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鬥鶉記
字數:3968 加入書籤
第一章 寒門
2018年深秋,臨江市老城區一間不足四十平米的出租屋裏,二十八歲的王成正蜷縮在發黴的床墊上刷手機。空調外機在窗外發出沉悶的嗡鳴,牆角堆著三天前吃剩的泡麵桶,外賣塑料袋上凝結的水珠正緩緩滲進開裂的木地板。
&34;叮——&34;手機突然震動,王成瞥見妻子林曉芸發來的消息:&34;房東催繳房租了,這個月再不交就把你那些破紙箱扔出去。&34;他煩躁地抓了抓亂糟糟的頭發,起身走到窗前。樓下早點攤的油煙氣裹挾著汽車尾氣湧上來,讓他想起老家後山那片帶著鬆脂香的鬆林。
三年前從物流公司失業後,王成就靠著在二手平台倒賣舊書為生。此刻他正盯著屏幕上某位收藏家發布的明清瓷器圖鑒,突然發現其中一張照片裏的青花瓷碗,竟與自己去年在城郊拆遷工地撿到的碎瓷片紋路完全吻合。
&34;這玩意兒能值多少錢?&34;他抓起裝著瓷片的鐵盒衝下樓,卻在巷口撞上了收廢品的老周。對方眯著眼睛打量他手裏沾滿灰塵的物件,突然伸手拽住他的胳膊:&34;小王,這東西你從哪弄的?&34;
第二章 拾緣
老周布滿老繭的手掌微微發抖,從懷裏掏出一副老花鏡戴上。鐵盒裏的碎瓷片在晨光中泛著幽藍的光澤,其中一片殘缺的碗底赫然露出半隻振翅欲飛的鵪鶉。
&34;這是...明代青花鵪鶉紋碗的碎片。&34;老周的聲音有些發顫,&34;二十年前我在故宮修複室見過同款,當時整套碗在拍賣會上拍出七百萬。&34;他突然壓低聲音,&34;小夥子,你從哪弄來的?&34;
王成如實相告拆遷工地的位置。老周卻像被燙到似的縮回手,從錢包裏抽出一張泛黃的支票推過來:&34;這是兩萬塊,你拿去買雙好鞋。&34;沒等王成反應過來,老人已轉身消失在巷尾,留下個背影單薄得像片枯葉。
當晚林曉芸發現抽屜裏的支票時,王成正蹲在廚房煮掛麵。&34;明天就去交房租。&34;他舀起一勺麵湯,&34;還能剩點錢給你買新裙子。&34;妻子愣了片刻,突然轉身衝進臥室摔上門。木門撞擊聲驚飛了窗外覓食的麻雀。
第三章 異客
次日清晨,王成揣著支票來到銀行。櫃台後的姑娘戴著口罩,目光掃過支票時突然凝固:&34;王先生,這張支票的抬頭是空白的。&34;她將支票推回給他,&34;需要您補全收款方信息才能兌現。&34;
王成正要開口,玻璃門外突然傳來騷動。七八個穿黑西裝的人簇擁著位銀發老太太闖進來,為首的中年男人掏出證件:&34;我們是市博物館的,有人舉報這裏有文物交易。&34;老太太顫巍巍地指向王成:&34;那支票...是我的。&34;
在警局做筆錄時,王成才知道老太太是京城著名的文物鑒定專家沈清秋。她看著監控裏王成撿碎瓷片的畫麵,渾濁的眼睛突然泛起淚光:&34;四十年前我爺爺在琉璃廠收的那對碗,當年為護國寶被日本人殺害...&34;她顫抖著撫摸支票,&34;這上麵的暗紋,是沈家祖傳的防偽標記。&34;
第四章 涅盤
當沈清秋將裝滿現金的密碼箱推過來時,王成感覺像在做夢。&34;這些錢都是你的。&34;老人將一遝文件推到他麵前,&34;但有個條件——我要你參加《匠人新紀元》鑒寶節目。&34;她指著電視裏正在直播的鑒寶擂台賽,&34;用你撿的瓷片,去打敗那些所謂的專家。&34;
節目現場,當王成舉起那片鵪鶉紋瓷片時,現場響起一片嗤笑。&34;破碗底也敢拿來鑒寶?&34;主持人故意提高音量。王成深吸一口氣,將瓷片對著強光燈緩緩轉動:&34;諸位請看,鵪鶉尾羽處的鈷料暈散,正是明代官窯特有的&39;雪裏紅&39;技法...&34;
直播間的彈幕突然瘋狂滾動。當沈清秋起身鼓掌時,王成看見觀眾席上有個穿中山裝的老者猛然站起——那是故宮博物院最年輕的修複專家陸明遠。三個月後,王成的名字出現在&34;民間鑒寶大師&34;的榜單上,而他創立的&34;拾遺記&34;工作室,已成為古玩圈的新銳勢力。
第五章 暗湧
正當王成籌備個人藏品展時,麻煩接踵而至。先是合作方&34;星輝文化傳媒&34;突然撤資,接著倉庫裏的三十件高仿品不翼而飛。更詭異的是,每件失竊的贗品底部,都被刻上了沈家祖傳的雲雷紋。
&34;這是有人要栽贓。&34;陸明遠帶著刑偵隊出現在工作室時,王成正對著監控錄像發呆。畫麵裏,戴著鴨舌帽的搬運工將贗品裝車,那人右耳垂有顆朱砂痣——和三個月前在拆遷工地教訓他的老周一模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深夜,王成收到匿名短信:&34;想知道老周怎麽死的嗎?明早八點,西郊殯儀館。&34;當他趕到時,停屍間裏老周的遺體旁站著個穿白大褂的女人。月光照在女人胸牌上,王成瞳孔驟縮:法醫科主任蘇蔓,正是他大學時暗戀的校花。
第六章 驚變
&34;你父親王振國,二十年前因倒賣文物入獄。&34;蘇蔓的聲音在停屍間回蕩,&34;而老周,是你父親當年的同夥。&34;她掀開白布,老周脖頸處的掐痕泛著詭異的青紫色,&34;他死前收到過這張字條。&34;
王成接過紙條時渾身發冷,泛黃的宣紙上用朱砂寫著:&34;戌時三刻,琉璃廠甲字庫&34;。那是父親生前常念叨的地址,傳說中明清內務府藏寶庫的所在。而此刻,手機導航顯示他正站在某棟爛尾樓前,樓體裂縫中隱約可見&34;1968&34;的紅色字跡。
當王成摸到三樓某間密室的銅鎖時,懷裏的鵪鶉紋瓷片突然發燙。鎖芯應聲彈開,塵封的保險櫃裏整整齊齊碼著十二件官窯瓷器,每件底部都嵌著微型芯片。最中央的紫檀匣裏,靜靜躺著那隻缺失的青花鵪鶉紋碗。
第七章 鬥鶉
&34;這是沈家失傳的&39;百鶉譜&39;。&34;陸明遠的聲音從背後傳來,&34;每件瓷器都對應一隻信鴿,通過芯片裏的生物電波傳遞信息。&34;他指著監控屏,&34;今晚十點,有人要盜取&39;百鶉譜&39;。&34;
王成抓起外套衝出門時,手機彈出林曉芸的語音:&34;我在老宅閣樓找到爺爺的日記。&34;錄音裏夾雜著紙張翻動的沙沙聲,&34;1983年6月15日,振國把真正的碗藏在...&34;
暴雨傾盆而下。王成在老宅地下室發現個暗格,裏麵除了日記本,還有台老式錄像機。按下播放鍵的瞬間,畫麵裏出現個穿中山裝的男人:&34;小成,記住鵪鶉要喂朱砂拌小米,鬥場東南角有監控死角...&34;
第八章 真相
當王成帶著修複完整的青花碗出現在鑒寶節目時,觀眾席鴉雀無聲。他故意失手摔碎碗底,藏在夾層裏的微型膠卷滾落出來。鏡頭掃過膠卷內容——竟是某高官與文物走私集團的交易記錄。
&34;感謝王先生提供關鍵證據。&34;三天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檢察官展示著收繳的文物,&34;這批走私品涉及全國二十個省份,涉案金額超三億。&34;而王成站在博物館的落地窗前,看著展櫃裏重獲新生的青花鵪鶉紋碗,忽然想起沈清秋臨終前的話:&34;真正的寶物,從不在深宅大院,而在守護者的赤子之心。&34;
暮色中,那隻曾帶他穿越生死迷局的鵪鶉,正撲棱著翅膀掠過城市天際線。它掠過拆遷工地的廢墟,掠過博物館的玻璃穹頂,最終消失在萬家燈火中,如同一個未完的傳說。
喜歡一天一個驚駭故事請大家收藏:()一天一個驚駭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