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陰鱗蛇母:六次改道

字數:5256   加入書籤

A+A-


    第290章 陰鱗蛇母:六次改道
    749局基地,新建的訓練室當中。
    一科跟二科的人員,正在盡情的揮灑著汗水。
    “老李,一會去重力室,比比?”
    “跟你比?得了吧,我不是受虐狂。”
    “唉,無敵是真寂寞啊。”葉紅兵故意歎息了一聲,一口氣又舉了十多次的啞鈴。
    這種啞鈴是五處特製的。
    葉紅兵手裏舉著的這個,有著300公斤。
    目前,在不動用任何異能的情況下,隻有葉紅兵這個變態,純靠肉體的力量,可以將其舉起。
    當然,這也是葉紅兵在重力室訓練的結果。
    雖然所有人的身體機能在每天高強度的鍛煉下都在不斷增長著,但是沒有葉紅兵增長的快。
    最一開始的時候,葉紅兵可是隻能舉著200斤的啞鈴鍛煉。
    “葉子,看來你現在是可以隨意控製雷處說的第一道基因鎖了啊。”李雲鋒有些羨慕。
    “得了,瞧你那酸樣。”
    “雷處不是還說了,咱們當中大多數人,其實都已經解開過第一道基因鎖了,隻是還缺乏肉身的鍛煉,跟身體機能的契機。”
    “所以,瘋狂的練吧。隻有讓肉身強大起來,才能更上一層樓啊。”
    就在這時,訓練室的廣播響了起來。
    “九處一科人員請注意,請立即前往四層會議室集合。”
    “一科的,都別練了,趕緊去會議室!”葉紅兵扯著嗓子喊道。
    眾人進入到會議室後,孫局剛好將手裏的煙掐滅。
    “好了,人都齊了,開始吧。”
    站起身來,張博遠來到了投影旁。
    “這次的事件,發生在豫省黎陽的堤壩村。”
    ……
    “好了,照片都看完了,相關情況差不多就是這樣。”
    “堤壩村的三口水井當中,都打上來很多的人類屍骸。”
    “本來,豫省這種地方的地下出現屍骸,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因為地下的古墓眾多。”
    “但是發生屍骸事件的幾天後,出現了另外一件事。”
    聽到這裏,一科的眾人瞬間坐直了身體,豎起耳朵傾聽起來。
    “老陸,開燈吧。”
    “幾天前的夜裏……”
    幾天前的夜裏,堤壩村的村民在熟睡的時候,突然聽到村子裏傳來嬰兒的啼哭聲。
    一開始,村子裏的人都沒有當回事,以為是誰家的小孩半夜鬧騰呢。
    但是漸漸的,眾人就覺得不對勁了。
    因為哭的聲音太大不說,時間也太長了些。
    於是,就有好奇的村民,穿好衣服,走出了家門去查看情況。
    結果就是,嬰兒的啼哭聲停止,淒厲的慘嚎聲響了起來。
    “根據堤壩村的目擊者所言,那個嘴裏發出嬰兒啼哭聲的東西,是一條體長超過10米,通體泛著幽藍色光芒的巨蛇。”
    “它的速度很快,看到人後一眨眼的功夫就能到達麵前,然後將人給吞食掉。”
    “然後,它就繼續發出嬰兒的啼哭聲,在村子當中遊走。”
    “但是到了白天,它就不見了。”
    “第二天,這東西又出現了。”
    “第三天,亦是。”
    “第四天,得到消息的堤壩村所屬的市裏,派出了車輛,將堤壩村的百姓給轉移走了。”
    “所以你們此次的任務,就是前往堤壩村,弄清楚那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孫局,鍋位領導,我闊能曉得它是啥子東西。”聽到這裏,陳香將手高高的舉起。
    “小狐狸啊,手放下,放下。”
    “說說看,你都知道些什麽。”
    “根據張處說的嘞。”
    “這東西白天不出來,晚上才出來晃,長得跟蛇挺像嘞,鱗片還閃著幽藍色的光,時不時還發出嬰兒樣的哭聲。”
    “要是我沒猜巴錯嘞話……”
    “這東西怕是陰鱗蛇母哦。”
    “陰鱗蛇母?”眾人齊齊脫口而出。
    “是嘞,就是叫陰鱗蛇母。”
    “陰鱗蛇母,它腦殼上頭長有人臉嘞紋路,體長十多米嘞,鱗片泛出幽藍嘞熒光,有毒得很嘞,要是被它咬了,馬上就得見閻王嘞!”
    “它會發出嬰兒嘞哭聲,來誘捕獵物噻。”
    “隻不過這東西是住在暗河裏頭嘞,啷個會跑到地麵上來喲。”
    孫局他們聽了陳香的話後,對視一眼。
    “看來,我們之前猜測,它的出現可能與古河道有關,分析的是對的啊。”
    “長征啊,你來說一下吧。”
    “是。”
    見孫項天點了自己的將,穀長征站了起來,來到了投影儀這裏。
    將一旁的黑板拖了過來後,穀長征用粉筆在上麵畫了起來。
    期間,一科的眾人都靜靜的看著,沒有出聲。
    等到穀長征畫完後,轉過身來看向了眾人。
    “各位,我所畫的,是黃河。”
    “準確來說,是現在的黃河。”
    “對於黃河,大家都不陌生吧?是我們華夏的母親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這條母親河,在我們曆史的記載當中,可是經常的泛濫啊。”
    “而在有跡可查的曆史記載裏,黃河,曾經改道過6次。”
    “這第一次,就是在公元前的602年,也就是在周朝的周定王時期。”
    “沒改道之前的黃河走向跟流經的區域,是這樣的。”
    說到這裏,穀長征開始在黑板上畫了起來。
    “改道之後,是這樣的。”
    “這次改道,黃河是在豫省的浚縣決口東流,形成‘漢誌河’,穩定行河613年。”
    “這也是有記載以來黃河的第一次大改道。”
    “此次改道,河道向東遷移40公裏。”
    “第二次改道,是在公元11年的王莽時期。”
    說到這裏,穀長征又轉過身去開始畫圖。
    “這一次,是從冀省的大名決口後改道東南,經過王景治理後形成‘東漢河道’,穩定行河約800年。”
    “此次改道,河道向東遷移80公裏。”
    “第三次改道,是在公元1048年,也就是北宋慶曆年間。”
    “從濮陽商胡埽決口北流。”
    “此次改道,向北遷移4080公裏,史稱商胡北流。”
    “12年後,黃河又在魏郡分出一條支流,被稱為東流,行河146年。”
    “至此,形成‘北流’與‘東流’並存的格局。”
    “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
    這次,穀長征畫圖的時間有些長。
    “第四次改道,公元1194年,黃河在豫省陽武決口後,開啟黃河長期奪淮入黃海的曆史。”
    “第五次改道,公元1494年,即明朝孝宗年間。”
    “劉大夏築太行堤阻斷北流,迫使全河經淮河入黃海,奠定明清黃河“南流”格局。”
    “第六次改道,公元1855年,即清朝鹹豐年間。”
    “黃河自豫州蘭考銅瓦廂決口,黃河改道北流重返渤海,形成現行河道。”
    “堤壩村,就是在黃河第一次改道前不遠的位置上。”
    “就這些。”
    喜歡749局:第九調查處請大家收藏:()749局:第九調查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