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蒙古一旦南下,威脅比金國還大
字數:5159 加入書籤
初冬的臨安城,煙雨迷蒙。雨中夾雜著細雪,紛紛揚揚地灑落在青石板路上,又被馬蹄踏碎,融入濕潤的泥土中。
韓牧勒住韁繩,停在辛府門前。黑馬噴著白氣,不安地踏著步子,仿佛感知到主人心中的波瀾。他抬頭望著府門上方那塊辛棄疾親題的“稼軒府”匾額,金漆在陰霾天色中依舊熠熠生輝。
就在他準備叩門之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韓牧回頭,隻見一騎快馬衝破雨幕,馬背上那人青衫已被雨水浸透,卻依然身姿挺拔。
“楊老?”韓牧認出馬上之人,不禁出聲。
楊萬裏聞聲勒馬,雨水順著他清瘦的麵頰滑落。他抹了把臉,看清是韓牧後,眼中閃過驚喜“哈哈哈,韓小友,你怎的也在此?”
“我不日將離開臨安,特地來向辛老辭行。”韓牧簡略答道,目光掃過楊萬裏滿是泥點的衣袍,“楊老冒著雨雪前來,想必有要事?”
楊萬裏翻身下馬,苦笑道“韓小友有所不知,正是為北伐大軍糧草之事。昨日朝會上,幾位大臣因此而起了爭執,北伐糧草撥付又被拖延。我特來與幼安老弟商議對策。”
二人相視一笑,皆明白對方來意。守門老仆早已認得這兩位常客,不多通報便引他們入內。
穿過前院,尚未進入正堂,便聽得後院傳來破空之聲。韓牧與楊萬裏交換了一個眼神,默契地轉向後院。
院中,辛棄疾正在練劍。他雖年過花甲,鬢角斑白,但身形依然挺拔如鬆。手中長劍如遊龍,時而疾如閃電,時而緩如流水。最令人驚異的是,隨著他的劍招流轉,周身似乎籠罩著一層若有若無的氣場,雨水在距他三尺之處便悄然滑落,竟不能沾濕他的衣袍。
韓牧瞳孔微縮,神識掃向辛棄疾而去,看來他修習《九陰真經》已有小成,韓牧看出辛棄疾的內功修為已臻化境,隱隱有突破絕頂高手界限的跡象。想必這些時日,辛棄疾在《九陰真經》的修煉上又有精進。
辛棄疾一套劍法練畢,收勢凝立,這才注意到站在廊下的二人。他臉上頓時綻開笑容,將劍遞給身旁侍立的書童,大步走來。
“哈哈哈哈,今日是什麽風,把二位同時吹來了?”辛棄疾聲音洪亮,全然不似年逾六旬的老人。他引二人走向正堂,吩咐下人備茶。
大堂內,炭火驅散了冬雨中的寒意。三人分賓主落座,茶水氤氳的熱氣嫋嫋上升。
韓牧捧起茶盞,沉吟片刻道“辛老,楊老,我今日前來,是來辭行的。”
辛棄疾正要舉杯的手頓在半空,眉頭微皺“哦,韓小友這是打算要離開臨安?”
“是的,如今臨安之事已了,叛亂已平,貧道也是時候回重陽宮了。”韓牧點頭,“隻是臨走之前,有些事還需與二位交代一下。”
辛棄疾放下茶盞,正色道“韓小友此次平定臨安叛亂,功在社稷。若是朝廷上有什麽不放心的,盡管開口。你我既是知己好友,又是北伐同盟,隻要我能做到的,定當盡力。”
楊萬裏也道“正是。韓小友有何顧慮,但說無妨。”
韓牧環視二人,緩緩道“如今朝中,韓侂胄大權獨攬。此人雖野心勃勃,但確是堅定的主戰派。隻要他全力支持北伐,不具體插手軍事指揮,朝中還需以他為首。我相信二位有足夠的政治智慧應對朝中局勢。”
他停頓片刻,聲音壓低“我唯一擔憂的,是宮中的太後韓飛蕊。她在朝中雖然依托韓家而穩居中宮之位,如今又是太後之尊,但有些事,縱然是韓侂胄也未必會真心關心她這個侄孫女,辛老,不知掌管禁軍的殿前司都指揮使,是否絕對可靠?”
辛棄疾捋了捋胡須,眼中閃過銳光“韓小友放心。殿前司都指揮使董夫戈乃忠良之後,我曾與他深談數次,此人忠心為國,絕無二心。太後那邊,宮中大內有禁軍保護,你可安然放心。”
韓牧聞言,心中稍安。他沉默片刻,似乎在斟酌什麽,最終抬起頭來,目光灼灼“對了,還有一事,須告知二位。”
辛楊二人見他神色鄭重,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韓牧繼續道“三個月前,我在重陽宮召集武林大會,以全真教為首,聯合了丐幫、少林、唐門、鐵掌幫、桃花島等各大門派,組建了抗金同盟。”
他頓了頓,見二人全神貫注,繼續道“如今同盟已有十萬之眾,皆是各派高手弟子。隻待朝廷大軍北伐,我們便可在中原策應,伏擊金兵,為收複河山盡一份力。”
話音落下,大堂內一片寂靜,隻聽得窗外雨聲淅瀝。
辛棄疾手中的茶盞輕輕落在案上,發出清脆的響聲。他與楊萬裏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難以置信的震驚。
“十萬之眾”辛棄疾喃喃道,突然拍案而起,眼中迸發出熾熱的光芒,“好!好!好!韓小友真乃神人也!江湖門派素來各自為政,竟能被聯合至此!有此力量相助,北伐成功指日可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楊萬裏也激動得手指微顫“江湖力量雖散落各地,但若凝聚一處,其勢不可估量。金軍騎兵在中原平原固然無敵,但若遇上武林高手突襲騷擾,必將首尾難顧!韓小友此舉,功在千秋!”
韓牧見二人如此反應,嘴角也浮起笑意“江湖中不乏忠義之士,隻是缺乏統一領導罷了。如今各派都已認識到,隻有助朝廷收複中原,方能真正保江湖太平。”
辛棄疾激動地在堂中踱步,忽然轉身道“我這就上書朝廷,為抗金同盟請功!”
“辛老且慢。”韓牧抬手製止,“此事暫且不宜張揚。武林抗金同盟仍在暗中發展,過早暴露反為不美。待北伐開始時,方可出其不意。”
辛棄疾恍然,連連點頭“韓小友思慮周全,是辛某急躁了。”
三人重新落座,就著熱茶,暢談北伐大計與江湖趣事。辛棄疾難得興致高昂,命人取來珍藏多年的佳釀,與二人把酒言歡。
窗外春雨漸歇,天色卻愈發陰沉。堂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三人時而激昂、時而凝重的麵龐。
正當酒酣耳熱之際,忽然府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是慌亂的腳步聲。一個滿身泥濘的驛卒衝入院中,手持一封火漆密信,高喊著“報,北邊八百裏加急!北方有重要軍情!”
辛棄疾麵色一肅,快步走出堂外,接過密信。他拆信閱覽,眉頭越皺越緊,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信紙。
楊萬裏與韓牧也跟了出來,見狀心中俱是一沉。
“幼安老弟,這是出了何事?”楊萬裏問道。
辛棄疾緩緩抬頭,眼中有著前所未有的凝重“蒙古首領鐵木真,擊敗了草原上最大的對手太陽汗。一統蒙古諸部,已是指日可待。”
楊萬裏倒吸一口涼氣“草原一統?自遼金以來,北方草原分裂已有百餘年。若真讓鐵木真一統諸部,北方又將出現一個強大的遊牧王朝!”
韓牧心中震動。作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鐵木真即成吉思汗,以及後來蒙古鐵騎踏遍歐亞的曆史。但他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辛棄疾踱步回堂中,將密信放在案上,手指點著信紙“鐵木真用兵如神,短短數年便吞並大小部落數十個。如今擊敗太陽汗,草原已無對手。若他真的一統蒙古,建立王朝”
他沒有說下去,但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義。
楊萬裏沉吟道“自古中華之患,皆來自北方。若是蒙古崛起,金國首當其衝。但我大宋若全力北伐,蒙古會作何選擇?是會與金國相爭,還是會趁機南下?”
辛棄疾搖頭“難以預料。但據探子回報,鐵木真誌不在小,其野心恐怕不止於草原。若他真有一統天下之誌,那麽無論金宋,都是他的目標。”
韓牧突然開口“或許,我們應當重新考慮北伐戰略。”
辛楊二人同時看向他。
楊萬裏繼續道“若蒙古真的崛起,我們北伐金國時,必須防備蒙古趁機南下。”
辛棄疾沉思良久,方才緩緩道“城齋兄之言可謂是一針見血,如果蒙古趁我國全力北伐之際大舉南下,待我兩國大戰兩敗俱傷之時,他則揮師南下,則我大宋不僅收複失地無望,恐怕連這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了。”
“故此需從長計議。明日我當召集宰執大臣商議此事。北方局勢劇變,我大宋的戰略也當隨之調整。”
窗外,春雨又悄然落下,敲打著屋簷,仿佛無數鐵騎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韓牧望向窗外陰沉的天空,心中波濤洶湧。曆史正在加速,未來的變數越來越多。他建立的抗金同盟,在麵對可能到來的蒙古鐵騎時,能發揮多大作用?
辛棄疾走到他身邊,同樣望向窗外,忽然低聲道“韓小友,看來你的抗金同盟或許應該擴大範圍,不僅是抗金,更要防範未來的北方大患。”
韓牧點頭道“辛老所言極是。天下時局終究是萬般變化的。”
楊萬裏也走過來,三人並肩而立,望著窗外連綿的春雨。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辛棄疾輕聲歎息,眼中卻有著不屈的光芒,“但無論風雨多大,我輩都當挺身而出,護這山河無恙。”
韓牧重重頷首。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必將更加艱難,但隻要誌同道合之人並肩而行,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雨聲中,三人繼續深談直至深夜,燭火在辛府大堂中搖曳不息,仿佛黑暗中不滅的希望之火。
喜歡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