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感言(逼逼賴賴)
字數:3052 加入書籤
終於,敲下了最後一個句點。
這一刻,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喜悅?
恰如同長途跋涉後終於抵達峰頂,眼前豁然開朗。
這份喜悅,是看著一個從無到有、由模糊變清晰的“孩子”,終於完成了它完整的生命曆程;是無數個日夜的伏案疾書、字斟句酌、情節推演,最終凝結成了這沉甸甸的果實;是終於兌現了對筆下人物、對這個虛構世界,也對自己的承諾——我,一位算命先生,終於講完了這個故事。
這份喜悅,是純粹的,帶著汗水幹涸後的鹹澀與成就的甘甜。它像陽光,暖暖地包裹著此刻的我。
起始於2023年12月30日,終止於2025年7月1日,這其中有太多東西可以講了。
寫這部小說的初衷是為了圓自己的夢想,一點作者初中時期的中二病而已。
從初一開始接觸玄幻類型的小說,開始借鑒、抄寫別人的小說,進而創造屬於自己的小說。
至於為什麽要在高三上學期期末動筆,或許是腦子抽到了吧。
┐(′`)┌
有人或許要問了,作者你不怕影響高考嗎?
別問了,說多了都是淚。
我的高考確實沒有考好,比自己預期的要低了一點,但過去都過去了,哪有那麽多後悔藥?
過去的讓它過去,永遠不要回顧;未來的等來了時再說,不要空想;我們隻需要抓住現在,用我們現在的理解,做我們應該做的。
為什麽要用算命先生自稱呢?
好玩兒,是的,就是因為好玩兒,嘿嘿。
那麽,葉孤,這個名字是怎麽來的?
很簡單,作者其實沒有什麽朋友。
?_?
孤,孤獨唄。
那陸清漪呢?我怎麽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取這個名字?也許是初中時期某些懵懂的不堪?再說吧。
對於陸清漪可能的諧音,我也曾幻想過有一段不遺憾的美好戀愛,後來我才明白,少年時代的悸動是命運饋贈的糖紙 —— 初嚐時隻看見斑斕色彩,多年後才懂得糖衣下藏著成長的內核。
那些因心跳加速而慌亂的瞬間,那些因誤解而紅過的眼眶,原來都是歲月埋下的伏筆,讓我們在跌跌撞撞中學會:愛不是視網膜上的驚鴻一瞥,而是把對方的影子疊進自己的掌紋;不是用多巴胺丈量的衝動,而是在廚房煙火與書房墨香裏,數算彼此契合的紋路。就像春藤攀援著老牆,終會從乍見之歡的藤蔓,長成遮風避雨的綠蔭。
願諸位在未來的晨光裏,既能為某個回眸心動如鹿,也能在柴米油鹽的褶皺裏,與相愛的人一起,把歲月釀成一首平仄工整的詩 —— 字裏行間是年少的星光,段落章節是餘生的山海。
嗯,話有點偏了,嘿嘿。
說回來,因為作者做不到與時俱進,所以很多梗什麽的都是快過氣了才寫進小說裏,看起來就有點沒意思了。
喜悅是有的,看著自己筆下的角色一點一點成長可能還是有點幼稚,但沒辦法,作者的眼界過於窄小了,看不透很多東西,簡單來講,就是沒有接受社會的毒打,寫不出什麽高深的東西),但總歸來講還是有成長的,不是嗎?
然而,喜悅的潮水之下,也悄然流淌著深深的遺憾。
遺憾於,葉孤的故事暫且告一段落,作品的數據不說差吧,簡直是不堪入目,但心底也沒有過多的失望。才怪)
遺憾於,自己的故事總有終點,旅程終將結束。那些陪伴了我如此之久的角色們,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就此定格在屏幕之上。
我熟悉他們的呼吸,他們的心跳,他們的每一個細微表情,如今卻要揮手作別。像送走一群老友,心中滿是“再多寫一點”的不舍。
遺憾於,那些未能完全展開的支線,那些未能深入挖掘的人物內心角落,那些因為結構或篇幅而忍痛刪減的片段……
總覺得,如果時間再充裕些,思考再深入些,也許能做得更好。仿佛一幅精心繪製的畫,在收筆時,總能看到幾處未能盡善盡美的留白。
遺憾於,創作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接近理想卻又永遠無法完全企及的過程。腦海中那個完美的構想,在落筆成文的刹那,總會因現實的筆觸而留下些微偏差。這份遺憾,是創作者心中永恒的、略帶苦澀的回響。
但這喜悅與遺憾的交織,恰恰構成了創作最真實也最動人的滋味。喜悅是抵達的勳章,遺憾是遠方的燈塔。它們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旅程結束了,但故事的生命,才剛剛開始——當它離開我的手,進入你們的視野,被閱讀、被感受、被討論時,它才真正獲得了獨立存在的意義。
感謝你們一路的陪伴。感謝故事中每一個角色的誕生與成長。也感謝自己,未曾放棄。
故事落幕,餘音猶在。雖有遺憾,但心中充盈的,更多是完成它的無上喜悅與釋然。
願這個故事,能在某個角落,與你共鳴片刻。
葉孤的故事不會結束,亦如大家的故事還在繼續。
——心懷喜悅與遺憾,但終究滿足的作者 謹上
嗯,其實還有很多廢話要講,但太多了,不知道怎麽寫。)
作者的新書已經發布了,大家多多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