些讀書人定會表示強烈抗議,皇子還會被人指手畫腳難免詬病。
詬病皇子的流言蜚語傳到皇城中,不僅有損帝王之家的威嚴,還讓皇子的心靈受到重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出於自身考慮,從古至今,皇子們都不會參加科舉考試;然而趙楷則偏要與眾不同,他吟詩作到身邊不少人的誇讚,但他並沒辦法驗證自己多麽有才能。
身邊人有多少誇讚是實話更無從知曉,而趙楷身份特殊根本無法參加科舉考試;為證明自己的才能有多高,趙楷決定一試。
他想讓自己堂而皇之去考試肯定行不通,思索再三,暗中化名參加考試。
公元1118年,北宋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如期舉行,趙楷喬裝打扮成普通學子,同時給自己改名換姓,科舉考試全程都無人知道他是皇帝的第三皇子。
改卷之時又被蒙上名字更不知哪張試卷是趙楷所寫,趙楷暗喜這下自己的才能在公平公正下可得到驗證。
果不其然,趙楷多年勤奮刻苦所學在沒人幫襯的情況下過五關斬六將順利考進殿試;在殿試中,趙楷才思敏捷,答題獨具一格。
古時殿試同樣是筆試,皇帝在整場考試中都不曾露麵,更無法認出趙楷混在眾考生中考試。
待殿試結果公布之時,趙楷奪得頭魁成為名副其實的狀元;他得知後欣喜若狂,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悉數告訴給宋徽宗。
宋徽宗聽聞自己的兒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取狀元,頓覺臉上倍加光彩,又為自己的藝術造詣後繼有人甚感欣慰。
可轉念一想,皇子中舉讓天下人知道定會帶來眾多非議,說出去也無人相信趙楷是憑借自己的能力考中狀元,還會有很多人指責趙楷身為皇子和天下讀書人爭功名。
無奈之下,宋徽宗唯有忍痛割愛將狀元之位拱手讓給第二名的榜眼,而趙楷委曲求全成為榜眼。
在天下人看來,趙楷隻考上榜眼,實際上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子狀元。
那年趙楷才17歲,頂替他的那位狀元已29歲,在當時趙楷年歲尚小,未來可期。
趙楷沒有被立為皇儲是宋徽宗一生的大痛,不看好的趙恒卻輕而易舉登上皇位,徽宗也是無可奈何。
趙桓是宋徽宗趙佶的長子,母親顯恭皇後王氏;趙桓與父親趙佶的性情愛好大異其趣,徽宗風流倜儻,趙桓舉止拘謹;徽宗多才多藝,趙楷聲技音樂一無所好。
徽宗以“好色”聞名,趙桓“不邇聲色”;徽宗不愛趙桓,趙桓對徽宗的所作所為也看法頗多;徽宗寵信宦官與佞幸,趙桓“每不平諸幸臣之恣橫”。
徽宗崇道抑佛,趙桓很不讚同,“上殿爭之”;徽宗窮奢極欲,趙桓在東宮則號稱“恭儉之德,聞於天下”;他下令擊碎琉璃器,固然直接針對蔡京,其矛頭分明間接指向父皇。
高強、李文在宋徽宗與馬超、鄭斯文談話時,一絲不苟地進行現場直播;手機屏幕上彈幕風起:
【網名天下為公:宋徽宗能將兒子的狀元降為榜眼,很能說明他是一個明君;試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是一種什麽境界?】
【網名牛大力:宋徽宗在位時不管從經濟,還是從國土疆域,都是有宋一降最強大的;隻可惜遇到一個不講理的鄰邦,這個鄰邦隻認武力不講友情,使注重仁義禮智信的王朝從巔峰到衰落來得太快,短短8年間就走上亡國之路;充分說明趙匡胤建國初衷施行的重文輕武國策是偏執的,他隻知道十分輕鬆而且痛快的‘杯酒奪兵權’,哪知道給後代子孫挖了亡國的陷坑。】
【網名調笑人世:鄭小哥鄭斯文),你不是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全在看直播嗎?那你問問趙匡胤,他現在是什麽心境,對自己的後代如何評價!】
【趙匡胤的頭像在智能手機上閃了幾下罵道:哪個小子放冷屁?告訴你,趙佶不是趙匡胤的後代,趙光義才是他先祖;不是朕的後代朕不做評價。】
【網名驚魂:趙爺爺是不是還記仇‘燭光斧影’?趙光義沒有踐行兄終弟及的遺訓,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您老人家就不要記仇在心中了!】
【趙匡胤詛罵:去你娘的葫蘆頭,朕49歲日如中天的年齡見了閻王;兄弟和兒子一個個沒有善終的這正常嗎?造成這種局勢的全是趙光義那廝,趙光義從害死兄長奪取了權利傳給後代;叫朕說北宋滅亡那是活該。】
【網名要講禮:趙爺爺這樣說就有點不講道理,後輩也損你幾句:當年你弄了個黃袍加身,奪了人家7歲柴宗訓和符太後的皇權,好意思來說別人?小子知道你做了皇帝後沒有得到正統的傳國玉璽,而宋徽宗上麵講的玉璽是你製作的是不是?】
【趙匡胤:是朕製造的又如何?朕沒有傷害一兵一卒和一個百姓,建立了大宋難道不好!】
【網名驢頭馬嘴:喂喂喂,大家不要扯得太遠了,我們還是說宋徽宗吧。】
【北美靚哥: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由於前幾任皇帝的辛勤付出,到了宋徽宗即位時,宋朝的經濟發展到巔峰,國民收入水平之高是曆史之最;《清明上河圖》就是真實的寫照,除了經濟,國土疆域也達到最大。北宋從宋太祖開始,曆代皇帝都在不斷開疆拓土,宋哲宗時期的宰相章惇十分務實;先是拿下西南,將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貴州東北、廣西西部全納入宋朝版圖,隨後又攻滅吐蕃,奪取橫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中華巨龍:宋徽宗時宋朝疆域比建國初期大了很多,公元1118年春天,宋朝派人渡海前往金國,共同商議進攻遼國事宜。在北宋與金國的雙重夾擊下,強大無比的遼國很快潰不成軍,北宋趁機收回燕雲十六州。但女真人不講信譽,掠走燕雲十六州不少人口,還扣下了營、平、欒三州不歸還北宋。】
【一隻知了:樓上此君是不是信口雌黃,我是00後小萌新,怎麽沒有聽說過燕雲十六州被宋徽宗收回來?你是不是在編造故事,為亡國皇帝鳴冤叫屈!】
【中華巨龍:小子你去查閱北宋史料啊!正統的北宋史料是元朝人寫的,有好多糟粕,最好去看宋人的筆記或者野史,定會明白真相。】
【北美靚哥:北宋盡管沒有將燕雲十六州全部收回來,但宋徽宗奪回十三州已經比他的前輩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神宗強出好幾倍。宋太宗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發動了兩次北伐戰爭,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宋徽宗奪回燕雲十三州,成為北宋曆史上的標杆,能說他是個昏庸無能隻會琴棋書畫的文藝皇帝!】
【中華巨龍:宋徽宗奪回燕雲十三州後和女真人徹底翻臉,女真韃子就是黃口小兒初學行,不講誠信還訛人。唐代許碏的詩句是對女真人的形象描述:“妖精鬼魅鬥神通,隻自幹邪不幹正。黃口小兒初學行,唯知日月東西生。還為萬靈威聖力,移月在南日在北。玉為玉兮石是石,蘊棄深泥終不易。鄧通餓死嚴陵貧,帝王豈是無人力。丈夫未達莫相侵,攀龍附鳳捐精神。”
喜歡馬超重生大宋朝請大家收藏:()馬超重生大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