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八百年盛世帝國的潛力!

字數:4109   加入書籤

A+A-


    宗人府的勢力自是極為不錯的。
    可惜的是這些人皆已潛力耗盡,沒有半點提升空間。
    甚至命不久矣。
    沈楠對此倒也能夠理解,畢竟宗人府說到底也就是類似錦衣衛、西廠、黑冰台之類的暴力機構,這種機構自然是不可能讓他們真正能夠長久提升的,且不說修為到了二品層次後所需要的資源有多龐大,就單說若是宗人府真出了一尊十一境,乃至十二境的高手,誰又能保證這種人還能甘願成為帝王的影子?!
    工具永遠都隻是工具而已。
    沈楠如此想著說道:“你去將川州、江州的暗諜盡數激活,讓他們查探有關憐生教禍亂以及川州饑荒的情報,得到的情報後交由韓生宣。”
    黑袍女子慧珠麵色平靜的說道:“諾。”
    她絲毫沒有被奪權,或是產生什麽不信任的感受。
    這不止是因為從小的訓練,更是因為暗玄功這種功法就是會讓人漸漸失去情緒,最終淪為近乎呆滯的植物人,這也是他們最多隻能活四十年的原因。
    因為徹底喪失情緒後,他們就隻是一個個木偶而已。
    沈楠眉頭微皺:“下去吧。”
    這種工具自然是好用的,隻是有時候太過好用也不太好。
    沈楠更喜歡雨化田、韓生宣這種有自我意識,但卻又絕對忠誠之人,可惜的是縱觀曆史就從未聽說過有誰能培養出這種人來,哪怕是一時的赴死,日後也可能會變心,畢竟人心複雜的程度,無人能夠把握,這種死士也隻能如此處理。
    “還是得找個人來掌控這些宗人府的殺手、死士、暗諜。”
    沈楠倒是打算讓韓生宣來執掌,畢竟他本身就是一直處理這種事情的,可是韓生宣目前已是掌管司禮監、禦馬監,他也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宗人府上。
    偏偏宗人府的事情亦是極多。
    雨化田的實力又有些不夠格,畢竟宗人府之中實力比他強的人太多了。
    就算這些人皆是死士,但雨化田恐怕也是壓不住的。
    東君、月神?
    憐生教那邊日後還需要她們來處理。
    至於說柳三妍倒是勉強算是合適,然而沈楠對她了解太少,根本不可能將這種核心勢力交給一個尚未證明忠誠、能力之人!
    沈楠搖頭:“朕終究還是麾下人手太少了。”
    伴隨著沈楠的權勢越來越大,他所需要的人手永遠是不夠用的。
    ...........
    豎日。
    正午時分。
    沈楠剛剛結束修煉。
    韓生宣便過來匯報:“宗人府在川州跟江州的暗諜已全數激活。”
    宗人府屹立大奉這麽多年。
    他們手中亦是有不少耳聞珠的,傳遞消息自是極為迅捷。
    沈楠微微點頭:“川州、江州的事情皆由你負責,若是得到有關川州饑荒、憐生教禍亂的重要情報,你第一時間傳給雨化田、萬三千。”
    不是沈楠舍得不讓雨化田、萬三千直接對接宗人府的暗諜。
    隻是這些暗諜皆是掌控在各州宗人府負責人手中。
    而這些負責人向來是認令,不認人的。
    如今號令這些人的令牌則是掌握在慧珠的手中,沈楠目前也不可能將這種令牌交給雨化田跟萬三千處理,畢竟現在還不到那種需要全力調集情報的地步,而且他們也沒有實力、跟威望,號令川州、江州的暗諜。
    這也是昨日沈楠覺得缺少一個宗人府掌控者的原因。
    他需要一個人來統籌宗人府、萬三千、雨化田這些人。
    韓生宣目前還可以來回傳遞消息。
    可伴隨著憐生教的動作越來越大。
    日後必是有個人需要坐鎮川州專門負責此事的,
    韓生宣恭敬的點頭:“諾。”
    沈楠看向韓生宣身側的奏疏:“今日又有什麽新鮮的奏疏?”
    韓生宣聞言忍不住露出一個笑容:“陛下,今日的奏疏極為有意思,朝中十多名四品以上的官員聯名上奏,請陛下賞賜鎮北王沈獄,他們亦是認為讓陛下裁撤幽州九鎮的官員,皆是不懷好心,懇請陛下問罪這些人。”
    清微道長昨日才剛剛展現境界,這些人就迫不及待的表忠心了?
    這種見風使舵的本領,也當真是得了儒家真傳。
    沈楠啞然失笑:“全部留中不發。”
    他倒要看看這些人還能鬧出什麽鬧劇來。
    韓生宣說道:“韓立誌此前稟報,說是已募得半數兵馬,周林亦是今早派人過來稟報說投軍之人過多,可否將募兵的人數擴招一二?”
    投軍人數過多?
    沈楠微微一怔,他若是沒有記錯,昨日兵部方才開始貼出告示的。
    如何就投軍人數過多了?
    沈楠看向係統任務的進度條上,隻見原本隻是四萬六千精銳進度,赫然變成了六萬四千人,而且這種人數還在不斷的增長跳躍,每一秒都是數十人。
    也就是說此次募兵不僅是投軍之人眾多。
    而且皆是忠誠於大奉,忠誠於帝王的良家子?!
    韓生宣解釋道:“按照韓立誌的說法,雍州帝都本就是擁有數千萬的人口,往日之所以投軍之人極少,是因為赤龍十衛根本不對外招收,更多則是從武將勳貴招募人手,或是從幽州、涼州調任立功的精銳入軍,雍州各地營兵亦是早已飽和。”
    “如今驟然聽聞募兵的消息,再加上陛下剛剛清洗赤龍十衛,又將軍餉提高到每年二十兩白銀的程度,自然是投軍之人絡繹不絕。”
    說到底。
    大奉數十億人口中也不是沒有真正的忠君英才。
    隻不過往日大奉根本沒有什麽讓這些人表現的機會。
    大奉承平數百年之久,赤龍十衛都糜爛成這樣子,哪裏還有募兵的想法。
    再加上人人皆知赤龍十衛吃空餉。
    赤龍十衛的精銳都能可憐到販賣自己的兵刃、鎧甲。
    誰還想去參軍?
    幽州各地雖是一直募兵,可那終究是苦寒之地,又沒什麽錢財。
    亦是無人樂意。
    如今明顯是建功立業、發家致富的好機會,帝都這些良家子自然是拚了命的往裏麵擠,也導致募兵的速度遠遠超越韓立誌、周林等人的想象。
    “虎死架不倒,鯨死萬斤肉。”
    沈楠輕聲感慨:“大奉八百年的太平盛世,終究還是養出了無數英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