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到達紹安
字數:3898 加入書籤
雲冉聽得胸口酸澀:“你別這麽說,你和我不一樣,你並不是一無所有。等你封了王,有了自己的封地,你的人生會重新開始。”
“我這具身子……”他自嘲起來,“還能重新開始嗎?”
雲冉定定看著他:“能。”
“為什麽你不願意……”
雲冉急急打斷他的話:“那些事你就當它是場夢吧,它原本就是不應該的。魏逍你知道嗎?我一直當你是弟弟,在我心裏,你和孟照塵其實是一樣的。”
“弟弟……”魏逍忽地笑了起來,這個笑卻含著苦澀,“你竟然這麽想的啊,我早應該知道了,我竟然一直在幻想你能和我在一起,我真蠢啊!”
“對不起魏逍,我配不上你的好。”雲冉眉心輕顰。
魏逍沉默半晌後,低聲道:“我也不願當那死皮賴臉的人,你走吧,遠遠的走,再也不要回來了。”
“謝謝你魏逍。”雲冉一臉感激看著他,屈身行了個禮。
他側過頭去,不願看她:“還不快走,再磨蹭,被我四哥發現了,你就走不了了!”
他的聲音分明帶著哽咽,他的身體也分明在顫抖。可是雲冉什麽也做不了。
雲冉最後看了他一眼,轉過身快步上了馬車。
很快一縱人便揚長而去,很快消失在了小道上。
而城門外的魏逍還保持著方才的姿勢,他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許久之後,他望著遠處茫茫不可見的方向,幽幽地歎了一口氣:“她心裏是真的……一點也沒我呢。”
此時的雲冉,靠在車廂的軟墊上,心裏也是難過萬分。
她原本以為自己不會難過,可是剛剛與魏逍告別時,差一點就哭了出來。
並不是舍不得他,而是看到他就仿佛看到了孤獨無依的自己。被周遭吞噬的恐懼與無措洶湧而來,仿佛世間隻剩下了自己。
她伸出手,溫柔地撫摸自己的腹部,對這個莫名到來的孩子,似乎沒那麽恨了。
無論如何,這孩子隻有自己,他也需要自己。
她對馮嬤嬤他們說了改路線的事後,馮嬤嬤並無異議,覺得這樣更好。
沉玉與春杏更興奮了,她們早就聽聞淮南是魚米之鄉山清水秀,所以更期待了。
從臨安城到淮南有兩條路線,一是馬車,二是坐船。
前者較為舒適,但耗時漫長,要半個月才能到。而坐船可以節省兩三日的行程,會有暈船的風險,但更能避免被追趕。
左右衡量之後,雲冉還是決定走水路。
她不敢多冒一點點風險。早些到達淮南,才能真正踏實。
他們的馬車一路順當,當日傍晚就到達了驛館。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就繼續趕路。
就這樣緊趕慢趕著,白天趕路,晚上住店,大約在三天後到達了龍離江碼頭時,她整個人才算放鬆了下來。
此時她才確信,臨安城的人不會再追上來了。他們徹底安全了。
此時是雨季,乘坐客船的人不多,馮嬤嬤包下了整整一層頂艙,連送飯食都隻能送到門外,每日也排了鏢師輪流守著。
畢竟客船魚龍混雜,二層和一層客人也多,她們都怕發生意外。
她已經心驚膽戰小心翼翼到如此的地步了。
龍離江上風景甚好,雖是陰雨綿綿,但也有一種朦朧婉約之美,雲冉站在甲板上發呆,恍惚間不知道身在何處。
似乎上一瞬還在臨安城石頭巷的小院子,這一瞬怎麽又站在這裏了。
第一天還算好,江水平緩,行船緩慢,大家都沒暈船。可是第二天,忽然大風大浪加暴雨,客船極為顛簸,一直晃晃悠悠難以平靜。
雲冉她們全都暈得厲害,哇哇地吐,特別是馮嬤嬤,她年齡大了更是嚴重,說是一動彈就泛暈,隻能一直躺在床榻上。
第三天風浪小了許多,馮嬤嬤也恢複了一點,可以喝些清淡的粥了。
幾人也開始討論著之後的生活。
馮嬤嬤說想辟塊菜地,種些蔬菜瓜果,再養些雞鴨牲畜。她說她從小生活在村裏,就過著這樣的日子,後來去了孟家,再也沒機會經曆這些。
雲冉連連點頭:“正好我也想跟著學學種菜……到時我們就尋了房牙子,找個大點的院子。”
沉玉說她想吃淮南的美食,聽聞那裏有特別好香的蟹黃包和各色點心,她早饞了。
“吃,全都吃一遍,還能餓著我們不是?”
隻有春杏猶猶豫豫,好半天才冒出一句:“奴婢可不可以學琴啊……奴婢見別人彈琴,手指輕輕彈下去好聽的琴聲就出來了,可羨慕了……”
“當然可以了!”雲冉來了興致,“我從前也學了一些,雖比不上專門的琴師,可教你也是綽綽有餘,到時咱們一塊兒練吧。”
幾人討論得興致勃勃,說著說著,馮嬤嬤忽然抹起了眼淚:“真的像做夢一樣,我們竟然真的離開了。”
雲冉伸手挽住她:“祖母會保佑我們的。”
因為過了太多苦難的日子,時常動蕩不安,所以從前的她們根本沒敢想還能自由地活。
客船在龍離江行進了五六日後,終於在一個叫廣林的地方靠了岸。
這裏已經處於淮南地界了,一下船就能發現,這裏的人衣著打扮與臨安城的完全不一樣了。
臨安城的人講究的是雍容華貴,正統氣派,多是端莊大氣的裝扮。
而淮南的人卻溫柔婉約。街上的女子瞧著溫潤柔和,說話輕聲細語,如同從畫卷中走出一樣。
自然,男子也是如此,街上極少見到身量高大威武的,倒是白晳溫雅的書生更多一些。
她們下了船後,好奇地打量著。就連一向淡然的雲冉也透過帷帽望著四周。
他們從船上卸下馬車馬匹後,繼續趕路,
一路上,沉玉喜滋滋的:“二小姐,我你瞧那些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還有街上那些軟軟的小調,聽著就美滋滋的。”
“我也喜歡這裏。”春杏早看出了神。
馮嬤嬤也說:“難怪別人說哪裏也比不了淮南盛景呢,聽說那些詩人才子盡在此處定居。”
雲冉嗯了一聲,她也覺得如此。
這裏的空氣彌漫著濕漉漉的雨氣,這何嚐不是自由的滋味?
喜歡和親歸來後,全城為我哭墳請大家收藏:()和親歸來後,全城為我哭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