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儒家的悚然!清微道長騰雲而至!
字數:5009 加入書籤
內閣之中。
在得知拓跋菩薩率領五千明王重甲兵出宮前往武隆要塞的時候。
張旭便是臉色瞬間大變,他原本想的最差的結局,也就是陛下要派遣刑部尚書法鞅前往川州嚴查此事,或是幹脆派遣刑部右侍郎李斯前往川州。
可誰又能想到陛下根本沒打算按照規矩做事。
拓跋菩薩是什麽人?!
兵家十一境武神!
黑龍衛的指揮使,也是名義上黑龍、玄鳥、羽林三衛的統帥。
他率領明王重兵前往武隆要塞。
沈楠這種命令簡直就是將‘朕要殺人’四個字說出來了。
帝王私兵動!
那可不是殺幾個人就能解決的,川州必是要血流成河!!!
周澤更是臉色煞白:“陛下這是要做什麽?!!”
“難不成他要效仿武帝?!”
這話剛說出來。
數位內閣大學士便皆看了過去,他們眉頭緊鎖:“慎言!”
周澤這話明顯是有些失了神了,畢竟他的基本盤就是在川州,若是陛下真在川州殺一個人頭滾滾,他這個川黨的魁首就成了孤家寡人了,更何況他這個內閣大學士還如何能坐得穩?儒家這麽多大臣,誰不想入內閣?!
張旭見狀亦是眼眸冷下來:“閉嘴!”
就周澤如今的表現,讓他已是有些大為失望。
好歹也是儒家二品大宗師巔峰,往日修的心境去哪了?!
內閣大學士的手段又去哪了?!
一個黨派的魁首連自己人都約束不住,惹出這種大禍。
如今又是驚慌失措,當真是不配為內閣重臣。
事實也是如此,若非是世家儒家要平衡,周澤又是身為川黨的魁首,就憑周澤那種權術跟心性,他如何有資格入得這大奉內閣之中,往日也多隻是跳梁小醜而已,真正的閣老可都是行事極為低調,內斂的。
周澤看向張旭:“閣老,此事當如何是好?”
張旭沉默:“且看看吧。”
陛下這般動刀子、掀桌子的舉措固然是讓人措手不及,但儒家也不是沒有絲毫還手之力,畢竟殺人也是要理由的,就算是陛下也不可能毫無理由的殺人。
隻要將川州那邊的事情善後,那麽事情或許還能扭轉。
畢竟川州如今還是他們世家儒家的川州,他們對川州的掌控力還在!
更何況這種結果也未必就是壞事。
總好過楊柯掀起京察變法,又或者是法鞅入局!
終究還是要看到時候是川州儒家的勢力手段更勝一籌,還是陛下的刀更利。
...........
這個消息在內閣得知後,外界等候許久的官員自也就很快知曉了。
“陛下這是要做什麽?帝王私兵豈可輕動!”
“川州固然是有些禍端,可還不至於到這一步吧?!”
無論是世家儒家、還是寒門儒家派係的官員,他們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反應都是要阻止陛下,因為陛下這種舉措將他們的計劃徹底打亂,而且也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寒門儒家要的是名望跟奪權上位,世家儒家要的是保存實力。
可陛下這麽搞,他們誰能落得好?!
因而。
一封封奏疏再度宛若蝗蟲一般落入內閣之中。
隻是這次張旭根本沒將這些奏疏送往司禮監,而是任由奏疏堆積在內閣。
他在等。
等川州傳來消息。
也是在等陛下的下一步動作。
..........
與此同時。
楚國公的門前卻是再度熱鬧起來,沈楠整頓赤龍十衛固然讓他們傷筋動骨,甚至不少人都被抄家,可武將勳貴終究還是沒死太多人,他們損失的更多是權勢跟錢財,還談不上有多慘烈,而在得知陛下要對川州動手後。
他們這些人的心思亦是活絡起來,甚至有人上書請戰。
想要參與此事。
隻是尋常的上奏方式自是不行。
因而他們這些人就又一次聚集在楚國公的府邸。
然而等候他們的卻是楚國公的謝絕會客!
楚國公自從上次之後已是徹底失了心氣,自家嫡女都被沈楠發配到皇陵,終生幽禁,他更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負荊跪地,還有什麽老臉鬧騰。
更何況這次的事情也不是他們這些人能夠參與的。
“儒家的人還是經曆的太少。”
楚國公一人靜靜的看向皇宮方向:“如今的這位陛下可要比所有人想象的都更加的酷烈、霸烈,而且他也是真正有掀桌子的實力!”
...........
“陛下當真是....”
天工院正在熱火朝天打造兵刃鎧甲。
負責此事的清玄在得知消息後,他亦是驚歎連連:“看來得抓緊回山一次。”
若非是為了打造羽林衛的鎧甲兵刃。
清玄早就回山勸說那些師祖、長老趕緊下注陛下了。
如今看來也不能耽誤了。
..........
而就在所有人都將目光聚焦到拓跋菩薩身上的時候。
卻是無一人發現清微道長已然出宮。
唯有法家的法鞅發現這點。
他在得知陛下派遣拓跋菩薩出宮的消息後,也隻是端坐刑部。
法家所代表的隻是法度,而這個法度並非是單純的律法。
最起碼貪汙這件事。
不是法家管轄的範疇。
更何況陛下也沒有命令下達。
然而在清微道長動了後。
法鞅第一次麵色有所變化:“這是...清和宮?”
他沒想到陛下在打算掀桌子的時候,竟然還有心思派清微去清和宮。
這麽看來的話。
陛下的底蘊卻是要比明麵上更加誇張啊。
否則,清微道長這般人物此時當是坐鎮皇宮,震懾群臣!
又或是隨拓跋菩薩一同前往川州才對。
.........
清和宮。
不同於外界的紛紛擾擾。
位處帝都北郊的清和宮卻是一片安詳寧靜。
丹鼎派的清和宮跟擅長鍛造的天工院不同,他們所在的宮殿並非是修建在帝都附近,亦是沒有在雍容坊有什麽衙門,而是以帝都北郊外的清和宮為根基。
所謂清和宮說是宮,實則是一座座殿宇連成的宮殿山門。
隻不過不同於皇宮那般奢華。
清和宮的殿宇更多還是道家風格的,多是幽靜的竹林小道。
往日也是帝都之人最喜愛去的地方。
隻是尋常人最多也就是在外圍宮殿遊曆,唯有達官貴人方可入主殿。
但也就是隨意一個道長出來迎接而已。
那象征著清和宮長老身份的紫衣道人卻是一個都見不到。
隻是今日清和宮的紫霄正殿門前卻是匯聚了數位紫衣道長。
他們皆是麵色肅然的看向遠處:“化神道君!”
遠處天空雲霧縹緲之際。
清微道長騰雲駕霧而來,好似在世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