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鱟影

字數:3020   加入書籤

A+A-


    第一章:雲霧山的“幽靈”
    淩晨三點的雲霧山隧道口,範曉東裹緊了身上的衝鋒衣。手機屏幕的冷光照亮他緊鎖的眉頭——三天前,他在短視頻平台發布的“山洞異象”視頻,點讚量已突破百萬。評論區炸開了鍋,有人說是ufo,有人猜測是走私團夥的秘密通道,還有人言之鑿鑿稱其為“百年未解的靈異事件”。
    “範老師,儀器調試好了。”身後傳來年輕研究員林夏的聲音。她舉著紅外熱成像儀,屏幕上閃爍著詭異的綠色光點,像是某種生物的輪廓。“根據數據,洞內溫度比外界低了整整八度,濕度卻高達90。”
    範曉東接過儀器,深吸一口氣。作為雲霧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研究所的顧問,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在職業生涯的尾聲,卷入這場離奇的“驅鱟行動”。
    第二章:科技與玄學的交鋒
    三天前的清晨,範曉東在山腳下的民宿後院發現了一串奇怪的腳印。深約五厘米的印記呈三角形,邊緣泛著青灰色,像是某種巨型節肢動物的爬行痕跡。當他循著足跡追蹤到半山腰時,無人機傳回的畫麵讓他倒吸一口冷氣——雲霧山廢棄礦洞的洞口,赫然漂浮著一條巨大的“白綢帶”,隨著山風緩緩擺動。
    “這不是靈異現象。”林夏在視頻會議中篤定地說,“根據熱成像分析,那應該是一種生物發光現象,但具體生物種類尚未可知。”然而,當夜護林員老張的遭遇打破了所有科學解釋。他在監控畫麵中看到,洞口突然湧出大量蝙蝠,緊接著“白綢帶”如被激怒般向山下撲去,所過之處,山腳的養蠶場化為焦土。
    第三章:玄衣真人的現代啟示
    “您確定要這麽做嗎?”林夏看著範曉東遞來的方案,瞳孔微微收縮。方案上赫然寫著:“使用聲呐驅趕裝置配合強光脈衝,配合無人機編隊製造‘天敵’假象。”而更令她不安的是,這份方案的設計思路,竟與三天前收到的匿名郵件內容驚人相似。
    “這是唯一的選擇。”範曉東將一疊資料重重拍在桌上。資料裏是近年來雲霧山周邊生態係統的崩潰記錄:蠶農集體上訪、旅遊收入銳減、甚至有傳言稱某國際化妝品公司正在秘密收購礦洞。而匿名郵件最後的署名,竟是“玄衣”。
    深夜的實驗室,範曉東獨自麵對著電腦屏幕。他反複回放著護林員老張的監控錄像,突然注意到一個細節——當“白綢帶”第一次出現時,洞口附近的紅外熱成像顯示,某個區域始終保持著恒定的37.2c,與人體正常體溫完全一致。
    第四章:蝙蝠編隊的真相
    行動當日,雲霧山被臨時劃為軍事管製區。範曉東站在山頂指揮車裏,看著下方密密麻麻的無人機群,心中五味雜陳。這些造價千萬的機器,本該用於監測珍稀鳥類遷徙,如今卻要用來對抗某種未知生物。
    “目標出現!”林夏的驚呼打斷了他的思緒。監控畫麵中,“白綢帶”正從礦洞深處緩緩遊出,月光下,它的輪廓逐漸清晰——那是一隻體長超過五米的巨型鱟,全身覆蓋著發光的甲殼,八隻複眼閃爍著詭譎的紅光。
    “啟動聲呐陣列!”範曉東按下按鈕。刹那間,數百道超聲波脈衝向鱟襲去。令人震驚的是,鱟竟以一種近乎優雅的姿態避開了所有攻擊,反而朝著無人機群直衝而去。林夏突然驚呼:“它的甲殼在反光!那些蝙蝠...”
    話音未落,天空中突然出現數百隻機械蝙蝠。這些由碳纖維和納米材料製成的仿生機器人,正通過紅外信號模擬出“天敵”的存在。巨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敵人”激怒,轉身朝著機械蝙蝠群猛撲過去。
    第五章:百年契約的終章
    戰鬥持續了整整七個小時。當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時,範曉東終於看清了戰場的全貌:巨鱟的甲殼已破碎不堪,數百隻機械蝙蝠殘骸散落一地,而洞口附近的土壤裏,埋藏著數百個空蕩蕩的玻璃罐——那是他們預先放置的硫磺煙霧彈。
    “它...它到底是什麽?”林夏的聲音帶著哭腔。範曉東蹲下身,撿起一塊散發著腥臭的甲殼碎片。在顯微鏡下,他看到了令人震驚的畫麵:甲殼內部密密麻麻布滿了微型芯片,芯片表麵蝕刻著某個他再熟悉不過的符號——三個月前因非法排汙被查封的“天藍科技”的商標。
    第六章:暗流下的共生
    深夜的雲霧山派出所,範曉東麵對著兩位不速之客。其中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遞來的名片上,赫然印著“天藍科技特別顧問”的頭銜,而另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老者,則始終保持著沉默。
    “範教授,您應該明白,鱟的甲殼裏藏著的是我們的生物芯片技術。”中年男人敲了敲桌麵,“三個月前那場意外,是我們對雲霧山生態係統的‘測試’。現在...”
    “現在你們想用它控製整個東亞的漁業?”範曉東突然大笑起來,“你們以為自己是誰?玄衣真人?還是古代的韓紹?”
    老者突然開口,聲音沙啞如砂紙摩擦:“年輕人,鱟存活了四億年,不是因為它強大,而是因為它懂得與潮汐共生。你們這些所謂的科技先鋒,連這點道理都不懂。”
    第七章:新的輪回
    三個月後,雲霧山生態恢複區的揭牌儀式上,範曉東站在刻有“鱟與潮汐共舞”字樣的石碑前,看著一群群小鱟在淺灘嬉戲。林夏遞來一疊文件:“這是最新的基因檢測報告,這些鱟體內...”
    “沒有芯片。”範曉東接過文件,輕輕撫摸著石碑上的紋路。遠處,一群機械蝙蝠正與真正的蝙蝠在空中共舞,它們的翅膀上閃爍著環保組織的標誌——那是老者臨別前塞給他的最後禮物。
    “或許,科技與自然真的可以找到共生的方式。”範曉東喃喃自語。此刻,山腳下某處隱蔽的實驗室裏,某個被遺忘的硬盤裏,靜靜躺著天藍科技的全部研發記錄。而某個深夜,當某位程序員偶然點開這份文件時,屏幕上突然閃過一行代碼:“鱟的甲殼,是最好的散熱器。”
    喜歡一天一個驚駭故事請大家收藏:()一天一個驚駭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