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朝廷下詔,賜回蘄王宅院

字數:4952   加入書籤

A+A-


    初冬時節的臨安城,煙雨迷蒙。皇宮垂拱殿內,燭火通明,將雕梁畫棟映照得金碧輝煌。簷角銅鈴在細雨中叮當作響,與殿內凝重的氣氛形成微妙對比。
    樞密使辛棄疾身著紫色官服,他脊背挺直向前邁出一步,朝堂上端坐的宰相韓侂胄拱手行禮。
    “韓相公,國師韓牧前幾日與我等聚會之時,偶然間提起他乃是昔日蘄王之後,我和誠齋兄經過思索後,覺得此次叛軍圍城,國師及時出現並且力挽狂瀾,於叛軍大營斃殺賊首李何二人,平息了一場大禍。”
    辛棄疾聲音洪亮,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既然國師說起,他乃蘄王韓世忠嫡係後人,依我看……”
    站在辛棄疾身側的三司使楊萬裏微微頷首,當即補充道“國師不僅武功蓋世,道法通玄,更難得的是他一心為國,忠勇可嘉,數次挽救大宋社稷,這次若非他及時出手,叛軍恐怕已攻入臨安。”
    韓侂胄原本半闔的眼瞼倏地抬起。這位權傾朝野的宰相指節輕輕敲擊著紫檀木椅扶手,目光在辛棄疾和楊萬裏兩位重臣之間流轉。
    “哦,韓真人竟然是蘄王之後?”韓侂胄的聲音帶著幾分訝異,“此事,可確認了?”
    辛棄疾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這是從國師家鄉取得的族譜,還有韓氏宗祠的記載。韓小友確是蘄王三世孫,其祖父乃蘄王第三子韓彥直。”
    殿外雨聲漸密,敲打著琉璃瓦,發出清脆聲響。韓侂胄接過文書,仔細翻閱著泛黃的紙頁,眉頭時而緊蹙時而舒展。
    良久,韓侂胄將文書輕輕放在案上,目光投向殿外迷蒙的雨霧“嗯,國師數次挽救大宋社稷,昔日蘄王更是一生忠勇,力保我大宋半壁江山,其子孫理應受到朝廷優待。”他頓了頓,轉向辛棄疾,“不知,稼軒老兄有何建議?”
    辛棄疾早有準備,當即答道“韓相,蘄王舊宅位於西子湖畔,自蘄王薨逝後,又曆經兩代韓氏族人居住,後來由朝廷收回,一直由朝廷代管。我以為,不如將蘄王宅邸賜還國師,既彰顯朝廷追念功臣之心,亦可激勵北伐士氣。”
    楊萬裏適時補充“如今金人虎視眈眈,正是需要凝聚人心之時。厚待忠良之後,必能使天下豪傑歸心。”
    韓侂胄緩緩起身,走向殿門,望著雨中朦朧的宮殿輪廓。他想起自己與韓牧的多次密談,想起韓牧在江湖上的巨大影響力,更想起韓飛蕊——那個與韓牧如今有些極為緊密關係的侄孫女。這一切,都讓他與韓牧早已站在同一陣營。
    “準。”韓侂胄轉身,目光炯炯,“不僅蘄王宅要歸還韓牧,朝廷還應廣招忠良之後。韓世忠、嶽飛、楊沂和等名將子孫,凡有才德者,朝廷皆當錄用。”
    辛棄疾與楊萬裏相視一眼,齊齊躬身“相公英明!”
    ……
    三日後,朝廷詔書送達韓牧暫居的客棧。
    韓牧接過詔書時,神情平靜如水,倒是身旁的三位女子麵露驚詫。
    “蘄王舊宅?”李師婉失聲驚呼,“那可是西子湖畔最大的宅院之一,與西湖僅一牆之隔!”
    唐憐兒輕撫著詔書上的禦印,喃喃道“韓大哥,朝廷這次真是大手筆。”
    段清洛則若有所思“韓大哥既是蘄王之後,繼承祖宅也是理所應當。”
    韓牧微微一笑,目光深遠“朝廷美意,卻之不恭。更重要的是,雖然並不能重振韓家,但是保住這一塊宅院供韓氏後人居住也是不錯了。”
    通過辛棄疾,韓牧很快了解到韓家現狀。雖然沒落,但仍有幾房後人散居臨安附近。最令人意外的是,韓世忠嫡係一脈還有一位年過六旬的韓太尉,承襲了蘄王爵位,隻是家道中落,早已不複往日輝煌。
    韓牧當即修書數封,派人送往各處韓氏後人府上,邀請他們齊聚臨安。
    ……
    五日後,韓牧攜李師婉、唐憐兒、段清洛前往蘄王舊宅。
    宅院位於西子湖北岸,遠遠望去,白牆黑瓦,飛簷翹角,雖略顯陳舊,卻仍氣度不凡。推開沉重的紅漆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的庭院,青石板路蜿蜒通向深處,兩側古木參天。
    “哇,這宅院真是好精致的布局。”李師婉讚歎道。她自幼生長在富貴之家,一眼就看出這宅院設計之巧妙。
    韓牧頷首“當然了,這可是當初高宗皇帝專門賞賜給蘄王養老的,自然是能工巧匠精心設計而成。”
    眾人穿過前院,繞過影壁,經過垂花門,來到主廳。廳內雕梁畫棟雖已褪色,仍可見當年精美。廳後是曲折的回廊,連接著數進院落,最後竟通到一處臨湖花園。
    “你們看,這裏真有道門通往西湖!”唐憐兒驚喜地發現花園盡頭有扇小門。
    推開門,西湖煙波頓時撲麵而來。細雨中的西湖別有一番韻味,遠處雷峰塔若隱若現,蘇堤白堤如兩條玉帶漂浮湖麵。
    段清洛輕聲道“難怪這宅院如此珍貴。”
    韓牧站在門前,望著湖麵若有所思“從今日起,這裏就是我們的家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
    又過了十日,韓氏後人陸續抵達臨安。
    開府吉日選在陽光明媚的一日,清晨,韓牧早早起身,他依舊一身紫色道袍,整個宅院已被裏裏外外修葺一番,匾額上“蘄王府”三個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巳時剛過,韓氏後人陸續到來。最年長的是那位六旬韓太尉,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他見到韓牧時,激動得雙手微顫。
    “好,好!我韓家曆經數代,終於又出了個了不得人物!”老人緊握韓牧的手,眼眶濕潤,“我是你三叔公韓誠,你祖父是我堂兄。”
    韓牧恭敬行禮“孫兒見過三叔公。”
    陸續到來的韓氏族人共有十三人,有老有少,有貧有富。韓牧一一接待,不偏不倚。
    午時將近,門外忽然傳來喧嘩聲。隻見辛棄疾與楊萬裏聯袂而至,身後跟著抬賀禮的仆從。
    “國師今日開府,我等豈能不來道賀?”樞密使辛棄笑聲爽朗。
    三司使楊萬裏也送上賀禮“小小薄禮,不成敬意。”
    更讓人意外的是,年邁的翰林學士陸遊也拄杖而來。這位名滿天下的詩人雖已須發皆白,卻仍目光炯炯。
    “蘄王忠義,天下景仰。今見後人重振門庭,老夫欣慰之至。”陸遊贈上親手所書匾額“忠勇傳家”。
    韓牧連忙還禮“陸老如此年紀,今日親身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正當賓客寒暄之際,門外又傳來通報“韓相公到!”
    眾人頓時肅靜。隻見首相韓侂胄身著常服,在幾名隨從陪同下邁入府門。這已是極大的禮遇——當朝宰相親至道賀。
    “國師今日重振蘄王府,實乃朝廷之幸。”韓侂胄示意隨從抬上賀禮,“望國師不忘祖訓,繼續盡忠報國。”
    韓牧躬身行禮“謹遵大相公教誨。”
    韓侂胄又與眾官員寒暄片刻,便告辭離去。
    隨後,朝廷指派的下人也到了府上,十名精幹仆從,各有專長,從廚藝到園藝,從賬房到護衛,一應俱全。
    午後,賓客越來越多,幾乎踏破門檻。文武官員、江湖豪傑、名士文人,紛紛前來道賀。韓牧應對自如,令李師婉三女暗自讚歎。
    韓牧將一位名叫韓明的遠房堂兄叫到身邊“兄長熟悉臨安事務,從此以後,這府中大小事宜就拜托你了。”
    韓明激動不已,連連保證必當盡心竭力。
    為款待賓客,韓牧特意從豐樂樓請來名廚,在庭院中設宴數十桌。美酒佳肴,歌舞助興,昔日冷清的蘄王府一時間熱鬧非凡。
    夕陽西下時,大部分賓客已散去。韓牧站在臨湖的小門前,望著西湖上漸起的暮色。
    李師婉輕輕走到他身邊“今日之後,韓大哥在臨安就有家了!”
    韓牧微微一笑道“隻是給韓氏後人一個寄托之地罷了,我可是一個四海為家的人,恐怕短時間還停歇不下來。”
    唐憐兒與段清洛也走了過來。四人並肩而立,望著西湖煙波浩渺。
    “臨安的事處理完了,咱們何時離開臨安呀?””段清洛輕聲問。
    韓牧目光深遠“今日辛老提到了未來北伐之戰的一些事宜,我得前去再和他商議商議,不過要不了多久時間,待這裏的事一完,我就領你們先返回重陽宮。”
    李師婉三人聽完後微微點頭。
    暮色漸濃,湖麵升起薄霧,遠山如黛。蘄王府的燈籠次第亮起,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
    喜歡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